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迁
- 格式:ppt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31
交通工具的发展与变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在发明和改进交通工具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最原始的人力运输到今天车马交替发达的机动交通时代,交通工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古代,人类使用最简单的人力或畜力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
他们利用脚或用畜力拉驾驶的车辆移动物资。
随后,人们发明了轮子,开始使用平底车或马车作为陆地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机械技术得以发展。
蒸汽机动车开始成为陆地交通的主力军,替代了以往依靠马拉的交通方式。
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使机动车大规模应用,性能更稳定的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普及。
20世纪中后期,飞机开始成为重要的长距离交通方式。
随后人类又将目光转向航天,专门设计用于载人航天的航天器应运而生。
20世纪后期,钢丝道路技术的发展使高铁得以问世,极大提升了交通运输效率。
进入21世纪,电动车、自动驾驶车等新型交通工具正受到重视并投入研发。
人工智能和其他新技术也在不断改变和优化交通方式。
随着科技进步,未来交通将越来越智能和自动化,更加绿色环保。
人类社会将迎来一场以交通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以上就是以"交通工具的发展与变迷"为标题的一篇文章内容。
该文章从历史角度简要概述了人类交通工具从最原始到现代各种新兴交
通方式的发展变迁历程。
世界的交通工具和通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交通工具的演变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两方面支撑,对于促进全球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世界不同地区的交通工具发展和通讯技术的演进。
一、交通工具的演变交通工具的演变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步行和动物驱动交通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渐发明了更加先进的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和速度。
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马车、船只和人力车。
马车是古代人类最早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它在陆地上提供了快捷的交通方式。
船只则在水上运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贸易、探险和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
人力车则主要出现在城市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短距离交通服务。
工业革命的到来,引发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与变革。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铁路交通得以大规模发展,铁路的出现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而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同时,汽车的出现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长距离的旅行变得便捷。
航空工业的发展更是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快速交通成为可能,飞机成为人们远距离旅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二、通讯技术的进步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信息传递与交流更加迅捷和便利。
从最早的烟火、飞鸽传书,到现代的电话、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人们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且即时化。
电话是人们最早使用的远程通讯工具之一。
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进行实时交流。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之一,在几十年间发展成为智能手机,提供了更多功能和更方便的移动通信方式。
互联网的兴起,则使得信息传递和知识获取变得更加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信息交流和社交互动,这大大促进了全球范围的文化融合和商业合作。
同时,互联网也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源,使得学习和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容易。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本资料由《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独家提供。
试题精选从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全国260多套各地、各校优秀模拟试题分解而成,同时排版工整、合理,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也请各位同行批..之处、重题评指正,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上传到其它网站,谢谢合作!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名题精解》栏目分课汇总(人教版)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名题分解整理人:龚哲山(福建莆田五中历史组QQ:35152082)吴霞(QQ:993934625)、智玉、朱跃学一、选择题1.(北京市海淀区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清末有人说:“吾之乘电车也,非节费也,实以腕车(人力车)之以人代马,心有不忍,不欲同人道于牛马耳。
且光阴宝贵,取其捷也。
”依据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有()①近代工业的发展②人权与平等思想的影响③节省时间的考虑④晚清政府提倡移风易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电车作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离不开近代工业的发展,题中材料讲乘坐电车原因之一是不忍心用人力取代畜力,②正确;另一原因是光阴宝贵,③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④选项的内容。
2.(浙江省宁波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
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
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近代化的认识。
根据题干材料提供的新情景,有轨电车熟于心市交通工具,它的推广得到广告的促进,因此准确反映的应该是C。
二、非选择题1.(2012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8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导学案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变化概况。
掌握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记忆史实、浏览图片、合作探究问题等,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的变化,感受中国人发展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力图改变中国落后面貌挽救民族危亡的崇高责任和爱国行动。
一、交通的进步 1、近代铁路的发展A 、铁路运输具有速度 运力 、 低廉等优势B 、国人对铁路的认识经历了从 到逐步接受,后来抢修铁路的变化。
【合作与探究】1 结合材料,谈谈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材料一 1876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由于淞沪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很多人说这条铁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结果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并掷入大海。
材料二 甲午战后10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在华修筑铁路权益。
至1911年,全国90%的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北洋政府时期,外国攫取的路权达18000千米;1935年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所攫取的新路权不下7000千米。
材料三 北洋政府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生的战争几十次,除奉系军阀在东北建造一系列铁路外,其他地区均是延续前一期未完成的工程。
2、近代水运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填写 近代中国水运发展【知识·梳理】 自主学习填写起步:1918年 ______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发展:1、1918年,北洋政府设立________,拟定五大民航线路2、1918——1928年十年________3、1949年,共有70架飞机,总航程近8万千米。
【合作与探究】2 近代交通事业总体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从中你有何认识? 二、通讯的变化 1、近代邮政业发展 【知识·梳理】4【知识·梳理】5自主学习 了解近代电讯的发展的历程。
浏览该文件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和通讯工具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从早期的马车和信鸽,到如今的高速列车和5G通信,这个领域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浏览一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1、火车从火车头最初的蒸汽机车到现在的高速动车,火车一直在不断地发展。
19世纪末,电力机车已经开始运用,到20世纪初,火车的速度已经达到100公里/小时。
如今,在一些国家,高速动车的速度甚至超过了300公里/小时。
磁悬浮列车也已出现,不但速度更快,运行效率更高,而且更加环保。
2、汽车汽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汽车仍然是一种奢侈品。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
汽车的速度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最初的40公里/小时到现在的500公里/小时以上。
同时,汽车的燃料也更为环保,出现了大量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3、飞机在飞机出现之前,人们只能利用摩擦力来飞行,如滑翔机等。
直到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才开始真正拥有了翱翔天际的方式。
如今,飞机已经可以飞行超过10,000公里,而且速度超过了900公里/小时,从而大大缩短了国际旅行的时间。
4、船只从最初的木船到现在的邮轮,船只在不断地进化。
如今,游轮成为了人们度假休闲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也是一种充满奢华的享受。
船只的速度和载货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环保船舶的研发也不能被忽视。
通讯工具1、电报电报被认为是现代通信的开始,它被发明的当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它能够让人们在短时间内传递信息,而且跨越了地理位置限制。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报的形式也在逐渐演变,最终被替代了。
2、电话电话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实时通话,而且可以直接对话。
尽管早期的电话黑白不清,质量也不太好,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话的质量和方便性也不断提高,网络电话使得国际交流越来越容易实现。
3、移动电话移动电话的出现(也称作手机)可以说是通讯工具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步。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之小船创作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近代交通工具的演变(1)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①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②自行车:又称脚踏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2)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①轮船: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②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③电车:1906年,天津建成了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④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⑤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开始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2.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1)具体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以至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捷灵巧的摩托车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又一重要交通工具。
③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家庭汽车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公路交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⑤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2003年,投入商业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⑥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
(2)主要特点:受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具体环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事业(1)背景: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中国还处于依靠驿站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一、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1.近代: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1)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2)饮食:西餐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传统),外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4)风俗: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②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等新节日。
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仁人志士的推动;(3)民主思潮的促进;(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2、现代:1949至今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2).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
(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
穿: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年轻人的服饰,逐步融入国际潮流。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工买到合适的住房4)风俗习惯: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