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病变的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23.83 MB
- 文档页数:69
膝关节滑膜病变分类及常见疾病滑膜(synovium)滑膜是关节囊内关节软骨周缘含丰富血量的结缔组织,淡红色,平滑闪光,薄而柔润。
被覆于关节囊内面的结缔组织膜。
膝关节滑膜是全身滑膜中面积最广、最复杂的滑膜,滑膜腔也最大。
滑膜表层细胞由巨噬细胞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构成,前者主要功能是吞噬进入关节腔的内源性或外来的异物,后者作用是合成及分泌滑液内的组成物质。
滑膜细胞再生能力强,受损易于修复,且可过度增生形成绒毛、结节,容易形成病变。
滑膜病变大致分两类:1、滑膜肿瘤及肿瘤样变;2、滑膜炎。
滑膜肿瘤及肿瘤样变:①滑膜脂肪瘤、②滑膜血管瘤、③滑膜肉瘤、④滑膜骨软骨瘤病、⑤滑膜囊肿滑膜炎:①创伤性:急性滑膜炎、慢性滑膜炎;②免疫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③代谢性:痛风性关节炎、假性痛风;④出血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血友病性关节炎;⑤感染性:滑膜结核、化脓性关节炎详细内容见下文。
01滑膜肿瘤及肿瘤样变01滑膜脂肪瘤(Lipomatosis of the synovium)■ 该病是一种少见的关节滑膜及滑膜下脂肪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疾病,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滑膜组织受到反复刺激有关。
■ 该病好发于膝关节,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可伴关节疼痛。
病理学表现为病变表面为2~3层正常或轻度增生的滑膜细胞,滑膜细胞下为不均匀薄层富含血管的增生纤维组织并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病变中央区为大量成熟的脂肪组织,伴扩张的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 CT及MRI表现较具特征性,为关节腔或滑囊内绒毛状、棕榈叶状、丘状或并排多丘状脂肪密度或信号浮游于中到大量积液内。
MRI:短T1长T2信号、STIR呈低信号、强化不明显。
02滑膜血管瘤(synovial haemangioma,SH)■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膝部、肘部或手指关节的滑囊滑膜。
■肿瘤最表面被覆滑膜上皮,呈指状或绒毛状凸起,滑膜细胞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肿瘤的主体约一半呈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血管水肿或黏液样的基质,可伴有玻璃样变性,偶见炎症细胞和组织细胞。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应用与影像学表现探讨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病,它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变以及滑膜的炎症引起的。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膝骨关节炎,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前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影像学表现。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指利用磁共振的原理来成像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高清晰度、非侵入性和多平面的影像,而且没有放射线的辐射,被视作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手段。
在诊断膝骨关节炎时,MRI技术可以通过对膝部不同结构的成像,及时发现并定位病变,可以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1.骨性改变:MRI可以清晰显示膝骨的细微结构和骨性改变的程度。
在膝骨关节炎早期阶段,MRI可以检测到软骨面上的微小裂缝和软骨薄层的损伤。
在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MRI还可以检测到软骨的破坏、骨小梁的退化、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
2.滑膜改变:膝关节滑膜的炎症是造成膝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之一,MRI可以监测滑膜的厚度、炎症和水肿情况。
在病变早期,MRI可以显示滑膜的轻微增厚和水肿现象,当炎症进一步加重时,MRI可以显示滑膜明显增厚,出现高信号,反映了滑膜炎症的程度。
3.间隙变窄:在正常情况下,膝关节内有一定的间隙,膝关节的间隙代表了膝关节软骨的健康程度。
MRI可以定量地测量软骨的厚度和间隙的宽度,可以检测软骨变薄和膝关节间隙变窄的程度,并定量分析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4.骨髓水肿:在膝骨关节炎的早期阶段,MRI可以检测到骨髓腔内的水肿现象,这与软骨的破坏和滑膜炎症有关系。
随着病变的加重,骨髓水肿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MRI可以精确地检测到骨髓水肿的位置和程度,可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总之,MRI技术是一种可靠、高精度的成像技术,可以精确定位膝骨关节的病变部位,并对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进行定量评价。
因此,MRI技术在膝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膝关节常见滑膜病变的MR诊断分析(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医学影像科北京房山 102401)【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常见滑膜病变的MR征象,以提高MR诊断正确率。
方法:收集30例经病理或临床诊断明确并且有核磁共振膝关节检查的病历资料,分析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结合临床或病理诊断结果,总结每种病变特征性的影像表现。
结果:滑膜骨软骨瘤病5例,有特征性多发游离体形成并滑膜增厚,部分为结节状增厚;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6例,特征性改变为不均匀性含铁血黄素沉着,T2WI为低信号;滑膜结核5例,特征表现为滑膜弥漫增厚,相邻关节面"对吻样"骨质破坏;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MR表现为滑膜增厚及血管翳形成,强化后可见较明显强化,亦可见关节面骨质破坏;其它类型(慢性滑膜炎、创伤性滑膜炎)10例,MR表现为滑膜增厚,合并(或不合并)骨挫伤及软骨损伤。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病变;核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059-02随着膝关节MR的应用逐渐广泛,以前X线影像(普通X线、CT)所不能显示的结构。
而MR成像的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及多参数成像的优点对于显示上述结构有天然的优势,本文收集自2011.12月至2014.05月之间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滑膜病变30例,回顾性分析常见滑膜病变的MR征象,以求提高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于2011.12月-2014.05月间共收集膝关节病例30例,均有临床病理证实及MR影像检查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15-73岁之间,平均年龄44岁,右膝18例,左膝12例,临床表现包括膝关节肿痛(15例)、关节疼痛(25例)、关节活动受限(24例)、关节弹响(5例)、外伤后疼痛(5例),均为单侧发病。
1.2 成像方法使用飞利浦公司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Achieva 1.5T)及8通道膝关节专用线圈扫描。
92·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4月 第31卷 第 4 期 总第177期【第一作者】陈亚龙,男,主管技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学。
E-mail:***************【通讯作者】陈亚龙·论著·磁共振FLAIR-FS序列成像在诊断早期膝关节滑膜炎中的应用研究*陈亚龙1,2,* 肖新广1 上官建伟11.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7)2.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7)【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FS)序列成像对早期膝关节滑膜炎(KS)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KS患者(膝关节53个)设为观察组,50例健康志愿者(膝关节50个)设为对照组。
入组受检者均接受双膝关节MRI检查,实施横轴位与矢状位FLAIR-FS序列、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检查。
记录滑膜厚度测量及分级的可重复评估结果,对比两组FLAIR-FS序列测定滑膜厚度、对滑膜定量评估结果;记录两种序列对KS患者的滑膜评分情况。
结果 FLAIR-FS图像测定15个膝关节的两次滑膜分级评估的一致性一般(Kappa 值为0.376);测量滑膜厚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84,95% CI为0.954~0.993;研究组滑膜厚度为(3.04±0.62)mm,高于对照组的(1.10±0.29)mm,有统计学差异(t值=20.042,P 值<0.001);PDWI-FS序列、FLAIR-FS序列对滑膜评分0-1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352,P值=0.001),对滑膜评分2分的一致性较差(kappa值=0.475,P 值<.001),对滑膜评分3分的一致性极低(kappa值=0.113,P值=0.074);3级滑膜评分者的滑膜厚度为(4.56±1.33)mm,明显高于1级者的(2.05±0.46)mm和2级者的(2.32±0.49)mm,有统计学差异(P 值<0.05);1级、2级滑膜评分者的滑膜厚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值>0.05)。
收稿日期:2005-02-13;修回日期:2006-04-19作者简介:孙英彩(1964-),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骨关节影像诊断。
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诊断孙英彩,崔建岭,马晓晖,张 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CT 室,河北 石家庄 050051)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 线、CT 和M R I 表现。
方法 22例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均行CT 扫描,其中16例拍摄X 线平片,2例做MR I 检查。
结果22例中男13例,女9例。
20例为单关节发病,2例为双侧关节同时发病。
20例表现为关节内或周围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结节状钙化或骨化影,1例表现为髋关节内分叶状软组织块影伴有钙化,并有髋臼骨质破坏,另1例表现为膝关节内条状软组织密度伴有点状钙化。
2例关节骨质破坏,手术证实为软骨结节压迫所致。
结论 X 线平片和CT 扫描能够显示钙化或骨化的软骨结节,对未钙化或骨化的软骨结节M R I 能够清楚显示。
关键词:滑膜骨软骨瘤病;软骨结节;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术中图分类号:R 738.5;R 814.42;R 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671(2007)05-0653-03I m aging D ignosis of Pri m ary SynovialO steochondro m atosis SU N Ying -cai ,CUI J ian -ling,MA X iao -hu i ,Z HANG M in(CT Cen ter ,t h e Third H osp ital of H ebeiM ed 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Abstrac t :Ob jec ti ve T o ana l y ze the X -ray ,CT and M R I appearances of pr i m ary synov i a l osteochondro m atos i s.M ethod s CT scan -n i ng w as perfor m ed i n 22cases,o f wh i ch 16cases under w ent X -ray ex a m i nati on and 2cases under w ent MR I scan .R esu lts O f 22cases o f synov ia l osteochondrom atosis ,13cases w ere m a l e and 9cases w ere fe m a l e .T he m onoa rti cular i nvolv m ent w as found i n 20cases ,and double-articu l a r i nvo l vm ent in 2cases .V ariab l e s i ze and nu m ber o f the cartil ag i nous nodules w ith calc ifi cation and o ssifica ti on w it h i n and surround t he j o ints w ere showed i n 20cases .The so ft m ass w it h ca lcificati on w ere sho w ed i n 2cases .Bone destructi on w ere found i n 2ca -ses ,wh ich w ere i nduced by compression of the cartil ag i nous nodu les ,th i s w as confir m ed by operati ons.Con clusi on The cartilag i nous nod -u l es w ith ca lcificati on or ossificati on can be shown by X -ray and CT san .T he cartilag i nous nodu l es w ithout ca l c ifica ti on o r ossifi cation can be sho w n by M R san .K ey word s :synov i a l osteochondro m atos i s ;cartil ag i nous nodule ;to m ography ,X -ray co m puted;radi og raphy ;M R i m ag i ng滑膜骨软骨瘤病是一种较少见的慢性关节疾病,特点是在关节滑膜、滑囊或腱鞘形成多发软骨结节,可钙化或骨化,软骨结节脱落后则形成游离体[1]。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1.引言1.1 概述骨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
影像检查可以提供医生和患者关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详细信息,包括骨折、关节退行性疾病、肿瘤和感染等多种病变。
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变范围、累及结构、骨骼稳定性等重要信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X射线检查是骨科常用的最基本和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它可以快速获取骨骼的二维影像,帮助医生判断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检测关节畸形和退行性改变。
CT扫描是一种三维重建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影像。
与X射线相比,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骨折线、骨折碎片的位置和分布,对复杂骨折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利用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产生骨骼的高分辨率影像。
MRI可以显示骨骼的软组织结构,辅助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还能评估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腱等结构的损伤程度。
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基于声波反射原理的无创检查方法。
它主要用于检测关节腔内积液、软组织肿块,以及评估关节囊、滑膜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
核医学检查是利用放射性药物追踪标记体内代谢和功能的影像检查方法。
骨科中常用的核医学检查包括骨扫描和白细胞扫描,可帮助鉴别骨折、感染和肿瘤等疾病。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程度,是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包括双能X射线吸收测量(DXA)和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等。
综上所述,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各具特点,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病变信息,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影像学在骨科诊断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为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骨科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对该主题进行概述,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介绍X射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超声波检查、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检查这几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膝关节滑膜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膝关节滑膜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膝关节滑膜病变主要包括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滑膜软骨瘤病、痛风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滑膜结核等,看看主要影像学表现:
一、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MRI表现关节滑膜多发软组织结节,滑膜增厚,软组织肿胀,骨质硬化或囊变,合并出血可见高信号影,伴含黄铁血色素沉着呈明显短T2信号,病变信号常不均匀。
二、滑膜软骨瘤病
影像学表现为滑膜不均匀增厚,关节腔内游离体,钙化结节可呈环状或不均匀高密度结节,界清,形态规则,未钙化结节MRI呈中等信号,合并关节腔积液,结节少见出血。
三、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结石沉积于关节滑膜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滑膜明显增厚,关节面骨质呈破坏呈穿凿状改变,痛风石亦可见于关节腔内及关节软骨处,单侧发病,中年男性,绝经后女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为特征,可累及膝、腕、踝,尿酸盐沉积于滑膜细胞和滑膜间滑膜增生形成血管翳导致关节破坏。
四、血友病性关节炎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
临床上,血友病的出血累及活动较多和承受重力的膝、踝、肘和髋关节,其中以膝关节最为常见;关节内反复出血侵蚀关节导致关节破坏,呈溶骨性或膨胀性,最后血肿逐渐吸收、机化,周围骨质硬化或纤维化,结构损害,甚至强直畸形。
由于反复慢性出血,伴黄铁血色素沉着低信号影。
MRI信号不均。
五、滑膜结核
滑膜增厚形成结核性肉芽肿以及干酪性坏死,T1多表现为低信号,T2可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或中等及偏低信号,干酪性坏死在T2常表
现为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