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98 MB
- 文档页数:21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全)1. 引言此教程旨在帮助初中生和高中生顺利衔接语文研究,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过渡并取得好成绩。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简单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 听力和口语2.1. 听力初高中语文衔接的第一步是提高听力能力。
学生应该经常进行听力练,包括听录音和参加听力考试。
这有助于他们在高中时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并更好地应对听力考试。
2.2. 口语良好的口语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研究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口语练,包括与同学进行对话、朗读、演讲等活动。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 阅读和理解3.1. 阅读培养阅读惯对学生的语文研究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每天阅读一定量的中文书籍、文章和新闻,以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理解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研究的关键。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各种阅读技巧,例如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和推断作者意图。
这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写作和作文4.1. 写作技巧学会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对学生的语文研究非常有帮助。
学生应该研究如何合理地组织文章结构、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4.2. 作文练积累作文经验对学生的语文研究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定期进行作文练,包括议论文、叙事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作文。
这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通过培养听力和口语能力,发展阅读和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写作和作文技巧,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顺利衔接语文研究并取得好成绩。
本教程提供的简单策略和方法将帮助他们在语文研究中取得成功。
以上是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的概要,希望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升高中语文衔接教案讲义大全
前言
初三升高中是每个学生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和必修科目,对于日后的研究、事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让初三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的研究,本教案特别编写此文档,旨在帮助初三学生顺利地跨越初高中的重要节点。
第一章课程介绍
本章主要介绍教案内容、研究目标、适用范围等信息。
第二章语文知识点回顾
本章主要回顾初中语文知识点,为升入高中语文做好铺垫。
包括词语理解、句子理解、阅读理解、作文技巧等。
第三章语文阅读教学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研究和理解高中语文课本及相关文本。
第四章文言文阅读教学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介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作文教学
本章主要介绍如何写好高中语文作文,包括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第六章高考语文
本章主要介绍高考语文的科目状况、考试内容、备考方法、应试技巧等。
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相信初三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的研究内容,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结束语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让大家在升入高中后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学习生活。
初中升高中语文衔接讲义及配套训练(初升高讲义含答案)引言初中升入高中是学生研究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新的研究环境和要求,本讲义和配套训练旨在提供初中升高中语文衔接的必要知识和练,以帮助同学们在语文学科上更好地过渡和提升。
第一部分:初中语文衔接要点1.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同学们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文言文、古代诗歌、现代散文等。
本部分将介绍高中语文的阅读要点和技巧,并提供相关的练题。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同学们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包括文言文、古代诗歌、现代散文等。
本部分将介绍高中语文的阅读要点和技巧,并提供相关的练习题。
2. 作文能力的发展:高中语文要求同学们能够进行更加深入和独立的思考,写出有逻辑、有观点、有文采的文章。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高中作文的要求和写作技巧,并提供写作训练的题目和范文。
作文能力的发展:高中语文要求同学们能够进行更加深入和独立的思考,写出有逻辑、有观点、有文采的文章。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高中作文的要求和写作技巧,并提供写作训练的题目和范文。
第二部分:配套训练1. 阅读理解训练:包括文言文、现代散文、诗歌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训练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每篇阅读材料后面都附有相关的练题,并提供答案和解析。
阅读理解训练:包括文言文、现代散文、诗歌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训练同学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每篇阅读材料后面都附有相关的练习题,并提供答案和解析。
2. 作文训练:根据高中语文作文的要求和写作技巧,提供各种话题的写作训练题目,引导同学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写作实践。
每个题目后面都附有范文供参考。
作文训练:根据高中语文作文的要求和写作技巧,提供各种话题的写作训练题目,引导同学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写作实践。
每个题目后面都附有范文供参考。
结语初中升入高中是一个新的起点,理解和掌握高中语文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研究发展至关重要。
第14讲课文自学劝学1.疏通文意,翻译全文2.归纳整理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并熟记。
3.背诵默写全文一读懂原文,并翻译。
劝学(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曰:学不可以已.(yǐ)(动词,停止)。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2)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木直中(zhònɡ)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輮(róu)(同“”,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yòu)槁暴..(pù)(晒干),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经过墨线比量)则直,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就,动词,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cān xǐnɡ)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片刻,一会儿)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踮起脚后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假.(借助)舆.(yú)(车)马者,非利足..(船只)..(善于奔走)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于游水)也,而绝.(横渡)江河。
②君子生.(xìnɡ)(同“性”,天性)非异也,善假于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也。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前言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
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
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
诗人艾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
”同学们,高一就是其中紧要处的紧要一步:一方面,大家刚刚通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试——中考,刚刚享受到“彻底获得自由”的感觉,正想好好休息休息、娱乐娱乐;另一方面,在没有什么准备甚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崭新的高中生活就杀到了大家眼前。
处于休闲状态的我们,不免有点儿措手不及: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与同学、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学习要求……总之,一切都是新的。
此外,初、高中语文教材知识体系的脱节,更是给大家在新阶段的学习带来了新障碍。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的初衷,就是想解决上面提到问题中的一些。
为此:一、本资料尽力弥补初、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的脱节;二、尝试解决初、高中教材编排体例、学习内容及要求的异同问题,尝试解决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三、本资料既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又初步介绍高中语文学习的新内容。
本资料原始来自于相关教学书籍、杂志、网站,由南外仙林李欣于二〇〇九年暑假根据江苏高考以及本校的具体情况修订,增加了某些个人的观点和具体实践。
本资料的一切不足,敬请同行和同学们谅解、指正!本资料欢迎大家下载、引用、分发及再编辑等一切操作。
目录前言 (1)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方法篇 (1)如何迈过高一这道坎? (1)进入高一的十个要点 (2)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区别 (5)语文的学习方法 (6)语文学习方法三字经 (7)高中语文学习经验技巧汇总 (9)如何写语文笔记 (9)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0)培养自己的文言文自学能力 (12)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知识篇 (14)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石——现汉语法 (14)概述 (14)一、词类 (14)二、短语 (17)三、句子 (17)四、病句 (18)练习一 (25)理解文言的绿色通道——文言语法 (27)一、文言实词的几种活用 (27)练习二 (30)二、几种重要的文言句式 (31)练习三 (34)练习四 (35)附录 (39)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39)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39)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40)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49)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49)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49)六、表示时间的词 (50)七、其他常用词语 (50)诗歌鉴赏答题模式例析 (52)一、形象(意象)类 (52)二、意境类 (53)三、情感主旨类 (54)四、表达技巧类 (55)五、语言类 (56)六、多角度综合类 (59)练习参考答案 (62)练习一 (62)练习二 (63)练习三 (63)练习四 (63)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方法篇如何迈过高一这道坎?对每一个高中新同学来说,如何使自己能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尽快适应高中生活,都是眼下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