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铜板豆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
《三个铜板豆腐》是由华语作家余华著,该书是以豆腐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外来商人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花费三个铜板购买了一锅豆腐,却不料打翻了,他们出去时,当地商贩告诉他们:“这是一种奇迹!有三个铜板豆腐啊!”该书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从《三个铜板豆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余华先生给我们带来的重要观点:一个人的行动是有其道理的,虽然有时是基于贪心的动机,但其行为也可以产生奇迹。
不要被利益所迷惑,应该全力以赴追寻自己的理想,保持童真好奇,不断创新,为他人服务。
在这个故事里,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和哲理,有些人充满着贪婪,但也有一些人真正在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而这些人更是有可能产生奇迹。
他们自然而然让他们的行为也可以有意义的作用,让别人有希望,找到自己的未来。
另外,这本书也强调了表达自己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商贩们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外来商人,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而外来商人也将他们的想法散发出去,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他们的想法。
虽然最终的结果不是他们想要的,但他们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同时也能给别人带来希望。
此外,本书中也有一些隐喻和象征意义,三个铜板豆腐可以比作余华先生对社会上贫穷人民的深切体悟:贫穷背后的巨大努力,它既给生活带来希望,又可以给别人带来真正的改变。
总而言之,《三个铜板豆腐》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小说,它提醒我
们,不要恋恋不舍的追求财富,而是更关注人性的表达,不断创造美好未来,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三个铜板豆腐》阅读答案篇一: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题《三个铜板豆腐》阅读《三个铜板豆腐》完成练习。
(21分)①“好,你们娘舅买不到咸鲞鱼,特意买了三个铜板豆腐,就请两个小外甥吃豆腐吧。
”中饭桌上,外婆高高兴兴地说着,立即动手从碗里用筷头挑(tiǎo tiāo)起了两大块白生生的东西,颤巍巍地夹到我和小毛碗上。
“小妹,你大哥难得买了豆腐,你自己动筷头吧。
尝尝,尝尝。
”外婆对妈妈也客气着。
②什么叫豆腐,我以前听说过,却没亲口尝过。
豆腐好吃吗?看那模样,白生生、软耷耷的,有点像……像什么,一时找不出个比方来呢。
至少说,有点怪。
③我仔细端详了一番饭碗上的那块豆腐,又抬头用疑问的眼光望了望妈妈。
小毛比我爽气,他已经大声嚷嚷地对妈妈央求了:“我不要吃豆腐!我要吃咸鲞鱼!”④我相信,幸而我们那一带有“雷公也不打吃饭人”的惯例,妈妈这才勉强(qiánɡ qiǎnɡ)忍着不再给小毛吃巴掌。
她立即用筷头把小毛碗上的那块豆腐卡碎了,挑了一小点放进自己嘴里,作了个榜样给小毛看,然后,又挑起一块大点的,硬塞进了小毛的嘴里。
⑤小毛开头哇哇乱喊着,拼命想把嘴巴让开;但等到豆腐终于被塞进了嘴巴,他便瞪着两只眼睛辨起味来,突然不再作声了。
然后,我便看他急急忙忙把那块被卡碎了的豆腐全部有滋有味地吞下肚里去了。
⑥这一下,我可看出个名堂来了,放心了,便挑起整块的豆腐,大胆地放进了嘴里。
才一嚼动,我的舌尖立即遇上了一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鲜美滋味,把我本来已经相当旺盛的食欲,引得又增添了七八分。
虽说由于豆腐是整块的,热气不曾散发,烫得我喉咙头也火辣辣地发痛,但我一下子就感觉到它是我曾经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咸荠菜蒸豆板是最好吃的东西了;这一下,才知道原来还有比咸荠菜蒸豆板更好吃的东西!⑦ “怎么样,豆腐还好吗?”外婆宽厚地微笑着,望着我们兄弟两个问。
⑧我们两个使劲朝外婆点点头,四只眼睛却一起牢牢地盯住了那碗咸菜蒸豆腐。
《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三个铜板豆腐,这是一部有关恋爱和友谊的小说,有一种特殊的可爱气息,让人喜欢开怀大笑,也有一些感动的地方,让人心碎。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颗心在追寻真爱的过程中受了多少创伤和伤害,又说明了在爱的领域里,承诺的真实成分是多么的重要。
小说的主要人物都很有趣:主人公陆俊宇,是一位年轻的销售员,穿越复杂的关系中,追寻着面对孤独的勇气和面对独自的坚强及真爱的渴望。
有一段深情的支线情节令人动容:大风起兮,又是一个孤独的夜晚,他站在摩天大楼顶,望着漆黑的夜空,觉得自己毫无所有,只有苍茫的大海。
这里,深深地描写了失落的心情,主人公通过反复思索最终找到了方向,他发现真爱的缘分,发现生活的意义。
书中还有两个角色,田七七是一位美丽可爱的女孩,她面对欺骗而保持一颗坚定的心,令人深深敬佩;而陈大洋则是一个有情有义,坚毅果断,最动人之处是他对朋友的勇敢,他用生命守护友情,深情令人感动。
他们的友谊和爱情,给小说带来了动人的成分。
最终,主人公陆俊宇在朋友们陪伴下,经历了许多挫折、挣扎,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并且实现了两人共同的梦想,让自己的心灵重获自由,开启了自己勇敢追求梦想的新征程。
这部小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爱”,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对友情,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是一部年轻人追求真爱和友谊的故事,充满了勇敢、坚强、奋勇向前的精神。
此外,这部小说也展现出了人性的脆弱,友情的温暖,以及朋友的勇敢坚强。
一颗心碎,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面对爱情和友情,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勇敢去追求,不畏惧失败,止步不前,坚定的走完自己的路,勇敢的追寻自己的真爱,我们遇到的挫折,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读者,我从《三个铜板豆腐》这部小说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它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真爱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希望能够像主人公一样,坚强勇敢,勇敢追求真爱,让自己的心灵重获自由,实现自己的梦想!。
读三个铜板的豆腐有感范文读三个铜板的豆腐有感范文读三个铜板的豆腐有感范文1倘若大毛和小毛都出生在富贵人家,吃的是山珍海味,自然不会把小小的豆腐放在眼里。
但他们毕竟是穷人家的孩子,饭食不像个样子,平常的食物都成了他们的美味佳肴。
作者他们生活的年代是战争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生活不好,而今天,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安逸富足,别说豆腐,就是山珍海味也不时能尝到,可是我们有没有珍惜这样的美好生活?有些身为人民公仆的政府官员,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出门坐上公车,买套房子恨不得用一张张百元大钞贴在墙上才舒服,可是他们有没有想到在我们的社会中毕竟还有一些生活贫穷的人,还有住着危房,生个大病就没办法医治的百姓,还有孩子上不起学的家庭……想着想着,我又一次凝视着这篇文章,它里里外外都渗透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不公的呐喊,真是神来之笔。
读三个铜板的豆腐有感范文2豆腐,是我们现代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但在过去,能吃上一碗豆腐是很不容易的。
“直到那年夏天,我跟妈妈到一百里路外面的蜜湖桥外婆家里去憩夏,做起了外婆心爱的小娇客,这才第一次吃上了豆腐”,《三个铜板豆腐》的作者用这样的开头,带我走进他艰苦而又快乐的童年。
在外婆家憩夏的日子里,每天餐桌上的八大碗,吃得“我”和“我”的弟弟小毛都鼻掀嘴歪,我们平生第一次吃上了豆腐,还因此发生了一场豆腐争夺赛。
临走的那天中午,咸芥菜蒸豆板的底下多了些白生生的东西,外婆说:“你们娘舅买不到咸鲞鱼,特意买了三个铜板豆腐,就请两个小外甥吃豆腐吧”。
啊,原来这白生生、软绵绵的东西就是豆腐啊!当我还在犹豫的时候,小毛却已经把豆腐吃进了嘴里,瞪着两只眼睛辨起味来,突然他不再作声了,而是急急忙忙、有滋有味地吞咽起来。
这下我可看出名堂来了,一口把豆腐吃了进去。
好鲜啊!外婆看见了我们俩狼吞虎咽的样子,把咸菜蒸豆腐推到了我和小毛面前,不一会,咸菜蒸豆腐就被我们抢了个底朝天。
忽然,小毛扑倒身子猛地钻到了桌子底下,等他上来,嘴里吃着豆腐,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前几天,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我买到了其中的一本:《岁月的书香》,它记录着建国60年来几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文学经典。
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其中,《三个铜板豆腐》这篇令我深有感触。
文章叙述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听人说过,三个铜板可买一碗豆腐。
而我一直到8岁还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因为豆腐是用来招待远客的特殊菜,而我家从来没有远客。
后来,我终于在外婆家第一次吃到了豆腐,我吃得连一点豆腐渣都不剩。
走之前,外婆承诺,下回我再去她家时,还会让我吃一回豆腐。
可到了第二年,日本兵就进了村,打打杀杀外婆家终于是只剩下外婆一个人。
这边,爸爸、哥哥都被抓去当了兵,不久妈妈也去世了。
一晃20年了,我终于又和弟弟去了外婆家,外婆已经倒在了床上,手里还紧紧抓着三个铜板,那是留给我俩吃豆腐的。
看完后,我心里翻腾了好一会,喉咙哽咽了,鼻子发酸了,眼前模糊了。
我被那伟大的亲情感动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外婆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当年的承诺,临终前还记着要让我吃上豆腐。
我们在生活中不也被这样的爱包容着:每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
为我做饭,让我吃得饱饱的去上学。
晚上回到家,妈妈又准备丰盛的晚饭。
吃过饭,妈妈又陪我一起学习。
天冷了,妈妈叮嘱我加衣服。
有心事了,妈妈陪我散步,和我聊天谈心平凡中有亲情,灾难中更可见亲情.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情景,至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年轻妈妈在房屋坍塌之际,死死地护着刚满月的宝宝。
无论多重的东西砸下来,她都努力地撑护着。
当救援人员救出她们时,发现母亲已没有了呼吸,而在她怀中的宝宝居然还活着。
这个情景让多少人震惊:母爱居然可以化作那么巨大的力量。
是啊,亲情真是伟大!。
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前几天,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我买到了其中的一本:《岁月的书香》,它记录着建国60年来几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文学经典。
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其中,《三个铜板豆腐》这篇令我深有感触。
文章叙述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听人说过,三个铜板可买一碗豆腐。
而我一直到8岁还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因为豆腐是用来招待远客的特殊菜,而我家从来没有远客。
后来,我终于在外婆家第一次吃到了豆腐,我吃得连一点豆腐渣都不剩。
走之前,外婆承诺,下回我再去她家时,还会让我吃一回豆腐。
可到了第二年,日本兵就进了村,打打杀杀……外婆家终于是只剩下外婆一个人。
这边,爸爸、哥哥都被抓去当了兵,不久妈妈也去世了。
一晃20年了,我终于又和弟弟去了外婆家,外婆已经倒在了床上,手里还紧紧抓着三个铜板,那是留给我俩吃豆腐的。
看完后,我心里翻腾了好一会,喉咙哽咽了,鼻子发酸了,眼前模糊了。
我被那伟大的亲情感动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外婆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当年的承诺,临终前还记着要让“我”吃上豆腐。
我们在生活中不也被这样的爱包容着:每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
为我做饭,让我吃得饱饱的去上学。
晚上回到家,妈妈又准备丰盛的晚饭。
吃过饭,妈妈又陪我一起学习。
天冷了,妈妈叮嘱我加衣服。
有心事了,妈妈陪我散步,和我聊天谈心……平凡中有亲情,灾难中更可见亲情。
()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情景,至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年轻妈妈在房屋坍塌之际,死死地护着刚满月的宝宝。
无论多重的东西砸下来,她都努力地撑护着。
当救援人员救出她们时,发现母亲已没有了呼吸,而在她怀中的宝宝居然还活着。
这个情景让多少人震惊:母爱居然可以化作那么巨大的力量。
是啊,亲情真是伟大!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圣经故事读后感学校体育学读后感寒假《茶花女》读后感《茶花女》这部作品是19世纪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也是作者小仲马的成名作及其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小说。
三个铜板豆腐文学鉴赏话说这豆腐,嫩滑得跟丝一样,吃上一口,简直让人觉得浑身都在发光。
街边小摊的豆腐,油亮亮的,散发着香味儿,站在那儿,路过的人忍不住要停下脚步,眼睛都直了。
你说,谁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呢?正如人生中的种种诱惑,总是让我们心痒痒。
这豆腐就像是个小小的世界,里面藏着无数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老爷子拿着三个铜板走了过来,满脸皱纹,但眼睛亮得像星星。
他看着那豆腐,心里盘算着:这豆腐值不值得我花这三枚铜板。
其实这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是风华正茂,谁都不敢小觑,现在却成了街坊口中的“老古董”。
可是,他依然想追寻那份曾经的美好。
铜板在手,豆腐在前,他犹豫了,心中纠结。
再说那摊主,是个活泼的小姑娘,长得可爱,笑起来像阳光一样。
她知道这老爷子心里的想法,便开始滔滔不绝地推销:“大叔,这豆腐可新鲜了,今天刚做的,吃上一口,保证你能想起年轻时候的美好!”老爷子的心瞬间被打动,仿佛看见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忍不住想要尝试。
终于,老爷子掏出了三个铜板,没想到,这一付出就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豆腐被端上了桌,配上了香葱、酱油、蒜泥,色香味俱全。
那一瞬间,老爷子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泪光,仿佛看到了当年与朋友一起吃豆腐的场景,笑声、吵闹声充斥着他的记忆,心中暖暖的。
而那小姑娘则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暗自高兴,觉得自己不只是卖了块豆腐,而是帮老爷子找回了一份失去的快乐。
人嘛,总得有点小确幸,才算不虚此生。
铜板在豆腐上,似乎就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象征着那些我们曾经追逐过的梦想。
时间过得飞快,老爷子吃得正开心,嘴里不停地夸赞:“这豆腐真不错,值这三个铜板!”小姑娘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今天的工作简直太值得了。
生活中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那一份物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过往的怀念。
而当老爷子吃完,站起身来时,心中早已不再是铜板和豆腐,而是一种无形的幸福和满足。
他拍拍肚子,心里想着:“下次继续找这块豆腐的快乐。
100个有趣的汉字谐音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汉字谐音:1.骑驴看唱本——走着瞧2.瞎子进烟馆——胡撞3.粪桶吊脖子——臭不可言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5.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6.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7.三个铜板豆腐——兜着走8.三把刀相架——狠心肠子9.三分面加七分水——十分糊涂10.三根毛搓绳子——粗枝大叶11.骑驴看唱本——走着瞧12.瞎子进烟馆——胡撞13.粪桶吊脖子——臭不可言1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15.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16.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17.三个铜板豆腐——兜着走18.三把刀相架——狠心肠子19.三分面加七分水——十分糊涂20.三根毛搓绳子——粗枝大叶21.好的,以下是更多的有趣的汉字谐音:22.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23.三个铜板豆腐——兜着走24.三把刀相架——狠心肠子25.三分面加七分水——十分糊涂26.三根毛搓绳子——粗枝大叶27.八抬大轿请不去——架子大28.九牛二虎之力——蛮力29.九牛二虎之力——蛮力30.一个和尚挑水喝——无奈之举31.一个圣人挑水喝——左右为难32.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形形色色33.人过一百,五音不全——不全五音34.人人头上戴顶帽——无法无天3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不远必36.刘玄德得了赵子龙——人生所向37.刘备遇见诸葛亮——明白了38.月亮上的桂树——高不可攀39.月光里的巨石——明摆着40.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41.花木兰从军——冒名顶替。
42.豆腐渣糊门——敷衍了事43.画蛇添足——多此一举44.外甥打灯笼——照旧(舅)45.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46.梁山上的军师——无用(吴用)47.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48.船到桥头——自然直49.飞蛾扑火——自取灭亡50.百米赛跑——争分夺秒51.水中捞月——一场空52.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53.七仙女嫁董永——采取主动54.三个铜板豆腐——兜着走55.三把刀相架——狠心肠子56.三分面加七分水——十分糊涂57.三根毛搓绳子——粗枝大叶58.八抬大轿请不去——架子大59.九牛二虎之力——蛮力60.一个圣人挑水喝——左右为难61.人过一百,五音不全——不全五音。
《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
《三个铜板豆腐》是一部以真实生活为历史背景的小说,由冯唐和田野携手拍摄出来。
说讲述了共和国初期一个穷乡僻壤中一位穷苦农家庭的故事,以及在经济困难、社会动荡和人民心灵苦闷中他们前行的力量。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冯唐和田野成功地表达出了那个时代穷苦农民的苦难与挣扎,也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情况。
小说的主人公马娘驾着一辆脚踏车,行将归家时一口气就走了9里路,这反映出那个时代穷乡僻壤小农民温饱水平很低,物质生活极其贫困的社会状况,他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艰苦耕耘的汗水和智慧来养家糊口,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去做着奋斗。
主人公马娘和她的家人真实反映了拼搏生存的状况,他们在无私无畏的情感和家庭爱情中拼搏着上山下乡,努力搜集着燃料来制作铜板豆腐以养家糊口。
即使家里贫穷,可是主人公马娘非但不忘关怀自己家庭,更是慷慨解囊,把自己辛苦发出的铜板都献给了邻里困难的家庭。
作者运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把人们带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使得故事变得更加有温度及深意,表达出诸如贫困、社会动荡及苦难等主题。
小说里人们显示出拼搏生存的精神,也展现出普世价值,如对于无论贫富都拥有着善良和温暖。
读完《三个铜板豆腐》,我们不仅更深入地认识到当时的社会状况,更倾向于学习苦难的能量、拼搏的精神和真挚的情感。
小说教会
我们,当生活辛苦与挫折时,即使只有一点精神或行动的力量也不容易被人忽视,而且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希望的。
因此,我们要以乐观的精神勇敢面对挑战,继续努力,勇于前进,让社会更加公正和和谐。
三个铜板豆腐(节选)
佚名
【期刊名称】《新作文(小学456年级)》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什么叫豆腐,我以前听说过,却没亲口尝过。
豆腐好吃吗?看那模样,白生生,软耷耷的,有点像……像什么,一时还找不出个比方来呢。
至少说,有点儿怪。
【总页数】2页(P41-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4.2
【相关文献】
1.三个大学生一个豆腐坊 [J], 邱峻峰;王勤
2.论文第一作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节选) [J], ;
3.戏剧鉴赏宜"更上一层楼"
——《天下第一楼(节选)》审美鉴赏的三个层次 [J], 丁维佳
4.戏剧鉴赏宜“更上一层楼”——《天下第一楼(节选)》审美鉴赏的三个层次 [J], 丁维佳
5.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节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个铜板豆腐,批注和课前写主要内容,写出课后感想和体会批注和课前写主要内容,写出课后感想和体会《三个铜板豆腐》这篇小说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
最初是由一位外省来沪经商的老人讲给儿子听的故事,表现了资本主义早期社会中穷苦人民生活的艰辛、劳动者之间的友爱互助以及美好纯真的品德。
不久,在巴黎读书的“我”也听到这个故事,并受到深刻启发,改变了自己一些固定的看法与观念,懂得了穷人有时候比富人更值得同情,更需要帮助。
有人觉得是父亲吝啬,但文章末尾却说:“他们知道你是从那里来的,所以特别照顾你……把菜单递过去。
……坐下,然而父亲又迟疑着站起身走了进来。
他手上端着几盘菜,大概还放在原地没有拿开。
母亲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似的,低声对‘我’说:‘让他去吧!他只是过来瞧瞧罢了!’……于是又轻轻叫了一声:‘儿子,让他坐下吃饭吧。
’”因此,可以推断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除非人命关天或灾祸临头等急迫情况,否则是很少有人让客人先动筷子,招待客人。
而“父亲呢?是喜欢付账的。
”“我”就要回家了,一路上,我心想,明天晚上,‘我’总该给父亲送点什么礼物才好啊!于是,我带着这样的希望踏进了旅店门槛。
刚一跨入房门,眼前的景象立即使“我”惊呆了。
父亲竟独自坐在桌旁,面前摆满了酒瓶。
父亲没有料到“我”回来了,便呆住了,直勾勾地瞅着“我”,脸色煞白,目光茫然,仿佛突然被人浇上一盆冷水。
接着,父亲尴尬地用双手搓着衣角,说话结结巴巴:“……没有鸡蛋,连两块钱一小杯的牛奶也没买。
……我现在弄到这个田地……我哪能吃得起鸡蛋呀!”话音未落,我再也忍耐不住,跑上前去紧紧搂住父亲,失声痛哭。
2024年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2023年,铜板豆腐成为了社交媒体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这个看似平凡的小吃,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
它的出现,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食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不仅品尝了三个不同地区的铜板豆腐,还深入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和价值。
下面是我对这三个铜板豆腐的读后感。
第一份铜板豆腐来自中国的四川省,被誉为川味铜板豆腐。
我是一个铜板豆腐的爱好者,所以对于这个名字我非常感兴趣。
在尝试川味铜板豆腐之前,我先到了当地的一家铜板豆腐店。
店里的装修风格简约又充满了四川的特色。
面前摆放着一口烧制完毕的铜板豆腐,它形状规整,摸上去非常光滑。
抬起筷子,我小心翼翼地品尝了一口这个川味铜板豆腐。
刚烧制出来的铜板豆腐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让我回味无穷。
它外层的焦糖状糊糊非常香甜,内部的豆腐则酥软滑嫩。
尽管我之前吃过很多铜板豆腐,但这种口感和味道都是我此前所未尝试过的。
我惊讶地发现,这道小吃充满了四川人对食物的热情和对美食的追求。
第二份铜板豆腐来自日本的东京。
作为一个对日本文化有所了解的人,我对于这个铜板豆腐有着高期待。
在东京的一家传统铜板豆腐店,我看到了刚刚制作完成的铜板豆腐平放在桌上。
尽管它和我之前尝试过的铜板豆腐在形状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店家告诉我它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品尝起来,这个东京铜板豆腐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它和川味铜板豆腐不同,没有浓烈的香味,却有着淡淡的清香。
铜板豆腐外层的糊糊更加酥脆,内部的豆腐则更加嫩滑。
这种铜板豆腐和日本人的生活节奏一样,简约、精致。
通过品尝这个东京铜板豆腐,我深深感受到了日本人追求和谐、平衡生活的态度。
第三份铜板豆腐来自法国的巴黎。
作为一个热爱法国文化和美食的人,我对于这个巴黎铜板豆腐充满了期待。
在巴黎街头的一家精致小吃店,我发现了这个铜板豆腐的独特之处。
它的外形和我之前所品尝过的铜板豆腐都不一样,呈现出圆形和扁平的形状。
尝试起来,这个巴黎铜板豆腐充满了奶香味。
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与监测六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6页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09年6月一、积累运用 (共37分)(一) 积累。
(27分)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依次把相应的汉字写在下面的方格内。
(5分) 六年前,我们脸上yánɡ yì着灿烂的笑容,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芬芳的校园。
在这里,héǎi的老师对我们辛勤jiào huì,我们受到了良好的xūn táo。
在这离别的时刻,我想对您说,老师啊,我们绝不会ɡū fù您的希望!▲▲▲▲▲▲▲▲▲▲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5分)震耳( ▲ )聋▲望而( ▲ )步▲颜色各( ▲ ) ▲大声( ▲ )呼▲恍然大( ▲ )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4分)漂浮飘落漂流飘溢⑴河面上( ▲ )着几条小船。
⑵星期天,我们全家到珍珠泉公园参加了( ▲ )活动。
⑶伞兵徐徐( ▲ ),全部按照既定的目标安全着陆。
⑷公园里( ▲ )着浓浓的花香。
4.将下列古诗文补充完整。
(6分)⑴满招损,▲。
⑵▲,不亦说乎!⑶青箬笠,绿蓑衣,▲。
⑷▲,更上一层楼。
⑸接天莲叶无穷碧,▲。
⑹不识庐山真面目,▲。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分)⑴夕阳也渐渐▲了光芒,变得▲起来,像一只▲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三亚落日》)⑵在和煦的春风里,在▲里,在▲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夹竹桃》)⑶万物入水,必能▲,它好像▲……(《孔子游春》)(二) 运用。
(共10分)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请根据情境完成下面关于书的练习。
⑴借东西也是一门交往的艺术,蕴含着我们尊重他人、体谅他人的一种修养。
李乐同学有一本《蓝色海豚岛》,他很爱惜,轻易不肯借人。
你也非常想看这本书,怎么才能让李乐把他心爱的书借给你呢?请设计一段语言。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重点知识及练习题(含答案)知识点讲解精选精练知识点讲解一、易错音混hùn沌dùn浑hún浊zhuó血xuè液躯qū干gàn溺nì水饶ráo恕shù肝脏zàng坍tān塌tā传颂sòng花圃Pǔ花卉huì花蕾lěi花蕊ruǐ 玫méi瑰茉mò莉lì牡mǔ丹dān海棠táng惊慌失措cuò二、易错字翻滚劈开缓慢精疲力竭血液奔流不息滋润返回衔接悲惨敬佩坚定违抗既然获救三、课文知识点1.《盘古开天地》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赞颂了盘古勇于献身、坚持不懈的精神。
故事的起因是宇宙混沌一片,经过是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结果是盘古化身万物。
2.《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从中我体会到精卫坚韧执着、不畏艰难的精神。
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故:因此。
堙:填塞。
3.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故事,文中的天神普罗米修斯因为人类没有火种十分悲惨,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取火种。
他从太阳车上盗取火种,众神的领袖宙斯知道了狠狠地惩罚了普罗米修斯。
最后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拯救了普罗米修斯。
从中我学习到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为民造福的精神。
4.从《女娲补天》中我学习到女娲甘于奉献、勇敢善良的精神。
5.腾云驾雾--孙悟空上天入地--孙悟空神机妙算--诸葛亮各显神通--八仙过海三头六臂--哪吒神通广大--如来佛祖未卜先知--诸葛亮刀枪不入--孙悟空7.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体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表达了一种孤寂感。
精选精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女娲.(wō)塌.下(tā)窟窿.(lóng)B.熄.灭(xī)喷.火(pēn)缺.少(quē)C.冶.炼(zhì)很稠.(chóu)传.说(chuán)2.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巨大的变化隆隆的雷声B.不息的江河茂盛的树木C.美丽的宇宙猛烈的惩罚D.幸福的生活伟大的功绩3.给下面这句话填入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女娲历尽艰险把天和地修补起来,人们十分感激她。
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精选多篇)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前几天,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我买到了其中的一本:《岁月的书香》,它记录着建国60年来几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文学经典。
一买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其中,《三个铜板豆腐》这篇令我深有感触。
文章叙述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听人说过,三个铜板可买一碗豆腐。
而我一直到8岁还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因为豆腐是用来招待远客的特殊菜,而我家从来没有远客。
后来,我终于在外婆家第一次吃到了豆腐,我吃得连一点豆腐渣都不剩。
走之前,外婆承诺,下回我再去她家时,还会让我吃一回豆腐。
可到了第二年,日本兵就进了村,打打杀杀……外婆家终于是只剩下外婆一个人。
这边,爸爸、哥哥都被抓去当了兵,不久妈妈也去世了。
一晃20年了,我终于又和弟弟去了外婆家,外婆已经倒在了床上,手里还紧紧抓着三个铜板,那是留给我俩吃豆腐的。
看完后,我心里翻腾了好一会,喉咙哽咽了,鼻子发酸了,眼前模糊了。
我被那伟大的亲情感动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外婆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当年的承诺,临终前还记着要让“我”吃上豆腐。
我们在生活中不也被这样的爱包容着:每天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
为我做饭,让我吃得饱饱的去上学。
晚上回到家,妈妈又准备丰盛的晚饭。
吃过饭,妈妈又陪我一起学习。
天冷了,妈妈叮嘱我加衣服。
有心事了,妈妈陪我散步,和我聊天谈心……平凡中有亲情,灾难中更可见亲情。
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情景,至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年轻妈妈在房屋坍塌之际,死死地护着刚满月的宝宝。
无论多重的东西砸下来,她都努力地撑护着。
当救援人员救出她们时,发现母亲已没有了呼吸,而在她怀中的宝宝居然还活着。
这个情景让多少人震惊:母爱居然可以化作那么巨大的力量。
是啊,亲情真是伟大!三个铜板豆腐任大星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听人说,豆腐三个铜板一箬(ruò)壳摊。
谁家来了难得的远客,谁家才到山外去买一箬壳摊豆腐请客。
老豆腐一摊两块,嫩豆腐一摊三块另添一小角,倒进山海碗,铺上咸菜,像模像样一碗。
三个铜板豆腐读后感《三个铜板豆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作者借助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真谛。
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感:1. 人性的善良与诚实。
小说中,主人公小白因为第一次做生意的经验不足,被一个老板骗去了两个铜板。
然而,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坚定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回那两个铜板。
当他卖出去最后一盒豆腐时,老板有心偷偷地给了他三个铜板。
但小白并没有因此而贪心,而是坦率地将多余的那一个铜板递给了老板。
这种善良、诚实的品质,无疑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2. 相信自己,勇于尝试。
小白正是一个不甘平凡的孩子。
他并没有因为一次失败而退缩,而是选择继续努力。
即使在卖最后一盒豆腐时,也并没有放弃。
正是因为他相信自己,勇于尝试,才有了最终的成功。
这种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令人感到鼓舞和感动。
3. 信任和合作的力量。
小白没有瞧不起小东,相反,他看到了小东在做豆腐方面的天赋和经验,因此选择了和他一起创业。
小东也没有辜负小白的信任,努力为他出谋划策,共同推销豆腐。
事实证明,只有信任和合作的力量,才能促成团队的成功。
4. 生活中的温情和感动。
小说中的一幕幕画面,如老板给小白三个铜板、小白将多余的铜板递给老板、小东给小白勉励鼓舞等,都让人感到温情和感动。
这些平凡而又真实的情感,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阅读《三个铜板豆腐》,我认识到了人性的善良与诚实,相信自己、勇于尝试的精神,信任和合作的力量,以及生活中的温情和感动。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感,也是我们成长与进步的动力。
三个铜板豆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理解豆腐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豆腐的制作过程,豆腐的营养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豆腐的文化内涵,如何使学生深入了解豆腐的制作工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豆腐的起源和传说,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豆腐的历史、文化和制作过程,配合图片和视频资料,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3.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豆腐制作的小实验,亲身体验豆腐的制作过程,加深理解。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豆腐的重要性和文化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豆腐。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1.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豆腐制作的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豆腐,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并提交作业。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结果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1.教学资料:准备关于豆腐的图书、文章和网站链接等教学资料。
2.教学设备:准备豆腐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豆浆机、凝固剂等。
3.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器皿和试剂,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效果。
三个铜板豆腐任大星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听人说,豆腐三个铜板一箬(ruò)壳摊。
谁家来了难得的远客,谁家才到山外去买一箬壳摊豆腐请客。
老豆腐一摊两块,嫩豆腐一摊三块另添一小角,倒进山海碗,铺上咸菜,像模像样一碗。
说起来,当时的豆腐价钱的确不算贵。
但是,我家从来不来远客,也就从来不买豆腐。
我长到八岁头上,还不知道豆腐这一样“和饭”的滋味。
“和饭”是我们的家乡土话,意思就是城里人说的小菜。
直到那年夏天,我跟了妈妈到一百里路外面的蜜湖桥外婆家里去憩夏,做起了外婆心爱的小娇客,这才第一次吃上了豆腐。
我家住在毛竹埭(dài),出门一步路就到处都是毛竹山,除了山,还是山;外婆家的蜜湖桥却在山外的平原地带,那儿出门一步路就到处都是河,除了河,还有桥;当然,船也少不了。
按照我们家乡的风俗,媳妇过门后,在婆婆去世以前还没有正式当家的那期间,每年都得回娘家憩夏,多则一月、两月,少则十天、八天。
我妈妈成亲时就没了公婆,也就从来享受不到回娘家憩夏的福分。
这一年,老天爷特别开恩,三春时节风调雨顺,山里山外麦子、油菜都是好年成,外婆难得托了个便人带口信来要妈妈去,妈妈也来了兴趣,终于产生了回娘家憩夏的迫切愿望。
这样,我长到八岁,总算第一次尝到了走外婆家的快乐。
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婆款待她多年不见一面的小女儿和两个宝贝外孙,哪还不会尽心尽力,真想把手指头也割下来切片放汤给我们吃。
虽说因为害上了鼓胀病鼓胀病,即血吸虫病到了晚期的一个症状。
回不成娘家的大舅妈老是在大舅舅面前嘀嘀咕咕,表示不大高兴;但每一顿饭桌上,和饭却总是每餐不少于八大碗。
因为餐餐都是那么八大碗,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所以直到现在,在事隔五十多年之后,我还可以把这八大碗一碗不漏地讲出来:霉苋菜梗一碗,霉白菜根一碗,霉干菜一碗,霉咸菜一碗,霉黄瓜一碗,新鲜咸芥菜一碗,新鲜咸芥菜蒸豆板一碗,螺蛳一碗。
这样丰盛的和饭,老实说,我在家里,大年三十吃年夜饭也是吃不到的。
尤其是那碗新鲜咸芥菜蒸豆板和那碗螺蛳,我和我的六岁的弟弟小毛,餐餐都吃得鼻掀嘴歪;再加上餐餐饭碗里盛的都是登场不久的香喷喷的麦粞(xī)饭,添了一碗又一碗,也顾不得大舅妈老在那儿对大娘舅暗暗皱眉头,不塞到喉咙口,我们是决不肯放下竹筷来的。
“讨饭相!”等我们终于恋恋不舍地放下竹筷子,妈妈总要假装生气地这样骂一句。
“什么讨饭相!”外婆表示不同意了,“有得吃时,谁不想吃它个饱。
牛要吃草,猪狗畜牲挨了饿也懂得哇哇叫。
我倒是不相信贵人生来就成心饿肚皮!”“可吃饭总得有个吃相呀!就像饿鬼转世!”“什么吃相不吃相!”外婆还是不肯住下嘴来,“长大了要到人家的山里田里去卖力气,没有一副好筋骨,谁肯要?除非家里米桶底朝天了,哪能叫他们从小吃口饭都束手束脚!我九岁那年下田学插秧,一天的腰弯下来,一餐就吃得下半升六谷饭!穷苦人天天都在田里拼死拼活,孩子的嘴巴都管不上,还图什么!”外婆虽然早就五十出头,但卷起裤脚管下田耘稻,十几个来回不直腰。
她的胃口不比年轻小伙子小。
妈妈原来打算多住些日子,眼看着大舅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决定提前回家。
临走前一天晚上,外婆突然关照大娘舅说:“明天中饭前你撑船回村,路过塘头镇,顺路买十个铜板的咸鲞(xiǎnɡ)鱼回来吧。
两个小外甥难得来做一趟客,天天请他们吃家里的现成和饭,一个铜板也不花,不是做娘舅的待客的礼数啊!”大娘舅支支吾吾地答应着,我妈妈却插进嘴去了:“算啦,妈妈!已经把你家的夏粮吃掉了一大半,再让大哥去花钱,我心里就更加过意不去啦!”“不,这最后一餐的送客饭,十个铜板的咸鲞鱼是省不掉的。
做娘舅的总该有个做娘舅的样子!”外婆说。
小毛急忙在一边连声喊:“妈妈,我要吃咸鲞鱼!我要吃咸鲞鱼!”妈妈啪的先给他吃了一巴掌。
第二天,大娘舅倒是赶在中饭前撑船回来了。
可是,中饭桌上,我和小毛睁大了眼睛找来找去,却找不到意想之中的咸鲞鱼,还不依旧是先前吃惯了的那么八大碗!后来,靠了我特别的细心和出众的眼力,终于发现那碗新鲜咸芥菜蒸豆板跟往常有点儿不同,被咸芥菜铺盖着的底下那么些白生生的东西,不像几天来看惯了的豆板的形状。
“好,你们娘舅买不到咸鲞鱼,特意买了三个铜板豆腐,就请两个小外甥吃豆腐吧。
”外婆高高兴兴地说着,立即动手从这碗陌生的和饭碗底里,用筷头挑起了两大块白生生的东西,颤巍巍地夹到我和小毛饭碗上。
“小妹,你大哥难得买了豆腐,你就自己动筷头吧。
尝尝,尝尝。
”外婆对妈妈也客气着。
什么叫豆腐,我以前听说过,却没亲口尝过。
豆腐好吃吗?看那模样,白生生,软耷耷的,有点像……像什么,一时还找不出个比方来呢。
至少说,有点儿怪。
我仔细端详了一番饭碗上的那块豆腐,又抬头用疑问的眼光望了望妈妈。
小毛比我爽气,他已经大声嚷嚷地对妈妈央求着了:“我不要吃豆腐!我要吃咸鲞鱼!”我相信,幸而我们那一带有个“雷公也不打吃饭人”的惯例,妈妈这才勉强忍着不再给小毛吃巴掌。
她立即用筷头把小毛饭碗上的那块豆腐卡碎了,挑了一小点放进自己嘴里,作出了个榜样给小毛看,然后,又挑起一块大点的,硬塞进了小毛的嘴巴。
小毛开头哇哇乱喊着,拼命想把嘴巴让开;但等到豆腐终于被塞进了嘴巴,他便瞪着两只眼睛辨起味来,突然不再做声了。
我看他急急忙忙把那块被卡碎了的豆腐全部扒进了嘴巴,有滋有味地吞下肚里去了。
这一下,我可看出个名堂来了,放心了,便挑起整块的豆腐,大胆地放进了嘴里。
才一嚼动,我舌尖上立即遇上了一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鲜美的滋味,把我本来已经相当旺盛的食欲,引得又增添了七八分。
虽说由于豆腐是整块的,热气不曾散发,烫得我喉咙头也火辣辣地发痛,但我一下子就断定它是世界上最最好吃的东西!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咸芥菜蒸豆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这一下,才知道原来还有比咸芥菜蒸豆板更好吃的东西!“怎么样,豆腐还好吃吗?”外婆宽厚地微笑着,望着我们兄弟两个问。
我们两个使劲朝外婆点点头,四只眼睛却一起牢牢地盯住了那碗咸菜蒸豆腐。
小毛还不住地用手摇撼着妈妈的臂膀,暗示着他还要。
接下来,在外婆的一再坚持下,饭桌上那八只碗的位置便作了一番调整,咸菜蒸豆腐被推到我和小毛面前来了。
这样,妈妈还来不及向我们假装生气地瞪第二遍眼睛,咸菜蒸豆腐已经在我和小毛的你抢我夺之中碗底迅速朝了天。
大舅妈出手还算快,才撩过筷头来给坐在桌角里的小表哥争到了两小块。
大人们可就谁也不知道这碗豆腐是咸了还是淡了。
直到碗底里只剩下一小汪咸菜卤了,外婆这才郑重其事地端了过去,用舌尖舔了舔碗沿,然后滴了一半在自己的麦粞饭碗里,还有一半滴进了大舅妈的麦粞饭碗。
“好鲜!”外婆认真地赞美着。
“今天这两个小馋鬼的肚里,蛔虫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妈趁势说,及时对大娘舅的花费表示了感谢。
小毛早就吃饱了饭,但两眼溜瞅着外婆手里的空碗,不肯离开桌面;也许他放心不下那上面或许还会出现第二碗豆腐吧。
这时候他就满怀热望地对妈妈说:“妈妈,回到家里,我们也吃豆腐……”啪的一声,妈妈到底给了他一下记在账上的那个巴掌,甚至把他打离了桌面。
小毛掀动着鼻翼快要哭出声来了,却突然闭上了嘴扑倒身子猛地钻进桌子底下去了……他这是干什么去啊?我很快看清楚了:原来凳脚边有一块不大不小的豆腐呢!不消说,那是我们兄弟不久前的争夺战中不留意落下的。
难得小毛眼尖手快,他及时地在老母鸡的尖喙(huì)边抢了过来,一把抓起就放进了自己的嘴巴……这一切,外婆都听见了,看见了,但她却装聋作瞎,只是一个劲儿眉开眼笑地说道:“今天这三个铜板豆腐,两个小外孙吃得有滋有味,我看着心里真高兴!大毛,小毛,等明年老天爷再来一个好年成,就再到外婆家来做客吧,还让大娘舅买三个铜板豆腐请客!好不好?作孽啊,作孽啊!你们这些个投胎错投到穷苦人家来的孩子啊!”外婆本来好端端地一脸的笑容,但这时候突然用手心往脸上一抹,竟抹下了两大滴眼泪,扑扑掉到了饭桌上。
我吃惊地朝她仔细一看,可不是,一双慈祥的眼睛里早就变得红红的了……就这样,大娘舅好心好意地买了三个铜板的豆腐给我们吃,竟会吃得让外婆流眼泪!——这件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成了一个百思不解的谜。
我们临走的时候,出村已经很远了,外婆还隔着三条河在那儿对我们高声喊:“明年再来!明年再来!但愿明年老天爷再来一个好年成,叫大娘舅再买三个铜板豆腐请你们!”我不懂,难道明年夏天外婆还想在饭桌上抹眼泪?不管怎么样,我和小毛回到家里,就背着妈妈天天扳手指头算日子,一边巴望老天爷再开恩给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成。
叫人伤心的是,老天爷似乎并不理会我们心里这个可怜的愿望,却接二连三地做起灾害来了。
先是山里做旱灾,又是山外发大水,接下去,蝗虫啦、瘟疫啦什么的也都赶来凑热闹了。
我十岁出头的那一年,好不容易盼来了个好年成,谁知山外大地方的官兵和官兵抢地盘,打起仗来了,你打我,我打你,一打就是好多年,遭殃的自然是老百姓。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不少地方造了反,官兵就拔出刀来杀老百姓。
他们追来追去杀老百姓,结果又杀出了一批青面獠牙的日本官兵。
到了我二十五岁那一年,日本人打进了县城,这一下,汉奸、土匪也都纷纷出场做起市面来了,老百姓更是没条生路好找。
总之一句话,从我们兄弟两个那年走外婆家好不容易吃上了一碗豆腐以后,二十多个年头一转眼过去了,就是巴不到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太平年月。
这样,我妈妈也就没个回娘家憩夏的机缘和心思。
她年年都叨念着外婆,年年都想发个心去看看她老人家,但年年都落空。
到了我二十七岁那年夏天,日本兵下乡来扫荡,我爸爸被抓去做挑夫,一去不回家,妈妈忧伤过度,也就躺倒闭上双眼死了……这样,直到我二十九岁那年春头上,村里人纷纷传说,五十里路外头里山一带来了新四军的游击队,建立了民主政府,那儿老百姓过日子有个人样了,这才使我们山里山外的穷苦人过日子总算有了个盼头。
这一年,老天爷也似乎特别懂了点人意,冬天下了一场大雪,麦子抽穗那阵又给了几个猛太阳。
于是,我外婆到底在远隔二十多年之后,再一次找个便人捎来了口信,要我们兄弟两个赶快再去走一次外婆家。
我和小毛碰了碰头,便兴致勃勃地动身了。
二十多年前那一碗咸菜蒸豆腐的鲜美滋味,又在我们的舌尖上被唤醒过来了。
可惜我们当时都已经成了三十来岁的人,这方面的愿望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强烈,那么有吸引力了。
小毛早就赶在我前头成了家,养了两个儿子,这一年也正巧是一个八岁,一个六岁;而且取的奶名也和我们兄弟两个一个样,大的也叫大毛,小的也叫小毛。
小毛就带上了他的两个儿子一起去,看模样,他是盘算着想让他的两个儿子也到外婆家里去享受一番我们小时候难得享受到的快乐滋味吧!到了外婆家一看,这二十多年来,她家的那一间破草舍倒还不曾大变样,不过在泥墙底脚边多了一排窟窿罢了;但是,人事的变化却大了。
原本就害了鼓胀病的大舅妈早就故世不说,大娘舅也在五年前撑航船进城时被日本飞机的炸弹炸死在城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