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学院试题A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邢台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09级初等教育综文专科专业《中国历史纲要》试题(A)(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条约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黄埔条约》D《尼布楚条约》2.洋务运动中,在清朝的封建大员中出现了许多积极举办洋务的洋务派代表人物。
下列官员中哪一位不是地方官员中洋务派代表。
()A曾国藩B 奕 C李鸿章D张之洞3.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搜捕维新派,在北京菜市口将“戊戌六君子”处决,下列不是“戊戌六君子”的是:()A康有为B谭嗣同C 刘光第D康广仁4.1905年,11月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A民族主义 B 民主主义C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5.晚晴时期,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不少科学家。
下列哪一位不是晚晴时期的科学家。
()A 徐建寅B 华蘅芳C 王韬D 詹天佑6.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扶植在华代理人,中国的军阀在激烈的争权夺利过程中,也需要靠山。
最终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下面不是北洋军阀割据势力的是:()A 段祺瑞B陆荣廷C冯国璋D曹锟7.在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提出民主科学两大旗帜的是()A 李大钊B 陈独秀C 胡适D 鲁迅8.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针对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剿”的反“围剿”斗争,下列哪一次反“围剿”是由于我党的“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失败。
()A 第二次反“围剿”B第三次反“围剿”C第四次反“围剿” D 第五次反“围剿”9.下列那一次大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10.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决战时刻,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主力决战,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2022年邢台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公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是()。
A.恭敬B.准确C.庄重D.简明【答案】:B2.下列对国家宏观调控认识正确的是()。
A.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B.市场经济必须排斥国家宏观调控C.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前提D.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宏观调控【答案】:A3.在众多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中,()是最关键的因素。
A.替代商品价格B.消费者偏好C.商品本身的价格D.消费者预期【答案】:C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A.占领殖民地B.垄断统治;C.国际垄断同盟;D.资本输出;【答案】:B5.在公文种类中,具有公开告知功能的文种有公告与通告。
下列选项中,错误使用公告与通告的是:()- 1 -A.《××小学关于网站迁移的公告》B.《财政部关于开展××政策试点的公告》C.《××市第一人民医院关于新设儿保科的通告》D.《××市公交公司关于开设××公交专线的通告》【答案】:A6.柳永的词作虽然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却不为士大夫所看重,甚至为他们所不耻,因为在他们看来,柳永的词很是俚俗。
苏轼也对柳永持贬斥态度,但是柳永有一首词却受到苏轼的推崇,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首词是()A.《满江红》B.《八声甘州》C.《雨霖铃》D.《望海潮》【答案】:B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
A.孔子B.孟子C.诸葛亮D.欧阳修【答案】:C8.关于中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苦味药:黄柏、乌梅B.甘味药:当归、人参C.辛味药:连翘、杏仁D.酸味药:陈皮、黄连【答案】:B9.剩余价值率所反映的是()。
A.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B.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C.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答案】:D- 2 -10.财政转移支付是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邢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5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A.形而上学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法观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美系间题B.物质和运动的美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腡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运动变化性D.广廷性5、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脑的形成B.语言的发展C.文明的发展D.生产劳动6.科学证明,人脑是( )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7、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 )A.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的关系B.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关系C.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8.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等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道路B.事物发展的状态C.事物发展的动力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1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减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C.事物的一.切运动和变化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1、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
假象是主观的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C.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变动性和稳定性D.斗争性和同一性13、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1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 )A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1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16、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的是非为是非B. 以吾心的是非为是非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17.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18、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劳动者的分工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19、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20、人的本质属性是(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 物质属性D.先天属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邢台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学年:2023-2024专业:哲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马克思主义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D)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则(6分)哪一位思想家提出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6分)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宪法B)法律C)规章D)政策(6分)哪一项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A)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B)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C)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D)以上所有(6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哪些?A)讲授法B)讨论法C)案例教学法D)以上所有(6分)第二部分:简答题(40分)请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12分)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意义。
(10分)请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8分)谈谈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则的关系和区别。
(10分)第三部分:案例分析(30分)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案例:某大学生在考试中发现了作弊行为,并报告给老师。
老师对该学生的行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请分析该大学生的行为是基于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
(15分)谈谈该大学生的行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贡献。
(10分)请简要评价该大学生的行为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意义。
(5分)。
邢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2006一2007学年第一学期(A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英国BBC广播公司曾通过新闻网页举行公开投票,由公众推选过去一千年中最伟大的思想家。
前三名是:马克思、爱因斯坦、达尔文。
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推选的理论根据应当是( )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B.个人活动是否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C.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依赖D.个人活动摆脱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2.哲学的党性是指(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D.对社会历史观的不同解释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明( )A.否认运动的绝对性,也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也承认静止的相对性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但承认静止的相对性D.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但否认静止的相对性4.空间是指(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运动着物质的广延性C.物质运动的间隔性D.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B.是否承认事物的量变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矛盾都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6.在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道德B.艺术C.政治法律思想D.宗教7.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统一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形成的统一思想和行动,是难以发展壮大起来的。
这是因为()A.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精神力量对事物发展能起到决定作用C.精神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不行的D.思想认识先于行动而存在。
8.人的本质在于( )A.人能够改造世界B.人在任何社会都有阶级性C.人有思想,有理性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在工作中防止“过”和“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10.“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B.矛盾具有特殊性C.矛盾具有同一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1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12.人和物的要索从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因为( )A.劳动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B.把科学技术物化在机器工具生产资料中C.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把诸要索结合起来D.正确调整分配关系以及由它决定的消费关系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14.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系统是指( )A.事物运动过程的持续性B.由诸要索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C.事物运动过程的广延性D.事物诸构成要素相加之总和15.事物的性质是由 ( )A.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B.事物中的根本矛盾决定的C.事物中的内部矛盾决定的D.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16.“喜鹊叫喜,乌鸦叫丧”是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说明(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D.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邢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本科(A卷)2005一2006学年第一学期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问题D.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问题3.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理在事先C.心外无物D.物是感觉的复合4.时间是指( )A.物质运动的绝对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物质运动的客观性D.物质运动的持续性5.物质的惟-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B.客观规律性C.普遍联系D.永恒发展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7.有的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8.没有大,就无所谓小:没有高,就无所谓低:没有长,就无所谓短。
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里强调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B.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10.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11.“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邢台学院产业经济学期末试卷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说法中对SCP认识正确的是()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高低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主要的核心地位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从产业的配置资源效率、利润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D、市场行为的主体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2、()把进入壁垒定义为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的成本。
A.斯蒂格勒 B.梅森 C.马歇尔 D.德姆塞茨3、信息性广告具有( )作用A.提高价格B.降低价格C.提高进入壁垒D.夸大产品的差异4、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别化C进入和退出壁垒D市场需求增长率E. 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5、在产品竞争的初期,()行为成为了竞争的主要手段。
A.研发 B.广告 C.价格 D.产品选择6、下面的例子中,()可以说明伯特兰德模型。
A.两商店的距离B.偏远农产品市场上两大西瓜种植垄断商的价格竞争C.偏远农产品市场上两大西瓜种植垄断商的产量竞争 D.彩电的尺寸偏好差异7、( )书的出版,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A.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B. 贝恩的《产业组织》C.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D.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8、产业结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A.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适应问题B.产业结构的演变问题C.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D.产业结构效应应如何充分发展的问题E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9、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10、在( )情况下,厂商攫取了消费者的全部剩余A.二级价格歧视 B.三级价格歧视C.一级价格歧视 D.两部收费11、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 )A.市场结构 B马歇尔冲突C.市场行为 D.市场绩效12、( )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力A.创新B.主导产业的选择C.市场需求D.资本积累13、下列属于中国产业结构在1957~1978年间演变特点的是()A.农业发展缓慢B.工业发展迅速C.第三产业发展迅猛D.轻工业供过于求E. 第三产业停滞萎缩14、直接规制政策是属于( )A.产业结构政策B.产业技术政策C.产业组织政策D.产业发展政策15、古诺模型中,当两寡头合谋时,结果是( )A.产量增加,价格下降 B.产量降低,价格提高C.产量不变,价格上升D.产量下降,价格不变16、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A.平行于横轴B.向右上方倾斜C.向右下方倾斜D.垂直于横轴17、在SCP分析框架中,对( )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A.集中度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B.消费者剩余C.生产者剩余D.贝恩指数18、5,产量最高,利润为零19、影响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直接因素()。
邢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一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A.对世界状况的不同回答B. 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模式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趋势的不同回答2.承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观点( )A.是一切哲学的观点B.只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C.只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D. 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利上层建筑的统一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4.承认自然界对人类意识的根源性是( )A.一切哲学派别的共性B.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C.唯心主义哲学的共性D.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前提5.“物质是水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 )A.都是正确的B. 前者正确,后者错误C.前者错误,后者正确D.都是错误的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承认联系与承认孤立的对立B. 承认发展与承认静止的对立C.承认全面与承认片面的对立D. 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7.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B.否定世界的统一性C.坚持世界不可知性D. 坚持世界可知性8.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生产关系B. 地理环境C.生产劳动D. 社会意识9.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A.人和人的关系B.人和物的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10.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主要是看( )A.劳动者的技能状况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状况D.运输设备的状况11.在下列社会心理中,最稳定的是( )A.阶级心理B. 阶层心理C.团体心理D. 民族心理12.“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2022年邢台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综合测试)(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丹麦的物价水平比许多国家都要高,网购对于丹麦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选择。
不出国门丹麦人就可以享受到中国的低物价,这是()。
A.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好处B.生产全球化带来的好处C.资本全球化带来的好处D.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答案】:A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公开的市场上()。
A.政府债券的买卖业务B.股票的买卖业务C.金融债券的买卖业务D.企业债券的买卖业务【答案】:A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答案】:A4.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体为()。
1/ 10B.通知C.指示D.请示【答案】:B5.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作者是()。
A.老舍B.巴金C.曹禺D.茅盾【答案】:B6.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积金不可以用于()。
A.转增公司资本B.扩大公司生产经营C.改善职工福利D.弥补公司亏损【答案】:C7.下列古代思想家与其代表性论述对应正确的是()。
A.董仲舒——天地合气,万物自生B.王充——天人合一,独尊儒术C.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D.程颐——吾心即宇宙【答案】:C8.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
A.通报B.请示C.函2/ 10【答案】:C9.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答案】:A1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D.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答案】:A11.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条约是()。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黄埔条约【答案】:B12.一般情况下,如果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为:A.增税、增加财政支出B.减税、减少财政支出C.减税、增加财政支出D.增税、减少财政支出【答案】:C13.下列不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邢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4一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因为()A.它把唯物论与辨证法统一起来B. 它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它把运动利静止统一起来D.它强调了物质是世界的本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 自然唯心生义和历史唯心主义3、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心外无物B.存在就是被感知C.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D.理在事先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病方法,从哲学上说是()A.坚持了从实际出发B.体现了静止的相对性C.忽视了事物的普遍联系D. 否认了事物之间的区别5.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6、“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找不到剑的楚国人是因为他不懂得(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具有能动性C.运动离不开物质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7.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事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 形而上学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9.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10.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11、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邢台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09级初等教育综文专科专业《中国历史纲要》试题(A)(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条约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
()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黄埔条约》D《尼布楚条约》
2.洋务运动中,在清朝的封建大员中出现了许多积极举办洋务的洋务派
代表人物。
下列官员中哪一位不是地方官员中洋务派代表。
()
A曾国藩B 奕 C李鸿章D张之洞
3.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搜捕维新派,在北京菜市口将“戊戌
六君子”处决,下列不是“戊戌六君子”的是:()
A康有为B谭嗣同C 刘光第D康广仁
4.1905年,11月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
上,把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三民主义的
内容()
A民族主义 B 民主主义C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5.晚晴时期,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各个领域出现了
不少科学家。
下列哪一位不是晚晴时期的科学家。
()
A 徐建寅
B 华蘅芳
C 王韬
D 詹天佑
6.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扶植在华代理人,中国的军阀在激
烈的争权夺利过程中,也需要靠山。
最终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下面不是北洋军阀割据势力的是:()
A 段祺瑞B陆荣廷C冯国璋D曹锟
7.在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提出民主科学两大旗帜的是()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胡适
D 鲁迅
8.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针对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剿”的反“围
剿”斗争,下列哪一次反“围剿”是由于我党的“左”倾错误造成的严重失败。
()
A 第二次反“围剿”B第三次反“围剿”
C第四次反“围剿” D 第五次反“围剿”
9.下列那一次大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0.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决战时刻,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
次大规模的主力决战,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下列哪一次战役不属于三大战役范畴。
()
A 渡江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______(事件),破坏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严重消弱了太平军的战斗力,它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1899年9月到11月,由美国提出的“______”政策给各国提供了一个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中国的矛盾。
3.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____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手中。
4.北伐战争中,北伐军以叶挺独立团为先锋投入战斗。
叶挺独立团及其所在的第四军英勇善战,屡建奇勋,被誉为“___”。
5.1930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推动下,经过___(人名)和创造社、太阳社等共同努力,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虎门销烟——
2.《辛丑条约》——
3.五四运动——
4.八七会议——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2.简答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
3.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4.简述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5.简答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方针和历史意义。
6.简答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五、论述题(共20分)
从中国近代史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