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领导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17
第十一章领导概论第一节领导的内涵一、领导的含义1、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命令和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2、领导一定要与群体或组织中的其他人员发生联系(或心甘情愿,或屈服于权力的压制)3、权力在领导者和组织其他成员中存在着不平等的分配4、领导者能够对组织成员产生各种影响,使其表现出某种所期望的行为或表现5、领导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可为领导而领导二、领导者和管理者①管理者的职权是通过组织的正式任命获得的,其对下属命令行为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
领导者既可是任命的,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组织中产生或由非正式组织成员公认的,其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
②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是管理者。
一种原因是其可能不处于管理岗位上;另一种原因可能是,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并不表明他也同样能够做好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工作。
③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一定是个好的领导者;一个好的领导者也不是个好的管理者。
三、领导的作用指挥协调激励四、领导权力的来源法定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惩罚权力感召性权力专长性权力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一、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二、按创新方式划分魅力型领导者变革性领导者三、按思维方式划分事务型领导者战略性领导者四、经济全球化对企业领导提出的新要求1、建立远景2、信息决策3、配置资源4、有效沟通5、激励他人6、人才培养7、承担责任8、诚实守信9、事业导向10、快速学习五、领导者集体的构成1、年龄结构2、知识结构3、能力结构4、专业结构5、性格结构第三节领导理论一、行为理论流派二、权变理论流派第四节领导艺术作为领导者,其有效性本质不是“把事做对(do things right-efficiency)”的能力,而是“做对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effectiveness)”的能力一、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记录时间:许多有效的管理者经常保持一个时间记录簿,并且定期拿出来看看,进行研究和调整。
领导概论本章纲要本章共分三节,属于第四篇——领导的重点章节,历年考题较多,要求考生掌握本章内容。
第一节给领导下了定义,提出了领导的作用,分析了领导权力的来源;第二节按照不同标准介绍了领导风格类型;第三节介绍了三大领导理论。
本章知识脉络结构图重点知识梳理一、领导和管理( )1.领导的概念 领导有两种词性含义。
一种是名词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
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股利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概论 领导的内涵 领导风格类型 领导理论 ■领导和管理■领导的作用 ■领导权力的来源 分类标准: ■权力运用方式■创新方式■思维方式 ■领导特性轮 ■领导行为论 ■领导情境论2.领导与管理的关系就组织中的个人而言,可能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也可能只是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也可能是管理者,而不是真正的领导者。
两者分离的原因在于,领导者的本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完全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而并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职位与合法权力。
管理者的本质是依赖被上级任命和拥有某种职位所赋予的合法权力而进行管理。
被管理者往往因追求奖励或害怕处罚而服从管理。
二、领导的作用(1)指挥作用。
系指在组织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醒、胸怀全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
(2)协调作用。
系指这种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需要领导者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3)激励作用。
系指领导者为组织成员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为。
三、领导者应具备的要素(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职位和权力、影响力)(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
四、领导权力的来源( )领导权力:影响他人的能力,在组织中就是指排除各种障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能力。
领导权力的来源:法定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感召性权力和专长性权力。
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为组织制定目标,并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使组织成员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特征1.目的性管理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而它有明显的目的性。
2.动态性3.人本性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把理解人、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把人视为管理的重要对象及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
4.组织性组织是管理的载体,管理是保证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实现组织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活动。
5.科学性6.艺术性是指管理是在掌握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7.创新性管理的创新性,是指管理本身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社会活动8.经济性管理的性质是二重的,一方面,管理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有与生产关系直接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二重性理论的现实意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或者说管理者在执行其职务时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管理的基本职能:合理组织生产力;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
管理的一般职能:可划分为计划、织、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
二、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P106(二)管理者的分类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划分,管理者可分为:1.高层管理者;2.中层管理者;3.基层管理者。
按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划分,可分为:1.决策指挥者;2.职能管理者;3.决策参谋人员。
(三)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有:1.技术技能:指人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
2.人际关系技能: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关系的技能。
3.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P10第二章管理原理考核点及考核要求识记:管理原理概念小P117系统概念、特征P121人本原理的涵义P126责任原理的涵义P133效益概念P137第三章决策与决策方法考核点及考核要求识记:决策的定义和原则P203决策的类型,P205一)按决策的作用范围分类,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