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临床试验设计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121.02 KB
- 文档页数:52
一、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局部,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⑴首页;⑵试验药物简介,包括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⑶研究目的;⑷试验样品,包括样品名称、号、制剂规格、制剂制备单位及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存条件、样品数量并附药检质量人用合格报告单;⑸受试者选择,包括志愿受试者来源、人选标准、排除标准、入选人数及登记表;⑹筛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⑺工期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CRFs〕及知情同意书应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后才能开始I期临床试验⑻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见后〕;⑼观察指标〔见后〕;⑽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⑾总结报告;⑿末页。
1、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①一般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必要时设抚慰剂对照组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②最小初试剂量按Blackwell改进法计算并参考同类药物临床用量进行估算〔见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二版1998:298〕。
③最大剂量组确实定〔相当于或略高于常用临床剂量的高限〕。
④剂量组常设5个单次给药的剂量组,最小与最大剂量之间设3组,剂量与临床接近的组人数8~10人,其余各组每组5~6人。
由最小剂量组开始逐组进行试验,在确定前一个剂量组平安耐受前提下开始下一个剂量,每人只接受一个剂量,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在单决给药耐受性试验时进行剂量递增连续试验。
⑤方案设计时需对试验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响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方案应包括处理意外的条件与措施。
⑥与试验方案同时设计好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s,CRFs〕、流程图〔Chart〕与各项观察指标。
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①剂量选择选择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全组受试者均能耐受的高、中、低3个剂量,其中,中剂量应与准备进行临床Ⅱ期试验的剂量相同或接近,3个剂量之间应呈等比或等差关系。
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⑴首页;⑵试验药物简介,包括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⑶研究目的;⑷试验样品,包括样品名称、号、制剂规格、制剂制备单位及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存条件、样品数量并附药检质量人用合格报告单;⑸受试者选择,包括志愿受试者来源、人选标准、排除标准、入选人数及登记表;⑹筛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⑺工期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CRFs)及知情同意书应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后才能开始I期临床试验⑻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见后);⑼观察指标(见后);⑽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⑾总结报告;⑿末页。
2.3.1.1 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①一般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必要时设安慰剂对照组进行随机双官对照试验。
②最小初试剂量按Blackwell改良法计算并参考同类药物临床用量进行估算(见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二版 1998:298)。
③最大剂量组的确定(相当于或略高于常用临床剂量的高限)。
④剂量组常设5个单次给药的剂量组,最小与最大剂量之间设3组,剂量与临床接近的组人数8~10人,其余各组每组5~6人。
由最小剂量组开始逐组进行试验,在确前一个剂量组安全耐受前提下开始下一个剂量,每人只接受一个剂量,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在单决给药耐受性试验时进行剂量递增连续试验。
⑤方案设计时需对试验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方案应包括处理意外的条件与措施。
⑥与试验方案同时设计好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s,CRFs)、流程图(Chart)与各项观察指标。
2.3.1.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①剂量选择选择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全组受试者均能耐受的高、中、低3个剂量,其中,中剂量应与准备进行临床Ⅱ期试验的剂量相同或接近,3个剂量之间应呈等比或等差关系。
SFDA新药临床试验批件:XXXX号XXXX注射液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试验单位:XXXX试验负责:XXXX申办单位:XXXX方案设计:XXX,XXXX版本日期:200xxxxxXXX注射液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方案1 研究背景XXX注射液具有养血活血,益气通脉之功能;主治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症见胸部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暗紫脉沉弦;以及心肌梗塞、脑血栓及其后遗证、脑供血局限性。
1.1 制备工艺、质量原则及稳定性概述本方由XX和XXX两味中药构成,剂型设计为中药注射剂(输液),由于两者有效部位旳构造与理化性质不一样,故采用XX、XXX分别提取纯化再合并配液旳工艺。
在质量控制上采用HPLC和薄层扫描法定量分析XX素、原儿茶醛及XXX甲苷含量;以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为对照品测定了多糖含量,分析了氨基酸组分,严格控制并检测了制剂中旳不溶性微粒、澄明度、蛋白质、鞣质、草酸盐、树脂、钾离子、重金属、砷盐、总固体、炽灼残渣旳项目,用薄层法定性分析并鉴别了制剂中XX和XXX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XXX注射液质量原则”。
XXX注射液样品常温考察三个月,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原则规定,阐明本品具有良好旳稳定性。
1.2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概述XXX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克制心率增快扩张外周血管、增强心功能;减少脑梗塞重量、脑含水量,大剂量减少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血小板汇集、减少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活血化瘀旳作用;拮抗垂体后叶素旳作用。
1.3临床前毒理学研究概述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静脉注射旳LD50为98。
4g生药/kg;小鼠腹腔注射旳LD50为128。
7g生药/kg。
动物长期毒性研究成果表明:用含生药材8.1、16.2和32.4g/kg旳剂量给SD大鼠持续腹腔注射XXX注射液六周,除大剂量组动物有活动减少、毛松乱、精神萎靡不振、腹泻、瘦弱等现象,未见其他明显毒性反应。
方案设计(Protocol design)-临床试验操作流程一、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首页∙试验药物简介,包括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研究目的;∙试验样品,包括样品名称、编号、制剂规格、制备单位及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存条件、样品数量并附药检报告单;∙受试者选择,包括志愿受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入选人数及登记表;∙筛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见后);∙观察指标(见后);∙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总结报告;∙末页。
1、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一般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必要时设安慰剂对照组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最小初试剂量按Blackwell改良法计算并参考同类药物临床用量进行估算(见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二版 1998:298);∙最大剂量组的确定(相当于或略高于常用临床剂量的高限);∙剂量组常设5个单次给药的剂量组,最小与最大剂量之间设3组,剂量与临床接近的组人数8~10人,其余各组每组5~6人。
由最小剂量组开始逐组进行试验,在确前一个剂量组安全耐受前提下开始下一个剂量,每人只接受一个剂量,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在单决给药耐受性试验时进行剂量递增连续试验;∙方案设计时需对试验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方案应包括处理意外的条件与措施;∙与试验方案同时设计好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CRF)、试验流程图(Chart)等。
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剂量选择:选择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全组受试者均能耐受的高、中、低3个剂量,其中,中剂量应与准备进行临床Ⅱ期试验的剂量相同或接近,3个剂量之间应呈等比或等差关系;∙受试者选择: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筛选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采用三交叉拉丁方设计,全部受试者随机进入3个试验组,每组受试者每次试验时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试验药,3次试验后,每名受试者均按拉丁方设计的顺序接受过高、中、低三个剂量,两次试验间隔均应超过5个半衰期,一般间隔7~10天。
I期临床试验的设计与操作在临床试验的设计与操作中,关键的部分是确保试验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
一个成功的临床试验需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
本文将介绍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操作的一般步骤,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一、临床试验设计1.确定研究目的:在设计临床试验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目的可以是评估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等。
确定清晰的研究目的有助于明确研究的研究问题和相应的研究设计。
2.确定研究对象:在确定研究对象时,需要考虑研究中包含的人群特征、疾病严重程度、疾病持续时间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有助于确保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制定研究方案:在制定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研究的设计类型、样本量的确定、分组方法、随机化方法、盲法等。
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可以提高试验的严谨性和可靠性。
4.编制研究流程:在设计临床试验时,需要编制详细的研究流程,包括研究的具体操作步骤、参与者的招募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等。
编制清晰的研究流程有助于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5.确保试验安全性:在设计临床试验时,需要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包括遵循伦理原则、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和安全、避免潜在风险等。
确保试验的安全性是临床试验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二、临床试验操作1.招募研究对象: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要招募符合研究要求的研究对象。
招募研究对象时需要明确研究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并对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筛选和评估。
2.确保试验的执行质量: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要确保试验的执行质量,包括遵循研究方案的操作步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试验的严谨性等。
执行质量的保障是一个成功临床试验的关键。
3.盲法管理:在进行临床试验时,需要注意盲法管理,即试验人员和研究对象对治疗分组信息的不知情。
盲法管理有助于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一期临床试验设计方案03-10-23 I期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李金恒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药理科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com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化学药品注册分类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1 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2 改变给以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3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4 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 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注册分类15的品种为新药注册分类6的品种为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药物临床研究分类临床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药物临床研究要求注册分类12的新药临床试验注册分类34的新药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至少100对注册分类5的新药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 BE 试验 1824例其他非口服固体制剂临床试验至少100对速释缓释控释制剂单次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至少100对注册分类6的药品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 BE 试验 1824例其他非口服固体制剂可免临床研究临床试验分期 I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阶段耐受性程度药代动力学 II 期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随机盲法对照评价安全性有效性 III期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在较大范围内考察疗效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 IV期新药上市后申请人自主应用研究阶段广泛条件下考察疗效ADR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 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阶段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期研究内容 1 耐受性试验是安全性不是有效性 2 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目的 1 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 2 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制定II期给药方案提供依据临床试验前的研究资料临床前动物实验已证明安全性有效性报请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 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 IIIIII期临床试验的批准件常一同下达但不可同时开始应严格执行I期在先的原则一耐受性试验试验程序国家SFDA批件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记录表编制SOP制定伦理委员会审定临床研究方案知情同意书研究人员培训I期病房的准备体检初选自愿受试者合格者入选合格入选者知情同意志愿受试签署知情同意书单次耐受性试验累积性耐受性试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总结报告入选标准健康志愿者必要时为轻型患者如抗肿瘤药物尤为细胞毒药物年龄在 18,50岁男女各半男科和妇科用药除外体重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或体重指数为2427 同一批试验受试者体重应相近标准体重 kg 07 身高cm - 80例身高180cm者标准体重为700kg入选范围为630770kg 体重指数 BMI 体重kg 身高m 2 血液生化检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月经期视具体药物情况而定有重要的原发性疾病精神或躯体上的残疾患者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病史具有较低入组可能性情况如体弱等过敏体质两种以上药物食物花粉患有可使依从性降低的疾病如ED患者参加西地那非类药物试验研究者认为不能入组的其他受试者退出标准受试者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按量用药使用其他影响耐受性判断的药物或食物受试者不愿意继续进行临床试验主动提出退出者失访剔除标准不符合入选标准者符合排除标准者未药用者无任何记录者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总数 20-40 人每人只用1个剂量预先确定起始剂量最大耐受量 MTD 在起始剂量最大耐受量范围内预设68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人数低剂量23人组接近治疗量68人组给药途径推荐用于临床的给药途径起始剂量应用后如无ADRs可逐步递增剂量低剂量高剂量以找出MTD 第一个剂量组试验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剂量组试验确定最大耐受量–试验终止在某剂量组试验中出现了不良反应此前的较低剂量为最大耐受量试验终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等半数受试者如3648 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抗癌药半数如3648出现较重的不良反应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耐受量仍无毒副反应时不再增加剂量试验终止单次给药试验起始剂量的估计有同样药临床耐受性试验参考国外文献取其起始剂量的12 有同类药临床耐受性试验参考取其起始剂量的14 同类药临床有效量取该剂量的110作为起始剂量无参考时根据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推算起始剂量由临床前资料估算单次给药起始剂量 Blachwell法敏感动物 LD50的1600或最低有毒量的 160 改良Blachwell法考虑安全性两种动物急毒试验 LD50的1600及两种动物长毒的有毒量的 160以其中最低者为起始剂量 Dollry法考虑有效性最敏感动物最小有效量的 150-1100 改良Fibonacci法起始量较大用于抗癌药小鼠急毒 LD10的1100或大动物最低毒性剂量的 140-130 起始剂量估算例某药口服临床前药效及毒性试验结果小鼠急毒 LD50,3000 mgkgLD10,1900 mgkg最小有效量MED,200 mgkg大鼠急毒LD50,1000mgkg最小有效量MED,100 mgkg长毒最低有毒量,360 mgkg家犬长毒最低有毒量,180 mgkg长毒最大耐受量, 60 mgkg同类药物人体治疗量,10mgkg , 600 mg起始剂量估算mgkgmgkg BlachwellDollery FibonacciLD50 长毒有毒量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毒量小鼠 3000600 50200100 20 1900100 19大鼠 1000600 17 36060 60 100100 10家犬 18060 3018040 45人体1010 10取最小值 17 10-2045-19起始剂量以Blachwell法定为 17 mgkg 96-102 mg人取100mg人注意安全范围很大的药物可取最大值单次给药最大剂量的估计同样药同类药或结构相近的药物单次最大剂量动物长毒试验引起中毒症状或脏器出现可逆性变化剂量的 110 动物长毒试验最大耐受量的 1512 最大剂量范围内应包括预期的有效剂量注意可操作性最大剂量估算 mgkgmgkg 长毒最低中毒量长毒最大耐受量临床有效量110 1512家犬 18010,18 605,12人体。
Ⅰ期临床试验方案申办者:申办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主要研究者:研究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监查员:单位:地址:邮编:电话:内容1.试验药物简介2.研究目的3.试验样品4.受试者选择5.筛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6.Ⅰ期临床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CRFs)7.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8.观察指标9.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10.总结一、试验药物简介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二、研究目的1、本试验测定健康受试者,给XXXX药后血清中的药物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国人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2、研究健康受试者给XXXX药后的耐受程度及安全性,找出最大耐受剂量,并根据试验结果为Ⅱ期临床试验提出安全的给药剂量。
三、试验样品样品名称:代号:制剂规格:制剂制备单位: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存条件:样品数量:(附药检质量人用合格报告单)四、受试者选择受试者权利与安全(根据GCP原则)1、本方案须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所有受试者须了解试验目的,方法,药物作用及可能的反应,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3、受试者享有知情同意书上规定的权利,且从试验的任何角度,有权随时退出试验而不会遭到歧视和报复,其医疗待遇与权益不受影响。
4、必须让受试者了解到,参加试验及在试验中的个人资料均属保密。
伦理委员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申办者在工作需要时,按规定可以查阅受试者的资料。
5、试验目的、过程与期限、检查操作、受试者可能的受益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告知受试者可能被分配到试验的不同组别。
6、试验期间,受试者可随时了解与其有关的信息资料。
7、在获得知情同意书前,研究者应给予受试者或法定代理人足够的时间了解试验的细节,并有机会获得对试验质疑的满意回答。
8、知情同意的过程应采用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能理解的语言和文字。
9、如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受试者需要药物或非药物治疗,延长住院时间和出院后休息时间而误工者,所发生的额外费用及补偿费由申办者负责提供。
方案设计(Protocol design)-临床试验操作流程一、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首页•试验药物简介,包括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研究目的;•试验样品,包括样品名称、编号、制剂规格、制备单位与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存条件、样品数量并附药检报告单;•受试者选择,包括志愿受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入选人数与登记表;•筛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见后);•观察指标(见后);•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总结报告;•末页。
1、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一般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必要时设安慰剂对照组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最小初试剂量按Blackwell改良法计算并参考同类药物临床用量进行估算(见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二版1998:298);•最大剂量组的确定(相当于或略高于常用临床剂量的高限);•剂量组常设5个单次给药的剂量组,最小与最大剂量之间设3组,剂量与临床接近的组人数8~10人,其余各组每组5~6人。
由最小剂量组开始逐组进行试验,在确前一个剂量组安全耐受前提下开始下一个剂量,每人只接受一个剂量,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在单决给药耐受性试验时进行剂量递增连续试验;•方案设计时需对试验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方案应包括处理意外的条件与措施;•与试验方案同时设计好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CRF)、试验流程图(Chart)等。
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剂量选择:选择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全组受试者均能耐受的高、中、低3个剂量,其中,中剂量应与准备进行临床Ⅱ期试验的剂量一样或接近,3个剂量之间应呈等比或等差关系;•受试者选择: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筛选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采用三交叉拉丁方设计,全部受试者随机进入3个试验组,每组受试者每次试验时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试验药,3次试验后,每名受试者均按拉丁方设计的顺序接受过高、中、低三个剂量,两次试验间隔均应超过5个半衰期,一般间隔7~10天。
一、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首页•试验药物简介,包括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研究目的;•试验样品,包括样品名称、编号、制剂规格、制备单位及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样品数量并附药检报告单;•受试者选择,包括志愿受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入选人数及登记表;•筛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见后);•观察指标(见后);•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总结报告;•末页。
1、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一般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必要时设安慰剂对照组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最小初试剂量按Blackwell改良法计算并参考同类药物临床用量进行估算(见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二版1998:298);•最大剂量组的确定(相当于或略高于常用临床剂量的高限);•剂量组常设5个单次给药的剂量组,最小与最大剂量之间设3组,剂量与临床接近的组人数8~10余各组每组5~6人。
由最小剂量组开始逐组进行试验,在确前一个剂量组安全耐受前提下开始下量,每人只接受一个剂量,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在单决给药耐受性试验时进行剂量递增连续试验;•方案设计时需对试验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方案应包括处理意外的条件与•与试验方案同时设计好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CRF)、试验流程图(Chart)等。
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剂量选择:选择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全组受试者均能耐受的高、中、低3个剂量,其中,中剂量备进行临床Ⅱ期试验的剂量相同或接近,3个剂量之间应呈等比或等差关系;•受试者选择: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1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筛选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采用三交叉拉丁方设计,全部受试者随机进入3个试验组,每组受试者每次试验时分别接剂量的试验药,3次试验后,每名受试者均按拉丁方设计的顺序接受过高、中、低三个剂量,两次隔均应超过5个半衰期,一般间隔7~10天。
1 I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依次进行的三部分,即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方案、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方案。
I期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⑴首页;⑵试验药物简介,包括中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前药理与毒理研究结果、初步临床试验结果;⑶研究目的;⑷试验样品,包括样品名称、号、制剂规格、制剂制备单位及制备日期、批号、有效期、给药途径、储存条件、样品数量并附药检质量人用合格报告单;⑸受试者选择,包括志愿受试者来源、人选标准、排除标准、入选人数及登记表;⑹筛选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⑺工期试验方案、病例报告表(CRFs)及知情同意书应报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后才能开始I期临床试验⑻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见后);⑼观察指标(见后);⑽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⑾总结报告;⑿末页。
1.1 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①一般采用无对照开放试验,必要时设安慰剂对照组进行随机双官对照试验。
②最小初试剂量按Blackwell改良法计算并参考同类药物临床用量进行估算(见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二版1998:298)。
③最大剂量组的确定(相当于或略高于常用临床剂量的高限)。
④剂量组常设5个单次给药的剂量组,最小与最大剂量之间设3组,剂量与临床接近的组人数8~10人,其余各组每组5~6人。
由最小剂量组开始逐组进行试验,在确前一个剂量组安全耐受前提下开始下一个剂量,每人只接受一个剂量,不得在同一受试者中在单决给药耐受性试验时进行剂量递增连续试验。
⑤方案设计时需对试验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方案应包括处理意外的条件与措施。
⑥与试验方案同时设计好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s,CRFs)、流程图(Chart)与各项观察指标。
1.2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要点①剂量选择选择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中全组受试者均能耐受的高、中、低3个剂量,其中,中剂量应与准备进行临床Ⅱ期试验的剂量相同或接近,3个剂量之间应呈等比或等差关系。
一期临床实验在医学研究领域,临床实验是评估新药、疗法或治疗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期临床实验作为临床试验的首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评估新药或治疗方法的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期临床实验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所需注意事项。
一、基本概念一期临床实验是指在正式应用于人体之前,对新药或治疗方法进行初步评估的实验研究。
在此阶段,研究对象通常是健康志愿者或患有特定疾病但病情稳定的患者。
一期临床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新药在人体内的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情况,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同时初步了解其对疾病的疗效。
二、设计要点1.受试者选择:一期临床实验的受试者需符合特定的入选标准,包括年龄、性别、病史、药物过敏史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开始前会进行详细的筛选和初步评估。
2.实验草案:实验草案是一期临床实验的重要文档,其中包括实验目的、方法、药物使用说明、研究方案等内容。
实验草案需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确保实验过程符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要求。
3.组别设置:一期临床实验通常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实验组接受新药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或已有的标准治疗。
4.观察指标:观察指标是评估一期临床实验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要素,如生物化学指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
观察指标的选择应基于实验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同时需要注意指标的客观性和可行性。
5.样本容量:一期临床实验样本容量的确定基于统计学原则和实验设计要求。
样本容量过小可能导致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过大则可能浪费资源和时间。
在确定样本容量时,需充分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
6.数据分析:对一期临床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是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数据分析应严格按照实验草案和统计分析计划进行,结果应准确反映实验效果。
三、注意事项1.伦理问题:在进行一期临床实验前,需确保实验方案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
I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试验方案设计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试验方案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临床试验。
【规程】临床试验开始前必须制定试验方案,我国的现行法规允许试验方案由研究者与申办者共同商定并签字,报伦理委员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1.所有试验方案都按统一版式制定,每份试验方案的一个封面都提供一般信息,其内容包括:试验方案的题目、编号、研究机构名称、地址、主要研究者姓名、职称、试验起止日期、药品注册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等。
2.试验方案正文应包括如下内容(1)临床试验的题目。
(2)试验的目的和背景:包括试验药物的名称、临床前研究中有临床意义的发现和与该试验有关的临床试验结果、已知对人体的可能危险与受益,及试验药物存在人种差异的可能。
(3)试验设计:需有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参与,以科学设计试验方案,如为对照或开放、平行或交叉、双盲或单盲、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和步骤、单中心或多中心等;试验设计流程图、步骤与规程。
(4)受试者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选择步骤、分配方法、退出或剔除标准。
(5)根据统计学原理计算要达到试验预期目的所需的病例数。
(6)给药与试验①给药方案,包括试验用药品的名称、剂型、剂量、给药方案、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和有关联合用药的规定;②拟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项目、测定的次数和药代动力学分析等;③临床观察、随访和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④中止临床试验的标准,结束临床试验的规定。
(7)试验用药品(包括试验药物、对照药物和安慰剂)的管理(8)①对药品包装和标签的说明;②试验用药品的登记与使用记录、递送、分发方式及储藏条件;③试验用药品编号的建立和保存,揭盲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破盲的规定。
(8)试验文件的管理①受试者的编号、随机数字表及病例报告表的保存手续;②试验用药品编号、原始数据的保存等。
(9)疗效评定标准,包括评定参数的方法、观察时间、记录与分析。
一期临床实验病房设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日益重要,临床实验病房的设计与建设也变得愈发重要。
一期临床实验病房的设计旨在为临床试验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环境,以确保研究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性。
本文将就一期临床实验病房的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1. 室内环境设计一期临床实验病房的室内环境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1 空气质量:实验病房应配备高效空气过滤器和通风系统,以确保病房内的空气清洁度和流通性。
1.2 光照与照明:合理的自然光照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病人的舒适度,还有助于保持病人正常的生物钟节律。
在夜间或无自然光线的情况下,应采用柔和的照明系统,以减少对病人休息和睡眠的干扰。
1.3 噪声控制:实验病房中可能存在噪声源,例如设备声响、人员活动等。
因此,应在设计阶段合理规划各种活动区域,并考虑噪声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对临床试验和休息的影响。
2. 病床及设备配置2.1 病床布局:病床在实验病房中的布局应符合相关规范,并考虑到医务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患者的个人隐私。
适当的隔离措施也应考虑到传染病的防控需求。
2.2 医疗设备:临床试验病房需要配备一些特殊的设备,例如监测仪器、实验设备等。
设备的选型应根据临床试验的需求,并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达到要求。
2.3 信息设施:实验病房应具备信息管理系统,以确保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的临床数据和试验结果。
此外,必要的通信设施如电话、网络等也应完备。
3. 安全设计3.1 病房进出通道:病房的进出通道应设有适当的门禁控制系统,保证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和离开。
此外,通道应设计成符合无障碍标准,以方便有身体行动不便的患者。
3.2 安全监控系统:实验病房内应安装闭路监控摄像设备,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并方便实验过程的监督和审查。
3.3 火灾安全:病房内应配置相应的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4. 特殊需求考虑4.1 隐私保护:临床实验病房设计中应考虑患者的个人隐私,例如提供独立的盥洗室和更衣室,为患者提供私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