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一串起来的历史-中国嘉德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3
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很早就从余光中的《乡愁》里知道了邮票的特殊意义。
正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小小邮票,承载着诸多深意。
随着历史的演变,那些闯过烽火岁月的邮票,或是因错而被回收,又历经消耗,存世量极少的珍贵邮票,身价一枚赛一枚地变成了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比如拍出约合人民币308万元的加拿大“黑女王”、3149万元的“黑便士”、身价神秘的瑞士“三先令”等,遍布世界各地的天价珍邮各有千秋,亮点十足。
盘点世界十三大珍邮瑞士“三先令” 神秘的身价珍贵等级:★★★★★参考价格:一枚曾拍出287.5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943万元)“黄色三先令”是瑞典1855年印刷的错版三先令邮票,当时应为绿色,而黄色是八先令邮票的颜色。
2010年5月,瑞士日内瓦一家拍卖行宣布,瑞典“黄色三先令”邮票蝉联世界最贵单张邮票头衔。
拍卖师戴维·费尔德曼表示,竞拍者要求拍卖行对他们的身份和邮票成交价保密。
费尔德曼也拒绝透露当时最新成交价是否与1996年的成交价287.5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943万元)相当。
他说“它仍比任何单张邮票都贵”,真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黑便士” 全球最早自粘邮票珍贵等级:★★★★★参考价格:一枚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49万元)1840年,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在英国诞生。
邮票原定于1840年5月6日正式启用,但因为组织工作的疏忽,有的城市竟于5月2日提前发售。
提前发售的邮票数量不多,流传后世的更加稀少,据说全世界只发现了两枚,被收藏界视为珍宝。
前几年,美国的一家拍卖行宣布要公开拍卖一枚,起价10万美元。
没多久,一枚“黑便士”便以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49万元)的价格,被一名富商买走。
倒置的珍妮 “美邮之王”珍贵等级:★★★★参考价格:一联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90万元)“倒置的珍妮”每枚面值24美分,是美国1918年发行的第一枚航空邮票,在圈内有“美邮之王”称号。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古钱币简介: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
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
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
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
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
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
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
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发达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山西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
在南方的楚国,一种铸成椭圆形的蚁鼻钱应运而生,这种又称为鬼脸钱的货币,形状酷似贝币,应该是铜贝的高级形式。
中国最贵十大古钱币鉴赏【第一:清代镇库祺祥重宝】古钱“祺祥重宝”背大清镇库大钱,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病逝热河,载垣等八大臣受遗诏辅政,改元“祺祥”铸祺祥通宝、祺祥重宝。
通宝为小平,重宝为当十。
不久发生政变载垣、肃顺、端华三大臣被杀,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
“祺祥”年号为时一个月即改为“同治”,所以祺祥钱的铸期不足一个月,因此量少极稀。
成交于2013年春季拍卖会钱币专场,最终成交价575万港币,约人民币485万。
此币是以黄铜所铸,正面为“祺祥重宝”,背面上下为币值“当十”,右右为满文钱局地名“宝源”,直径为3.48cm,重约18.9g 。
【第二:辽代年号平钱27枚】辽代年号钱及非年号钱一套共计27枚,包括每次改元之后所铸年号平钱24枚(辽共22个年号,其中在太平、大康两个年号里同时铸有通宝和元宝钱),非年号平钱3枚(通行泉货、壮国元宝、助国元宝);构成了完整的辽代年号平钱全家福。
目前公、私藏家很难集全这些珍稀辽钱,是故此套辽代平钱就更加显得珍稀和难得。
在世佳艺术2010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成功拍得425.6万人民币。
辽代平钱应历通宝天禄通宝乾元亨宝神册通宝天禄通宝景福通宝通行泉货契丹建国之前铸币。
有多种版别,存世罕少。
属于非年号钱。
天赞通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年间(922-926)铸造。
神册通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年间(916-922)铸造。
属新近发现的辽钱珍品,存世极为罕少。
天显通宝辽·太祖、太宗天显年间(926-938)铸造。
大同通宝辽·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年间(947年2-4月)铸造。
属新近发现的辽钱珍品,存世极为罕少。
会同通宝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年间(938-947)铸造。
属新近发现的辽钱珍品,存世极为罕少。
天禄通宝辽·世宗耶律阮天禄年间(947-951)铸造。
保宁通宝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9)铸造。
中国著名钱币拍卖公司介绍国内第一次包含有相当数量新中国贵金属币章的钱币拍卖会是1994年7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迄今已有20年的历史。
该次拍卖会是由北京市拍卖市场主办,新加坡泰星阁钱币公司与北京泉友斋国际钱币经销中心协办,拍卖地点为北京东城区文化馆,拍卖会名称为“首届世界钱币拍卖会”。
1996年11月8日,北京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又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了一次名为太平洋钱币拍卖会,不仅包括了自先秦以来的历代钱币和世界钱币、纸币在内的485项拍品,而且还包括不少新中国贵金属币章。
该届拍卖会最难得的币为1994年中新友好公斤金币(样币),拍品提供者为新加坡著名币商林文虎先生。
1997年3月9日,由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艺术品拍卖行主办的上海首届银币铜元拍卖会在上海不夜城商厦举行。
1997年8月24日,第2届钱币拍卖会在上海福州路上海国拍大厅举行,共有拍品426项。
从90年代末到如今,国内形成了五大钱币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上海东方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和北京东西方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随着中国钱币市场的迅猛发展,诸如时德斯·鲍尔斯和邦地尼奥钱币拍卖公司、香港冠军拍卖公司等国际和地区知名拍卖公司也热衷于国内的钱币拍卖,但因受制于国内拍卖行业的有关规定,所以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拍卖会,大多借香港春季和秋季钱币展举办之际在香港举行。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是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拍卖公司,总部设于北京。
每年定期举办春季、秋季大型拍卖会,以及“嘉德四季”拍卖会。
公司设有上海、天津、香港、台湾、日本办事处及北美联络处。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邮品钱币部成立于1996年,成立迄今取得的成绩瞩目,创多项中国或世界拍卖最高纪录,规模和实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亦深受海外同行瞩目。
除了春秋两季的大型拍卖会之外,邮品钱币部同时举办包含邮品、钱币、铜镜等在内的“通讯拍卖”,众多爱好者在中低价位的藏品中找到了收藏的乐趣,为爱好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收藏空间。
中国封建王朝发行的钱币7(从秦开始-清结束)清(1616~1911)——————————————————帝王: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间:1616~1626 年号:天命发行钱币及备注:天命汉钱、天命通宝天命汉钱帝王:世祖(福临)在位时间:1644~1661 年号:顺治发行钱币及备注:顺治通宝顺治通宝帝王:圣祖(玄烨)在位时间:1661~1722 年号:康熙发行钱币及备注:康熙通宝分享康熙通宝帝王:世宗(胤禛)在位时间:1723~1735 年号:雍正发行钱币及备注:雍正通宝雍正通宝帝王:高宗(弘历)在位时间:1736~1795 年号:乾隆发行钱币及备注:乾隆通宝乾隆通宝帝王:仁宗(顒琰)在位时间:1796~1820 年号:嘉庆发行钱币及备注:嘉庆通宝分享到嘉庆通宝帝王:宣宗(旻宁)在位时间:1821~1850 年号:道光发行钱币及备注:道光通宝道光通宝帝王:文宗在位时间:1851~1861 年号:咸丰发行钱币及备注:咸丰通宝·重宝·元宝咸丰通宝帝王:穆宗(载淳)在位时间:1862~1874 年号:同治发行钱币及备注:同治通宝·重宝同治通宝帝王:德宗(载?)在位时间:1875~1908 年号:光绪发行钱币及备注:光绪通宝·重宝光绪通宝帝王:(溥仪)在位时间:1909~1911 年号:宣统发行钱币及备注:宣统通宝宣统通宝努尔哈赤是明末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女真族的杰出首领。
1616年他建立金国,史称后金,与明政权抗衡。
1636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清灭明,建立了清朝。
清代币制是银钱平行末位,大数用钱,但白银的地位更加重要。
清代的铜钱在最初的二百多年中,都是承袭两千多年来的方孔圆钱,用范模铸币。
到了清末,才采取了机器铸币,铸造新式铜钱和铜元。
满洲人在入关以前就开始铸币了。
努尔哈赤天命元年铸天命汉钱,满文,四字,没有加圈点;天命通宝是铸的汉文。
与古钱币结缘主持人:说财富故事,品人生百味,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一个收藏古钱币的人,这个人只有初中文凭,可没个万儿八千你还真就请不动他。
别人在收藏古钱币时往往是按图索骥,可他却偏偏离经叛道,不按钱谱出牌,反而成就了一番大事,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陈林林:我觉得我就是天生干这个的,这是人生的一个钱缘,与钱有缘吧,就是与钱有缘了,再想想我这一生就是与钱有缘。
主持人:这个说自己跟钱有缘的人叫陈林林,只不过他说的钱可不是指人民币,更不是美元,而是古时候的铜钱。
这个陈林林看上去挺年轻的,可是玩铜钱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咱们先来看看他和钱是么个有缘法?解说:在钱币收藏界有个不成文的行规,按谱买币,就是按着钱谱上的记载去买古钱币,若是跟钱谱有出入,就有假的可能。
可是陈林林却是个不守规矩的人,有一次,他遇到一枚钱谱上从来没出现过的钱币。
陈林林:当时我看到这一枚钱,我就在瞬间就意识到,这一枚钱是一枚出谱品,而且是一枚大珍品。
主持人:陈林林说的这个大珍品是这三个字,在收藏行家眼里,东西得珍贵到没法估价的东西那才能叫大珍品呢!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无价之宝。
而这个出谱品呢,是指钱谱上没有记载的东西。
陈林林眼前的这枚钱就是一枚出谱品,大家没见过,都说这枚钱是假的,但陈林林却相信自己的感觉,当下花了一万五把它买了下来。
陈林林:当时大家认为这个首先有两个疑点,第一孔大,当时说这个钱币没见过那么大的眼,而没见过这种文字,甚至说这种锈色也不对的。
解说:环形钱是春秋战国时期,按照玉环的形状制做的圆形中间有孔的铜钱,主要流通于魏、秦等地。
而陈林林买的这一枚,是战国时期燕国的货币,称之为燕环,燕环的孔要比一般的环形货币的孔大。
之前并没有出土过,所以钱谱上没有相关资料,到目前这还是一枚绝币,也就是孤品,专家给出的保守价在40万以上!主持人:在收藏界,这就叫捡漏,就是别人漏过去的好东西,你花很少的代价就捡着了。
这个陈林林不按规矩出牌,不但没赔,还捡个大漏,你能说他跟钱没缘吗?可你想不到,人家还有更绝的。
喜见《嘉德十年精品录邮品钱币》豪华图片集
邵林
【期刊名称】《上海集邮》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年初,收到北京打来的一个长途电话,约我写一篇文章,题目是《邮票》,1000字。
那不是可以从《中国集邮百科全书》或《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去抄么?电话那头说,不是定义叙述,不是学术研究,而是要文学性浓厚一些散文。
打电话的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负责邮品、钱币业务的经理郭学广,令【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邵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4.1
【相关文献】
1.珍藏嘉德二十年评《嘉德二十年精品录》 [J], 穆吉禾;
2.邮品钱币嘉德拍场连破记录 [J],
3.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01春邮品钱币专场拍品简介 [J],
4.中国嘉德2009春拍钱币专场精品预览 [J], 薛辉
5.诸多钱币精品将亮相中国嘉德2008春拍 [J], 薛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古钱币简介: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最。
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的钱币之学。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
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
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
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
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象征。
贝币作为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
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贝、玉贝、骨贝等代用品。
贝币书写了中国古钱币历史的开端,而石贝和铜贝的出现更标志着当时商业的逐渐发达和对冶炼技术的掌握。
这枚世界罕见的虎斑宝贝,可以说是天然海贝中遗存至今的珍品大贝,也可说是三千多年前,作为货币的天然海贝的最高代表。
殷商晚期以海贝为形式的青铜铸贝出现了,1971年,出土于山西保德商墓中的这枚保德铜贝,完全算得上是中国铜铸币之鼻祖,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铸币。
(图见《千年传世珍宝鉴赏——土卷》53页096/098图)异彩纷呈---先秦【前770年-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的繁荣使得金属铸币被推上了中国货币史的前台,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当时的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流通领域和货币体系,在中原地区,由农具铲的演变在货币上出现了空首布,也称铲布。
金代天眷钱漫谈——戎畋松■ lot 5935 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通检中国历史年号,“天眷”为金熙宗完颜艹在位时的年号,时间不太长,前后不过三年。
对于目前新发现的几枚天眷钱来说,因前谱未载,自问世以来,颇受钱币界学者和藏家的关注。
由于其关乎金代铸钱之始端问题,故在学术上一直存有相左争议,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近二十年来,国内钱币收藏热潮再度兴起,许多前所未闻之谱外珍泉相继出现,令初涉者扑朔迷离。
就天眷钱实物真伪而言,今早已毋庸置疑,泉界有确系真钱之定论。
目前所知,已陆续发现了“天眷元宝”小平篆书,“天眷通宝”折二真书,“天眷重宝”折三真书三种。
其数量大致为元宝小平2枚,通宝折二2枚,重宝折三1枚。
从其钱文名称、形制大小和轻重标准上判断,此应为系列套钱,正符合“子母相权”三等币制。
有学者和泉家通过对天眷系列钱上的钱文书体、形制风范、铸造工艺、出土区域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等进行考究,认为此系列钱均有篆、真对品存在;且多在河南、山东、山西等金统治区内出土。
极有可能是金熙宗在天眷年间(1138-1140年)实施汉化改制时所铸,是参照伪齐刘豫阜昌钱铸就的试铸钱,故上,先后收复颖昌(今河南许昌)、陈州(今河南淮阳)、洛阳(今河南洛阳)等地,尤其是郾城(今河南郾城)一战,大破金军铁骑,宗弼战后感叹道“憾山易,撼岳家军难”。
自此后,金对南宋由频繁的军事进攻,改为巧妙的政治分化。
皇统元年(1141年)宗弼再次统兵南下,最终还是与南宋重新签订了和议,双方划定边界。
之后,二十余年无战争发生。
自宋、金之间连年战争以来,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生凋敝,流民啸聚山林,使金朝在经济和军事上受到极大削弱。
金熙宗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下诏把国家剩余土地和逃难农民遗弃的闲地,甚至包括自己在京西的狩猎场地分给农民。
鼓励垦荒种植,发展农桑。
后又将契丹、女真人自东北徙入中原,置屯田军,与汉人杂居,并实施“计口授田”制度。
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增强民族融合,恢复农业经济,加速金王朝的封建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钱币—串起来的历史
李威洲
钱币的历史很悠久,悠久得几乎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
人类生产力提高了,自然有了生产过剩的产品,商品便随之产生了。
有了商品就需要货币,钱币的历史也就开始了。
可以说,钱币是一部串起来的人类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也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那么,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天然海贝,夏商两代前已形成初步的货币形态,一般选用白色的紫云贝、拟枣贝,贝上穿孔,易于携带使用。
于是中国有了最早的货币,直到现在,中国文字中有“贝”偏旁部首的字都与金融、价值有关,如赚、赔、货、贷、贵、贱等,反映出货币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后来,经济发展了,天然海贝不够用了,人们又发明了许多仿贝币来代替海贝,如石贝、玉贝、陶贝、蚌贝等,最重要的是各种式样的铜贝,它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的诞生,中国也进入了青铜时代。
到了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大提高,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列国铸造了各种形态的青铜货币,如北方韩、赵、魏三国的布币,齐国、燕国的刀币,楚国的蚁鼻钱,秦国的方孔圜钱等。
但是,各国之间的贸易存在着严重的货币兑换问题,各种货币如何等价兑换,如何找赎,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得以解决。
始皇帝统一了货币形态,从此,方孔圜钱几乎统治了两千余年的中国货币史,直到清王朝结束。
秦代的货币取名“半两”,既是重量单位,又是币值,并由此确立了外圆内方的铸钱模式。
这确实是一种极为科学的货币形状:以往的刀币、贝币、圆孔圜钱,虽然都有穿孔,便于串起来使用,但形状各异,携带并不方便。
而方孔圜钱优点有二:形状统一,周边圆滑,串在一起体积较小,易于携带;方孔的设计有利于大量生产,外轮磨边修整时方孔内插进方签,钱体固定不转动,省时又省工。
货币形态统一了,新的问题又来了,到底货币的基本单位如何确定?“半两”太重了,作为货币的币值不适合,还需要更小的币值单位。
这个问题被汉代的统治者解决了。
“五铢”钱开始被大量铸造,
*lot 3111 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
Tai Ching Gold Coin One Tael, 1907, very rare, AU-UNC
RMB: 600,000-800,000
五铢钱同样既是重量单位又是币值,制作规整统一,其重量和直径确定了中国最小的币值单位——“小平钱”,即我们常看到的古代制钱——“一文钱”,中国开始了“一文钱”为最小辅币单位的历史。
所有的价值都是以它为基础累计的,人们从此接受了实值单位的概念,也就是“一文钱的铜”与“一文钱”等值的价值观。
然而,好事不久,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掠夺天下财富,他发明了一种敛财方式——发行虚值大钱,目的是搜刮民脂民膏。
他从一文钱一直发到国宝金匮直万(一万文钱),创造了完整的货币体系,其货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铸造精美,王莽更是被古钱收藏界称为“中国古代第一铸钱高手”。
但好景不长,王莽的新王朝因滥发大钱引起社会经济动荡,很快王朝就被推翻了。
东汉建立了,中国的封建社会又走入了正轨,实值单位的一文钱又开始流行,而且不断壮大,又陆续在各朝各代产生了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等值大钱。
历史一翻就是两千年,中国的方孔制钱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走到了终点。
中国古代的主要货币是青铜货币,但并不只有这一种货币形态,金银贵金属作为货币使用也贯穿始终。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仿贝币中,就已经出现了纯银贝、鎏金贝、包金贝等品种,而收藏界公认最早的黄金货币则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金版,即在重量、厚度较为统一的金
*lot 3052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
Tai Ching Gold Coin, One Tael, Kuang Hsu Year Ping-Wu (1906), rare, AU
RMB: 700,000-900,000 *lot 4091 唐末至五代刘仁恭铸永安五百铜钱
Late Tang Dynasty to Five Dynasties, Bro nze Coin “Yong An Wu Bai 永安五百” dia.39mm
RMB: 250,000-350,000
板上打印“郢爰”等地名,使用时切开称量,与辅币兑换。
历史上还出现过马蹄金、麟趾金、西汉金饼、宋代金铤、金元以后的金元宝等黄金货币。
中国最早的白银货币除银贝外,目前现存最早的当属唐代的银铤了,直到元代的银铤上出现“元宝”字样,白银的货币名称才正式确定下来——银元宝,即“元代宝货”之意。
当然,黄金白银毕竟是贵重货币,社会上流通的仍以铜钱为主币,直到近现代其格局才被逐渐打破。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的意识形态被强加在中国的社会中,这其中也包括货币。
外国经过数百年形成了以白银为主的“银本位”货币体系,各国银洋开始在中国流通,而银元也以银色、重量统一,币值换算方便,逐渐被中国老百姓接受。
清政府也被迫接受这个事实,开始铸造银元来抵制舶来品的货币,以防止中国白银外流。
中国金属货币进入了机制币的时代,同时,方孔钱也逐渐淡出了货币流通体系,人们习惯了使用银币及机制铜元来交易。
因为机制币是舶来品,所以在初期及试铸阶段产生了许多样币及试铸币,历经岁月沧桑,现在已留存不多,清代、民国时期的机制币也成为世界机制币收藏中的一朵奇葩。
随着中外贸易的扩大及交易额的增加,笨重的金属货币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求,于是许多国家信誉好的银行开始发行纸币。
纸币是中国的发明,早在宋代以前,中国就发明了白鹿皮币等轻便货币,是为纸币雏形。
到了宋代,已发行了交子、关子、会子、钱引等纸钞,金代的交钞、宝券,元代的丝钞、中统交钞,明代的大明宝钞,清代的大清宝钞、户部官票等纸币,一直贯穿中国社会始终。
只不过由于人民信任的社会变革注定了中国纸币的命运,虚值货币随着社会的动荡而成为一张废纸。
众多的外国银行也在中国发行自已的纸币,据不完全统计,加上各个时期的种种代用币,中国纸币的种类超过十万种,也可以说是世界货币史上的一个奇迹。
即将迎来的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钱币部分有近3000项精心遴选的钱币付拍,其中汇聚了一些难得一见的钱币精品甚至绝品。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1. 此次钱币拍卖共分为三个专场,即:近现代机制币、古钱金银锭、纸币。
2. 近现代机制币专场中,清代机制方孔钱系列和清代、民国铜板系列非常精彩;两枚大清金币(丙午、丁未)是首次同场竞拍;孙中山像银币系列,如1924年帆船小型铜样,1925年帆船大字、小字样币,1925年及1926年布图系列都值得期待。
3. 古钱金银锭专场中,可称为纲目级珍品的是西夏元德通宝旋读小平,为公认的名誉大珍;咸丰钱系列为此次古钱的亮点,如著名的内计重系列、背横书五十、背横书计重、面大清试铸等,阵容极为难得;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是历代花钱系列,可以说是有花钱拍卖以来的最强组合。
4. 纸币专场中比较亮眼的是解放区纸币系列,内容丰富多彩;清代纸钞中的洋商客钞也阵容齐整,颇为精彩。
徜徉在中国货币的历史长河中,看着即将上拍的精品,追古思今,真是感受良多,希望这难得的钱币精品能让您心神俱悦。
等值的金属货币,不太信任虚值的纸钞,再加上统治者滥发纸币造成了大量贬值,致使纸币这种货币形态一直没在中国流行开来。
到了清末,外国纸币在中国盛行,使得清代统治者也成立了大清银行,开始发行纸币,与金属货币共同流通。
然而,中国剧烈
*lot 3191 清代军饷通行足纹壹钱
Qing Dynasty, Fukien Province, Military Ration Silver Coin 1-Mace RMB: 500,000-600,000 ■ lot 3924 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布图壹圆银币镍质样币
Nickel Pattern of Sun Yat Sen Silver Dollar, Rev ancient spade RMB: 350,000-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