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用于角膜修复生长因子差异性
- 格式:ppt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4
7种生长因子
1.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类由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
它们在许多机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免疫反应、炎症、愈合和组织再生。
2. 血小板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新血管的形成。
它们也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3. 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从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它们还可以促进神经元间的联系和通信,有助于记忆和学习。
4. 骨形态发生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是一类调节骨细胞生长和骨组织形成的蛋白质。
它们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有助于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类似于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和氨基酸,从而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它们在胎儿发育和细胞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 集落刺激因子: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血细胞的产生。
它们在造血系统的正常功能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都有重要作用。
7.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肌肉和器官的生长和发育。
它们也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和葡萄糖代谢,从而有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
贝复舒眼用凝胶在角膜擦伤修复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作者:张志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2期【摘要】目的分析贝复舒眼用凝胶在角膜擦伤修复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角膜擦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治疗,治疗组60例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复舒眼用凝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率51.7%,有效率45%,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贝复舒眼用凝胶在治疗角膜擦伤中有明显的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贝复舒眼用凝胶;角膜;擦伤;修复角膜擦伤由非机械性损伤或机械性损伤引起的一种眼表面疾病,多数患者因不重视角膜擦伤治疗,而引起角膜愈合效果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视力。
2010年7月~2012年7月,本院对收治的120例角膜擦伤患者给予积极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角膜擦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60例(60眼),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2~59岁,平均年龄35.5岁;病程3~9 d,平均病程5.5 d。
治理组60例(62眼),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9~57岁,平均年龄32.4岁;病程2~8 d,平均病程5.7 d。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其它临床资料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治疗, 4次/d, 3 d为一疗程。
治疗组60例患者在氧氟沙星滴眼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复舒眼用凝胶治疗, 3次/d, 3 d为一疗程[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角膜擦伤修复情况。
表皮生长因子对人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赵靖;谢立信;史伟云;臧新杰【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02(022)003【摘要】目的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对人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检测人角膜内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的表达.方法胎儿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一代融合后,定量损伤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EGF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并于损伤前及损伤后1、3、7、14d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角膜内皮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 EGF促进人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愈合,并显示剂量依赖性,EGF在10μg*L-1时促进作用达高峰,浓度再增高促进作用下降.人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前及损伤后均在细胞膜上表达EGFR,表现为细胞膜上绿色荧光,在未损伤区的细胞及缺损区修复的细胞均见表达.结论 EGF促进人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修复,人角膜内皮细胞表达EGFR.【总页数】3页(P170-172)【作者】赵靖;谢立信;史伟云;臧新杰【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山东省眼科研究所;266071,山东青岛,山东省眼科研究所;266071,山东青岛,山东省眼科研究所;266071,山东青岛,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2【相关文献】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白内障超生乳化手术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J], 梅芳;李红梅;冯胜辉;谭吉林2.表皮生长因子对猫角膜内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J], 赵靖;谢立信;史伟云;牛晓光3.层粘连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周期的影响 [J], 李姝燕;吴静;郝念;徐锦堂;赵松滨4.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J], 王于蓝;徐翀;盛耀华5.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改善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损伤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 [J], 金潇;秦应祥;胥陶;李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比玻璃酸钠与rb-bFGF治疗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敏感性恢复的作用杨琨;薛超;金颖;耿维莉【摘要】目的对比玻璃酸钠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b-bFGF)凝胶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LASEK)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敏感性恢复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60例( 120只眼) ,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0. 3%玻璃酸钠滴眼液及rb-bFGF眼用凝胶治疗3个月.于术后1周、1和3个月行泪液分泌实验( SIT) 、泪膜破裂时间( BUT) 、角膜上皮完整性评估以及角膜敏感性检查.结果术后两组的SIT和BUT随治疗时间逐渐恢复,至术后3个月时均大致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1月时,rb-bFGF组角膜上皮完全恢复正常眼数(53眼,88. 3%)显著高于玻璃酸钠组(45眼,75. 0%) (P<0. 05) .术后3月,rb-bFGF组各方位的角膜敏感性显著高于玻璃酸钠组( P<0. 05) .结论 0. 3%玻璃酸钠及rb-bFGF均能有效缓解LASEK术后导致的干眼,但在角膜上皮修复和敏感性恢复方面rb-bFGF作用更显著.【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9(039)003【总页数】4页(P396-399)【关键词】玻璃酸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LASEK;角膜上皮修复;角膜敏感性【作者】杨琨;薛超;金颖;耿维莉【作者单位】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以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为代表的表层手术是角膜屈光手术重要的术式之一,因其术后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能够避免板层刀相关的并发症,减少术后继发角膜膨隆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的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将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治疗的最佳方案。
方法:本文采取的方法是将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期间来医院进行治疗的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患者75例(75只眼)进行随机分组,第一组为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进行治疗的组(即观察组),第二组为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的组(即对照组)。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治疗后采取20和40天)效果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此外,将泪膜破裂的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进行评分,还有将睑板腺进行评分,然后将这些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统计治疗总的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0天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的时间以及角膜荧光染色的评分都明显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0天的评分(P=0.067);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的时间以及角膜荧光染色的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45)。
结论: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泪膜破裂的时间,修复角膜的损伤,但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
总体而言,两者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都不太明显,需要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睑板腺异常;干眼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又称角结膜干燥症。
常见之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的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的治疗效果。
方法75例(75只眼)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
观察组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相关症状评分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0 d的臨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的时间及角膜荧光染色的评分与治疗前和治疗后20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泪液分泌时间和睑板腺评分与治疗前和治疗后2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0 d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染色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泪膜破裂的时间,修复角膜的损伤,但采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治疗效果。
但两者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都不太明显,需要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睑板腺异常;干眼症干眼症是指由于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量异常,随之造成泪膜的稳定性下降,并常常伴随有眼部的不适等症状。
干眼症又称为角结膜干燥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干涩、眼睛瘙痒等。
临床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蒸发过强型和泪液分泌不足型[1]。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造成上述蒸发过强型干眼症的主要原因,分为阻塞型和非阻塞型两类,症状主要包括眼睛红肿、眼部不适等[2]。
目前,睑板腺异常相关干眼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①眼睑的物理清洁,注意眼睑卫生;②口服抗生素;③局部药物的应用;④热敷和按摩。
药物主要包括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和玻璃酸钠滴眼液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