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现场拌制
- 格式:docx
- 大小:17.57 KB
- 文档页数:5
第1篇在建筑工程中,砌筑砂浆是砌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砌筑工程中,对砂浆的施工有着严格的要求。
以下是砌筑工程砂浆施工的主要要求:一、原材料要求1. 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2. 砂:砂宜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用粗砂。
砂的含泥量: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3. 石灰膏: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天;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小于2天。
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应采取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的措施。
4. 黏土膏:采用黏土或粉质黏土制备黏土膏时,宜用搅拌机加水搅拌,通过孔径不大于3mm的网过筛。
用比色法鉴定黏土中的有机物含量时应浅于标准色。
5. 粉煤灰: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应符合表13-1的要求。
6. 磨细生石灰粉:磨细生石灰粉的品质指标应符合表13-2的要求。
二、砂浆拌制要求1. 砂浆拌合物流性:砂浆拌合物流性称砂浆稠度,用砂浆稠度仪测定。
砂浆稠度应根据砌体材料品种、具体施工及施工气候条件等进行选择。
2. 砂浆保水性:砂浆保水性指砂浆保全拌合水,防止析水造离析。
砂浆拌合水流失会使砂浆流性降低,难以铺均匀砂浆层,影响砌体传力均匀。
3. 砂浆强度:砂浆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砌体强度。
三、砂浆施工要求1. 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重量计量。
2.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毕。
3. 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4. 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
为何要禁止现场搅拌砂浆2007年9月1日起,北京等10个城市将正式启动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工作,这是商务部会同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6部门下发的《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要求。
此次列入“禁现”范围的共有127个城市,涵盖了29个省(区、市)。
除首批“禁现”的10城市外,其余117个城市将在两年内分期分批实施。
开展“禁现”工作,从更深层次促进了节能减排,并为资源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禁现”要求工程中使用预拌砂浆,它改变了现场拌制砂浆必须由人工装卸、人工搅拌、人工喷涂的落后作业方式,而采用了现代化、机械化的新一代生产方式。
水泥在出厂前由专业化机械搅拌完毕,灌入全封闭的专业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随即由机器喷涂墙面或浇灌墙体。
用预拌砂浆代替现场拌制砂浆,不是简单意义的同质产品替代,而是采用了先进工艺拌制、提高了技术含量、产品性能得到增强的更高层次的替代,是用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来代替传统、落后的建筑材料。
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预拌砂浆从搅拌、运输到使用均在密封的装备和环境下作业,全部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使水泥从袋装变散装,彻底告别了一次性包装袋。
这首先节约了一大笔为制造包装袋花费的能源开支: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减少包装袋94亿只,由此节省包装费用2115亿元、包装纸2826万吨(折合木材15545万立方米)、节约电力339亿度、节约水资源71亿吨,综合能耗节约达8074万吨标准煤。
此外,去除包装袋也就避免了包装破损带来的水泥损耗。
2006年,通过发展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破损2119万吨,仅此一项就减少经济损失55亿元。
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还可大大减少水泥、石灰用量。
以2006年全国35亿吨砂浆需求量计算,如果全部使用预拌砂浆,每年因此而节约能耗就达31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50万吨。
预拌砂浆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成分配比,可避免现场搅拌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建筑质量隐患;专业化生产形成的一套可追溯的质量保证体系,从制度上强化了生产单位的质量意识,保证了建筑质量安全,大大降低了工程返工率,从而实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节材”,并能更好地服务于建筑节材、建筑节能、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大局。
预拌砂浆与现场搅拌砂浆比较一提及修房建屋,市民眼前或许就会显现如此的场景:工人在现场把水泥、砂堆成一堆,加上水,搅拌以后抹在墙上……但在以后,这种传统的施工方式将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厂化生产、全封锁运输、电脑现场操纵操作的预拌砂浆操作模式。
“随着工程质量、环保要求及文明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现场拌制砂浆的缺点及局限性愈来愈突出,而预拌砂浆因在技术性能、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取得愈来愈多人的青睐。
能够说,预拌砂浆的利用是建筑领域施工方式的一次革新!是"建筑业的一次施工革命"!”《现场拌制砂浆的劣势很难知足文明施工和环保要求第一是各类原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石灰膏等)的寄存场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阻碍。
第二在砂浆拌制进程中会形成较多的扬尘,有关数据显示,水泥利用进程中的粉尘排放量是施工扬尘的要紧污染来源。
再者现场拌合砂浆的搅拌设备往往噪音大多超标,噪音扰民亦成城市一大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在施工现场显现的上述各类环境问题,既有碍城市形象,也阻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与时期的进步极不和谐。
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第一因计量的不准确而造成砂浆质量的异样波动。
现场拌合砂浆往往无严格的计量,全凭工人现场估量,不能严格执行配合比;无法准确添加微量的外加剂;不能准确操纵加水量;搅拌的均匀度难以操纵。
另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大,如不同源地河砂含泥量与级配均有较大不同,在此条件下拌制的砂浆显现质量的异样波动是再所不免。
第二现场拌合砂浆施工性能差,因现拌砂浆无法或很少添加外加剂,和易性差,难以进行机械施工,操作费时费力,落灰多浪费大,质量事故多。
再者现拌砂浆品种单一,无法知足各类新型建材对砂浆的不同要求。
如国家鼓舞利用的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砂砖、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砖等,而现拌砂浆长期以来确实是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等有限几个配合比,远远不能适应新型墙体材料的利用要求。
简述现场拌制砂浆的缺点
现场拌制砂浆的缺点主要包括:
1.质量波动大:现场拌制砂浆通常只对水泥进行质量控制,其他组分如砂、掺
合料、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手段缺乏,导致质量波动较大。
同时,原材料的计量较粗略,没有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计量,造成计量不精确。
搅拌时间难以准确控制,导致自拌砂浆的强度、体积质量等质量指标离散性大。
2.品种单一、性能较差:由于受设备、技术和管理条件的限制,现场拌制砂浆
长期以来仅有水泥砂浆、石灰混合砂浆等几个有限的品种,功能区分不明确。
砂浆质量不稳定,黏聚性较差,容易泌水、离析、沉降,可施工性不好。
砂浆硬化后粘结强度低,容易空鼓、开裂,导致砂浆的防水性能差、耐久性不良。
3.环境污染:现场拌制砂浆的生产过程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扬尘、
噪音等。
同时,如果砂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溢漏或散落,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生产效率低下:现场拌制砂浆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
时间进行配料、搅拌等操作。
同时,由于生产规模较小,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5.成本较高:由于现场拌制砂浆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成本,且原材料的采购
成本较高,因此总体成本相对较高。
同时,由于其质量不稳定、性能较差等问题,也可能会导致后期维护成本增加。
综上所述,现场拌制砂浆存在质量波动大、品种单一、性能较差、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下和成本较高等缺点。
因此,建议在施工中使用预拌砂浆或干混砂浆等更加先进、稳定的砂浆产品。
施工现场砂浆搅拌作业方案1. 背景在施工现场,砂浆搅拌是一项重要的作业,它涉及到砂浆的配合和搅拌工艺。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施工现场砂浆搅拌作业方案,确保砂浆的质量和施工工期的满足。
2. 作业流程以下是施工现场砂浆搅拌的一般作业流程:2.1. 准备材料和设备在进行砂浆搅拌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 水泥- 砂子- 水- 搅拌桶或搅拌机- 搅拌棒或搅拌机配件2.2. 材料配比根据施工要求和设计规范,确定砂浆的配比比例。
根据材料的种类和性质,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子和水混合在一起。
2.3. 搅拌过程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入搅拌桶或搅拌机中,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搅拌。
注意控制搅拌的时间和速度,确保材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出现结块或不均匀的情况。
2.4. 撤离现场当砂浆搅拌完成后,清理搅拌设备和作业现场,确保安全和卫生。
3. 安全措施在进行施工现场砂浆搅拌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安全帽等。
- 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材料溅射或飞溅,防止伤及自己和他人。
- 使用搅拌机时,要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 砂浆搅拌过程中,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粉尘或有害气体。
4. 质量控制为确保砂浆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质量控制:-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 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测,测试砂浆的抗压强度、流动性等指标,确保其符合要求。
- 记录砂浆配比和搅拌过程的相关数据,以备查档和追溯。
5. 总结施工现场砂浆搅拌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和措施来确保砂浆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
遵循本文档提供的方案和措施,能够有效地进行砂浆搅拌作业,并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时刻注意安全和质量的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人的健康。
水泥砂浆现场拌制1.5.1 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核对砌筑砂浆的种类、强度等级、使用部位等设计要求;(2)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所需搅拌机,计量器具的规格、型号、性能、使用精度及参数等;(3)砂浆试配:委托有关部门对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并出具砂浆配合比报告;(4)技术交底:施工前应向操作层进行书面技术、安全交底。
材料准备(1)按砂浆配合比要求,对所需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检查验收;(2)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主要机具(1)机械搅拌时:砂浆搅拌机、投料计量设备;(2)人工搅拌时:灰扒、铁锹等工具。
作业条件(1)确认砂浆配合比;(2)建立砂浆搅拌后台,并对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挂牌;(3)采用人工搅拌时,需铺硬地坪或设搅拌槽。
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1)试验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及砂浆试块的取样规定,熟知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规定,操作熟练;(2)材料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进场的检验、验收、入库规定:(3)计量员:应熟知计量器具的校检周期、计量精度、使用方法等规定;(4)搅拌机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操作规程和搅拌制度,操作熟练;(5)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投料、搅拌、运输等技术与安全交底内容,操作熟练。
1.5.2 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控制要点材料的关键要求(1)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应按试验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应保持干燥。
(2)砂中不得含有有害杂物。
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 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2)对强度等级小于MS 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3)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水泥砂浆现场搅拌施工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砂浆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和喷射混凝土砂浆。
砂浆一般由水泥、沙子和水混合制成,也有水泥、石灰、沙子和水混合制成。
石灰、沙子和水的混合或混合,它们分别称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和石灰砂浆。
砂浆强度等级以7.07cm立方标准条件下的抗压强度表示。
砂浆强度分为M20 、 M15 、 M10 、 M7.5 、 M5.0五个等级,混合砂浆一般不低于M5 。
接缝砂浆应比砌筑砂浆高一级。
本标准主要侧重于砌筑砂浆的现场搅拌,混合砂浆的搅拌可按本标准进行。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2.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建设安全技术规程》( JTJ076-95 )。
2.0.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土木工程)( JTGF80/1-2004 )。
2.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
2.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70-90 )。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并分析设计文件中砌筑砂浆的种类、强度等级、使用位置等设计要求。
3.1.2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砂浆搅拌方法、计量器的规格、型号、性能、精度和参数。
3.1.3砂浆试拌:施工现场实验室对砂浆配合比进行试拌,正式出具砂浆配合比报告。
3.1.4技术交底:施工前应书面向施工队伍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和环境交底。
3.2材料准备3.2.1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和生产日期堆放,并保持干燥。
不同类型的水泥不得混用。
3.2.2砂浆所用砂应为中粗砂,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砂中含泥量:砂浆不低于M5 ,不得超过5% ;小于M5的砂浆,不得超过10% 。
硫化物转化为三氧化硫 ( SO 3 ) 应低于2% 。
受客观条件限制,在使用人工砂、山砂和超细砂时,在满足砂浆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合理增加水泥用量,适当放宽泥浆含量。
施工现场砂浆配制与使用要点与方法一、砂浆的基本组成与配制方法砂浆作为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基本组成包括水泥、砂子和适量的水。
在配制砂浆时,首先需选择适当的水泥种类,常用的有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
其次,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砂子种类和粒径。
最后,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砂子和水进行混合,以达到均匀、黏稠的砂浆状态。
二、砂浆配制中的注意事项1. 水泥和砂子的配比要合理:不同工程中所需的砂浆强度和粘结力有所不同,因此在配制砂浆时需注意合理控制水泥和砂子的配比,以达到满足工程要求的效果。
2. 清洁的砂子和水:在配制砂浆前,应注意将砂子中的杂质和污物清除干净,保证砂子的质量。
同时,选用清洁的水进行配制,以防止杂质对砂浆品质的影响。
3. 搅拌均匀:在配制砂浆时,搅拌的时间和速度要适宜,以确保水泥和砂子充分混合。
搅拌时间过短会导致砂浆均匀度不足,搅拌时间过长则会引起水泥水化过度,影响强度。
三、常见的砂浆使用方法1. 砌筑墙体:砌筑墙体是砂浆的主要使用方式之一。
在进行砌筑时,需将砂浆均匀地涂抹在砖块或石块的接合面上,然后将其拼接组合,最终形成坚固稳定的墙体结构。
2. 防水施工:在防水施工中,常用的砂浆可用于涂刷、填缝等作用。
通过将砂浆涂刷在建筑物的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覆盖物,达到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
3. 修补与翻新: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墙体破损、开裂等情况,此时可使用砂浆进行修补。
将砂浆填入墙体缺口或开裂部位,利用其黏结力和填充性能,修复破损的部分。
四、砂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 施工前处理:在使用砂浆前,需对施工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清洁、湿润等。
只有保证施工表面的平整、干燥和洁净,才能更好地保持砂浆的黏结力和施工质量。
2. 砂浆施工厚度控制:砂浆施工厚度过薄可能导致施工后的强度不足,过厚则容易发生开裂等问题。
因此,在施工时应根据具体要求和设计规范,严格控制砂浆的施工厚度。
3. 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砂浆的使用和固化受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水泥砂浆现场拌制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核对砌筑砂浆的种类、强度等级、使用部位等设计要求;(2)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所需搅拌机,计量器具的规格、型号、性能、使用精度及参数等;(3)砂浆试配:委托有关部门对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并出具砂浆配合比报告;(4)技术交底:施工前应向操作层进行书面技术、安全交底。
材料准备(1)按砂浆配合比要求,对所需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检查验收;(2)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主要机具(1)机械搅拌时:砂浆搅拌机、投料计量设备;(2)人工搅拌时:灰扒、铁锹等工具。
作业条件(1)确认砂浆配合比;(2)建立砂浆搅拌后台,并对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挂牌;(3)采用人工搅拌时,需铺硬地坪或设搅拌槽。
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1)试验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及砂浆试块的取样规定,熟知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规定,操作熟练;(2)材料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进场的检验、验收、入库规定:(3)计量员:应熟知计量器具的校检周期、计量精度、使用方法等规定;(4)搅拌机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操作规程和搅拌制度,操作熟练;(5)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投料、搅拌、运输等技术与安全交底内容,操作熟练。
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控制要点材料的关键要求(1)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应按试验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应保持干燥。
(2)砂中不得含有有害杂物。
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2)对强度等级小于MS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3)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3)拌制砂浆用水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它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技术的关键要求(1)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化或设计强度等级变更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配,并出具配合比单;(2)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3)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应大于30mm,水泥砂浆的最少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kg/m3。
质量关键要求(1)原料计量:1)砂浆现场搅拌时,严格按配合比对其原材料进行重量计量;2)水泥、有机塑化剂和冬期施工中掺用的氯盐等配料精确度应控制在±2%以内;3)砂、水等组分的配料精确度应控制在±5%以内;砂应计入其含水量对配料的影响;4)计量器具应经校准取证并在其校准有效期内,保证其精度符合要求。
(2)砌筑砂浆的稠度,按表选用。
(3)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3h内用完;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拌成后2h 内使用完毕。
(4)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水泥、砂投料人员应佩戴口罩、穿长袖衣服,防止吸入粉尘、腐蚀皮肤。
环境关键要求(1)砂应堆放整齐。
水泥有专用库房存放,并有防潮措施;(2)因砂浆搅拌而产生的污水应经沉淀后排入指定地点;(3)砂浆搅拌机的运行噪声应控制在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范围内;(4)在砂浆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遗漏的砂浆应及时回收处理。
施工工艺工艺流程与施工工艺相同。
操作工艺(1)水泥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砂浆不得少于2min;2)水泥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3)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
(2)先向已转动的搅拌机内加入适量的水,再依次投入砂子、水泥,再加水至配合比规定。
质量标准一般规定(1)砂浆试块制作1)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中的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每次至少应制作一组试块。
2)砂浆试样应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
一组试样应在同一盘砂浆中取样制作,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样。
砂浆试块的制作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的规定执行;(2)砂浆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1)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的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倍;2)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试块应不少于3组。
当同一验收批只有一组试块时,该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3)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3)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主控项目(1)水泥安定性应符合不同品种水泥的安定性要求;(2)水泥强度、砂浆试块强度、砂浆配合比要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搅拌时间;砂浆稠度;分层度。
资料核查项目水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砂检验报告。
观感检查项目(1)砂浆稠度要符合表的要求;(2)砂的含泥量要符合第(2)条的要求。
成品保护(1)砂浆贮存:砂浆应盛入不漏水的贮灰器中,并随用随拌,少量贮存。
(2)使用时限:水泥砂浆的使用时限不得超过表规定。
安全环保措施(1)砂浆搅拌机械必须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工作中应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机械使用安全;(2)落地砂浆应在初凝前及时回收,回收时不得夹有杂物,并应及时运至拌合地点,掺入新砂浆中拌合使用。
季节性施工措施(冬期)(1)冬期施工砂浆,宜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2)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或冰块;(3)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稠度应较常温适当增大。
质量记录(1)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2)砂的检验报告;(3)砂浆配合比通知单;(4)砂浆试块28d标准养护抗压强度试验报告;(5)原材料计量记录。
水泥混合砂浆现场拌制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核对砌筑砂浆的种类、强度等级、使用部位等设计要求;(2)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所需搅拌机、计量器具的规格、型号、性能、使用精度及参数等;(3)砂浆试配:对砂浆配合比进行试配,出具砂浆配合比报告;(4)技术交底:施工前应向操作层进行书面技术、安全交底。
材料准备(1)按砂浆配合比要求,对所需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检查验收;(2)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主要机具(1)砂浆搅拌机:对其使用性能和用电安全等进行检查验收;(2)投料计量设备:按规定进行校准取证,保证其精度要求符合规定;(3)零星使用砂浆采用人工搅拌时,需准备灰扒、铁锹等工具。
作业条件(1)建立砂浆搅拌后台,并对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挂牌;(2)零星人工搅拌时,需铺硬地坪或设搅拌槽。
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1)试验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及砂浆试块的取样规定,熟知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规定,操作熟练;(2)材料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材料进场的检验、验收、入库规定:(3)计量员:应熟知计量器具的校检周期、计量精度、使用方法等规定;(4)搅拌机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要求熟知操作规程和搅拌制度,操作熟练;(5)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投料、搅拌、运输等技术、安全交底内容,操作熟练。
质量、安全及环境保护控制要点材料的关键要求(1)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
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应按试验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应保持干燥。
(2)砂中不得含有有害杂物。
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2)对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3)人工砂、山砂及特细砂,应经试配满足砌筑砂浆技术条件要求。
(3)拌制砂浆用水宜采用饮用水。
当采用其它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5)拌制混合砂浆用的石灰膏、黏土膏、电石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无机掺合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块状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采用孔洞不大于3mm×3mm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
对于磨细生石灰粉,其熟化时间不得少于2d;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
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砂浆中;2)采用黏土或亚黏土制备黏土膏,宜采用孔洞不大于3mm×3mm网过筛,并应采用搅拌机加水搅拌,黏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应采用比色法鉴定,且色泽应浅于标准色;3)生石灰及磨细生石灰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JC/T479及《建筑生石灰粉》JC/T480的有关规定;4)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进行20min加热至70℃检验,无乙炔气味时方可使用;5)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的有关规定。
技术关键要求(1)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有变化或设计强度等级变更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配,并出具配合比单。
(2)石灰膏、黏土膏和电石膏的用量,宜按稠度120±5mm计量,当石灰膏施工稠度与试配稠度不一致时,按表换算。
(3)砂浆的分层度不应大于30mm。
(4)施工中当采用水泥砂浆代替水泥混合砂浆时,应重新确定砂浆强度等级。
质量关键要求(1)原材料计量;l)砂浆搅拌时严格按配合比对其原料进行重量计量施工;2)水泥、冬期施工中掺用的氯盐等配料精确度应控制在±2%以内;3)砂、水、石灰膏、电石膏、黏土膏、粉煤灰、灰粉等组分的配料精确度应控制在±5%以内;4)砂应计入其含水量对配料的影响;5)计量器具应经校准取证并在其校准有效期内,保证其精度符合要求。
(2)砌筑砂浆的稠度,按表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