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交通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15
近代(1840 —1949 )(1 )海:轮船①最先引进中国的近现代交通工具是轮船,洋务运动时,创办马尾造船厂。
②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③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2)陆:①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自行车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厂。
)②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沪淞铁路:中国出现最早的铁路(外国商人修筑)唐胥铁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出现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③电车,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公共汽车:上海在1924年出现,北京则是在1935年开始有。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3、现代(1949年后)交通工具发展的特点:发展快,多层次,范围广,不平衡 (具有多层次性原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
)来自网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评论(0) 00 烦心的快乐 3级2010-07-05从马车到自行车到汽车火车。
最后到飞机 (3 )空: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 交通变化将向环保,节能为重点方向发展!评论(0) 00卓尔不群 7级2010-07-07。
交通工具的变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发展:近代交通工具的引入,如轮船、火车、汽车等,大大缩短了商品运输的时间和距离,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经济发展。
2. 文化交流: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了解,有助于推动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3. 社会变革:交通工具的变化也带来了社会变革。
例如,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使得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
4. 国家安全: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于国家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公路和水路的建设增强了国家的战略运输能力,提高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5. 观念转变:交通工具的变化还促使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人们更加注重时间和效率,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交通工具的变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中国的近代交通的作文范文近代交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的纽带。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交通领域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铁路、公路和航空等方面来探讨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
一、铁路交通近代中国的铁路交通可谓是从零开始,然而在不断努力下,如今已建成了互联互通的铁路网络。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于1909年正式开通。
此后,铁路的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国大力推进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干线铁路和支线铁路的修建。
这些铁路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地区间交流以及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中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也在近年来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
二、公路交通公路交通是城乡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近代公路网络建设起步较晚,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规模化建设。
然而,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公路建设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构建了完善的公路网络,特别是在基层乡村道路建设上取得了积极的成就。
这不仅提升了基层交通的便利性,也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并建设了一系列大型跨海、跨江、跨山的公路桥梁,进一步加强了国内、国际之间的交通联系。
三、航空交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民众对出行方式的需求提升,航空交通在中国的发展也日益重要。
中国的近代航空交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迅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民航产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了现代化的航空运输体系。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航空市场,航空公司数量持续增长,路线网络愈发完善。
中国还修建了一些世界级的机场,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国内外航空交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和便利。
总结:作为一个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国的近代交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国75周年交通运输的演变近现代交通工具1.人力车人力车,又称作黄包车,或者东洋车,是一种依靠人力的交通工具,一般有两个轮子,上有座位可坐一到二人,由一个人在前面拉行。
人力车的出现,给城市居民增添了方便快捷的新式代步工具,伴随着它的出现,一个新的职业阶层出现。
2.自行车自行车于19世纪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
3.电车电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工具,自1881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有轨电车后,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
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4.汽车在我国,上海是1924年出现公共汽车,北京迟至1936年才开始有公共汽车上路。
1956年7月14日8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5.轮船现代化的轮船,其中有客轮、货轮和油轮,正在从事着各种关系到人类命运的全球性商业航运。
在我国,1965年4月,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中国近代轮船业得以发端。
在诸多船舶中,最常见的是钢质船、内燃机动力船、螺旋桨推进船等。
轮船发展至今,战略用船已经越来越先进,其中包括各类战略舰船、巡洋舰等。
6.飞机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的历史。
7.火车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具,早期称为蒸汽机车,有独立的轨道行驶。
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混运车。
火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高速列车。
8.地铁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始建于1863年。
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7月1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近代中国的交通变化
近代中国的交通变化
(1) 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
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
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
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
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
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
(2) 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
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
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3) 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该局也在1868年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制船身)惠吉号。
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是指从清朝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发生的变化。
这段时间里,中国交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体现了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首先,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从机械到信息的发展历程。
从清朝开始,中国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古老的方法,比如船只、马匹和大路等。
不仅如此,当时的船只也没有获得改装,因此旅行的人和物品运输的程度也很有限。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建造具有更大推进动力的船只,并且发明了蒸汽轮船等船只。
此外,清朝末期也出现了具有推进力的机车,如马蒸汽车。
机械交通的出现使得中国的交通部门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必要,这就促进了中国交通发展的变革。
其次,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过程也反映了从传统的路网到近代高科技的发展历程。
清朝时期,中国现存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古代中国留下来的遗产,它们在结构和规模上都不能令人满意,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日常交通需求。
因此,当时的中国政府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改建工程,建设了许多宽敞的公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动了铁路、公路和机场的建设,甚至引进了现代高科技的民航机,为中国的交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从清朝时期开始,中国封闭了航海口岸,人们仅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海外旅行和贸易,这对中国的交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放了大量的口岸,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国际贸易,而且也极大地扩展了中国的内外交流,这为中国的交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从机械到信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路网到近代高科技的发展历程和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这些历史变化不仅使中国拥有了现代化的交通网络,而且也为中国在交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力量。
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近代中国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交通发展的重要历程。
在此期间,中国的交通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 铁路建设的兴起近代中国的交通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铁路建设。
19世纪末,铁路作为当时国际上先进的交通工具,先后传入中国。
1900年后,中国先后建成了京汉、沪宁、广汉等数十条铁路。
这些铁路的建设切实促进了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缩小了区域间的差距,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中,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处于落后的地位,铁路建设资金的筹措和建设进度一直存在困难。
同时,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外国列强利用中国铁路的开放,把中国扼杀在经济上。
这也间接地加深了中国在该领域内的民族危机。
2. 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除铁路外,公路建设在近代中国的交通建设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20世纪初期,中国的公路由于繁杂的地形和贫困的经济条件而不够发达。
为了推动公路建设,政府开始组建公路管理部门,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公路建设计划,投资建设交通设施。
同时,政府还在城市中修建了一些铺砌街道。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国际资本的投资。
这也促进了中国市场的国际化,提高了中国企业竞争力,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 航运业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航运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的内陆河流交通运输具有相当的地位,如黄河、长江等。
同时,在中国沿海地区,海上航线的发展也相当发达。
从19世纪末开始,近代中国海事业开始蓬勃发展。
1909年,上海市道港造船厂建成后,国人首次自建了铁船。
此后的年间,中国的造船业和航运业也在不断发展。
总之,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在铁路、公路和水运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成就。
铁路和公路为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和经济往来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