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综合课 第十六课 话说“慢点儿”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6
第十五课她去上海了教学对象:零起点班所用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主编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编写单位:比什凯克人文大学INDO教学点编写:编写时间:2015年9月教学学时:1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用汉语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每课重点练习的汉语基本句型和词语的用法;能就每课课文的话题及重点练习的功能项目在实际生活当中与说汉语者进行初步的听说读写的交际,并且在每课所涉及的话题范围内,掌握用汉语进行交际所必需的文化知识,特别是风俗文化知识;要求学生继续按照汉字结构规律认写汉字,扩大汉字量;继续对学生在语音上严格要求,巩固并提高其汉语语音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每课课文的基本对话,会读会背诵会默写。
本课的所有生词,会默写和正确的运用;能够熟练的掌握课文内容,流利地复述课文,并能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自由对话;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运用这些口语对话和习惯用语。
教学内容:1、学习生词。
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知道词义,知道词性,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并能自由灵活地运用。
2、重点词语讲解。
通过练习重点词语,学习词组搭配、语法用法、广造例句,加深学生记忆,努力做到不但能说,而且能自由运用,为学习课文做准备,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3、学习本课语法。
简单情态补语的应用,助词“了”的使用方法,汉语100-10000的称数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易到难,反复举例,反复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应用。
4、课文教学。
包括注释,预设语境,给出话题,提出问题等。
5、练习。
正确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内容,准确的完成课后练习。
使用《新实用汉语》第二册的《综合练习册》,复习巩固。
第1-2学时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检查上节课的作业,回答学生的问题。
三、第十五课生词学习1、认读生词。
先让学生读一遍,再跟老师读一遍,要及时纠正发音。
给学生时间自己读,记忆词语意思。
过后合上课本,老师提问。
2、讲解生词。
重点词汇让学生现场造句。
让学生了解词的含义,常用搭配,相关词语。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案使用教材《中级汉语口语》北京大学出版社教学目的:扩展自我介绍的表达,学会介绍他人的表达。
教学时间:共4学时,安排在两个教学循环中完成。
教学对象:中级学生12人左右教学流程:1、教师口述对话第一部分(开头——“好说,好说”),同时把对话中的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以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
操作:口述对话即为成段表达,提前作为输入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
关键词语:敲打算进修感兴趣得(děi) 刚恐怕打扰了好说见面熟2、教师和学生就课文内容对话,使学生熟悉课文,记忆课文。
3、就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讲解。
4、学生进行成对会话练习,并要求学生尽量将课文内容记住,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的疑难,并适时进行纠音。
5、当学生练习熟练后,请每对学生进行对话操练,要求操练时尽量脱离书本。
6、教师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语音,语调,语气和影响理解的语法方面的错误。
7、利用练习三进行操练。
8、教师口述对话第二部分(“好说,好说”——文末),同时把对话中的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以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
关键词语:大吃一惊没想到交朋友招呼和……一样和……差不多挺……的见面熟拿……开心9、按相同步骤处理课文第二部分。
10、布置练习:请学生复习今天所学内容,课后完成练习一、二(可建议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
1、教师总结上次课的内容,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和学生利用课文所学内容进行“自我介绍”操练。
操作:课前在黑板上写好相应的问题,给出表达框架——“我的名字是/我叫/我是……”“(我)是……人/我来自……”“(我)学习汉语已经……了”“(我)喜欢……/我的爱好是……”教师自我介绍完毕后,向学生提问。
请学生由左到右依次进行自我介绍,要求学生的表达至少要囊括上面所有问题,并鼓励学生发挥。
然后将学生的名字和简单情况记录下来。
3、将事先准备好的写有学生姓名和简单情况的字条随机发给学生,请学生用课文所学语句及在“自我介绍”环节中所听到的信息介绍自己手中字条上的同学。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慢慢就习惯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对外汉语中级口语《慢慢就习惯了》课程时数:2学时授课对象:对外汉语中级学生教学目标:1.掌握新生词“习惯”,并能够正确使用。
2.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表达个人的习惯和观点,并能够听懂他人的习惯和观点。
3.通过学习文化差异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新词汇学习:“习惯”及相关词汇。
2.讨论个人习惯,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等。
3.探讨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如节日习俗等。
4.表达自己对文化差异的看法和态度。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问候学生,介绍今天的话题:“慢慢就习惯了”。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习惯?平时生活中有哪些习惯?中西方习惯有哪些不同?二、新词学习(10分钟)1.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习惯”及相关词汇。
2.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分类和归纳相关词汇。
三、个人习惯讨论(20分钟)1.提供问题:“你有哪些个人习惯?”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习惯,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交流。
3.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引导学生探究相似点和不同之处。
四、文化差异探究(25分钟)1.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如生活习惯、传统节日等。
2.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你喜欢哪些文化差异?”3.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共同点。
五、情景模拟(20分钟)1.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文化差异的看法和态度。
2.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并指导学生探究说话方式和交际技巧。
六、总结(5分钟)1.总结所学内容及重点。
2.鼓励学生发表感想,并展示自己的个人习惯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之处。
教学策略:1.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在交流与互动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2.多元化教学策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完整版)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6课教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6课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6课教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6课教案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6课教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6课教案>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第16课《我想送他一件礼物》教案。
《一封信》教案课程名称:初级汉语教程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或零基础留学生授课学时:6课时(每课时50分钟)使用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Ⅱ)》(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十三课教学目的及要求:1.要求学生正确地读写本课的生词。
2.要求学生能够较流利地朗读并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1.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表达方法2.连词:“不但……而且……”的使用3.“越来越……”的意义及用法教学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原则。
在教学中着重以基础语言知识为中心进行综合训练,精讲多练,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书面表达能力和谚语交际能力。
2.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全面提高”的原则。
注意词汇和语法知识的重现,在讲、练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反复联系本课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点,并有意识地复习前面课文及基础阶段学过的常用词语和语法项目。
教学方法:1.通过具体事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语法规则和课文内容。
2.交际活动训练:练习使用分数、小数、百分数。
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2.检查出席情况二、复习旧课1.目的(1)检查学生对前一课语言知识、言语技能掌握的情况(2)巩固前一课所学的内容,提高听说技能(3)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2.形式(1)生词:抽查听写(2)用对话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三、学习新课1.学习生词2.学习课文3.导入语法练习“不但…而且…”、“越来越…”的用法4.讲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表达方法四、本课小结五、布置作业六、布置预习教学步骤第一讲(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1.听写生词:听写时最好请同学上黑板写,因为这样可以尽快地发现他们犯的书写错误,并及时进行改正(注:由于所拿到手的课文是独立的一课,因此不在此列举所要听写的内容)2.快速问答(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及语法点)3.请两位同学朗读或复述上节课的课文(在复述课文的时候,将重点词语写在黑板上,以利于复述环节的进行)三、学习新棵?(一)学习生词1.读生词:(1)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跟读两遍(2)用本子盖住汉字旁边的拼音,学生自己认读(3)请单个学生读,注意就音2.讲解生词注:在讲解生词这一环节,不但要讲解意思,还要演示每一个字的笔画、笔顺。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一第十课你家里有几口人?1.还(甲)例子:我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还有一条狗。
第十一课北京的冬天比较冷2、常常(甲)常常下雪吗?3、常(甲)不常下雪。
大卫,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第十二课你在干什么?4、在(甲)大卫,你在干什么呢?5、正在(甲)我正在做作业呢?第十三课我去邮局寄包裹6、正(甲)我正打算买衣服呢,明天和你一起去,好不好?第十六课周末你干什么?7、又(甲)明天又是周末,太高兴了。
第十九课现在可习惯了8、已经(甲)已经差不多半年了。
9、刚(甲)刚来的时候不习惯,现在已经习惯了。
10、才(甲)在美国,我一般早上八点才起床。
第二十五课你得多锻炼锻炼了11、重新(乙)喜欢。
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学了半年的太极拳,可是现在都忘了,所以我要重新学。
第二十六课快考试了12、再:表示在某一时间再做某事(时间加再加动词)(甲)现在邮局人很多,你一会儿再去寄吧?第二十九课我们已经买好了票13、终于(乙)考了三天,终于考完了。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二第三十五课这家餐厅的菜不错1、偶尔(丙)有的时候在食堂,有的时候去饭馆,偶尔也自己做。
第三十六课广告栏上贴着一个通知2、将(乙)九月二十日,国际交流学院将组织留学生去郊区参观。
3、马上(甲)我马上就去拿。
第三十九课我进不去了4、立刻(甲)苍蝇立刻就飞走了。
练习:朋友打电话让我去接她,接到电话,我()开车出门。
第四十四课成功需要多长时间5、正好三年里,画画儿的时间大概是一百三十七天。
第四十六课从哪一头儿吃香蕉6、总是(甲)有些人吃香蕉总是从尾巴开始剥,有些人总是从细头儿开始剥,差别很大。
练习:(总是一直)这家饭店服务周到,我每次来北京()喜欢住这儿。
今天从早上到现在,()在下雨你今天()都不说话,怎么啦?用“才”完成对话A你吃吧,我不吃了。
B怎么?。
A 我们现在起床吧。
B 、、、、、,再睡会儿吧。
第四十七课李军的日记7、从来(乙)这五年里,我们大家虽然也经常联系,但是除了发发邮件,打打电话,从来也没有见过面。
***********************************************************教案第16课 设置密码教学任务1、重点学习词语:连…都…、谁让、费心/费事/费钱、…吧,不…吧,…、恐怕2、听力技能训练:能够听懂父母为了限制孩子用电脑,绞尽脑汁设置密码的故事,能够理解作者的无奈和感慨。
3、与本课相关话题的讨论:复述课文的故事,讨论练习十的话题。
时间安排本课书所需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学实施1、畅所欲言(10分钟):第1、2题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情况需要设置密码,以及密码的保密程度如何。
第3题假设学生是父母,讨论他们对孩子用电脑的态度。
2、学习词语(10-12分钟):◆特别提示:本课的一些词语,在PPT中给出图片。
如卧室、存折、密码等。
要求:掌握生词表中涂为蓝色的重点词语,其他词语知道意思即可。
方法:老师带读,学生分别朗读,老师纠正发音。
生词部分:重点词语学习教学方法:通过短语、例句和使用说明,使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的基本语义和基本用法。
◆词语学习:设置:~密码~障碍密码:设置~ 确定~ 修改~阳台、卧室、存折、书房、户口本:PPT图片修改:~密码~文章反复~大吃一惊:非常吃惊。
乱七八糟:翻得~ 弄得~ PPT图片,要求学生看图说话。
费心:不用~ 让您~可惜:~不能去非常~3、语言结构学习(10分钟):◆练习一、听录音,找出每组句子共同的地方。
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词语和结构的使用方法。
除了每组三个句子,老师要适当补充。
(1)连…都…:表示强调。
根据句子2提问:“他的汉语怎么样?说话人认为中文小说难不难?”请学生说出后半个句子:“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连…都知道。
”(2)谁让:用在反问句里,解释某事的原因。
根据句子3提问:“这句话***********************************************************是对什么人说的?他买的东西怎么了?”(3)费(心/钱/事):消耗。
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慢慢就习惯了》教学设计作者:敖运通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5期摘要本文首先从课型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四个方面对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进行了定位和分析。
接着选取了一篇中级汉语口语课文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内容包括词语的半上声、轻声、儿化的讲练方法,句重音、句调的处理方法,表示描述生活习惯、提供建议的功能的句式的交际练习。
关键词中级汉语口语重音句调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起点,它贯穿于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在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洋腔洋调”不但影响交际效果,也可能引起误会,给汉语学习者带来挫败感。
例如,留学生邀请教师周末到家里参加“派对”,由于声调偏误将句子说成“周末到我家排队吧”,教师听后一头雾水不知如何回答。
为避免语音偏误对交际产生影响、防止不恰当的学习策略造成学习者语音偏误的化石化,教师要利用汉语口语课,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原则、做好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准确、自然的汉语口语交际技能。
1汉语口语课汉语口语课是培养学生汉语口头交际能力的专门课型。
通过口语课的训练,学生可以读准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掌握轻声、儿化、变调等语流音变现象,准确处理重音、停顿、句调、语气,顺利完成日常生活中主要交际场景和基本会话功能的口语交际。
2中级汉语口语课教学目标《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对学习者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了等级划分,其中的第四级语音知识、口语技能目标与中级阶段口语教学目标相对应。
语音知识方面,掌握汉语的拼音系统,能根据语音、语调、重音等了解话语含义;在日常会话中声调基本正确,并能正确使用连读、变调等音变规律,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
口语技能方面,能在工作及社交场合与人沟通,就一般性话题与人进行交谈或发表看法,能清楚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表述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3汉语口语课教学原则“科学的教学原则反映人们对语言教学客观规律全面、正确的认识”。
教学原则是语音教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级汉语精读二.课程类型:必修课三.授课对象:进修部中级低班,已学过—年汉语的学生四.学时学分:96学时,8学分五.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综合语言训练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技能训练,并讲授一定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成段听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词语、句式较流利地进行口头或书面成段表达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环节:1、备课:要包括如下内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辅助工具( 图片、实物、录音、碟片等) 准备、课下语言实践、作业练习等。
2、课堂讲授:(1).学习生词。
①领读生词;②齐读生词;③请学生个别朗读、纠正发音;④重点词语讲解,主要是词语扩展、造句、语法、反义词或同义词、近义词辨析等。
(2).听读课文,明确课文各部分及课文大意或归纳各部分段义、中心思想。
①课文通读,可以采取教师领读或请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或每人读一部分的方法,教师纠正发音。
重点部分要精读、领读。
②请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通过课前设计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③重点讲解,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学生回答为主,辅以教师的总结、归纳和强化、扩展、深入。
讲解的内容包括重点词语、语法点、以及课文涉及到的其他语法项目、文化常识等。
3、作业设置:完成课文后的练习题,用重点词语搭配、造句、按要求完成句子或回答问题,练习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作文等。
4、课后辅导:以课后练习为主,通过学生预习、复习、练习和教师的统—训练、答疑、解释、说明的方式,达到对课文、语句及所学内容的熟悉、掌握和提高。
5、教学测验: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安排测试,目的是检验教学的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复习。
考试范围以课堂的教学内容为主,可适当扩充。
另外,每1-2课学完,可安排随堂小考或听写等词语练习。
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贯彻“精讲多练”、“启发式”和“实践性”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中掌握每课的重要语言点,课后根据语言点布置作业。
中级汉语综合课
《汉语教程》第三册(下),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十六课话说“慢点儿”
一、课文
刚到中国时我才十八岁。
因为年龄小,什么也不懂。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一着急心就跳,而且跳得特别厉害。
我想这个毛病可能跟民族性格有关系吧。
在我们国家,人们最爱说的话就是:“快点儿,快点儿!”十八年里,听的最多的也是“快点儿!快点儿!”可以说我是在这句话的催促下长大的。
“快点儿”简直成了我们的口头禅。
可是,到中国不久我就发现,很少有人说快点儿。
经常听到的却是相反的一句话:“慢点儿!”我感到奇怪,也不理解。
我认为“慢”就是“懒”。
于是我想,这儿的人怎么这么“懒”呢?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去年冬天,清华大学的一个朋友打电话叫我去玩,放下电话我就急急忙忙骑上自行车出发了。
可是,到清华门口时,车子出了毛病。
幸亏附近有一家修车铺,我就把车推了进去。
里边的师傅正给一位老人修车。
我一进去就喊:“师傅,我的自行车坏了,快点儿给我修修。
”我一口气说完,修车师傅只看了我一眼,连话也没说,继续修他的车。
我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急得不得了。
于是就又对师傅说:“你能不能快点儿啊?”这一次他回头看着我说:“别着急,你没看见我正在给别人修车吗?这儿又不是你一个人,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你稍等一会儿,我给这位先生修完,马上就给你修。
”我只好等着。
好容易才等到他给那位先生修完车,擦着手走过来问我:“到底哪儿坏了?”我告诉他:“骑不动了。
”他看了看车,拿起工具,把车胎扒开,说:“可能是车胎破了。
”打了气就把车胎泡在一盆水里仔细地检查起来。
他的工作又慢又细,还叹了口气,也许很难找到漏气的小孔吧。
我一看他那慢腾腾的样子,我又着起急来:“你怎么这么慢啊,快点儿不行吗?”他停下手中的活儿对我说:“小姐,你已经说了三遍了。
难道我不愿意快点
儿吗?”我听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只好瞪眼看着他。
他看我生气了,就面带笑容慢慢地对我说:“你是想让我把你的车修好,还是想让我马马虎虎地快点儿把你打发走?”我这才明白他的意思,不再催他了,还学着北京人的强调说了句:“好吧,你就慢慢来吧!”
他把车胎修好了以后,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其他部件,然后才满意地对我说:“好了!”当我走出他的车铺时,他又说:“外面下雪了,路滑,要慢点儿骑!”看到一地白雪,听了师傅这句话,我心里立刻感到暖暖的。
后来,我还经常听到“慢点儿走!”、“慢点儿来,别着急!”等亲切的话语。
我终于明白了,这哪里有教人偷懒的意思呢?明明是亲人般的祝福啊!
一句“慢点儿”不仅有做事要认真负责的意思,同时还包含着对别人由衷地关心和爱护。
回答课文问题:
1.“我”开始听到别人说“慢点儿”时,是怎么想的?
2.我”去清华大学做什么?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
3.修车师傅为什么没有马上给“我”修车?
4.修车师傅是怎么给“我”修车的?
5.走出车铺,“我”心里为什么感到“暖暖的”?
二、生词
三、注释
(一)话说“慢点儿”
“话说”是“讲述”、“说说”的意思。
(二)这儿又不是你一个人,总得来个先来后到吧。
先来后到:按照来的先后确定次序。
(三)我一看他那慢腾腾的样子
“慢腾腾”是形容词“慢”的一种生动表达形式。
类似的有:绿油油、冷清清、红通通、亮晶晶等。
四、词语用法
(一)难道
用在反问句中,加强反问的语气。
句末常有“吗”或“不成”。
例如:(1)小姐,你已经说了三遍了,难道我不愿意快点儿吗?
(2)他是为了你才受伤的,你难道不知道吗?
(二)幸亏
也说“幸好”。
一般用在主语前。
表示由于某种有利条件而侥幸避免不好的后果。
(三)一口气
表示不间断地做某事。
例如:
(1)我一口气说完,修车的师傅只看了我一眼,连话也没说。
(2)昨天晚上我一口气就把这本小说看完了。
(四)不得了
表示程度很高。
例如:
(1)我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急得不得了。
(2)看到天黑了,车没修好,我急得不得了。
表示情况很严重,没法收拾。
(3)不得了了,两辆车撞在一起了。
(4)骑车上街一定要注意安全,出了事故可不得了。
(五)又
强调否定。
例如:
(1)这儿又不是你一个人,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2)我又没告诉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六)好容易
也说“好不容易”,表示“很不容易”(才做到某件事)。
常与“才”连用,用于叙述已经完成的事情。
(1)好容易才等到他给那位先生修完车。
(2)我好容易才找到他家。
(七)明明
表示显然是这样。
用“明明”的小句前或后常有反问或表示转折的小句。
(1)这哪里有教人偷懒的意思呢?明明是亲人般的嘱咐啊!
(2)她明明不会唱歌,你非让她唱,不是为难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