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常见症状与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4
附)一
二幼儿急疹治疗原则-----解表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郁肌表-----银翘散(解表清热)
毒透肌肤---银翘散去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清热生津)
三风疹治疗原则-----疏风清热(病位在肺卫)
邪犯肺卫证----银翘散(疏风解表清热)
邪入气营-----透疹凉解汤(清气凉营解毒)
四猩红热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痧毒蕴于肺卫薰灼咽喉内伤血络外泄肌肤病机)邪侵肺卫---解肌透痧汤。
(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毒炽气营----凉营清气汤。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疹后阴伤----沙参麦冬汤。
(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增补)五水痘清热解毒利湿原则。
邪伤肺卫----银翘散(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邪炽气营----清胃解毒汤(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重点记忆)病机是邪郁肺脾,于内湿相搏,外泄肌表。
小儿高烧的诊断与治疗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
,bjl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
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o.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
若腋温超过37.4℃,且一目间体温波动超过l℃以上,可认为发热。
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l℃以上。
发热时间病因】一、病因1:感染性疾病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各种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引起的机体局部或全身感染均可导致发热。
2.非感染性疾病(1)结缔组织病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变应性亚败血症、结节性脂膜炎,以及药物过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等。
(2)肿瘤与血液病:霍奇金病、恶性肿瘤、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以及各种类型白血病等。
(3)免疫缺陷病: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丙种球蛋白亚型缺乏症、胸腺发育障碍及先天性无胸腺、慢性肉芽肿性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脾发育不良等。
(4)产热、散热平衡失调:癫痫持续状态、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5)体温中枢调节失常:暑热症、颅脑损伤、脑瘤、脑发育不全、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6)组织破坏或坏死:各种严重损伤如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大面积软组织挫伤等。
二、论据断标准[诊断和鉴别诊断]发热仅是一个症状学诊断,是许多疾病韵重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容易作出诊断,但其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才是临床重点、难点。
由于,小儿发热的病因复杂,且有时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仔细观察,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并结合疾病发展经过,甚至试验性治疗,综合分析才能最终明确诊断。
小儿发热的热型不及成人典型,加之近年来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早期广泛应用,掩盖了一些疾病热型的特异性规律。
(1)详细准确采集病史,注意年龄、发病季节、流行病史,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起病缓急,病种长短,热型和伴随的主要症状.(2)全面仔细体格检查。
一、肺炎1.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全身状况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多不固定,随咳嗽而改变。
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
若鉴别困难,则按肺炎处理。
2.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可有肺不张和肺气肿,可资鉴别。
若病程迁延,有继发感染则类似肺炎或合并肺炎,需鉴别。
3.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可无明显喘息发作,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咳嗽,X线示肺纹理增多、排列紊乱和肺气肿,易于本病混淆。
患儿具有过敏体质,肺功能检查及激发和舒张试验有助于鉴别。
4.肺结核: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示肺部有结核病灶可资鉴别。
粟粒性肺结核可有气促和发绀,从而与肺炎极其相似,但肺部啰音不明显。
5.胃食道反流:反流物刺激咽部黏膜可引起咽喉炎,出现声嘶,咽部不适或异物感。
吸入呼吸道可发生咳嗽、哮喘,这种哮喘无季节性,常在夜间发生阵发性咳嗽和气喘。
个别患者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肺纤维化。
肺炎病原学鉴别:1.病毒性肺炎:多数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为间质性病变,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CRP正常或轻微升高,肺部啰音出现较晚。
2.细菌性肺炎:多数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水泡音,胸片可见斑片状影,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CRP升高。
3.肺炎支原体肺炎:常有发热、刺激性干咳为突出特点,肺部体征往往不明显,mp-IgM(+)部分患儿多器官功能受累,如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脑膜炎等。
可直接肺外症状起病,也可伴有呼吸道症状,X线表现多样。
4.衣原体肺炎:常有发热、刺激性咳嗽,常伴有其他气管受累,血沉增快。
5.肺结核:常伴有低热、盗汗,结核杆菌接触史。
6.金葡菌肺炎:冬春季节多发,化脓性渗出或脓肿形成,起病急,进展快,呈弛张型高热,中毒症状吗,明显,肺部体征出现较早,易发生循环、神经、胃肠功能障碍。
X线可见脓肿、脓气胸、肺大泡。
7.腺病毒肺炎:3.7型腺病毒是主要病原体,主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炎和肺泡间质炎症,严重者引起气管官腔鼻塞,多见于6月-1岁儿童。
儿科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_四川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Bristol Stool Form Scale中,多少级以上(包括该级别)的粪便属于干硬粪便()?参考答案:3级2.小儿出生后主要造血是参考答案:骨髓造血3.Alport综合征最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参考答案:血尿4.急性肾小球肾炎必有的临床表现是参考答案:镜下血尿5.通常小儿肾病综合征最早出现的表现是参考答案:水肿6.初始血尿提示病变部位在参考答案:膀胱颈部或尿道7.营养不良性水肿主要的发病机理是:参考答案: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8.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参考答案:尿沉渣镜检9.关于血尿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血尿多为生理性10.下列关于血尿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肾小球源性血尿常为全程性血尿11.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原因,哪项除外:参考答案:血液稀释12.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参考答案: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3.肾源性水肿最早出现的部位:参考答案:眼睑14.女,3岁,怕冷,腹胀,全身肿胀,较硬。
B超示甲状腺肿大、肝脏肿大及脂肪肝。
其皮肤肿胀的原因是参考答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下列不属于全身性水肿的是:参考答案:血管神经源性水肿16.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机制是:参考答案:钠水潴留17.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以下哪个内容:参考答案:脑水肿18.头痛的发作机制与哪个关系不明确参考答案:地理位置19.患儿1小时前出现肉眼血尿,右腰剧痛,最可能的是参考答案:肾静脉血栓20.头部对疼痛敏感的结构包括下面几种,除了参考答案:内囊21.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药物应该选用哪种参考答案:β受体阻滞剂22.偏头痛发作间歇期,为减少和防止发作,可选用参考答案:心得安23.偏头痛的防治下面哪项不正确参考答案:发作后可试用血管扩张药物24.下面哪种发作类型属于偏头痛等位发作参考答案:周期性发生某些症状而无头痛,或与头痛交替出现25.7岁患儿,头痛反复发作伴有偏瘫,头痛消失后偏瘫持续数小时后可缓解。
第一章常见症状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这些改变有多种形式,有些只有主观才能感觉到的,如疼痛、眩晕等;有些既有主观感觉,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如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也有主观无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检查才发现的,如粘膜出血、罗音、杂音、肝脾大等;还有些生命现象发生了质量变化(不足或超过),如肥胖、消瘦、多尿、少尿等,需通过客观评定才能确定的。
凡此种种,广义上均可视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了体征。
症状学(sympomatology)研究症状的识别、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是医师向思者进行疾病调查的第一步,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主要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疾病的症状很多.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又可有某些相同的症状,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作出错误的诊断。
本章仅对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部分症状加以阐述。
第一节发热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 一37 C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
在24 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食后体温也可赂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 1 C,。
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
老年人因代谢率稍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小儿感冒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小儿感冒太常见了,很多的因素会导致小儿感冒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小儿的体弱,抵抗力不强,有的时候如果不细心照料还会导致病情的反复发作。
下面就由店铺来介绍一下如何鉴别诊断这类疾病,有没有有效的方法。
小儿感冒介绍小儿感冒,病名。
由外感时邪病毒所致。
由于小儿冷暖不知调节,肌肤嫩弱,腠理疏薄,卫外机能未固,故易于罹患。
受病以后,因脏腑嫩弱,故传变较速,且易兼夹痰壅、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
证治仍分风寒、风热为主。
参见感冒条。
唯于小儿,辛温不宜过于湿热发散,辛凉亦不宜过多苦寒。
若夹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夹食滞者,佐以消食导滞,夹惊吓者,则佐以安神镇惊或平肝熄风之品。
由外感时邪病毒所致。
由于小儿冷暖不知调节,肌肤嫩弱,腠理疏薄,卫外机能未固,故易于罹患。
受病以后,因脏腑嫩弱,故传变较速,且易兼夹痰壅、食滞、惊吓等因素而使证情复杂。
证治仍分风寒、风热为主。
参见感冒条。
唯于小儿,辛温不宜过于湿热发散,辛凉亦不宜过多苦寒。
若夹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夹食滞者,佐以消食导滞,夹惊吓者,则佐以安神镇惊或平肝熄风之品。
小儿感冒病因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
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小孩子容易患感冒,首先与他们机休的生理、解剖特点,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
孩子的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较干燥,对外界环境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
早产儿、有先天性缺陷或疾病的孩子,比如心肺功能不全,特别是患有先天免疫性疾病时,护理稍有失误却会发生感冒。
其次,与家长喂养方式不当也有关系,一项对157名家长进行“儿童营养知识普及调查”的结果显示,懂得一般育儿营养知识的人仅占10.2%。
由于孩子生长发育快,那些因缺少母乳而采取人工喂养的孩子,以及过于娇惯、偏食、厌食的孩子,营养不良或不均衡,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缺铁、缺钙或维生素及蛋白质摄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