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3.50 KB
- 文档页数:7
3-2-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理解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掌握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的相关史实,掌握日军的侵华罪行。
二、课前自主学习(一)七七事变1.时间、地点:____年____月____日,卢沟桥。
2.经过:日军在卢沟桥附近频繁进行实弹演习,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___________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在双方交涉之际,日军突然向___________一带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驻守当地的第二十九军奋起还击,副军长___________、师长___________壮烈牺牲。
(二)淞沪会战1.背景:1937年________月______日,日本大举进攻上海,妄图3个月内灭亡中国。
2.结果:1937年11月,___________沦陷。
(三)日军侵华罪行1.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军在东北的___________组建了细菌战秘密部队——___________,用健康活人做试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在长春、广州等地建立大型细菌战基地和工厂,形成了巨大的细菌战网络;在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弹。
2.___________(1937年12月13日;6个星期;30多万人)3.轰炸封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后方城市。
4.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光政策,如___________惨案。
三、问题探究1.结合史实,说一说日军在南京实施了哪些暴行?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资料1:东史郎是当年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
为了把历史真实告诉世人,他公开发表了侵华期间写的日记,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杀的材料。
为此,他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胁和迫害。
资料2:对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分子编纂的教科书中这样描述:“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
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能认识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蓄谋已久的,知道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
掌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能分析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转折。
重点: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开始。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自主学习
一、日本侵华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日本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
二、日本侵华战争开始的主要事件及影响
(1)九一八事变
时间:
经过:
影响:①对中国:②对世界:。
(2)一•二八事变
时间:
经过:
三、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
(1)中国共产党:
(2)学生:。
时间:
口号:。
(3)东北人民:。
(4)国民党官兵:
①概况:
②解决依据和方针:
③意义:
合作探究
一、
仔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 20 世纪30 年代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段屈辱历史,它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的?
(2)是什么桎梏了士兵冲锋向前的脚步?从此东北的命运如何?
(3)东北人民是否放弃了斗争?请举一例说明?
(4)这一事件后全国各阶层的态度如何?全国局势如何?请举出两例说明。
(5)请你给这幅漫画起下生动的名字,以揭示其深刻寓意。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英华学校陈海珍胡爱玲一、教学目标(一)能认识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知道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
(二)掌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三)收集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如杨虎城、张学良、杨靖宇、马占山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身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能分析西安事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转折。
(五)感受国破家亡的苦难与中国人民绝不屈服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与反抗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及影响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难点: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播放音像资料,还原历史事实。
2.采用史料教学法。
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3.采用讲授法、联系阅读法、问题情景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重新编排板块明了。
在设计时并没有按照教材的内容顺序,而是重新编排,把全课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阅读材料分析侵华背景。
用2则史料分析日军侵华是早有预谋的,同时也是为了转嫁经济危机。
第二板块:观看阅读认清侵华事实。
此板块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及日军策划的“华北独立”,认清日本的侵华本质,用事实证明日本炸毁柳条湖南满铁路的狼子野心,从而真切体会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三板块:自主阅读探究抗日战争。
通过问题的精心设计,多角度分析“九一八”事变后社会各阶层的态度,懂得“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明白抗日义勇军的抵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是局部战争,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是“一二·九”运动,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学案一、教学目标.知道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知道日本侵略军在侵略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铭记这血的教训。
.运用史实,驳斥日本否定侵略战争的言论,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和鉴别能力。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而发展是硬道理。
学习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明白当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也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难点:记住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的侵略本质。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采用史料教学法。
以史料为证据,提升历史认识。
三、教学过程.导课:出示图片,问为什么日本老兵在卢沟桥下跪?让我们回到那段历史。
板书: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讲授新课:出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描述的内容,分析概述“七七”卢沟桥事变的过程学生分析得出“七七”事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标志的原因展示视频与文字资料,结合教材内容,理清日本全面加紧侵华的疯狂进攻进程。
师问: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视频,结合课本P74图3-11,3-12,3-13让学生感受日本犯下的罪行回答活动部分问题,思考:在日军的杀人比赛中,有多少中国同胞丧生?阅读这段新闻报道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而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态度?举出历史事实,批驳他们的荒谬言论。
日本侵华期间还有那些罪行。
.出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学生阅读P75,、二自然段进行归纳总结罪行2、罪行3、罪行4………教师小结并过渡: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5620亿美元。
70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这血泪的历史,但是……呈现材料.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真相,其目的是什么?.针对目前钓鱼岛问题,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根据板书展开,归纳总结全课。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教案昆阳二中徐彩珍一、教学目标.知道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知道日本侵略军在侵略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学生铭记这血的教训。
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第1课时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等知识;能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讲述,培养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2、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3.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4.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西安事变?【新课导入】(情境式导入)每一年的9月18日,全国许多城市都会拉响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记住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
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图片导入)上面是中国在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沈阳建立的纪念馆,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合作探究】一、九一八事变1、九一八事变经过如何?简要叙述。
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炸毁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却反诬系中国军队所为,并炮击东北军北大营,次日晨,攻占沈阳城。
2、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②急需摆脱经济危机;③国民党全力“剿共”,给日本侵华提供可乘之机。
3、国民党态度如何?(1)国民政府: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2)东北军:张学良(1901--2001)按照蒋介石的旨意,下令东北军不予抵抗,退入关内。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如何评价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
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
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
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张、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课堂小结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
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
节课所学的内
容,查漏补缺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