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两首 江南春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2
《江南春》原文及赏析说起杜牧的《江南春》,那可真是一首经典之作啊!“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短短几行字,就把江南的美景和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先来说说这“千里莺啼绿映红”。
想象一下,在那广袤的江南大地,黄莺欢快地歌唱着,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这画面,简直美翻啦!记得有一次我去江南游玩,那是一个春天的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
我漫步在乡间小道上,路旁是盛开的桃花和杏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跟我打招呼。
那种美,真的就跟诗里写的一模一样,让人心醉神迷。
“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更是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
水边的村落,山间的城郭,还有那迎风飘扬的酒旗。
这让我想起了在一个小镇上的经历,当时我正走得又累又饿,忽然看到前方一家小酒馆,门口的酒旗随风飘动。
我走进店里,要了一碗当地的米酒,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小河和远处的青山,那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两句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想想看,那么多的寺庙,曾经是多么辉煌,如今却在烟雨中显得有些朦胧和神秘。
我曾经参观过一座古老的寺庙,那斑驳的墙壁,褪色的佛像,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当天下起了小雨,寺庙周围雾气弥漫,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整首诗,既有江南春天的明艳和生机勃勃,又有历史的厚重和深沉。
杜牧用他的妙笔,把江南的美景和人文都融合在了一起。
再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语言明快,意境开阔。
杜牧没有拘泥于细节的描绘,而是用“千里”这样的夸张手法,展现出江南的广阔和丰富。
而且,他把静态的山水和动态的莺啼、酒旗结合起来,让整个画面活灵活现。
总之,《江南春》这首诗,无论是从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它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春天里,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美和韵味。
每次读起这首诗,我都会想起在江南的那些美好经历,真希望能再次踏上那片充满诗意的土地,去感受更多的美好!。
4古诗两首【教材简析】《古诗两首》有两首诗,一首是《江南春》,一首是《春日偶成》。
《江南春》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体会《春日偶成》中诗人春游的快乐。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对比学习,读懂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和景物所呈现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谈话导入,简介诗人1.师生回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和春天有关的古诗。
3. 出示诗题,师生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第二板块:自主朗读,感受诗韵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韵味、节奏。
(2)思考:两首诗都描写了哪些景物?2.检查自读情况。
第三板块:对比阅读,领悟诗意合作主题:自主默读两首古诗,思考:两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预设1:《江南春》的景物: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寺庙、烟雨。
(1)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的画面。
古诗两首江南春古诗两首江南春江南春,不知道从何时起便成了古人笔下的一种常见意境。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江南春时时刻刻都散发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被誉为盛世诗篇最常涉及的美好景色之一。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古诗两首江南春,它们分别是南宋诗人刘过的《钱塘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以及唐代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钱塘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人刘过的作品,其中“钱塘春”指的是钱塘江畔春天的景色。
这首诗的开头有一种别致的调调,诗人说:“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既然是赠人的,那么眼前应该有一朵美丽的春花,此时诗人大概是举目四顾无花可赠,一时心情感慨,便从这种表面的空无中走向内心的丰富。
而赠人的对象就不得而知了,或者是同官、亲友、爱人等等,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是对春花的热爱和希望这朵春花能让有缘人得到。
接着诗人细致地刻画了江南春之美,一方面抒发自己对寒冷的不满,“烟涛微茫信难求,桑叶已齐树未愁”,时光荏苒,人生苦短,在浩浩荡荡的世界中若无所依,便容易感到迷茫。
但是不管怎么样,诗人都希望天下之人能感受到温暖。
另一方面则直观地展现江南的秀丽景色,“一番荷芰生池沼,梦见桃花十里村。
”诗人易行诗艺高超,用细腻、浅显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涟漪的水花及深层的神韵。
诗的最后一句“梦见桃花十里村”,歌咏的是毫不华丽的恩物,用有限的园地来评价江南一片骄傲的自然景观,显示出文人得自然的愉悦。
在一片荒凉的江南春中,诗人通过寥寥数语颂扬了春天的美好,让人感到宁静而又温暖。
可以说,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深刻的哲理意蕴。
《春晓·春眠不觉晓》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诗人以“春”为情感原材料,写了一个醒来后看见春天美景的清新意象,抒发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的首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就将春天的美好景色描述得淋漓尽致。
在这个春晨,诗人沉浸在春季的气息中,即使睡了一晚上,特别是那安然无惧的势力巨变,能够令诗人迅速踏进愉悦的状态,心情甚至要比白昼更加鲜活。
《江南春》唐诗鉴赏及赏析《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江南春》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译文及注释二《江南春》韵译辽阔的干里江南春景美如画,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江南春》散译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江南春》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古诗江南春全文古诗江南春全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江南春全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意思一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意思二干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有相互映衬的绿树红花,有临水的村庄,有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⑴莺啼:即莺啼燕语。
⑵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⑷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创作背景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春天的古诗五首春天的到来,让人们手舞足蹈,为春天的到来布满一层又一层的欢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五首,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江南春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简介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翻译/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依山的城镇。
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5、楼台:指寺庙。
二、晚春朝代:唐朝|作者: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古诗简介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
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
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
翻译/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好像漫天飞雪。
注释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解(jiě):知道。
三、山居秋暝朝代:唐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诗简介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幼儿唐诗《江南春》原文|译文|鉴赏《江南春》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幼儿唐诗《江南春》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鉴赏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江南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南春》通过轻快的文字概况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江南景色,写出来江南美景的广阔和深邃。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南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江南春绝句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翻译: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诗一开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写作上,诗人首先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把“红花”与“绿叶”搭配,并用一个“映”字,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
同时,诗人也从声音的角度,通过听觉,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
诗句中的“千里”下得很妙,也很分量,不但空间上扩大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
“山郭”山城。
指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酒旗”指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江南春(江南春绝句)译文及赏析江南春(江南春绝句) 译文及赏析江南春(江南春绝句)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①郭:城郭。
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②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
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③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④楼台:指寺庙。
【译文】:辽阔迷人的江南水乡,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随处可见酒家迎风招展的旗子。
南朝统治者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雾般的细雨之中。
【赏析】:本篇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七言绝句。
江南水乡的迷人风光,历来都是令人想往的,杜牧同时代的诗人白居易以短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诗就把它描绘得如诗如画。
不过白诗展示给我们的是江南风光大的轮廓,是江南风光的整体感官形象。
而杜牧则不同,他不仅从整体上描绘了江南春光的明媚,而且还具体到描写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到处酒旗招展,具体到描写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读者从一个个具体的景点去体会江南风光细微之处的色彩多姿,妩媚动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开篇,诗人首先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柳绿花红,燕舞莺歌的境界,随后又向我们展示了“水村”和“山郭”“酒旗”处处迎风招展的繁荣与祥和。
“千里”极言地域之辽阔广大,一个“千里”把“莺啼”响彻了整个江南,把“绿映红”掩映了整个江南;“水村”与“山郭”又把迎风招展的'“酒旗”挂遍了整个江南。
令人迷恋,令人心驰神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是把诗作由写自然景观转移到写具有人文景观特征的庙宇,这一转就巧妙地揉进了历史的沧桑,也使其自然地融进了诗人对南朝朝政的讥讽与批判。
江南春原文及赏析江南春原文及赏析1原文: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赏析杜牧《江南春》赏析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杜牧《江南春》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杜牧《江南春》赏析篇1《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言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要具体一些,似乎使人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人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
“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
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
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
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
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