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产品开发与技术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9
第四章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一、判断题1、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开发产品,可以不断地减少新产品开发的成本、时间和风险。
2、并行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改善产品质量。
3、新产品是保持利润持续增长的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4、研究与开发并行过程,有利于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
5、单件生产不像连续生产那样要求多技能工人。
6、单件生产系统多采用通用设备。
7、重复性生产一般是按订单生产。
8、成组技术与单元生产紧密相关。
9、产品-流程矩阵表明了流程选择和产品数量、种类的关系。
二、选择题1、哪种流程用来生产高度标准化的产品?A、连续流程B、间歇流程C、项目生产D、批量生产2、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A、产品设计B、决策制定C、质量控制D、流程控制3、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实现A、降低成本B、比自动化更高的柔性C、加工不同零件快速转换D、以上都是4、以下哪项不是产品开发的基本环节?A、概念开发B、价值工程C、产品规划D、工艺设计5、以下哪项与成组技术紧密相关?A、数控机床B、机器人C、单元制造D、CAD/CAM6、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A、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与审查;B、工作图设计;C、拟定工艺方案;D、编制工艺规程;E、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三、简答题1、产品的寿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试述产品进入和占有市场的时机。
2、 R&D方式有哪些?如何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R&D方式?3、什么是并行工程?其主要思想是什么?4、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四、计算题1、企业投资建设一个新的生产设施,投资规模有两种选择:一是固定投资2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是50元;二是投资6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90元。
投资周期一样,单位产品价格是150元。
请计算:(1)两种方案的盈亏平衡点。
(2)如果预期市场需求量是20000件,哪种方案比较好?2、一家生产企业正在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外购某种零件。
零件的供应渠道比较稳定,每件12元。
第三章新产品开发研究第一节新产品开发一、新产品的含义从市场营销观点来看,新产品不一定差不多上新发明的产品,它与科学技术进展而制造的新产品是有所不同的。
市场营销学认为,凡是产品整体观念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创新、改良都属于新产品的范畴,因此新产品的“新”,具有相对的意义。
假如我们从市场与企业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新产品,就能够看到这种“新”的不同含义。
例如,在国际市场上有的产品早已显现,但在国内市场上还没有显现,那么这种产品对国内市场和消费者来说,确实是新产品。
从企业的角度看,过去从来没有生产过的产品,现在生产了,也是企业的新产品。
具体地说,市场营销中新产品大体能够分为两类:(一) 完全新产品完全新产品即新发明的产品。
它是指应用科学技术的进步,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制成的新产品。
例如,、飞机、电视机、尼龙等新产品进入市场。
完全新产品的显现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研制时刻,同时消费者有一个同意和普及使用的过程。
这种新产品需要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时刻,大多数企业都不能提供这种新产品。
(二) 现有产品的改良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良可分为以下三方面:1.质量改良所谓质量改良是指以新的原料代替旧的原料,或利用更好的工程设计和较周密的工艺,以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及耐久性。
假设经此改变后,产品在质量提高上确有重要而显著的差异,同时又有足够的消费者观赏这些差异,则采取质量改良能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企业进行质量改良可能基于不同的缘故,有些企业因质量低劣,遭受缺失,因而不得不改良,有些企业则是不愿为竞争者所仿照而先行改良;而有些则以质量改良为差不多市场营销手段,其目的是妄图以质量来争取主宰市场的地位。
2.功能特性改良功能特性改良的目标在于增加使用者实质上或心理上的利益,包括产品功能及配件的重新设计,使之具有更方便、更安全、更有效率、或更多用途的成效。
例如把一般雨伞改为折叠伞;黑白电视机改为彩色电视机,再改为遥控彩电等。
3.式样的改良不改变质量,只改变式样,目的在于美化产品的外观,以适应时尚的需要。
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件。
X2.服务业不单制造产品,并且常常还要耗费产品,所以服务业不创建价值。
×3.服务业的盛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定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资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半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关地运作。
×6.运作管理包含系统设十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良三大多半。
√7.生产运作管理包含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9.加工装置式生产是失散性生产。
√10.依照物流的特色,炼油厂属于 V型公司。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12.订货型生产可能除去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早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一样。
√14.服务业生产率的丈量要比制造业简单。
×15.纯服务业不可以经过库存调理。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一样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同。
√18.公司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含废物。
×选择题:1.大多半公司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运作、营销和财务2.以下哪项不属于大批生产运作?A)飞体制造3.以下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以上都不是4.有关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置式生产的特色是:A)品种数许多5.依照物流特色,飞体制造公司属于:A)A 型公司6.依照生产因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区分,医院是: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色?C)服务过程能够与花费过程分别8.当求过于供时,会出现下述状况:D)质量和服务水平降落第二章公司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钱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鉴于成本的竞争。
√2.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存心义了。
×3.成本能够无穷降低。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3.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4.V型、A型和Y型企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需求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律?6.举例说明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7.劳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哪些不同?8.什么是服务型制造?9.假如你要创办一家生产彩色电视机的企业或者创办一家医院,你将会遇到哪些生产运作管理问题?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十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
√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A)高效B)灵活C)准时D)清洁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B)V型企业C)T型企业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思考题:1.什么是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2.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与职能策略之间有什么联系?3.从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中能得到什么启示?4.生产运作战略如何保证经营战略的实现?5.生产运作总体策略包含哪些内容?6.产品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7.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与设计方面有哪些策略?8.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有哪些重要决策?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第1章生产运作管理导论一、判断题1.服务业不仅不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资源,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2.企业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弃物。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生产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生产产品。
(×)5、生产运作管理属于经济学。
(×)6、企业管理的三大职能是生产、财务、营销。
(√)7、运作的实质是一种生产活动。
(√)8、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中企业生产“多动力源的拉动方式”使库存大量增加。
(×)9、生产运作决策是提高产品的质量。
(×)10、运作活动的过程是把输入资源按照社会需要转化为有用输出,实现价值转化的过程。
(√)二、选择题1、生产系统改进的目标是( C)。
A、提高质量B、降低生产成本C、满足市场需求D、提高生产效率2、汽车厂的转换功能是(D )。
A、钢板、发动机、零部件等B、工具、设备、工人C、成品车D、加工与装配汽车3、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
A、转换B、输入C、输出D、生产4、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特征表现为(A )。
A、生产运作管理与经营管理联系密切B、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将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C、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范围与传统的生产管理相比,变的更窄D、大批量生产5、现代观点和做法是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 A )上。
A、提高生产能力和降低库存B、坚持以销定产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柔性化技术6、传统生产管理模式更新的内容之一是( A )。
A、从粗放式生产转变为精益生产B、以零件为中心转变为以产品为中心C、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少品种、大批量D、由程序化转变为非程序化。
7、制造生产与服务运作的区别( C )。
A、产品价值形态不同B、产品物理形态不同C、产品物质形态不同D、产品功能形态不同8.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是(C )。
A.品种B.价格C.质量D.数量9.实现生产运作系统各项功能的基础是( A )。
《市场营销》“学生练习”参考答案(要点、提示)第一章市场营概述一、选择题1、B;2、B;3、B;4、A;5、C;6、A;7、A;8、A;二、判断题1、×;2、√;3、×;4、√;5、√;6、×三、简答题1、市场营销是指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销、产品储存和运输、产品销售、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
2、分析要点:宏观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消费收入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企业营销能力、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和公众3、分析要点: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营销的不同要求。
第一阶段供小于求的市场,企业重视产品推销和刺激需求,开始形成市场营销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第二阶段,供大于求决定市场营销的理念已演化为销售导向型(又称为强力推销型)。
第三阶段“以销定产”强调按照目标市场顾客的需要与欲望去组织生产和销售,通过满足顾客需要,扩大市场销售,获得长期的利益。
第四阶段是社会市场营销观,它认为企业提供的产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而且要符合消费者与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要关心与增进社会福利。
四、技能题1、要点:学生特点、考试标准、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能力要求、定价方式2、要点:汽车市场政策环境分析、国家能源发展状态、消费收入水平、市场需求特点等。
第二章市场分析一、选择题1、ABC;2、C;3、D;4、A;5、A;6、B;7、B;8、D;二、判断题1、√;2、×;3、√;4、×;5、×;三、简答题1、分析要点: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体为样本,它是随机抽样法中最简便的方法。
2、分析要点:帮助企业了解有关市场需求的因素、产品供应情况及竞争者的情况,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
帮助企业收集到比较齐全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制定出科学的营销策略,从而减少失误,降低风险。
第一章绪论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对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对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对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对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对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对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对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
对生产运作策略是一种职能策略。
对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
对高质量可能导致低成本和差异化。
对高效率不能导致产品差异化。
错第五章生产与服务设施选址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
对砖瓦厂应该靠近原料产地。
预制板厂应该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应该建在水源质量有保障的地方。
第六章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
对按工艺(过程)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
对外科手术病人应该采取固定位置布置。
对循环时间(cycle time)是由最长的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决定的。
对空闲时间为零,说明已达到完美的线平衡。
对第八章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企业年产电视机多少台”,是按假定产品。
对第九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企业进行库存分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明确何时需要订货。
维持库存费高的库存系统趋向于低库存水平和频繁补充订货。
对根据消耗速度的不同,固定间隔期库存系统的每期订货量不同。
按EOQ公式,毛坯的生产批量应该大于零件的加工批量。
对对干价格折扣模型,按最低价求得的经济订货批量如果可行,则一定是最佳订货批量(即相应的总费用最低)。
对按照ABC分类法,得出的A类物资总是占少数。
对平均库存量和每年订货次数成反比。
对提高库存系统的服务水平就降低了缺货风险。
对单周期库存模型的超储费用是指过量进货带来的损失。
对缺货概率是单位超储费用与单位超储费用加上单位欠储费用之和的比。
第十章物料需求计划与企业资源计划MRP也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环境。
第四章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择顾客个性化需求和市场的多变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为了占据主动,企业纷纷加强产品开发工作,加强产品生产过程的设计与优化工作。
本章将以此为中心,研究现代企业研究与开发(R&D)组织、分析产品开发对生产过程成本的影响、生产流程的种类和特点及影响生产流程设计和决策的主要因素。
本章还将对并行工程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等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第一节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D一、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竞争(Competition)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使得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加强,导致需求日益多样化。
“3C”既是多样性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根源,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外在压力。
在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致使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模式对市场剧变的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
这些变化导致产品生产方式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企业开发出一种产品,然后组织规模化大批量生产,达到高效低耗、占领市场的目的。
然而,这种模式已不在风光。
现在企业面临的是另一种生产模式:根据每一个顾客的特别要求定制产品或服务,即人们所说的“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
正如大批量生产创造了20世纪经济奇迹一样,个性化定制生产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源泉。
例如,以生产巴碧娃娃著称的玛泰尔公司,从1998年10月份起,可以让女孩子登录到设计她们自己的巴碧朋友。
她们可以选择娃娃的皮肤弹性、眼睛颜色、头发的式样和颜色、附件和名字。
当娃娃邮寄到孩子手上时,女孩子会在上面找到她们娃娃的名字。
这是玛泰尔公司第一次大量制造“一个一样”的产品。
再如,位于美国戴顿的一家化学公司,有1700多种工业肥皂配方,用于汽车、工厂、铁路和矿山的清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