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解法
- 格式:docx
- 大小:335.90 KB
- 文档页数:10
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初中数学点知识归纳: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不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关于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或者两个算式之间大小关系的数学式子。
常见的不等式符号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
举例来说,对于两个实数a和b,我们可以表示不等式a > b(a大于b)、a < b(a小于b)、a ≥ b(a大于等于b)和a ≤ b(a小于等于b)。
二、不等式的解法1. 加减法解不等式若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会改变。
例如,对于不等式a > b,如果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c,则不等式变为a + c > b + c。
2. 乘除法解不等式若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会改变;若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例如,对于不等式a > b,如果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x,则不等式变为ax > bx;如果乘以一个负数x,则不等式变为ax < bx。
3. 求根解不等式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含有x²的不等式),可以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一般的方法是将不等式化为标准形式,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来确定解集。
4. 图像法解不等式类似于求根解不等式,对于某些不等式,可以利用函数图像来确定解集。
例如,对于一次不等式(即含有x的不等式),可以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来确定解集。
5. 区间法解不等式对于一些不等式,可以用区间法来确定解集。
例如,对于一个线性不等式ax + b > 0,可以先求出x的一个满足条件的取值范围(即一个开区间),然后表示为x ∈ (a, b) 的形式。
三、不等式的特殊性质在解决不等式问题时,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解法。
1. 加减常数不等式性质对于同一个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会改变不等式的解集。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下面将从基本概念、性质和解法三个方面对高中不等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指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之间的大小关系,用符号“<”、“>”、“≤”、“≥”表示。
不等式中的符号有以下含义: - “<”表示小于,例如a < b表示a小于b; - “>”表示大于,例如a > b表示a大于b; - “≤”表示小于等于,例如a ≤ b表示a小于等于b; - “≥”表示大于等于,例如a ≥ b表示a大于等于b。
1.2 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根据不等式的类型和题目的要求,解集可以是有限集、无限集或空集。
二、基本性质不等式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了解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等式。
2.1 不等式的传递性对于任意实数a、b、c,如果a < b且b < c,则有a < c。
这个性质称为不等式的传递性。
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我们可以简化不等式的推导过程。
2.2 不等式的加减性质对于任意实数a、b、c,如果a < b,则有a + c < b + c,a - c < b - c。
这个性质称为不等式的加减性质。
利用不等式的加减性质,我们可以对不等式进行加减运算,从而得到等价的不等式。
2.3 不等式的乘除性质对于任意实数a、b、c(c ≠ 0),如果a < b且c > 0,则有ac < bc;如果a < b且c < 0,则有ac > bc。
这个性质称为不等式的乘除性质。
利用不等式的乘除性质,我们可以对不等式进行乘除运算,从而得到等价的不等式。
2.4 不等式的倒置性质对于任意实数a、b,如果 a < b,则有-b < -a。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不等式一.不等式的性质:1.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若,a b c d >>,则a c b d +>+(若,a b c d ><,则a c b d ->-),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2.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但不能相乘:若0,0a b c d >>>>,则ac bd >(若0,0a b c d >><<,则a bc d>);3.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0a b >>,则n n a b >> 4.若0ab >,a b >,则11a b <;若0ab <,a b >,则11a b>。
如 (1)对于实数c b a ,,中,给出下列命题:①22,bc ac b a >>则若; ②b a bc ac >>则若,22;③22,0b ab a b a >><<则若; ④ba b a 11,0<<<则若;⑤baa b b a ><<则若,0; ⑥b a b a ><<则若,0;⑦b c b a c a b a c ->->>>则若,0; ⑧11,a b a b>>若,则0,0a b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答:②③⑥⑦⑧);(2)已知11x y -≤+≤,13x y ≤-≤,则3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137x y ≤-≤);(3)已知c b a >>,且,0=++c b a 则a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12,2⎛⎫-- ⎪⎝⎭)二.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 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 3.分析法; 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 ;8.图象法。
初中数学——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解法简介:不等式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数学问题,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解决实际问题、推导其他数学知识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解法,包括不等式的基本定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及其练习题。
一、不等式的基本定义不等式是指含有不等于号的等式。
不等式中称不等式左边的式子为被比较数,右边的式子为比较数。
例如:1)x+3<92)2x-5>73)-3y+5≤-1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有以下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数或同一项,不等式仍然成立。
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正数,不等式仍然成立。
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负数,不等式方向要反过来。
例如:1)在不等式:x+3<9 两边都减去3,得到x<6。
2)在不等式:2x-5>7 两边都加上5,得到2x>12,再除以2,得到x>6。
3)在不等式:-3y+5≤-1 两边都减去5,得到-3y≤-6,再除以-3,得到y≥2。
三、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解法有两种方法:一、图象法1、将不等式中的不等式号改为等号,画出其对应的直线。
2、根据相应的不等式号来确定解集所在的区间,并在区间两端加上开口方向相应的箭头。
例如:1)不等式x+3<9对应的直线为x+3=9,即x=6,将其画出。
2)将x=6作为分界点,在6的左边加上向左的箭头,在6的右边加上向右的箭头,得到解集为(-∞,6)。
二、运算法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进行变形。
2、将不等式化为简单的解法,注意要在不等式两边同时进行变形。
例如:1)将不等式2x+5<9化简,得到x<2。
2)将不等式3x-2>7化简,得到x>3。
四、练习题1、解不等式2x+3≥5。
解:将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3,得到2x≥2,再除以2,得到x≥1。
答案:x≥1。
2、解不等式4x-3<13。
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在数学中,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或者表达式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陈述。
与等式不同,不等式可以包含大于、小于、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等关系符号。
本文将探讨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并提供一些解决不等式的方法。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 传递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c,如果a < b而b < c,则有a < c。
同理,如果a > b而b > c,则有a > c。
2. 加减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如果a < b,则有a + c < b + c。
同理,如果a > b,则有a + c > b + c。
这意味着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式的大小关系不会改变。
3. 乘除性:对于任意的正数a、b和c,如果a < b,则有ac < bc。
同理,如果a > b,则有ac > bc。
但是,如果a、b和c中存在一个负数,则不等式的大小关系会反转。
例如,如果a < b且c < 0,则ac > bc。
4. 对称性:如果a > b,则有-b > -a;如果a < b,则有-b < -a。
即不等式两边同时取相反数,不等式的大小关系会反转。
二、不等式的解法方法解决不等式的方法因不等式的形式而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解不等式的方法:1. 图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将其图形表示在数轴上,通过观察图形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x + 2 > 0,可以将x轴上大于-2的部分作为不等式的解集。
2. 实数集合法:根据不等式的形式,考察变量可能取值的范围,从实数集合中选取满足条件的子集作为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2x - 5 ≤ 3x + 1,可以将变量x的取值范围限定在满足2x - 5 ≤ 3x + 1的实数范围内。
3. 分类讨论法:对于复杂的不等式,可以将其分解为简单的不等式,并对每个分段进行讨论。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在数学中,不等式是描述数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不等式可以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判断函数的增减性以及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概念、性质和解法。
1. 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不等式是用符号>、<、≥或≤表示数值之间相对大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表示大于,<表示小于,≥表示大于等于,≤表示小于等于。
例如,对于两个实数a和b,若a>b,则称a大于b,记作a>b。
不等式满足如下的性质:(1)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2)反对称性:如果a>b且b>a,那么a=b。
(3)加法性:如果a>b,那么a+c>b+c,其中c为任意实数。
(4)乘法性:如果a>b且c>0,那么ac>bc。
2. 不等式的解法要求解一个不等式,需要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解集是满足不等式条件的所有的实数集合。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相类似。
例如,对于不等式2x+3<7,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解题:2x+3<72x<4x<2因此,解集为x<2。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与解一元二次方程相类似。
例如,对于不等式x^2-5x+6>0,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解题:(x-2)(x-3)>0根据零点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两个解为x<2或x>3。
(3)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组是由多个不等式组成的方程组。
解不等式组的方法与解方程组类似,需要找到所有满足所有不等式条件的解。
例如,考虑以下不等式组:x+y>32x-y<2我们可以通过图像法或代入法求解不等式组。
最终我们得到解集为x>1,y>2。
3. 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一、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定义: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用“>”、“<”、“≥”、“≤”等符号表示。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传递性:如果a>b且b>c,那么a>c。
(2)同向相加:如果a>b且c>d,那么a+c>b+d。
(3)同向相减:如果a>b,那么a-c>b-c。
(4)乘除性质:如果a>b且c>0,那么ac>bc;如果a>b且c<0,那么ac<bc。
二、不等式的解法1.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1)去分母:将不等式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正整数,使分母消失。
(2)去括号:将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括号内的正数,或者将不等式两边同除以括号内的负数,使括号内的符号改变。
(3)移项:将不等式中的常数项移到一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将不等式两边同类项合并。
(5)化简:将不等式化简到最简形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ax+b>c(a≠0):移项得ax>c-b,再除以a得x>(c-b)/a。
(2)ax+b≤c(a≠0):移项得ax≤c-b,再除以a得x≤(c-b)/a。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1)ax2+bx+c>0(a>0):先求出方程ax2+bx+c=0的解,然后根据a的符号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2)ax2+bx+c≤0(a>0):先求出方程ax2+bx+c=0的解,然后根据a的符号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4.不等式的组:(1)解不等式组的步骤:先解每个不等式,再根据不等式的解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2)不等式组解集的表示方法:用区间表示,例如:[x1, x2]。
三、不等式的应用1.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例如,距离、温度、速度等问题。
2.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制定计划、比较大小等问题。
3.不等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例如,在物理学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在经济学中描述市场的供求关系等。
不等式的认识与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关系,常用于比较两个数或表达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和等式不同,不等式的解并非唯一,而是一个数集或区间。
本文将介绍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常见的解法方法。
一、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是指包含不等号(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的数学表达式。
常见的不等式符号包括: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和小于等于号(≤)。
例如,2x + 3 > 7 和 5y - 4 ≤ 11 就是两个常见的数学不等式。
不等式中的变量可以是实数、整数或分数,通过对变量的求解可以得到满足不等式的解集。
二、不等式的性质1.加减性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但要注意正负数的情况。
例如:若a > b,则a + c > b + c。
2.乘除性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正数(或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例如:若a > b,则ac > bc(c > 0)。
3.取倒性质:不等式两边同时取倒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例如:若a > b,则1/a < 1/b。
三、不等式的解法1.图像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通过绘制图像解决。
将不等式中的变量标在数轴上,观察区间的开合情况,即可找到解集。
例如:解不等式2x + 3 > 7,先将2x + 3 = 7画成直线,再观察其线段,在直线右侧为解,即x > 2。
2.试值法:通过试值法可以验证不等式的解。
例如:解不等式3x - 2 < 7,我们可以尝试x = 2,代入不等式得到3(2) - 2 = 4 < 7,所以x = 2是不等式的解。
3.换元法:对于复杂的不等式,可以通过引入新的变量进行换元,简化计算。
例如:解不等式2x^2 - 3x + 1 < 0,设y = 2x - 1,将x的部分转化为y,得到y^2 - 3y < 0,再通过求解y得到解。
不等式解题技巧不等式解题技巧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关系式,其解题方法与方程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一些不等式解题的技巧,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1. 不等式:用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连接两个数或两个式子的符号关系。
2. 解不等式:找出使得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范围。
3. 不等式的根:使得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取值。
二、基本性质1. 加减性质:若a>b,则a+c>b+c,a-c>b-c;若a<b,则a+c<b+c,a-c<b-c。
2. 乘除性质:若a>b>0,则ac>bc,a/c>b/c;若a<b<0,则ac<bc,a/c<b/c。
3. 取反性质:若-a<-b,则b<a;若-a>-b,则b>a。
4. 倒数性质:若0<a<b,则1/b<1/a;若-1<a<-b<0,则1/a<1/b。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1. 基本形式:ax+b>c或ax+b<c,其中a≠0。
2. 解法:(1)将常数项移到一边,得到ax>c-b或ax<b-c;(2)根据a的正负性,分别解出x的范围。
3. 注意事项:(1)当a为正数时,不等式符号不变;当a为负数时,不等式符号取反。
(2)若要乘除以一个负数,则需改变不等式符号。
四、一元二次不等式1. 基本形式:ax²+bx+c>d或ax²+bx+c<d,其中a≠0。
2. 解法:(1)将常数项移到一边,得到ax²+bx+c-d>0或ax²+bx+c-d<0;(2)求出方程的根,即x=(-b±√(b²-4ac))/2a;(3)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和顶点位置判断解的范围。
3. 注意事项:(1)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解集一、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c a b a +⇒> ca b a c b +⇒<+, c b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若:0,>>c b a ,可得ac b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若ac c b a ⇒<>0, bc . 二.不等式的解集1.定义:一般的,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2.解与解集的联系: 解集和解那个的范围大.(解是指个体,解集是指群体) 3.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x ①用不等式表示。
如1-≤x 或x <-1等。
x <②用数轴表示.(注意实心圈与空心圈的区别) 4.解一元不等式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注意是否需要变号。
典型例题例1.①如果)2(2)2(-<-m x m 的解集为2>x ,求m 的取值范围. ②不等式a x <2的解集为7<x ,求a 的值.例2.(1)如果关于x 的方程x m m x +-=+2432的解为大于4的数,求m 的取值范围.(2)已知不等式03≤-a x 的正整数解恰是1,2,3,求a 的取值范围.例3.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 +b >k 2x 的解为( )。
A 、x >-1B 、x <-1C 、x <-2D 、无法确定 例4.(1)若0)2(32=--+-k y x x 中,y 为非负数,求k 的取值范围.思考题.设c b a ,,均为正数,若ac bc b a b a c +<+<+,试确定c b a ,,三个数的大小.y k 2x(第3题图)【经典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x 的2倍与3的差不大于8”列出的不等式是( ) A 、2x -3≤8 B 、2x -3≥8 C 、2x -3<8 D 、2x -3>82、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5a >4aB 、x +2<x +3C 、-a >-2aD 、aa 24> 3、如果x <-3,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x 2>-3x B 、x 2≥-3x C 、x 2<-3x D 、x 2≤-3x 4、不等式-3x +6>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多个 *5、若m 满足|m |>m ,则m 一定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负数 D 、任意有理数 6、在数轴上与到原点的距离小于8的点对应的x 满足( ) A 、-8<x <8 B 、x <-8或x >8 C 、x <8 D 、x >8**7、要使函数y =(2m -3)x +(3n +1)的图象经过x 、y 轴的正半轴,则m 与n 的取值应为( )A 、m >23,n >-31B 、m >3,n >-3C 、m <23,n <-31D 、m <23,n >-3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若0ab <,则0,0;a b <<②若0,0a b <>,则0ab <;③若22,a b m m <则a b <;④若a b <,则22am bm <;⑤若0a b <<,则0a b +<;⑥若0a b +<,则0a b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是不等式x+5>10的解集 B 、x <5是不等式x-5>0的解集 C 、x ≥5是不等式-x ≤-5的解集D 、x >3是不等式x-3≥0的解集10、 若a-b <0,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A 、a >bB 、ab >0C 、ab<0 D 、-a >-b11 不等式5x-1≤24的正整数解有( ).A 、4个B 、5个C 、6个D 、无限多个 **12 实数b 满足|b |<3,并且实数a 使得a <b 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小于或等于3的实数 B 、 小于或等于-3的实数 C 、小于-3的实数 D 、 小于3的实数 13、 若4x <-,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x 2≥-4x B 、x 2≤-4x C 、 x 2>-4x D 、 x 2<-4x*14、关于x 的方程2435x a x b++=的解不是负数,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35a b > B 、 b ≥53aC 、5a =3bD 、5a ≥3b 15、在不等式100>5x 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 的最大正整数值为( ). A 、18 B 、19 C 、20 D 、21 16、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57-<-B 、5>3C 、0a 12>+D 、a a ->**17、已知5x -m ≤0只有两个正整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m <15 B 、10≤m ≤15 C 、10<m ≤15 D 、10≤m <15 18、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 、1y x 21<- B 、02x 3x 2>+- C 、2x141x 2+=+ D 、x 61x 31x 21>+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不等式6-2x >0的解集是________.2、当x ________时,代数式523--x 的值是非正数. 3、当m ________时,不等式(2-m )x <8的解集为x >m-28. 4、若x =23+a ,y =32+a ,且x >2>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为3和4,则第三边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6、已知一次函数y =(m +4)x -3+n (其中x 是自变量),当m 、n 为________时,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7、某种商品的价格第一年上升了10%,第二年下降了(m -5)%(m >5)后,仍不低于原价,则m 的值应为________.8、5m-3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 9、不等式238654x--<-<-的解集为______.10、当a b >,则2ab b <成立的条件是______.*11、明明的语文、外语两科的平均分为m 分,若使语文、外语、数学三科的平均分超过n 分,则数学分数a (分)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m >n ) 12、设a <b ,用“<”或“>”|号填空:11(1)_____;(2)100_____100;22(3)1.5_____1.5;(4)_____.1212a b a b a ba b --++--13、不等式的性质:(1)如果a>b, 那么a+c b+c. (2)如果m>n, p>0, 那么mp np. (3) . 14、若-3x +4<-2x -5,则-x ______-9.15、已知直线y=kx+b 经过点(2,0),且k <0,则当x ______时,y <0. 16、不等式x <3的非负整数解是________.17、不等式|x |-2≤3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__.18、在2y 2-3y +1>0, y 2+2y +1=0,-6<-2, 27ab<2, 2312x x +- ,2103y y --<,7x +5≥5x +6中, 一元一次不等式有_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每题4分共16分) (1)3(1-x )-2(x+8)<2; (2)3(x+3)-5(x-1) ≥7; (3)132+-x ≤42+x ;(4))69(6123--x x ≥7+x .3、(6分)在“科学与艺术”知识竞赛的预选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扣5分,总得分不少于80分者通过预选赛。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1. 不等式的定义。
- 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如:3x + 2>5,x - 1≤slant2x等。
2.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
- 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例如对于不等式x+1 > 0,x = 1是它的一个解,因为1 + 1>0成立。
-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不等式x - 2>0的解集是x>2,这表示所有大于2的数都是这个不等式的解。
3. 解不等式。
-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例如解不等式2x+3 < 7,通过移项可得2x<7 - 3,即2x<4,再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2,这个过程就是解不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性质1(对称性)- 如果a>b,那么b < a;如果b < a,那么a>b。
例如5>3,那么3 < 5。
2. 性质2(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例如7>5,5>3,那么7>3。
3. 性质3(加法法则)- 如果a>b,那么a + c>b + c。
例如3>1,那么3+2>1 + 2,即5>3。
- 推论:如果a>b,c>d,那么a + c>b + d。
例如4>2,3>1,那么4 + 3>2+1,即7>3。
4. 性质4(乘法法则)- 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 < 0,那么ac < bc。
例如2>1,当c = 3时,2×3>1×3,即6>3;当c=-1时,2×(-1)<1×(-1),即-2 < - 1。
初中不等式重要知识点总结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指两个不同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用不等号表示的式子称为不等式。
例如:a >b,a、b为实数。
不等式包括开区间不等式和闭区间不等式。
开区间不等式:a > b(>表示大于,不包括a);闭区间不等式:a ≥ b(≥表示大于等于,包括a)。
2. 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是所有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实数构成的集合。
例如:不等式2x > 6的解集为{x | x > 3}。
3. 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与等式一样,具有传递性、对称性和反对称性。
传递性:若a > b,b > c,则a >c;对称性:若a > b,则-b < -a;反对称性:若a > b,且b > a,则a = b。
另外,对于不等式,还有加减法原理和乘除法原理。
加减法原理:不等式两边都加(减)同一个实数,不等式号的方向不变;乘除法原理:不等式两边都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号的方向不变,都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式号的方向改变。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书写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指形如ax + b > 0或ax + b < 0的不等式,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中,a不等于0。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图解法:将不等式转化为方程,利用函数的图像找出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
(2)试数法:通过代入试数的方式,找出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
(3)分析法:通过移项整理和求解,找出满足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由若干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构成的集合。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图解法:将不等式转化为方程,找出满足所有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画出其图像,并找出图像的交集部分。
(2)试数法:通过代入试数的方式,找出满足所有不等式条件的实数解。
高一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大全不等式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数学分析和数学推理的基础。
在高一学年,学生需要掌握并理解基本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一基本不等式的知识点。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比大小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用符号“<”(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等表示。
二、不等式的性质1. 加减性质:对于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例如:若 a < b,则 a + c < b + c(其中 c 为常数)。
2. 乘除性质:对于两个不等式,若乘(除)以同一个正数,则不等号方向不变;若乘(除)以同一个负数,则不等号方向相反。
例如: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
3. 倒置性质:若不等号两边同时倒置,则不等号方向改变。
例如:若 a < b,则 -a > -b。
三、不等式的解法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 将不等式看作等式,求解得到解集;(2) 在数轴上用表示不等式的符号表示解集。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 将不等式化为一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 求解得到关于未知数的区间。
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 分情况讨论绝对值的取正负;(2) 求解得到关于未知数的区间。
4. 一元分式不等式的解法:(1) 得到分子和分母的符号条件;(2) 求解不等式。
5. 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 将不等式化为方程组的解析式;(2) 求解得到关于两个未知数的区域。
四、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在各个学科中都有广泛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领域的应用:1. 几何应用:用不等式表示线段长度、角度大小等几何关系。
2. 经济学应用:用不等式表示供需关系、利润大小等经济问题。
3. 物理学应用:用不等式表示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一、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例如:252,314,10,10,0,35a x a x a a -<-+>-++≤+>≥≠等都是不等式.2.常见的不等号有5种:“≠”、“>”、“<”、“≥”、“≤”.注意:不等式3≥2成立;而不等式3≥3也成立,因为3=3成立,所以不等式3≥3成立.3.不等号“>”和“<”称为互为相反方向的符号,所谓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就是指原来的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成与其相反的方向,如:“>”改变方向后,就变成了“<”。
【例1】用不等式表示数量的不等关系.(1)a 是正数 (2)a 是非负数(3)a 的相反数不大于1 (4)x 与y 的差是负数 (5)m 的4倍不小于8(6)q 的相反数与q 的一半的差不是正数(7)x 的3倍不大于x 的13(8) a 不比0大【巩固】用不等式表示:⑴ x 的15与6的差大于2; ⑵ y 的23与4的和小于x ;⑶ a 的3倍与b 的12的差是非负数; ⑷ x 与5的和的30%不大于2-. 【巩固】用不等式表示:⑴a 是非负数; ⑵y 的3倍小于2; ⑶x 与1的和大于0;⑷x 与4的和大于1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基本性质: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如果a b <,那么32(1)x a x +≥-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并且0c >,那么ac bc >(或a b c c >) 如果a b <,并且0c >,那么ac bc <(或a b c c<) 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如果a b >,并且0c <,那么ac bc <(或a b c c<) 如果a b <,并且0c <,那么ac bc >(或ax b >)不等式的互逆性:如果a b >,那么b a <;如果b a <,那么a b >. 不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 b >,b c >,那么a c >.易错点:①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②在计算的时候符号方向容易忘记改变.【例2】⑴ 如果a b >,则2a a b >+,是根据 ;⑵ 如果a b >,则33a b >,是根据 ;⑶ 如果a b >,则a b -<-,是根据 ; ⑷ 如果1a >,则2a a >,是根据 ; ⑸ 如果1a <-,则2a a >-,是根据 .【巩固】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用“<”或“>”号填空.⑴ 若a b <,则2a _______2b ; ⑵ 若a b >,则4a -______4b -;⑶ 若362x ->,则x ______4-;⑷ 若a b >,0c >,则ac ______bc ;⑸ 若0x <,0y >,0z <,则()x y z -_______0.【巩固】若a b <,用“>”或“<”填空⑴2_____2a b ++; ⑵2_____2a b --⑶11______33a b ; ⑷____a b -- 【巩固】若a b <,则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88a b -<+B.1188a b < C. 1212a b -<- D.22a b -<-【例3】已知a b >,要使bm am -<-成立,则m 必须满足( )A .0m >B .0m =C .0m <D .m 为任意数【巩固】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1)1a x a +>+的解集为1x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0a >B.0a <C.1a >-D.1a <-【巩固】若0a b <<,则下列不等成立的是( )A .11a b< B . 2ab b < C . 2a ab > D .||||a b <【巩固】如果a b >,可知下面哪个不等式一定成立( )A . a b ->-B .11a b< C . 2a b b +> D .2a ab >【巩固】如果2x >,那么下列四个式子中:①22x x > ②2xy y > ③2x x > ④112x <正确的式子的个数共有 (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巩固】根据a b >,则下面哪个不等式不一定成立( )A .22a c b c +>+B . 22a c b c ->-C . 22ac bc >D .2211a bc c >++ 不等式的解集 1.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例如:4-,2-,0,1,2都是不等式2x ≤的解,当然它的解还有许多. 2.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集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每一个值都是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等式的解是指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某个值,而不等式的解集,是指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所有的值;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了解集,解集包括了每一个解.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示意图):【例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等式28x -<的解集是4x >-;B.40-是不等式28x <-的一个解C.不等式6x <的正整数解有无数多个D.不等式6x <正整数解有无限个【例5】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⑴1x <; ⑵2x ≥-; ⑶2x <-或1x ≥; ⑷21x -≤<【巩固】在12-、1-、2-、0、3-、12、32-中,能使不等式32x +<成立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巩固】下列不等式:①76->-;②a a >-;③1a a +>;④0a >;⑤210a +>,其中一定成立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一元一次不等式: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后,能化为ax b<或ax b>的形式,其中x是未知数,,a b是已知数,并且0a≠,这样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ax b<或ax b>(0a≠)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成ax b<或ax b>形式)→系数化一(化成bxa>或bxa<的形式)【例6】求不等式3(1)5182x xx+-+>-的解集.【巩固】解不等式:5192311 236x x x+--+≤【巩固】解不等式2110155364x xx++--≥,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巩固】解不等式2(1)34(1)5x x x+->++【巩固】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2113x+-的值不小于354x+的值?【例7】求不等式4512x-<1的正整数解.【巩固】不等式132x x+>的负整数解是_______.【巩固】不等式111326y y y+---≥的正整数解为__________.【巩固】求不等式12123x x+-≥的非负整数解.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般地,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①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求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注意:①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表示数的点的位置上是空心圆圈,还是实心圆点;②若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则这个不等式组无解3.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情况有如下四种:不等式组的口诀解法(一)同大取大如果两个不等式的解集都是大于某数时,那么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大于大数(二)同小取小如果两个不等式的解集都是小于某数时,那么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小于小数(三)大小小大中间找如果不等式组中的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大于小数,另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小于大数,那么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小数与大数之间的部分(四)大大小小找不到如果不等式组中的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大于大数,另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小于小数,那么不等式组就是无解【例8】解不等式组31422xx x->-⎧⎨<+⎩,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巩固】求不等式组2(2)43251x xx x-≤-⎧⎨--⎩<①②的整数解.【例9】解不等式:32122x--<≤;【巩固】解不等式:23121 42xx-≤≤+【例10】解不等式组:11141010372x x x x x ⎧-+>+⎪⎪--⎨⎪+>+⎪⎩;【巩固】解不等式组:323(1)12123x x x x x +≥--⎧⎪-+⎨->-⎪⎩【例11】解不等式组:2(20)203(34)2521623x x x x x -+≥-+⎧⎪-+⎨<⎪⎩【巩固】解不等式组:734342555(4)2(4)3x x x x x -+⎧-≥-⎪⎪⎨⎪+-≤-⎪⎩【例12】解不等式组()121123621[41]43x x x x x x x --+⎧->-⎪⎪⎨⎪---⎪⎩①≥②。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不等式(Inequality)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两个数或两个式子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
不等式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优化问题、利润问题、经济政策问题等。
下面将对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解法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表示的是数或式之间的大小关系,它与等式相似,但不同的是不等式的结果为真时称为“成立”,结果为假时称为“不成立”。
不等式的基本形式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四种形式。
二、不等式的性质1.相等性质:若两个不等式中的量相等,则两个不等式具有相同的大小关系。
2.传递性质:若a>b且b>c,则a>c。
也就是说,如果a大于b,而b大于c,则a大于c。
3.加减性质:若a>b,则a+c>b+c;若a>b,则a-c>b-c。
也就是说,如果a大于b,则a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c后仍然大于(或小于)b。
4. 正数性质:若 a>b 且 c>0,则 ac>bc。
也就是说,如果 a 大于b,而 c 大于 0,则 a 乘以 c 后仍然大于 b。
三、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解法可以根据不等式的类型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解法方法。
1.图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坐标系中的图形表示,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判断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x>3,我们可以在坐标系中画出一条过点(3,0)的直线,然后观察直线的右边区域即可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2.代入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根据不等式的条件逐个代入可能的解集,然后判断不等式的成立与否。
例如,对于不等式2x+1>5,我们可以依次代入x=2、x=3、x=4,然后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
3.移项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将不等式转化为等式,然后求解等式的根,再根据根的取值范围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在数学中是相对于等式而言的一种关系式。
它揭示了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如优化、约束、分类等。
作为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不等式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数学中描述数值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式子。
以≤和≥表示的不等式称为“不等式”,例如:3x+1>10,x≤3等式都是不等式。
其中,“不等于”符号≠不属于不等式范畴。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加减均不等变性: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不等的方向不发生改变,也就是说:若a>b,则a+c>b+c,a-c>b-c。
2.乘法不等性:若a>b,则a×c>b×c(c>0)或a×c<b×c(c<0)。
3.除法不等性:若a>b(a>0;b>0),则a÷c>b÷c(c>0)或a÷c<b÷c(c<0)。
三、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法主要有三种方法:代入法、绝对值法和图像法1.代入法:将每一个解的可能取值都带入不等式进行判断,最后确定取值范围。
2.绝对值法:主要应用于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当不等式具有|x|的绝对值形式时,应用不等式的绝对值概念,进行分情况讨论求解。
3.图像法:将不等式构成的图像绘制出来,通过分析图像来确定解的区间。
四、不等式的分类1.一元一次不等式:其中的一元指的是变量只有一个,一次指的是变量出现的最高次数是1。
这类不等式通常表示为ax+b>c,ax+b=c或ax+b<c。
2.二元一次不等式:其中的二元指的变量包括两个,一次指的是变量出现的最高次数是1。
这类不等式通常表示为ax+by>c,ax+by=c或ax+by<c。
3.绝对值不等式:此类不等式中通常含有绝对值符号"|x|". 如:|x-a|> b。
姓名学科韦日辉数学学生姓名年级年级填写时间教材版本2014--北师大版阶段观察期□:第()周维护期□本人课时统计第()次课共()课时课题名称课时计划共()课时(全程或具体时间)上课时间:00-:00同步教学知识内容教学目标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解法中考要求内容不等式(组)不等式的性质基本要求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略高要求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组).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由两个一较高要求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的意义,会在数轴上表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问示(确定)其解集.例题精讲会根据条件求整数解.题.⑴ x 的 与 6 的差大于 2 ;⑵ y 的 与 4 的和小于 x ;> )< )板块一、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例如:-5 < -2, a + 3 > -1 + 4, x + 1 ≤ 0, a 2 + 1 > 0, x ≥ 0,3 a ≠ 5a 等都是不等式.2.常见的不等号有5种:“≠”、“>”、“<”、“≥”、“≤”.注意:不等式3≥2成立;而不等式3≥3也成立,因为3=3成立,所以不等式3≥3成立.3.不等号“ > ”和“< ”称为互为相反方向的符号,所谓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就是指原来的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成与其相反的方向,如:“ > ”改变方向后,就变成了“ < ”。
【例1】用不等式表示数量的不等关系.(1) a 是正数(2) a 是非负数(3) a 的相反数不大于 1(4) x 与 y 的差是负数(5) m 的 4 倍不小于 8(6) q 的相反数与 q 的一半的差不是正数(7) x 的 3 倍不大于 x 的1 3(8) a 不比 0 大【巩固】用不等式表示:1 2 53⑶ a 的 3 倍与 b 的 1 2的差是非负数; ⑷ x 与 5 的和的 30% 不大于 -2 .【巩固】用不等式表示:⑴ a 是非负数; ⑵ y 的 3 倍小于 2 ; ⑶ x 与1 的和大于 0 ;⑷ x 与 4 的和大于1☞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基本性质: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 a > b ,那么 a ± c > b ± c如果 a < b ,那么 3x + 2 ≥ a( x - 1)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 a > b ,并且 c > 0 ,那么 ac > bc (或如果 a < b ,并且 c > 0 ,那么 ac < bc (或a bc ca b c c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如果 a > b ,并且 c < 0 ,那么 ac < bc (或 a < )⑶ 若 - x > 6 ,则 x ______ -4 ;⑷ 若 a > b , c > 0 ,则 ac ______ bc ;⑶ a ______ b ;⑷ -a ____ - b8 8C. 1 - 2a < 1 - 2bB. a < A . 1 a bB . ab < b 2A . -a > -bB . 1 a bC . a + b > 2b【巩固】 如果 x > 2 ,那么下列四个式子中:① x 2 > 2x② xy > 2 y ③ 2x > x ④ 1 < 正确的式子的个数共有bc c如果 a < b ,并且 c < 0 ,那么 ac > bc (或 ax > b )不等式的互逆性:如果 a > b ,那么 b < a ;如果 b < a ,那么 a > b .不等式的传递性:如果 a > b , b > c ,那么 a > c .易错点:①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②在计算的时候符号方向容易忘记改变.【例2】⑴ 如果 a > b ,则 2a > a + b ,是根据;⑵ 如果 a > b ,则 3a > 3b ,是根据;⑶ 如果 a > b ,则 -a < -b ,是根据;⑷ 如果 a > 1 ,则 a 2 > a ,是根据;⑸ 如果 a < -1 ,则 a 2 > -a ,是根据.【巩固】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用“<”或“>”号填空.⑴ 若 a < b ,则 2a _______ 2b ; ⑵ 若 a > b ,则 -4a ______ -4b ;3 2⑸ 若 x < 0 , y > 0 , z < 0 ,则 ( x - y) z _______ 0 .【巩固】若 a < b ,用“ > ”或“ < ”填空⑴ a + 2 _____ b + 2 ;⑵ a - 2 _____ b - 21 13 3【巩固】若 a < b ,则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A. a - 8 < b + 81 1bD. a - 2 < b - 2【例3】已知 a > b ,要使 -bm < -am 成立,则 m 必须满足()A . m > 0B . m = 0C . m < 0D . m 为任意数【巩固】如果关于 x 的不等式 (a + 1)x > a + 1 的解集为 x < 1 ,那么 a 的取值范围是()A. a > 0B. a < 0C. a > -1D. a < -1【巩固】若 a < b < 0 ,则下列不等成立的是()<1C . a 2 > abD . | a |<| b |【巩固】如果 a > b ,可知下面哪个不等式一定成立()1 <D . a 2 > ab1x 2B . a - c 2 > b - c 2C . ac 2 > bc 2D . a()A . 4 个B . 3 个C . 2 个D .1 个【巩固】根据 a > b ,则下面哪个不等式不一定成立()A . a + c 2 > b + c 2b> c 2 + 1 c 2 + 1不等式的解集1.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每一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例如:-4 , -2 , 0 ,1 , 2 都是不等式 x ≤ 2 的解,当然它的解还有许多.2.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未知数的集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是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每一个值都是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可以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等式的解是指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某个值,而不等式的解集,是指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所有的值;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了解集,解集包括了每一个解.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示意图):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示意图 不等式的解集 在数轴上表示的示意图x > ax < a【例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x x ≥ aa x x ≤ aa xa xA.不等式 -2x < 8 的解集是 x > -4 ;C.不等式 x < 6 的正整数解有无数多个B. -40 是不等式 2x < -8 的一个解D.不等式 x < 6 正整数解有无限个【例5】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⑴ x < 1 ;⑵ x ≥ -2 ; ⑶ x < -2 或 x ≥ 1 ; ⑷ -2 ≤ x < 1【巩固】在 - 1 、 -1 、 -2 、 0 、 -3 、 1 、 - 3 中,能使不等式 x + 3 < 2 成立的有()2 2 2A. 4 个B. 3 个C. 2 个D.1 个【巩固】下列不等式:① -7 > -6 ;② a > -a ;③ a + 1 > a ;④ a > 0 ;⑤ a 2 + 1 > 0 ,其中一定成立的有()或 x < 的形式)A.1 个B.2 个C.3 个D.4 个板块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一元一次不等式: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后,能化为ax < b 或 ax > b 的形式,其中 x 是未知数, a, b 是已知数,并且 a ≠ 0 ,这样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ax < b 或 ax > b ( a ≠ 0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成 ax < b 或 ax > b 形式)→系数化一(化成 x >b b a a【例6】求不等式 x + 3(x + 1) x - 5 > 1 -8 2的解集.【巩固】解不等式: 5x + 1 + 9 - 2x ≤ 3x - 112 3 6【巩固】解不等式 2x + 1 - 10x + 1 ≥ 5 x - 5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 6 4【巩固】解不等式 2(x + 1) - 3x > 4(x + 1) + 5【巩固】当 x 为何值时,代数式 2x + 1 - 1 的值不小于 3 + 5x 的值?3 4y - 1 y - 1 ⎩ x ≥ b⎩ x ≤ b【例7】求不等式 4x - 5 12<1 的正整数解.【巩固】不等式 x + 3 > 1 x 的负整数解是_______.2【巩固】不等式 y + 1 -3≥ 2 6的正整数解为__________.【巩固】求不等式 x + 1 ≥ 2x - 1 的非负整数解.2 3板块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般地,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①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求出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注意:①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表示数的点的位置上是空心圆圈,还是实心圆点;②若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则这个不等式组无解3.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情况有如下四种:不等式组( a < b )图示 解集 口诀⎧ x ≥ a ⎨⎧ x ≤ a ⎨a b x ≥ ba b x ≤ a同大取大同小取小⎩b ≤ b a ba ≤ x ≤b ⎩ x ≥ b【例8】解不等式组 ⎨,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2 x < x + 2【巩固】求不等式组 ⎧⎨⎪⎪ x - 10 x - 10 【例10】解不等式组: ⎨ ; ⎪ x + 3 > 7 + ⎪⎩ ⎨⎧ x ≥ a ⎨大小,小大中间找⎧ x ≤ a ⎨a b空集小小,大大找不到⎧3x - 1 > -4 ⎩2( x - 2) ≤ 4 x - 3 ①⎩2 x - 5<1 - x②的整数解.【例9】解不等式: -1 < 3 - 2x 2≤ 2 ;【巩固】解不等式: 2x - 3 ≤ 2 ≤ 1 x + 14 2⎧1 1 x - 1 + > 4 + x ⎪⎩ 2⎧ 3x + 2 ≥ 3 - (1- x)【巩固】解不等式组: ⎪ x - 1 x + 2 1 - > - x2 3【例11】解不等式组: ⎨ 2x - 1 x + 6 ⎪⎩ 2 ⎧ 7 - x3 +4 x ⎪⎪ 2 5x -> - ①⎪⎪ 2 3 6 【例12】解不等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