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理论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理论讲稿5篇第一篇: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理论讲稿教学目标•掌握ATP在肌肉活动时的作用及其维持稳态的途径。
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难点:ATP的生成过程。
二、ATP与ATP稳态(一)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媒介—ATP细胞在能量转换中利用的耦联,是一种既是能量受体又是能量供体的ATP。
(三)ATP稳态机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维持其ATP恒定含量的现象。
其途径有CP 转化、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等。
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一)糖类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糖类,1克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可释放约4kcal的热量,体内糖类以糖原和葡萄糖的形式存在,其分解形式有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两种。
超长时间的运动可导致机体糖原的耗竭,因此应适当补糖(二)脂肪是细胞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可释放约9.5kcal的热量。
机体摄入并吸收过多的能源物质,在活动量减少时,脂肪储存会增多。
脂肪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三)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成人每天约有18%的能量来源于蛋白质,1克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可释放约4.3kcal的热量,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不断被消耗且不能及时补充时,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的能量会增多。
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四、ATP的生成过程(一)ATP生成的无氧代谢过程1.磷酸原供能系统:ADP+CP→ATP+C2.糖酵解供能系统:糖在缺氧的条件下合成ATP,这一过程中糖不完全分解生成乳酸。
(二)ATP生成的有氧代谢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经脱羧、脱氢反应生成乙酰辅酶A。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五、不同途径合成ATP的总量及效率磷酸原系统ATP供应总量最低,但能提供最高的ATP合成效率;有氧氧化提供的总量最多,但效率最低;糖酵解系统介于两者之间。
思考题1.简述ATP的分解释能机制。
2.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有哪些途径?3.简述ATP的生成过程?第二篇:“运动能量代谢与补充”专家论坛总结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能量代谢与补充”专家论坛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体力活动量与能量消耗也出现下降趋势,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下降是引发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体力活动以及运动时能量代谢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也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1)要点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一、是非题(1、化学性消化是通过食物中各种酶的作用完成的。
(2、胰液分泌不足时,会明显影响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3、胆汁中没有消化酶,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胆盐。
(4、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 TP的含量变化不大。
(5、肾脏的排尿过程是人体内唯一的排泄途径。
(6、足够的血糖浓度可保证全身各组织的能源供应,故血糖越高越好。
(7、血糖被消耗时,可不断地从肌糖原中得到补充。
(8、维生素C能将高价铁还原为亚铁而促进铁的吸收。
(9、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10、耐力性赛跑的终点冲刺时,主要由糖的无氧酵解供能。
(11、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12、食物中含的营养物质皆为体内能源物质。
(13、肌肉活动的最终能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有氧氧化。
(14、整个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15、人体内的能源物质,都能以有氧或无氧的分解方式来供能。
(16、ATP和CP分子都有高能磷酸键,其断裂释放出来的能量,都可被机体直接利用。
(17、当肌肉中糖原储量增加时,可以通过调节作用再进入血液使血糖水平升高。
(18、人体剧烈运动时,其P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乳酸生成过多造成的。
二、选择题(1、消化酶存在下列何种液体中?A、消化液B、体液C、血液D、消化道表面粘液E、淋巴液(2、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主要部位在A、口腔B、胃C、食道D、小肠E、大肠(3、胆汁是由下列哪一组织生成的?A、肠腺B、胃腺C、胆囊D、胰腺E、肝细胞(4、哪一种维生素能将高价铁还原为亚铁而促进铁的吸收?A、维生素B2B、维生素KC、维生素AD、维生素CE、维生素D (5、糖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供能B、构成细胞膜C、转化为脂肪D、转化为蛋白质E、保持血糖恒定(6、进食后血糖主要去路是A、合成肌糖原B、合成肝糖原C、转变为脂肪D、氧化供能E、转变为非糖物质(7、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大部分可转化为糖原或葡萄糖的器官是A、心肌B、骨骼肌C、肝脏D、肾脏E、脑组织(8、体内能将氨基酸分解产生的有毒的氨处理成为无毒的尿素的主要器官是A、肾B、肝C、脑D、肺E、心(9、由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物质是A、H+、K+、Na+B、H+、K+、NH3C、H+、K+、Cl-D、NH3、K+、Na+E、HCO 3-、H+、Na+(10、1mol葡萄糖在骨骼肌中完全氧化时能产生的ATP摩尔数为A、2B、36C、37D、38E、39(11、1mol葡萄糖在心肌中完全氧化时能产生的ATP摩尔数为A、2B、36C、37D、38E、39(12、1mol糖元在骨骼肌中完全氧化时能产生的ATP摩尔数为A、2B、36C、37D、38E、39(13、1mol糖元在心肌中完全氧化时能产生的ATP摩尔数为A、2B、36C、37D、38E、39(14、1mol葡萄糖无氧酵解时能产生的ATP摩尔数为A、2B、3C、36D、38E、39(15、1mol糖元无氧酵解时能产生的ATP摩尔数为A、2B、3C、37D、38E、39(16、运动时血液的PH值A、保持不变B、趋于中性C、趋于碱性D、趋于酸性E、以上都不是(17、能量连续统一体的第二区包括的运动时间为:A、3min 以上B、1.5-3minC、30-90sD、少于30sE、1.5min以上(18、能量连续统一体的第三区主要能量系统为:A、ATP-CPB、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C、有氧氧化系统D、ATP-CP和有氧氧化系统E、ATP-CP和乳酸能系统(19、当运动强度大并持续10秒以上时,提供能量主要依靠A、糖原酵解B、磷酸原系统C、糖的有氧氧化人D、糖异生E、以上都不是(20、肌肉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磷酸原系统B、乳酸能系统C、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D、糖异生E、A+B (21、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A、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B、氨基酸、葡萄糖、水C、NaHCO3、Cl-、K+D、葡萄糖、氨基酸、尿素E、Na+、K+、Cl-(22、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时的共同特点是:A、生成乳酸B、产生大量的ATPC、生成H2O和CO2D、不需要氧(23、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物质是: A、CPB、乳酸C、水D、CO2(24、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首先减少的物质是:A、ATPB、CPC、葡萄糖D、脂肪酸(25、在剧烈运动开始阶段,骨骼肌中高能磷化物的变化情况是:A、CP含量变化不大B、ATP含量变化不大C、ATP含量迅速下降D、CP生成增多(26、马拉松跑的后期,能源物质利用的情况是:A、主要是糖类B、完全依靠脂肪C、糖类利用多于脂肪D、糖类利用低于脂肪三、填空题1、食物在消化道内的____过程称为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___的过程称为吸收。
教学目标
•掌握ATP在肌肉活动时的作用及其维持稳态的途径。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难点:ATP的生成过程。
二、A TP与ATP稳态
(一)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媒介—A TP
细胞在能量转换中利用的耦联,是一种既是能量受体又是能量供体的ATP。
(三)A TP稳态
机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维持其ATP恒定含量的现象。
其途径有CP转化、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等。
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一)糖类
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糖类,1克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可释放约4kcal的热量,体内糖类以糖原和葡萄糖的形式存在,其分解形式有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两种。
超长时间的运动可导致机体糖原的耗竭,因此应适当补糖
(二)脂肪
是细胞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可释放约9.5kcal的热量。
机体摄入并吸收过多的能源物质,在活动量减少时,脂肪储存会增多。
脂肪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三)蛋白质
主要由氨基酸组成,成人每天约有18%的能量来源于蛋白质,1克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可释放约4.3kcal的热量,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不断被消耗且不能及时补充时,脂肪和蛋白质提供的能量会增多。
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四、A TP的生成过程
(一)A TP生成的无氧代谢过程
1.磷酸原供能系统:ADP+CP→A TP+C
2.糖酵解供能系统:糖在缺氧的条件下合成ATP,这一过程中糖不完全分解生成乳酸。
(二)A TP生成的有氧代谢过程
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经脱羧、脱氢反应生成乙酰辅酶A。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五、不同途径合成ATP的总量及效率
磷酸原系统ATP供应总量最低,但能提供最高的ATP合成效率;有氧氧化提供的总量最多,但效率最低;糖酵解系统介于两者之间。
思考题
1.简述A TP的分解释能机制。
2.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有哪些途径?
3.简述A TP的生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