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732.00 KB
- 文档页数:7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知识点总结科学生物部分总复知识点(浙教版)按中考考纲第一章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第一节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显微镜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的重要工具。
它由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部分构成。
物镜和目镜的区别在于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而目镜没有螺纹,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调节焦距时,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向前转,镜筒下降;而细准焦螺旋变化幅度很小。
显微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视野的明暗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大小、反光镜类型以及转换物镜来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按照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的步骤进行操作。
二、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是将生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
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越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越少。
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植物和动物。
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真菌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真菌。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子实体,地下部分——营养菌丝。
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第二节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XXX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遗传中心。
专题01多种多样的生物【思维导图】【知识点回顾】一、观察生物考点1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生长、有应激性、能繁殖、新陈代谢、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________。
考点2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1.放大镜放大镜适用于观察蜗牛等小动物的形态和结构,而更微小的生物和细胞则需用显微镜观察。
2.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
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________→________→放玻片→调焦距→________。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
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________粗准焦螺旋。
(3)显微镜所成的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________。
当光线较暗时用________和________,当光线较强时用________和________。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________的放大倍数×________的放大倍数。
(5)观察生物时,无论其大小,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将观察对象移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观察。
低倍镜下视野亮,细胞数目________;高倍镜下视野________,细胞数目________。
二、生物的分类考点3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它们,有必要依据________对它们进行逐级分类。
考点4识别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从高到低分为七个等级:________。
第1课时多种多样的生物考点1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________、应激性、____________、繁殖、____________等。
2 .使用放大镜时,要使生物获得尽可能____________的像,放大镜要靠近生物体。
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是植物能进行________制造有机物,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有机物养活自己。
●新陈代谢生长遗传变异放大而清晰光合作用考点2常见的动物1.根据有无脊椎骨,动物可分为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
2.无脊椎动物中约占动物界4/5左右的是身体分节,体外有外骨骼的_______动物,其中节肢动物中最多的是________。
昆虫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无脊椎脊椎腹节肢昆虫头胸3.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提醒要点] 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区别是卵生和胎生;爬行类动物最早进化成真正的陆生生物。
【针对训练1】2011·义乌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
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椎骨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D.①或④[点拨] 鲸、麻雀、袋鼠都是脊椎动物,其中鲸和袋鼠是哺乳动物,麻雀属于鸟类,它们体温是恒定的。
蟹、蝴蝶、乌贼、蚱蜢都是无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
A考点3常见的植物1.植物按是否有种子分为________植物和_______植物,种子植物根据__________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
无种子植物包括____类、________类、________类。
2.被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有________包被。
植物中大多数种类是________。
3.典型的单细胞植物是________,单细胞动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蕨种子无种子有无果皮藻苔藓果皮被子植物变形虫衣藻草履虫[提醒要点] 1.裸子植物一般情况下含有松”“杉”“柏”等字。
中考科学重点知识点多种多样的生物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生命世界中最为丰富多样的存在,大约有800万种已知的生物种类,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生物种类。
1.动物类:动物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物种类之一,其特点是能够自由活动、摄食、呼吸和繁殖。
常见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这些动物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植物类: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其特点是能够根据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
常见的植物包括树木、草本植物、花卉和蔬菜等。
植物在地球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氧气、食物、药品和栖息地等。
3.真菌:真菌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其特点是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分解有机物质。
常见的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和蘑菇等。
真菌在分解死亡生物体、提供营养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通常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原生生物等。
微生物在食物加工、发酵、分解污染物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常见的生物种类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值得关注。
1.海洋生物: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
常见的海洋生物包括鱼类、海藻、珊瑚和海洋哺乳动物等。
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提供人类食物具有重要意义。
2.昆虫:昆虫是一类具有外骨骼和六条腿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生物。
常见的昆虫包括蝴蝶、蚂蚁、蚊子和蜜蜂等。
昆虫在授粉、分解有机物和作为食物链的一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珍稀濒危动物:由于环境破坏和人类活动,一些特殊的生物面临灭绝的威胁。
例如,大熊猫、华南虎、北极熊和金丝猴等都是受到国际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
4.基因工程生物:基因工程使得科学家们能够进行基因的改造和转移,从而创造出一些新的生物种类。
例如,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等都属于基因工程生物。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地球生命的延续至关重要。
第三部分生命科学第一章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考纲导读】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2.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精讲】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
各种生物形态大小各异,生活习性也大不相同,有陆生、水生、地生、空中生活等。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有新陈代谢的作用(如:获得营养物质、进行呼吸、排出废物)。
2.生物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生物体都具有应激性。
3.生物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4.生物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和结构基础(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6.生物能适应环境,也可以影响环境。
三、常见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是相对的。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活动:改良土壤。
沙地植物:防风固沙。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温度、阳光、水分、大气、食物等。
种内互助种内关系种内斗争(2)生物因素种间关系: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等。
五、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1.生物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1)保护自然资源中大气、水体和土壤等。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禁止滥捕野生动物,禁止乱砍滥伐森林等。
【真题讲练】例1.(07某某)将四种植物类群与代表植物正确连线。
【解析】本题需要按植物的一些主要特征将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如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肾蕨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属于蕨类植物;银杏的种子裸露,枇杷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分别属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答案】 A——c B——d C——b D——a例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1)具有严谨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都有应激性。
(4)都有生长现象。
(5)都能生殖和发育。
(6)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上述基本特征是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2.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物体或细微结构。
(1)显微镜的结构包括镜座、镜柱和镜臂、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镜筒和物镜转换器、准焦螺旋、目镜和物镜等。
其中目镜和物镜是显微镜的最重要部分。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线经反光镜反射,通过玻片标本、物镜、目镜的折射后,将所观察的物体放大,然后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像。
注意: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像,因此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调焦距→放玻片→观察。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本没有觉察。
(4)计算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所观察物体的总放大率=目镜的放大率×正在使用的物镜的放大率。
3.常见生物的种类、形态及生活特性(1)常见的动物类群 (2)常见的植物类群4.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冈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物种丰富,特有属、种繁多,起源古老,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①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内容纲目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2.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3.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4.绿色开花植物的新陈代谢5.人体的新陈代谢.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6.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7.生命活动的调节8.植物的生殖与发育9.人、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0.遗传和进化11.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2010年2011年具体内容选择非选选择① 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② 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③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① 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会用显微镜进行观察;√√② 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运用细胞结构的知识分析某些生命现象;√√③ 识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④ 知道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及其生命意义;⑤ 知道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
√① 学会使用简单的检索表,说出分类的方法,列举生物分类的单位;√② 认识生物的种群、群落的概念及特征;√③ 比较几种不同生境的生物,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④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及稳定性;√⑤ 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⑥ 了解生物圈,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① 对图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说出其功能;② 知道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③ 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④ 说出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⑤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简要过程,认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⑥ 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⑦ 列举植物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
① 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②列举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酶的催化反应实验,体验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③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的能量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④说出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知道骨髓的造血功能。
专题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 。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生长、_____性、繁殖、、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
考点二动物3.现存动物种类大约有_______种。
4.营养方式:________________(异养型)。
5.分类:动物可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动物可分为________ (体内有脊椎骨)和__________(其体内无脊椎骨)。
(1)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鱼类的特点: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水中受精,____ ,体温_______。
如淡水鱼(草鱼)、咸水鱼(带鱼)等;两栖类的特点:身体裸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___呼吸,水中受精,卵生,体温______ ,如青蛙、大鲵等;爬行类(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特点: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呼吸,体内受精,主要为卵生,体温______ ,如蛇、扬子鳄等;鸟类的特点:身体表面有羽毛,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体温____,如鸡、大雁等;哺乳类(动物界中最高等、最完善的动物)的特点:体表被毛,用肺呼吸,体内受精,________ ,________ ,如狗、猫等。
(2)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可分为________(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________ ,如水螅;扁形动物,如血吸虫;,如蛔虫;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如蚯蚓;(身体柔软、有贝壳),如河蚌;________(身体分节,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如蝴蝶;棘皮动物,如海星。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有_______种,是动物界中最大的家族。
益虫:蚕蛾、螳螂等;害虫:蝗虫、苍蝇等。
考点三植物6.营养方式:绝大部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自己养活自己(自养型)。
7.分类:________和________ ____。
(1)种子植物主要用____繁殖,包括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如松树、铁树;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如豌豆、西瓜,是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2)无种子植物包括_____ 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
蕨类植物由根、茎、叶组成,生活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用繁殖;苔藓植物由茎、叶组成,无根,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用孢子繁殖;藻类植物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藻类(如衣藻)和多细胞藻类(如水绵),靠_________或_____繁殖。
考点四真菌8.营养方式:________ _____ (异养型)。
9.分类:,如酵母菌;,如霉菌、食用菌。
10.繁殖方式:__________ __________ 。
考点五生物分类11.根据__________ ________分为原核生物,如细菌;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
细菌和真菌合称______ 。
考点六生物多样性12.现存的生物约有______种。
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二、中考典例精析例1.(绍兴)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下列“明星”,属于生物的是()【答案】B变式训练1.下列物体,属于非生物的是( )例2.(义乌)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
他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①体温是否恒定②是否有脊椎骨③卵生还是胎生④水生还是陆生A.①或②B.②或③C.③或④D.①或④【答案】A变式训练2.小明给植物分类时,把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苔藓、蕨归为一类。
他的分类依据是( )A.草质茎和木质茎B.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C.有根的和无根的D.生活在陆地上的和生活在水中的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衢州)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A.黑松B.蕨C.大豆D.海带2.(义乌)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
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调节粗准焦螺旋C.换用高倍镜D.用更大的光圈3.(金华)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A B C D4.)分类是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下列分类结果错误的是()A.地球、水星和木星都属行星B.鲫鱼、乌贼和麻雀都属脊椎动物C.矿泉水、纯牛奶和纯果汁都是混合物D.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5.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放大倍数最小的镜头组合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5×,物镜40×C.目镜10×,物镜10×D.目镜10×,物镜40×7.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进行足球比赛的智能机器人B.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各种生物化石C.通过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D.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8.单细胞动物与单细胞植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会运动B.个体大小C.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D.是否生活在水中9.观察蚯蚓的环带上是否生有刚毛,应该()A.先使用放大镜,后使用显微镜B.只使用放大镜C.先使用显微镜,后使用放大镜D.只使用显微镜10.蕨、柏树、桃树三种植物结构上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种子B.都用孢子繁殖C.都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D.都具有根、茎、叶三种器官11.制作洋葱表皮装片一般有四个步骤: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取一小块洋葱表皮;③盖上盖玻片;④将表皮放入水滴中展平。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12.下列四组生物中,均属于真核生物的是()A.蓝藻与酵母菌B.衣藻与变形虫C.大肠杆菌与蛔虫D.病毒与根霉菌13.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C.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14.在光亮处用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绿藻和酵母菌,其结果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养液中()A.缺少无机盐B.含氧量太高C.缺少有机养分D.不含二氧化碳15.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
培养皿培养基成分培养皿中的菌落数Ⅰ琼脂、糖类35Ⅱ琼脂、糖类和维生素250Ⅲ琼脂和维生素0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是()A.培养皿Ⅰ和ⅢB.培养皿ⅡC.培养皿Ⅰ和ⅡD.培养皿Ⅱ和Ⅲ16.酸奶是一种有益的乳制品,泡菜也是特色菜,这是人们利用了哪种生物的发酵作用?()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曲霉菌D.乳酸菌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3分)(温州)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
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
(填写一种仪器名称)18.(湖州)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图示。
例如,A类动物是以卵生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的。
(1)蟒蛇属于五类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类动物。
(2)图中C类动物是以____________(填“终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为分类依据进行归类。
19.(3分)(金华)地球上现有的动物约有125万种,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现有如下动物:①蜘蛛,②鲫鱼,③蚯蚓,④狗。
小郑同学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
(填选项字母)A.是否有脊椎骨B.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胎生哺乳20.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①),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________方向。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②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_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的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要求写出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_____。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
检查得知,显微镜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湖州)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型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1)乙学者所提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________与甲学者所提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
(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的理由是________。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参考答案专题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考点知识梳理1.有无生命2.应激新陈代谢3.125万4.摄取现成有机物5.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1)卵生不恒定肺体温不恒定肺体内受精体温不恒定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体温恒定(2)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100多万6.光合作用7.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1)种子(2)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孢子细胞分裂孢子8.摄取现成有机物9.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10.细胞分裂或孢子11.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微生物12.500万二、中考典例精析1.D2.B三、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D 2.D 3.A 4.B 5. D6.A 7.D 8.C 9.B 10.D11.C 12.B 13.B 14.C 15.D16.D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放大镜18.(1)爬行(2)胎生、哺乳19.A20.(1)逆时针(2)左下(3)①将平面反光镜改为凹面反光镜;②增大光圈(4)少(5)切片厚薄不均21.(1)四(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