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 格式:ppt
- 大小:597.00 KB
- 文档页数:16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1.准备样本:从洋葱、鱼鳞、人口腔等样本中取得细胞。
2.制作干片:将样本切成薄片,用干片夹将其固定。
3.染色:用甲苯染色或碘酒染色,使细胞更加清晰可见。
4.观察:将干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实验四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实验步骤:1.准备样本:从植物叶片或动物肌肉中取得细胞。
2.制作干片:将样本切成薄片,用干片夹将其固定。
3.染色:用碘酒染色,使线粒体和叶绿体更加清晰可见。
4.观察:将干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原理: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不同溶液对膜的透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葡萄糖、淀粉、蒸馏水、试管、漏斗、滤纸、膜。
2.制作实验装置:将试管中部用膜隔开,分别装入葡萄糖和淀粉溶液,用漏斗和滤纸将膜固定在试管中部。
3.观察:观察不同溶液对膜的透性的影响,如是否通过膜进入另一侧的溶液。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和低渗溶液中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洋葱片、高渗溶液(如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低渗溶液(如蒸馏水)。
2.观察:将洋葱片放入高渗溶液中,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过程;然后将洋葱片放入低渗溶液中,观察细胞质壁复原的过程。
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原理: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了解酶的特性和作用。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淀粉酶、淀粉溶液、酶试剂、试管、恒温水浴。
2.制作实验装置:将淀粉酶、淀粉溶液和不同因素(如温度、pH值、酶浓度等)混合在试管中,放入恒温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3.观察:观察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如酶活性的增加或减弱。
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通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009江苏高考生物实验汇编目录:1.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2.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3.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4.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5.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7.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8.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0.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一.实验目的: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三.方法步骤:第一步: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第二步: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第三步: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问(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提示: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高。
问(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提示: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
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问(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提示:不行。
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
转动粗准焦螺旋,容易压坏玻片。
第四步:观察并用细胞准焦螺旋调焦。
四:讨论: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答:(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2.试归纳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的原因:答: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第1讲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层次、生物的新陈代谢点击重难点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生物(1)生物的特征:新陈代谢,有完整的结构(细胞),有生长和繁殖现象,有遗传、变异特性,有应激性,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动物和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的不同,即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只能通过摄取食物而获得养料,而植物自身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真菌、细菌、病毒的区别是貞•菌为真核生物,细菌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能靠寄生生活、是类特殊的生物。
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物体的放大倍数二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使用时玻片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儿,玻片仍往哪儿移。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可用小光圈、平而镜对光;若视野中光线太暗,则应该增大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对光。
二、细胞1、一切生物都是(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植物细胞还具有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具有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特点,从而使一个受精卵最终长成一个生物体。
植物由组织、器官构成,动物由组织、器官、系统构成。
三、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中的根毛区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毛细胞吸水原理是根毛细胞液体中细胞液的浓度大子外界溶液的浓度。
植物体水分的散失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的蒸腾作用,而且根吸收来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
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有:可以有效降低叶片表而的温度、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
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根和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有机物在叶形成后通过茎中的筛管由上而下地运输。
2是地球上各种有机将贮存在生物体内 物和氧气的主要来 的化学能进行释 意义源,自然界中氧和 放、转移和利用,释 碳循环不可缺少的放的能量是一切生 一个环节命活动所必需例题分析: 1、 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知识点总结科学生物部分总复知识点(浙教版)按中考考纲第一章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第一节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显微镜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的重要工具。
它由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部分构成。
物镜和目镜的区别在于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而目镜没有螺纹,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调节焦距时,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向前转,镜筒下降;而细准焦螺旋变化幅度很小。
显微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视野的明暗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大小、反光镜类型以及转换物镜来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按照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的步骤进行操作。
二、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是将生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
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越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越少。
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植物和动物。
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真菌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真菌。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子实体,地下部分——营养菌丝。
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第二节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XXX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遗传中心。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研究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实验步骤: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移动玻片,使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以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若此时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实验结论: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多样,这体现细胞的多样性特点;同时也可见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这体现细胞的统一性特点。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二)实验题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还原性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脂肪 + 苏丹III试剂→ 橘黄色实验材料:XXX或梨匀浆、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花生种子匀浆或豆浆或鲜肝脏研磨液、双缩脲试剂、花生种子、双面刀片、吸水纸、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1.制备还原性糖样液2.取样(2mL注入试管)3.加入刚刚混合均匀的斐林试剂1mL4.水浴加热2分钟5.观察颜色变化,预期将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1.制备蛋白质样液2.取样2mL3.加入双缩脲试剂的A液1mL,摇匀4.加入双缩脲试剂的B液4滴,摇匀5.观察颜色变化:溶液呈现紫色1.制备脂肪样液(去种皮,切薄片)2.加苏丹III试剂染色3分钟3.用50%酒精试剂洗去薄片上的浮色实验结论: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现紫色。
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与苏丹III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现橘黄色。
高等绿色植物叶片、显微镜、健那绿染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蒸馏水实验步骤1.从高等绿色植物叶片中取出一小块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第一部分生命科学(生物)课后跟踪训练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观察是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合理使用科学仪器能扩大观察范围。
用放大镜观察下列生物,能获得较好观察效果的是(A) A.蜗牛B.草履虫C.酵母菌D.大肠杆菌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是(C) A.有细胞结构B.有应激性C.体小且为绿色D.能生长繁殖3.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真菌通过孢子来繁殖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病毒可在空气中繁殖4.研究人员对艾滋病毒、酵母菌、草履虫、大肠杆菌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A)A.乳酸菌B.酵母菌C.草履虫D.艾滋病毒5.如图所示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 .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 .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C .Ⅲ是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D .Ⅳ是完全变态发育6.乳酸菌可用于制造酸奶、泡菜、腌渍食品等,而酵母菌广泛用于酿酒、做面包等,但两者并不属于同一菌类。
乳酸菌区别于酵母菌的特征有( B )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④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⑤细胞没有叶绿体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②⑤7.某校七年级学生在调查了校园内的生物后,将校园内的部分生物作了如下分类:a 类:葫芦藓、铁线蕨、蟾蜍;b 类:水绵、睡莲、锦鲤;c 类:雪松、香樟、蝗虫。
它们分类的依据是( B )A .生物的形态结构B .生物的生活环境C .生物的用途D .随机分类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第8题图A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③④②①⑤B .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 镜放大倍数小C .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D .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
第二篇生命科学2-1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既有细胞又有气泡,用解剖针轻压盖玻片时,气泡出现的变化是(A) A.变形,会移动B.变形,不移动C.不变形,不移动D.不变形,会移动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C)A.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3.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4.观察下图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B.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C.猫与虎长得最相像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5.小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
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C)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C.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6.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
他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7.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可看到的分生细胞数为(B)A.2个B.4个C.8个D.16个8.以下四种动物,从生物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角度来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D)①草履虫②白鳍豚③鸟④蜥蜴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④③②9.不属于...下图任何一个框图内两种生物分类依据的是(A)A.有无DNA B.有无脊椎骨C.是否含有种子D.是否属于生产者10.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