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贴吧透视大学生心理状态——以邢台学院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28.75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小明,一名大二的大学生,今年18岁。
他来自农村,被其家庭和老师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通过大学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明成绩一直很好,高中时就是班上的尖子生,进入大学后也顺利考取了奖学金。
然而,从入学之后,小明的成绩开始下滑,他变得越来越消沉,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经常感到焦虑和沮丧。
【分析】1. 成长环境:小明来自农村家庭,可能面临变量繁多的过渡困难,包括适应城市生活、适应大学的学习和人际环境等。
2. 学业压力:小明在高中时表现优异,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这种期望可能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对他来说,上大学是一种严肃、严格的事情,他可能感受到了压力的增加。
3. 自我价值感:小明原本是班上的尖子生,却在大学里感受到了自己成绩下滑、失去兴趣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他的自我价值感下降,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他的学习动力和情绪。
4. 应对策略:小明可能缺乏面对困难和压力的应对策略,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沉、焦虑和沮丧,也不清楚应该向谁求助。
这可能使他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解决方案】1. 提供情绪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小明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提供支持和倾听。
重要的是让他感到自己的感受被认可和理解。
2. 积极塑造自我认知:帮助小明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期望,认识到成绩的重要性,并促使他尽可能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与他沟通,重建他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3. 学习技巧指导:为小明提供学习技巧指导,帮助他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以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与他一起探讨如何处理学习中的困难和压力,增加他的学习乐趣。
4. 建立支持系统:帮助小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可以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课外兴趣班等,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总结】学生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从多个方面解决问题,是有效帮助他们克服困境的关键。
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从众行为及对策研究r——以邢台学院为例安晓镜;张爱菊【摘要】地方高校大学生作为特定的群体,研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从众行为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学习从众行为问卷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从众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自编的大学生学习从众行为问卷信效度较高,问卷由受暗示性、趋利从众、趋弊从众三个维度组成,趋弊从众要高于趋利从众,从众行为普遍发生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性别、专业对从众行为有着显著性的影响.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积极的从众行为,避免消极从众行为的措施.【期刊名称】《邢台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3页(P172-174)【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学习从众行为【作者】安晓镜;张爱菊【作者单位】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 河北邢台 054001;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 河北邢台 05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46如同心理学中的其他概念一样,从众的定义也未能得到统一的界定。
有学者认为从众指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1]。
时蓉华认为从众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2]。
宋官东根据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做了论述[3],他认为狭义从众即“个体因多数人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和态度”,广义从众则是“主体因客体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和态度”。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个体选择一种行为的原因是因为要与多数人一致时,就意味着从众心理产生了。
在本文中将学习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定义为:个体在学习生活中受到所属群体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使之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大学生从众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恋爱、就业、违纪、消费、学习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从众现象[4-5]。
从高校贴吧透视大学生心理状态--以邢台学院为例
席明静
【期刊名称】《邢台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心理因素,并从邢台学院贴吧和省属院校贴吧随机抽取400个帖子进行内容分析。
结果:(1)交流信息、人际交往和迷茫无聊是大学生浏览高校贴吧的主要心理因素(2)邢台学院学生更喜欢娱乐,省属院校学生更善于思考。
结论:学校应对贴吧加强引导,并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总页数】3页(P165-167)
【作者】席明静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教科部,河北邢台 05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4
【相关文献】
1.创客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思考——以邢台学院为例 [J], 梁更;冯春辉
2.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从众行为及对策研究r——以邢台学院为例 [J], 安晓镜;张爱菊
3.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以邢台学院为例 [J], 安晓镜;康会霞
4.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党员教以邢台学院为例育方式刍议——以邢台学院为例 [J],
雷宏谦
5.小组工作介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的分析研究\r——以邢台学院\"Let it go\"大学生就业减压小组为例 [J], 杨静如;韩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幸福感是建立在自我实现论基础上的,它更关注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和对生存环境的良好适应。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普遍都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在大学期间由于人际交往、学业学习、就业与自我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有不平稳心理状态的出现,而此状态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对于人生,幸福是终极目标,作为高校学生队伍工作者,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掌握实现理想的手段,掌握获得幸福的方式,并最终获得幸福感,这都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研究对象所在高校,地处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占比达42.46%,贫困大学生这一学生群体容易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产生过高的疏离感,更难体会到幸福感,他们也往往是心理问题更易发生的群体,为此,本文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占比较大的学生心理幸福感,以期对当地大学生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1]。
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研究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八个学院大学生共计600人,回收问卷588份,有效问卷586份。
回收率98.00%,有效率97.67%。
其中,男生114人,女生412人,年龄18耀23岁。
(二)方法研究所采用的《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由Carol Ryff 设计,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欣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与在美国学习中文的学生共同完成了该量表的翻译和逆翻译过程。
该量表共包括84个项目,分为6个维度:自主性、掌控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成长、自我接纳、积极关系[2]。
每个维度14个题目,采用6点计分法:1很不同意,2不同意,3有点不同意,4有点同意,5同意,6非常同意。
得分越高,心理幸福感水平越高。
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2。
(三)数据处理使用SPSS 16.0为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体特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的平均值为3.9967,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
邢台学院大学生解释风格调查【摘要】邢台学院大学生总体上倾向于乐观型解释风格。
解释风格与专业、年级、户口类型存在相关关系;与性别、学习成绩、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不相关。
个体解释风格的形成与遗传基因、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体验三个方面存在相关关系。
建议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家长和教师引导大学生对事件做正确的解释,大学生自身要正视负面事件,以转变悲观型解释风格,提高邢台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邢台学院大学生;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Seligman将解释风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
“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特殊的原因,将积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而“悲观解释风格”的人则相反。
例如,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成功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长期的努力,而且自己可以在其他方面成功,失败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的;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认为成功是暂时的,只是特殊情况,自己没有能力,他们认为失败是不可改变的,自己不如别人。
持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具有较高的自尊,对未来充满希望,心理健康水平高。
持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自尊感较低,对生活的信心不足,心理健康水平低[1]。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需要调查了解他们的解释风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使他们形成积极有效的归因方式。
1.研究方法1.1调查样本本次调查以邢台学院全体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运用分层抽样的概率抽样方法实施调查。
此次抽样过程如下:首先,从全校19个系中随机抽取4个系,分别为物理系,数学系,中文系和社科部;然后从抽中的每个系中按照年级和性别分层抽取大学生;共208名学生构成样本总体。
本次调查共发送20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收回率为96.15%。
1.2研究工具本次调查所用问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背景信息问卷,后半部分为测量解释风格的“归因风格问卷”(简称ASQ)的修改版。
邢台学院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原因分析席明静【摘要】为研究邢台学院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原因,对邢台学院4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抑郁检出率为20.90%;贫困生和艺术生的抑郁情绪显著高于一般学生,不良人际关系和消极思维方式是产生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和认知疗法个体咨询可有效减少抑郁的产生.【期刊名称】《邢台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大学生;抑郁;原因【作者】席明静【作者单位】邢台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河北邢台,05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48抑郁是一种心境异常低落,不愉快的负性情绪状态。
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抑郁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社会交往及学业成就,更为严重的是,抑郁与自杀行为密切相关,因情绪抑郁而产生自杀意念甚至采取自杀行为的事件在大学生中屡屡发生[1]。
由此可见,大学生抑郁已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应备受关注。
素质——压力相互作用模型是目前解释抑郁的最有效的理论框架,该理论认为:抑郁是在压力因素和素质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压力因素是指各种应激事件,素质因素指一个人的易感性,它影响应激事件给人所带来的伤害的大小[2]。
邢台学院处于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的转型期,各种客观条件使邢台学院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思想负担,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又使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为薄弱,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发现有些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心情低落,抑郁情绪明显。
研究邢台学院大学生的抑郁现状,探讨促使其抑郁发生的特殊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本研究随机抽取邢台学院学生共410人作为被试,收回有效问卷402份,问卷回收率为98.05%。
经过问卷筛选,对其中有抑郁情绪的20名被试进行结构化访谈。
抑郁自评量表(SDS)[3]Zung编制,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按1~4级评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r——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王国花【摘要】本文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对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15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来了解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的应用效果,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比非师范类大学生严重;农村大学生比城镇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8%.由此可见,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应予以关注并及时干预,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与辅导,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7【总页数】3页(P165-167)【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作者】王国花【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甘肃成县 74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2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与学习的适应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大学生种种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状态。
为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此次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早期干预提供有效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采用整体抽样方式,发放问卷2185份,最后回收问卷2177份,经过数据筛选,共获得有效问卷2157份,有效率为99%,其中男生599人,女生1558人,平均年龄为19.26±1.38岁,专业类型主要包括三年制师范类、三年制高职类与五年一贯制类。
文章编号:1673 2995(2021)03 0202 02·经验交流·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分析唐 宁,周小光,冯桂梅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关 键 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为及时了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出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以便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吉林医药学院2017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网络测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约谈工作,为后期的教育、辅导、干预奠定基础。
1 心理普查测试1.1 对 象吉林医药学院2017级全体2568人,实测人数2568人,其中无效问卷224份,有效回收率91.28%。
1.2 工 具为全面地了解2017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工具采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进行测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网上集体施测,测试时间大概为30min。
支持平台是心海软件学校心理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心理系统。
UPI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和精神科医生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1]。
1991年由清华大学引进,成为当前国内高校应用广泛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工具。
UPI量表共68个项目,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学生焦虑、苦恼、压抑、人际敏感、矛盾冲突等身心症状,得分越高说明问题越多。
该问卷简便易行,适于团体施测。
1.3 普查结果吉林医药学院2017级学生UPI一类筛查率18.77%,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5.72%,女性占总人数的13.05%;二类筛选率27.6%,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8.92%,女性占总人数的18.69%;三类筛选率53.63%,其中男性占总人数的15.87%,女性占总人基金项目:医药学院专项课题(whzx zd03,2020zxyb09).作者简介:唐 宁(1993—),女(汉族),助教,本科.通信作者:冯桂梅(1980—),女(汉族),副教授,硕士.数37.76%。
民办院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分析——以齐鲁医药学院为例作者:王雪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6期王雪(齐鲁医药学院口腔医学系,山东淄博255213)[摘要]随着民办学院校不断发展,学风越来越受到重视,民办医学院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大学生活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不良心理问题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更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倦怠[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6-0040-02“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梦想从学习开始,大学生处于学习的黄金时代,良好的学习心理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又是一条非常复杂甚至有些坎坷的道路。
一、民办院校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办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
民办院校的不断发展为高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也给民办院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考验。
民办院校的学生原本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给学生的学习心理带来了影响。
笔者以齐鲁医药学院为例对学校七个院系部分学生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调查,从中分析出了一些问题。
(一)学习方式、方法方面1.学习方式大学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教师上课教授的,大多数时间学生学习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来消化学到的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生现在的学习方式是以课堂外加自学为主,占整体比例的38%,其次是以课堂为主的占整体比例的36%,还有一部分学生只利用上课时间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较不理想。
2.学习方法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占总比例的49%,课后复习的占62%,上课记笔记的占78%。
在设定学习目标方面,大多数学生会偶尔设定占整个比例的44%,经常设定的占30%,每天设定的占15%,从不设定的占11%。
从这些数据中得出学生在学习安排上较为自由,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记笔记等学习方法方面做得有些欠缺。
我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与思考一、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本人通过对我校194名在校生进行的一次无记名学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发现,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尤其体现在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行为控制和就业困惑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1、学习方面:%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目标;有近%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不知道应该学什么;%的学生缺乏学习方法,不知道怎么学习;%的学生晚自习学不下去;%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太了解。
这些可以使学生产生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同时可导致学生厌学、上课秩序差、晚自习混乱等现象的发生。
因此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教给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显得尤为重要。
2、人际方面:%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如果需要受阻就容易产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甚至骂街、打架斗殴等行为问题,这也是导致学生退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3、情绪情感方面:%学生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常感情用事,有时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如打架等;在情感方面,由于性意识迅速觉醒,渴望与异性交往,但个别学生自控能力差,易出现网恋、早恋等,但在情感上又经不起大的挫折,一旦受挫,如失恋,容易出现偏执行为如攻击他人、自残等。
4、行为控制方面:调查发现发生冲突%的学生想找人帮忙,容易产生群体打架事件;课堂上老师批评,%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当场与老师发生顶撞,具有一定攻击性,存在一定的危险。
%的学生把委屈藏于心里,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需要班主任、心理老师及生活老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提前做工作,做好疏导,以预防问题的发生。
5、就业困惑方面:调查发现%的学生存在就业困惑,对自己的前途感觉渺茫。
%的学生对就业没有自信心。
二、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思考(一)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来自于他的成长经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问题的形成经历了很长时间,大大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管理者的职业能力范围,且这些心理问题一旦出现外显行为,如攻击性人格导致的打架,不少家长却把原因归到我们学校,给学生管理者及班主任造成了很大心理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优秀5篇)大学生存在对大学环境不适应、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自我定位出现迷惑等问题,为此,可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作者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篇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竞争也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时,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快,迫使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才不至于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有许多特殊的自身问题,如对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对所学专业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学习与恋爱的矛盾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以及对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选择问题等等。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避免由于以上各种问题而造成的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确保大学生以良好、阳光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学校和社会生�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1.难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从高中进入大学,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都有非常大的变化,社会活动越来越多,人际关系也比以前更加复杂。
这些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想法造成极大的冲击,容易使大学生感到迷惑和无所适从,如果调整不好心态,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交往并且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
2.学习、考试带来的焦虑心理。
目前高校实行的奖学金制度、淘汰制度、弹性学制等制度以及英语、计算机过级考试等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感、压抑感长久得不到消解,从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困惑。
3.社交障碍造成的忧虑心理。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对爱以及尊重的需要非常强烈,这些需要突出表现在人际交往中。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以商洛学院为例郭妮妮【摘要】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CI)对3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总体情绪智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区分不同变量比较分析得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在学科变量与生源地变量差异不显著,而在性别和年级变量方面存显著差异.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加强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应紧抓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期刊名称】《商洛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4)002【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情绪智力;调查【作者】郭妮妮【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陕西商洛,7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157.5情绪智力教育是是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研究的的重点课题。
“情绪智力”的国外术语是“Emotional Intelligence”[1]。
国内学术刊物上都翻译为“情绪智力”。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新罕布什尔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Salovey和D.J.Mayer一起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理论,并对其进行实证测量。
他们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2]。
意思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情绪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作为人类对情绪信息加工的重要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3]。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智力的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未来的职业角色和生活质量。
为了全面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状况,以期为同类院校的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提供依据,对地方本科院校在育人方面提出更具合理化的建议。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整群随机抽取商洛学院在校二、三年级大学生360名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60份,收回问卷352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收集到有效问卷350份,有效率97.22%,其中男生132名,女生228名,城镇126名,农村224名,理科175名、文科275名,大二180人、大三人170人,平均年龄19.2±1.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