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2
《核磁共振全直径岩心分析仪磁体研制技术与油田现场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全直径岩心分析仪作为核磁共振技术的重要工具,其磁体研制技术的提升对于提高油田勘探效率和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核磁共振全直径岩心分析仪磁体研制技术及其在油田现场的应用。
二、核磁共振全直径岩心分析仪磁体研制技术1. 磁体设计原理核磁共振全直径岩心分析仪的磁体设计是整个仪器的核心部分。
磁体设计需遵循高均匀性、高稳定性和高磁场强度等原则,以确保岩心样品在磁场中能够得到准确的核磁共振信号。
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磁体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因素。
2. 磁体材料选择磁体材料的选择对于提高磁体的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磁体材料包括超导材料和永磁材料。
超导材料具有高磁场强度、低能耗等优点,但需要复杂的冷却系统;而永磁材料虽然磁场强度相对较低,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磁体材料是实现高质量磁场的关键。
3. 制造工艺与技术创新在制造过程中,需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创新,如精密加工、高精度装配和优化设计等,以确保磁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对制造过程中的误差进行严格控制,以提高磁体的整体性能。
三、油田现场应用1. 岩心样品分析核磁共振全直径岩心分析仪在油田现场主要用于岩心样品的分析。
通过将岩心样品放置在分析仪中,利用高均匀、高稳定性的磁场对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扫描,从而得到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评价油田的储层性质、确定油藏的分布和预测油田的开发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现场应用效果核磁共振全直径岩心分析仪在油田现场的应用效果显著。
首先,该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信号,为油田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该仪器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岩心样品信息。
此外,该仪器还具有操作简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为油田现场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地球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心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在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获取岩心内部流体的信息,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其中,可动流体T2截止值是岩心核磁共振分析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评估储层流体性质、确定储层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一)实验原理岩心核磁共振技术基于核磁共振原理,通过测量岩心内部氢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获取岩心内部流体的信息。
可动流体T2截止值是描述流体在岩心中可动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与流体在岩心中的运移能力和储层产能密切相关。
T2截止值的大小反映了流体在岩心中的运移能力,T2值越大,流体运移能力越强。
(二)实验方法1. 岩心样品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进行清洗、干燥处理,确保样品质量。
2. 核磁共振测量:采用核磁共振仪对岩心样品进行测量,获取不同T2时间的信号强度。
3. T2截止值计算:根据核磁共振测量结果,通过曲线拟合等方法,确定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一)实验过程1. 样品制备:选取合适尺寸的岩心样品,进行清洗、干燥处理,确保样品表面无杂质。
2. 核磁共振测量:将处理后的岩心样品放入核磁共振仪中,进行不同T2时间的信号强度测量。
3.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曲线拟合等方法,确定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
(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及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各岩心样品的可动流体T2截止值。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岩心样品的T2截止值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岩心中流体运移能力的差异。
同时,我们还发现T2截止值与储层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储层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讨论与展望(一)讨论1. T2截止值的影响因素:T2截止值受岩心性质、流体性质、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岩心核磁共振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研究手段。
该技术能够提供关于岩石内部孔隙结构、流体分布等重要信息,对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岩心核磁共振实验中,可动流体T2截止值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能够反映岩石孔隙中流体运动的特性。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实验方法及其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的实验原理基于核磁共振理论。
在磁场作用下,岩石中的氢核会发生磁共振现象,通过测量磁共振信号的衰减时间(T2时间),可以获得岩石孔隙中流体的信息。
可动流体T2截止值是指在一定磁场强度下,流体能够发生运动的T2时间阈值。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岩心样品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等处理。
2. 核磁共振实验:将岩心样品置于核磁共振仪器中,施加磁场并测量磁共振信号。
3. 数据处理:将测得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T2分布曲线。
4. 确定T2截止值:根据T2分布曲线,确定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岩心样品的T2分布曲线及可动流体T2截止值。
结果表明,可动流体T2截止值与岩石的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具体分析如下:1. 不同岩性对T2截止值的影响:不同岩性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流体性质,因此其T2截止值也存在差异。
例如,砂岩的T2截止值通常较低,而碳酸盐岩的T2截止值则较高。
2. 孔隙结构对T2截止值的影响:岩石的孔隙结构对流体的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孔隙越大,流体的运动越容易,T2截止值越小;反之,孔隙越小,流体的运动越困难,T2截止值越大。
3. 流体性质对T2截止值的影响:流体的性质也会影响其运动特性,从而影响T2截止值。
例如,粘度较大的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运动较为困难,其T2截止值相对较大。
岩心二维核磁共振(2D NMR)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科学方法,用于研究岩石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
以下是关于岩心二维核磁共振的简要介绍:
1. 原理:核磁共振是核自旋磁共振现象,即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吸收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后发生能级跃迁。
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利用两个相互垂直的磁场和频率相差很小的两个射频脉冲,实现对岩心样品中不同化学环境和水分的定量分析。
2. 应用: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在地质学中主要用于研究岩石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孔隙度、含水量、流体性质等。
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取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地质历史时期的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对于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分析方法:岩心二维核磁共振的分析包括样品制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解释四个步骤。
样品制备包括将岩心切成小片,并用惰性气体吹干以避免氧化和污染。
数据采集通过核磁共振谱仪进行,需要设置不同的磁场和射频脉冲参数,以覆盖不同的化学环境和水分的分析范围。
数据处理包括去除噪声、对谱图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标准曲线等。
解释则根据谱图特征和相关参数,对岩石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4. 挑战与前景:岩心二维核磁共振虽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样品制备过程复杂、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数据解释需要专业知识等。
此外,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某些特殊岩石和地质环境的适应性有限。
然而,随着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该方法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总之,岩心二维核磁共振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科学方法,可用于研究岩石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对于资源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岩心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与参数评价李建玉;赵辉;张凤生【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0(036)017【摘要】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普遍应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流体性质判别等方面.而由于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造成了常规测井响应的多解性与复杂性,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来综合反映储层孔隙.结构和流体性质可克服常规测井的不足.本文基于大量的岩心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碳酸盐岩岩样的横向驰豫T2谱特征、T2谱与孔喉结构的关系、粒径的影响、裂缝孔洞的影响、T2截止值变化规律及核磁分析的孔渗参数与常规分析的孔渗参数的关系,取得了-些新的认识和结论.实验研究表明:核磁共振T2分布谱反映的是岩石孔隙结构,反映了孔隙孔径大小的分布,在评价碳酸盐岩孔隙结构与储层有效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岩样颗粒大小对核磁共振测量的影响很小,粒径下限值为2mm;由研磨式PDC钻头或带岩屑破碎器钻取的岩屑并不适合核磁共振技术自寺应用;碳酸盐岩地层的T2截止值不是定值,与泥质含量成反比关系;T2分布谱还不能有效的反映裂缝孔渗参数,但T2谱可定性的识别孔洞发育的储层.【总页数】4页(P1-4)【作者】李建玉;赵辉;张凤生【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13【相关文献】1.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分析在低孔渗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J], 王振华;陈刚;李书恒;章辉若;黄得顺;杨甫;雷盼盼;刘小伸2.核磁共振测井及岩心分析能为地层评价提供更多有用信息的新的核磁共振技术和仪器 [J], DavidPatrickMurphy;李敬功;姬美兰;李明春3.低孔渗储层评价中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分析的应用 [J], 杨宏拓4.一种通用的岩心核磁共振实验数据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 [J], 覃莹瑶;张宫;何宗斌;张家成5.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 [J], 李楚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研究岩心含油饱和度》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岩心含油饱和度的准确测定对于评估油田储量和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非侵入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岩心含油饱和度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对岩心含油饱和度进行研究的原理、方法及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原理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能级跃迁的物理现象的技术。
在岩心含油饱和度研究中,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通过分析岩石样品中氢原子核的NMR信号,得到岩心内油的分布情况及饱和度。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利用氢原子核的NMR信号对岩心中流体进行检测;二是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的NMR信号,得到二维谱图,从而分析岩心的含油饱和度。
三、研究方法1. 样品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进行切割、磨光、烘干等处理,以消除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核磁共振实验:将处理后的岩心样品置于核磁共振仪器中,施加磁场和射频脉冲,使氢原子核发生能级跃迁并产生NMR信号。
3.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NMR信号进行二维谱图处理,分析岩心中油的分布及饱和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二维谱图解析:通过对岩心样品的NMR信号进行二维谱图处理,可以得到清晰的油水分布图。
图中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不同含油饱和度的区域。
2. 含油饱和度计算:根据二维谱图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岩心的含油饱和度。
具体方法包括峰值积分法、T2谱分析法等。
其中,峰值积分法通过测量不同区域NMR信号的峰值大小,计算各区域的含油量及总含油量;T2谱分析法则通过分析T2谱的形状和分布,得到岩心的孔隙结构及含油饱和度信息。
3. 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区域岩心的含油饱和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岩心的含油饱和度与区域地质条件、储层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2)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能够准确反映岩心中油的分布及饱和度,为油田开发提供有力依据;(3)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岩心含油饱和度的研究精度。
三种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比较
邰子伟;刘德叶;黎明华
【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卷),期】2006(026)006
【摘要】目前国内商业应用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器主要有三种:Schlumberger公司的CMR仪器,Baker hughs公司的MREx仪器,Halliburton公司的MRIL-P仪器.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三种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结构、信息采集的特点、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在主要储层参数计算方面的不同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三种仪器的优势应用条件.
【总页数】4页(P1049-1051,1059)
【作者】邰子伟;刘德叶;黎明华
【作者单位】胜利油田大明集团,山东东营,257000;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新疆库尔勒,841000;胜利油田测井公司,山东东营,257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1
【相关文献】
1.核磁共振测井及岩心分析能为地层评价提供更多有用信息的新的核磁共振技术和仪器 [J], DavidPatrickMurphy;李敬功;姬美兰;李明春
2.现代常用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的性能比较 [J], 荆三红
3.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常见现象分析 [J], 李海; 薛博; 赵新华
4.有限元仿真分析不同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探头对扩散测量的影响 [J], 张国强;范伟;
宋公仆;姜志敏
5.有限元仿真分析不同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探头对扩散测量的影响 [J], 张国强;范伟;宋公仆;姜志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岩心核磁共振技术是近年来石油工程和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
它能够通过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岩石孔隙内流体的特性,特别是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储层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价值。
可动流体T2截止值是评估储层中流体可动性的关键参数,对石油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实验研究岩心核磁共振可动流体T2截止值,以深入理解其物理机制和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核磁共振技术基于原子核在磁场中的自旋和进动行为。
在岩心样品中,氢原子核(1H)在磁场中的行为可以被用来研究岩石的孔隙性及流体特性。
T2截止值是指可动流体的弛豫时间上限,与流体在孔隙中的运动状态和储层的物性有关。
通过对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实验,可以获得其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从而分析储层的流动性和储油潜力。
三、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岩心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储层岩心样品进行T2截止值的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 岩心样品制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储层岩心样品,将其加工成标准尺寸的圆柱形样品。
2. 核磁共振实验:将岩心样品置于核磁共振仪中,进行T2弛豫时间的测量。
3. 数据处理:将核磁共振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
4. 结果分析:对不同岩心样品的T2截止值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其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不同储层岩心样品的可动流体T2截止值。
结果表明,T2截止值与储层的物性密切相关,不同类型和不同深度的储层具有不同的T2截止值。
此外,我们还发现T2截止值与储层的流动性和储油潜力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储层的重要参数。
五、讨论岩心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储层流体特性的方法,其中T2截止值是评估储层可动流体的关键参数。
通过对不同岩心样品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T2截止值与储层的物性、孔隙结构以及流体的性质密切相关。
此外,T2截止值还可以用于评估储层的流动性和储油潜力,为石油开采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页岩、砂岩岩心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对回波间隔的敏感性差异曹文倩;张宫;何宗斌【摘要】The appropriate echo interval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result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echo spacing on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results of different rock samples, the sensitivity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ore experiments to echo spacing i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NMR measurements of multiple sets of echo interval values for shale and sandstone cores in the same state,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morphology, lateral relaxation time spectral position and porosity of the lateral relaxation time spectrum of the rock sampl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nsitivity to different lithological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very different. The sandstone core has weak sensitivity to echo interval, and the lateral relaxation time spectrum changes in morphology, but its main body position and envelope area did not change much; the shale core was very sensitive to echo interval, and the lateral relaxation time spectrum not only changed its shape, but also its body position moved to the right, and the envelope area also decreased rapidly.%回波间隔的选取对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实验结果影响很大, 为确定回波间隔对不同岩样的核磁共振结果的影响程度, 系统研究了页岩、砂岩岩心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对回波间隔的敏感性.对相同状态下的页岩、砂岩岩心进行了多组回波间隔的核磁共振测量, 分析了不同岩样核磁实验横向弛豫时间谱的形态、横向弛豫时间谱峰位置和核磁孔隙度与回波间隔的关系.结果表明, 回波间隔对不同岩性岩心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 砂岩岩心对回波间隔的敏感性较弱, 回波间隔不同, 其横向弛豫时间谱的变化在形态上有所改变, 但其主体位置和核磁孔隙度变化不大;页岩岩心对回波间隔非常敏感, 回波间隔不同, 横向弛豫时间谱不但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而且其主体位置向右移动, 核磁孔隙度也迅速减小.【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9(019)002【总页数】6页(P34-39)【关键词】岩心分析;核磁共振;回波间隔;敏感性【作者】曹文倩;张宫;何宗斌【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武汉 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武汉 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岩心分析实验是认识储层性质的必要手段,低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是一种快速无损测量岩石物性参数的技术,受到石油行业的广泛重视和普遍认同。
SK-2P01 P.K 分析仪是应用核磁共振原理,对岩心、岩屑物性进行快速分析的仪器,可以测量岩心、岩屑的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及自由流体四个参数。
分析时间短、分析精度高、需要样品少、样品无损伤、仪器体积小巧,方便在现场直接安装、调试、使用,及时有效地对岩样进行分析,得出准确的参数分析报告,为录井现场生油层评价、储油层评价、钻井作业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
套仪器由四个部分组成: ● 2P01A PK 分析仪主机
● 2P01B 数字自动滴定仪(含光度液位传感器) ● 2P01C 样品预处理装置
● 计算机系统(预装PK 数据分析软件)
组合工作台
主要技术指标:
环境温度
15~30℃ 相对湿度 37~75%
电 源 220 5% V AC
消耗功率 ≤500W (含2P01A~C 及计算机) 测样周期 ≤2分钟 重复性误差 ±0.5%
仪器分析流程:
预先测定试管空瓶容积
挑选岩屑真样品
泡样 抽真空 干燥
孔隙度分析 测定样品补液容积
将钻井岩屑用盐水充分浸泡、填充其中孔隙后,主机基于核磁共振原理能测量出岩屑孔隙中所包含的氢核的数量,从而确定被分析岩屑的孔隙度;依据对核磁共振驰豫时间的测定,来确定渗透率等另外三个参数。
PK 仪分析程序
仪器配备了专用的分析软件,可实现调校、标定、样品分析、数据分析等功能。
软件操作简便,并具有对当前操作的提示功能。
软件界面示例。
用核磁共振分析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王胜【摘要】岩石核磁共振t_2分布能够很好地反映岩石的孔隙特征,通过岩石压汞曲线与核磁共振t_2分布建立的转换关系无法统一转换系数值,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较大误差.从岩石核磁共振弛豫机理入手,合理制作了标准物理模型,并通过图像及核磁共振分析建立了砂岩核磁共振t_2值与孔隙半径之间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了转换系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核磁共振分析岩石孔隙特征提供了新方法.【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09(030)006【总页数】3页(P768-770)【关键词】核磁共振;岩石孔隙结构;孔径分布【作者】王胜【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室内分析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实验方法很多,有图像分析、电镜扫描和CT等[1]。
随着核磁共振在岩心分析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岩心核磁共振t2分布谱描述其孔隙分布及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成为岩心物性分析的新方法和手段。
文献[2]通过岩石孔渗比建立了压汞曲线与t2分布之间的转换关系;文献[3]通过压汞曲线与t2分布形态对比得到毛管压力与t2之间的转换系数;文献[4]进行了核磁共振与压汞法的孔隙结构一致性研究,建立了t2几何平均值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
但这些转化系数受岩心个体和区域性差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
笔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种新的核磁共振岩心孔隙特征分析方法,具有快速、无损和普遍性的特点。
核磁共振通常是通过对完全饱和盐水的岩心进行CPMG脉冲序列测试,得到自旋回波串的衰减信号,其信号是不同大小孔隙内盐水信号的叠加,经过傅立叶变换拟合得到核磁共振t2谱。
因此t2谱的分布反映了孔隙大小,大孔隙内的组分对应长t2值,小孔隙组分对应短t2值[6]。
如果能够找到孔隙半径与t2值之间的关系,将核磁共振t2谱转换为孔隙半径分布曲线,就可通过核磁共振资料对岩心孔隙结构进行评价。
用低磁场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分析岩心孔径分布鄢友军1余华洁1缪海燕1高奕奕1杜诚 2(1.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开发事业部)摘要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作为新兴的测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具有快速测试储层基本物性参数且对岩样无损伤的特点。
本文利用MR-ML型低磁场便携式磁共振录井仪对四川气田砂岩(须家河组)和碳酸盐岩(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储层共740个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岩心的孔径分布。
文中还将核磁共振法与压汞法得到的样品孔径分布曲线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这两种方法测试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指出把这两种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岩心的孔隙结构。
关键词核磁共振录井仪孔径分布孔喉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磁共振技术作为新兴的测试技术,在石油勘探与开发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1]。
核磁共振测试技术是利用地层流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性质特征,通过分析检测在磁场中岩石孔隙内的流体性质和流体与岩石多孔介质固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孔隙内的流体体积等参数,从而计算出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饱和度、束缚流体饱和度等物性参数的新技术。
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在测试过程中对岩样无损伤,主要应用于测井、录井中测试地层基本物性参数,并可间接反映地层孔隙结构,为油气田钻井、开发试验研究和油气藏储层评价提供多项参考数据。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于2004年从美国Reservoir Star公司引进了一套MR-ML型低磁场便携式磁共振录井仪。
该录井仪具有快速测试油气层物性参数、一样多参、可随钻分析岩屑等特点。
本文通过对四川气田砂岩(须家河组)和碳酸盐岩(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储层样品孔隙度等参数进行分析测试,作出了各个样品的孔径分布曲线,并对单井样品平均孔径分布曲线进行了分析。
文中还将核磁共振法与压汞法得到的样品孔径分布曲线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这两种方法测试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