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40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70.08 KB
- 文档页数:5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摘要: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治疗方案有限且效果不佳。
本文通过对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药理作用、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势。
临床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显示,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认为,该治疗方案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热毒宁、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安全性、药理作用、临床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地位、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常见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
目前,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以支持性治疗为主,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热毒宁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炎症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传染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种能够提供氨基酸和维生素的营养支持药物,可以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
目前关于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研究较少,对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旨在评估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和临床参考。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久病不愈的常见传染病,特别是在婴幼儿中更为普遍,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特效药物。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是否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可以成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优选治疗方案。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热的疗效。
方法:将254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7例,治疗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9%高于对照组的73.23%,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热,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发热【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4-0199-01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我国小儿腹泻病病原构成比中,轮状病毒约占40%,位居首位。
好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发生于秋冬寒冷季节[1]。
该病临床表现大多预后良好,但易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甚至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可致死亡。
本研究旨在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 月至2014年6 月住院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发热患儿254例,其中男138例,女116例。
纳入标准:(1)年龄6个月至3岁;(2)体温≥37.5℃;(3)大便次数≥3次/天;(4)大便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5)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
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7例。
对照组男75例,女52例;治疗组男63例,女64例。
两组病例均为发病2d以内,未经任何治疗。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症状采用对症治疗,方法一致。
1.2.1治疗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17)0.6ml/k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滴,1次/d,3-5d为1疗程。
热毒宁注射液辅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艾则孜·伊卜拉伊木【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辅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3月-2018年1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纠正酸碱失衡等疗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纠正酸碱失衡等疗法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好转时间、轮状病毒肠炎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纠正酸碱失衡等疗法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轮状病毒肠炎治疗相关指标,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8(007)001【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辅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作者】艾则孜·伊卜拉伊木【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和田 848000【正文语种】中文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临床的消化道综合征,发病率高,可出现腹泻、酸中毒、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和脱水等,甚至威胁脏器健康,需要及早治疗,缓解病情,提高健康程度[1]。
本研究分析了热毒宁注射液辅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90例2017年3月-2018年1月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按照治疗分组,观察组46例,男女分别是22例、24例。
年龄5 个月-2.3 岁,平均(10.21±2.51)个月。
病程1 d-3 d,平均(1.44±0.41)d。
对照组44例,男女分别是20例、24例。
年龄5 个月-2.2 岁,平均(10.19±2.24)个月。
病程1 d-3 d,平均(1.46±0.45)d。
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 方法(1)对照组予以纠正酸碱失衡等疗法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补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给予蒙脱石散遵医用药。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
研究中共纳入xx例符合标准的患儿,采用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
观察结果显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能显著缓解患儿的腹泻、呕吐等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在观察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处理得当。
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机制和优化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消旋卡多曲颗粒、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观察、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处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观察结果、作用、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药物组合。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儿童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目前,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控制体温、维持营养等,但往往疗效有限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消旋卡多曲颗粒是一种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菌制剂,能够改善肠道功能,缩短病程。
热毒宁注射液则是一种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等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将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临床可行性。
为了评估这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旨在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给患儿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医学创新研究2008年8月第5卷第23期M E D I C I N E I N N O V A T I O N R E SE A R C H彰磐彩彰∥磐争瑰移雪澎彩镑≯磐劳旁暂旁露誊谬毒专身争≯髫彦嚣:莓嚣?参秘荔j誊旁菇崩彩萋菇藏禹季髫篝霹蕾爱善磐绔籀彰疗47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分析杜曾庆李凌媛刘晓梅王英萍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昆明650000)【中图分类号】R5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21(2008)23—0155—01【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制荆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2007年l O—12月收治的年龄3~18岁、腹泻癌程在3d以内的47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惠儿,给予静脉滴注热毒宁0.5—0.8m∥(kg d)治疗及对症治疗,全部病例未用抗茵素。
结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
未发现不良反应,经治疗患儿热退天数0.5一1.5d,平均热退天数0.87d。
泻止天数1—3d,平均泻止天数2.15d。
住院天数3~7d,平均住院天数4.74d。
结论热毒宁可作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治疗用药。
【关键词】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时期腹泻病中最主要的病因之一.我院2007年l O月一12月收治d,JL轮状病毒性肠炎47例,现将47例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0例,女17例。
城市20例,农村27例。
发病年龄3—18月(1.5岁),其中3~6月8例,6—12月24例,12一18月15例,其中12月以内占68.1%。
1.2临床表现47例病例均有腹泻,大便为蛋花样便或稀水样便,量不等,无腥臭味,无黏液脓血,腹泻次数为每136—20次不等。
人院时病程1~3d,平均病程2.45d。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其中轻度脱水15例,中度脱水32例,呕吐44例。
发热45例,发热温度在38.5—40.O℃,其中<39.O℃18例,39.0—40.0。
C27例,高热惊厥1例,3例有流涕及偶有咳嗽。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热毒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帮助缓解病情。
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则可以帮助恢复患儿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平衡,提高免疫力。
本研究采用临床试验设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对未来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展望。
【关键词】热毒宁、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安全性、作用机制、临床试验、综合分析、研究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引起。
该病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
目前,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支持性疗法和症状缓解来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
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发现该联合治疗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表现,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患儿的康复率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病症,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性治疗,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评估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减轻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98108投稿邮箱:sjzxyx88@0 引言小儿病毒性肠炎是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6个月-3岁的小儿,因秋季发病较多,故又称“秋季腹泻”[1]。
其发病途径主要是经口或呼吸道进行病毒传播,由于小儿免疫力差,故易感染病毒发生腹泻的状况。
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在空气中的生存能力较强,由它引起的小儿病毒性肠炎是一种急性肠炎,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临床多采用抗病毒及补液支持治疗[2]。
为了提高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本文对热毒宁以及利巴韦林这两种常用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更加安全有效,现将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儿65例,女性患儿55例,年龄2-5岁,平均(2.8±0.3)岁。
将这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5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两组治疗均为三天一个疗程,具体用药方法如下:1.2.1 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6ml/kg ·d (最大不超过10ml/d)加入5%葡萄糖100ml 静滴,每日一次。
1.2.2 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 ·d 加入5%葡萄糖100ml 静滴,每日分二次。
1.3 疗效标准显效: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天,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4次/天,大便性状改善,水分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改善。
无效:大便次数无减少甚至增多,全身症状无改善。
1.4 数据处理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 )进行表示,应用t 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应用c 2进行检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95期1490 引言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感染性疾病[1],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3-8日,但因其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致死率较高,故而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它因为发病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所以又称小儿秋季腹泻,它是由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腹泻,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其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腹泻。
同时,病变的肠黏膜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微绒毛破坏,载体减少,钠转运障碍,水电进一步丧失[2-4]。
另外轮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P4)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液体分泌诱导剂,它的多种作用机制可以产生类似于霍乱毒素引起的腹泻。
所以部分患儿24小时腹泻可达20余次,从而使机体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轮状病毒性肠炎经粪-口传播,可经呼吸道感染致病,潜伏期1-3日,多见于6-24个月婴幼儿,>4岁少见[5]。
临床表现,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伴或不伴呕吐,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次数多,量多,水分多,无腥臭味诊断标准[6]:(1)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次数多,量多,水分多,无腥臭味。
(2)实验室检查:偶有白细胞;大便细菌培养阴性,轮状病毒抗原测定阳性(免疫层析法)。
1 资料本人对我院2015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共收治的220例中、重度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予以静脉输液的患儿。
其中男129例,女91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3岁8个月;6-12个月114人,12-24个月有86人,发热122人,呕吐118人,早期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59人,合并肺炎57人,达中重度脱水172人,电解质紊乱73人,酸碱失衡51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徐华美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0(2)14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将150例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大便镜检病毒。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1页(P42-42)
【关键词】热毒宁;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
【作者】徐华美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3.25
【相关文献】
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J], 田志敏
2.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5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蒙小燕
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沈世富
4.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鲍
瑞清
5.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王秀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分析:目的:评价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把160例住院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
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l/k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同时给予液体疗法,双歧杆菌三联合菌片和蒙脱石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液体疗法,双歧杆菌三联合菌片和蒙脱石等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三天后的发热、呕吐和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在发热、呕吐和腹泻等临床症状改善和见效时间两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标准[2]。
1.2.2临床治疗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50217)0.6ml/k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同时给予液体疗法,双歧杆菌三联合菌片和蒙脱石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液体疗法,双歧杆菌三联合菌片和蒙脱石等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三天后的临床效果。
1.2.3疗效判断标准:以治疗3天后患儿发热、呕吐和腹泻等临床症状和脱水体征的改善情况为判断标准。
体温恢复正常、呕吐和腹泻停止、脱水体征完全消失为治愈。
体温下降但没有恢复正常、呕吐腹泻和脱水程度减轻为治疗有效,上述表现无改善为治疗无效。
治愈和有效例数之和与总例数之比为总有效率。
1.2.4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等效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热毒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组别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总有效率(%)治疗组(80例) 55 19 6 92.5对照组(80例) 32 18 30 62.5χ2值 3.97 0.02 13.26 9.55P值0.9 0.2580例患儿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3天,只观察到1例出现皮疹,其余没有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体温,呕吐,大便次数及性状的改变来评估疗效。
结果治疗组退热、止吐、止泻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3次/d;病程≤3 d,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
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予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肯特令)口服和微生态调节剂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爽舒宝)口服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生产企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剂量为1岁 5 ml+5%gs 100 ml,2岁 6 ml+5%gs 150 ml,3岁 7 ml+5%gs 200 ml,静滴,每天1次。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生产企业: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治疗,剂量为10~15 mg/(kg·d),用等量5%gs配制静滴,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每天发热情况,呕吐次数,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变,并记录至正常时间。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均无好转甚至加重[3]。
显效率=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见表1。
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鲍福全;鲍朝霞;宋肖琳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2(5)5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疗程均为3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5%,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热毒宁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总页数】1页(P62-62)
【关键词】热毒宁;轮状病毒肠炎;疗效
【作者】鲍福全;鲍朝霞;宋肖琳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7
【相关文献】
1.热毒宁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陈皋
2.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J], 赵娟;赵霞
3.热毒宁联合常规治疗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J], 陈敏敏;王霞;王丽玲
4.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80例疗效观察 [J], 苏惠兰;胡
丽风;李夏连;曹时珍
5.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李文琳;李彩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王秀坤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年(卷),期】2007(32)22
【总页数】2页(P2421-2422)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观察;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儿科常见病;电解质紊乱;秋季腹泻
【作者】王秀坤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40.5
【相关文献】
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观察 [J], 田志敏
2.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5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蒙小燕
3.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沈世富
4.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鲍瑞清
5.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徐华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李文琳;李彩燕【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年(卷),期】2009(11)3【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惟肠炎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更好地选择抗病毒药物.方法:将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存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热毒宁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病毒唑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87.1%),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惟(P<0.01),CD8治疗前后差异见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热毒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提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总页数】3页(P445-446,443)【作者】李文琳;李彩燕【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市人民医院儿科,招远,265400;山东省招远市人民医院儿科,招远,26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R725.1;R725.7【相关文献】1.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及对患者r心肌酶谱、炎性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J], 吕辉2.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5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蒙小燕3.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鲍瑞清4.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徐华美5.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J], 王秀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