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泌水原因及解决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9.53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泌水、泌浆、离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混凝土拌合物是由于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等组分经过计量、搅拌而成的混合物,各物质密度的差异,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速率也不相同,必然产生分层现象。
当浆体的黏度不足以阻止粗骨料下沉,将出现骨料下沉,浆体上浮现象,严重时出现上面大量泌水,中间是砂浆层,底层为骨料。
泌水、泌浆、离析都是混凝土拌合物的不良现象,都是混凝土公司需要极力避免的,因为这一现象,在施工泵送过程中造成堵管,浇筑后拌合物分离,产生裂缝以及其他不良质量问题,如空洞。
(一)原材料方面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必须组分,其质量的变化必然引起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波动,原材料剧烈波动是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泌浆、离析的重要因素。
原材料的影响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1)水泥发生变化。
如水泥在水泥厂陈化时间不同,水泥陈化时间短,新鲜水泥吸附较多的外加剂,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水泥活性降低,吸附外加剂能力降低。
当突然变换成水泥厂陈化时间较长的水泥时,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没有及时调整外加剂用量,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分层。
如,春节放假,水泥在水泥厂或者在混凝土生产线罐中长时间陈化都会造成上述现象。
此外,水泥陈化时间长温度降低,水泥颗粒表面的电荷发生中和,以及水泥石膏发生变化,如无水石膏接触空气部分变成二水石膏,都造成外加剂吸附量降低。
(2)矿物掺合料变化。
主要表现为矿物掺合料的需水量比较原来生产使用的明显降低,造成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外加剂调整不及时造成,泌水、离析。
矿粉的细度与水泥熟料细度不同,熟料细度粗,比表面积小时,容易发生滞后泌水。
此外,陈放时间长的水渣磨制的矿粉容易泌水。
(3)骨料。
粗骨料级配单一,粒径偏大,针片状含量较多,容易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状态差,易泌水。
生产过程中砂含泥量突然变小,造成外加剂吸附降低,导致泌水、离析。
此外,使用含有絮凝剂的机制砂一般外加剂用量偏高,突然使用部分不含絮凝剂的机制砂造成离析、泌水,这种现象往往防不胜防,且难以预防。
浙江建筑,第25卷,第6期,2008年6月Zhejiang Constructi on,Vol .25,No .6,Jun .2008收稿日期:2008-03-17作者简介:陈 峰(1963—),男,浙江鄞州人,工程师,从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Cause s and Counte rMea sure s t o B l eedi ng of Concre te陈 峰1,汪 矿2CHEN Feng,WAN G Kuang(1.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浙江宁波315010;2.宁波环球混凝土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192)摘 要:混凝土拦合物泌水是预拌混凝土过程中一种常见现象。
它对混凝土的强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
在此,从原材料和施工两个方面分析预拌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小混凝土的过量泌水,以期防止由于泌水而造成的混凝土质量缺陷。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泌水;配合比;应对中图分类号:T U528.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08)06-0054-02 所谓混凝土泌水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从浇筑后到开始凝结的这段时间内,悬浮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沉,拌合水受到排挤而上升,最后从表面析出的现象。
混凝土泌水量的多少与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方法等有关。
少量的泌水对于普通混凝土来说是很难避免的,且可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水灰比而使之更加密实化,并能防止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迅速干燥或开裂以及便于整修等。
但是过量的泌水则会对混凝土耐久性和外观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1 泌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1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混凝土泌水会导致表面形成浮浆层,当浮浆层由于失水变稠失去流动性,强度发展不够,不足以抵抗因沉缩或塑性收缩引起的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许多裂缝。
在混凝土内部,泌水上升在混凝土内生成许多胶凝材料含量较少的泌水通道,同时由于集料的相对位移,粗集料颗粒下沉逐渐达到沉实稳定,在粗集料颗粒下方形成含水丰富的胶凝材料浮浆。
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和水渗漏等问题,这将对其产品或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离析和泌水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和水渗漏的两个主要因素。
离析是指混凝土中的骨料和胶凝材料分层现象,而泌水则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水珠或水滴等现象。
本文将重新拌混凝土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离析和泌水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 相关概念离析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结构问题,它会导致混凝土的均一性受到破坏。
通常,离析发生在拌合混凝土时,因为粗骨料会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造成混凝土的均一性受到影响。
此外,离析还可能发生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当或者混凝土的粒径不均匀的情况下。
因此,在拌合、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例,避免离析的发生。
当混凝土中的任何成分出现离析时,这将严重损害其产品和工程的质量。
为了获得均匀、紧凑的混凝土,我们必须采取所有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许多硬化混凝土的缺陷都源于离析,例如露出的石头、筋骨、麻面、砂线、裂缝、弯曲和多孔或脆性的混凝土层。
由于存在的缺陷会严重损害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很难达到期望的工程效果。
因此,必须认真挑选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且采取适当的施工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现的问题。
离析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结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一种是粗颗粒骨料从斜坡上滚落,或者在流态混凝土拌合物中沉淀;另一种是混凝土拌合物中稀浆的分离,即使在极其干燥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离析现象。
由于大流动度混凝土的特性,骨料容易堆积在中央,导致水泥浆流向外围,从而引发离析现象。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搬运和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正确的施工方法,包括装料、卸料和自由下落,以防止混凝土的分离。
即使是性能优异的混凝土,如果搬运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克服障碍,尽可能将混凝土浇筑到位,并且要避免在模板内搬移太远的距离,同时要正确使用振动器,并且控制振动时间不宜过长。
混凝土泌水及离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一、产生原因(1)水泥细度大时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
(2)水泥用量小易泌水。
(3)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的混凝土易泌水(同掺量)。
(4)同等级混凝土,高标号水泥的混凝土比低标号水泥的混凝土更易泌水。
(5)单位用水量偏大的混凝土易泌水、离析。
(6)混凝土混合物温度过高,尤其夏天,气温高,水化反应快, 坍落度损失大。
(7)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
(8)砂率小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9)连续粒径碎石比单粒径碎石的碎泌水小。
(10)混凝土外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
(11)超量掺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
(12)部分型号的搅拌运输车搅拌性能不良,经一定路程的运送, 初始出料时混凝土混合物发生明显的粗骨料上浮现象。
(1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拌筒内留有积水,装料前未排净或在运送过程中,任意往拌筒内加水。
二、解决途径(1)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
(2)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
(3)炎热夏季,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混合物的温度。
(4)增大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I、口级粉煤灰。
(5)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
(6)改善混凝土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硅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搅拌站若降低混凝土外加剂掺量, 又可能出混凝土碎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
(7)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卸料前,应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混合物均匀后卸料。
(8)加强管理,对清洗后的运输车拌筒,须排尽积水后方可装料。
装料后,严禁随意往拌筒内加水。
三、总结经验针对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
通过学习摸索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优化配合比、加强原材料的进场检测、加强现场管理。
杜绝因搅拌站现场管理不善而随意增加用水量的现象。
浅谈混凝土泌水原因及解决方法混凝土泌水问题相信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所谓混凝土泌水是指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出现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
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方法以及外加剂。
适量的泌水可以适当改善混凝土的塌损以及后期混凝土的表面开裂现象,并可间接降低混凝土的实际用水量从而降低水灰比提高强度。
但是过量的泌水则对混凝土的施工、耐久性和外观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1泌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1对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砂石较干净且级配差、外加剂保塌效果好滞后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泌水现象。
泌水严重容易使混凝土包裹性差、砂石分离,从而导致混凝土泵送堵管、工地表面不易施工抹面,并且硬化后的混凝土容易产生上下分层、表面裂缝等问题。
1.2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混凝土泌水会导致表面形成浮浆层,当浮浆层由于失水变稠失去流动性,强度发展不够不足以抵抗因沉缩或塑性收缩引起的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许多裂缝。
在混凝土内部,泌水上升过程中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许多胶凝材料含量较少的泌水通道,造成混凝土内部疏松软弱易于碳化,增加了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危险[1]。
泌水导致浮浆层形成高水灰比,蒸发后形成多空疏松、软弱的表面,楼板或路面形成浆层后容易起皮,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
1.3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影响泌水一般会降低混凝土底部的水灰比,破坏混凝土内部的均匀性,拌和水生成到混凝土表面会携带一部分胶凝材料和集料中的细微颗粒,使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含水量很大的浮浆层,造成表面混凝土疏松多空、蜂窝麻面、甚至露石。
对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以及碳化回弹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2造成混凝土泌水的影响因素2.1水泥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是水泥,混凝土的泌水与之密切相关。
水泥的物理特性,如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细度、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泌水性能。
另外,水泥的矿物成分及品种也是影响混凝土泌水的关键因素[2]。
混凝土泌水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混凝土产生泌水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水泥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二,过振引起的离析,在砼表面蓄积大量的水;三,坍落度过大也容易在砼表面产生大量的水;四,减水剂的原因,减水剂和水泥不溶,也可以在砼表面产生大量的水;五,运距过长或用农用拖拉机运输砼,有时在砼表面蓄积大量的水;六,砼下料的垂直落差过大,产生离析,也很容易在砼表面蓄积大量的水。
控制防止措施,如何控制让其不产生泌水,针对以上各点实施不同的方法:一,就是从根本上解决水泥泌水的问题,这就要厂家生产水泥时解决;二,振捣砼时控制时间,一般以振捣后砼表面不翻泡为宜;三,坍落度按照设计控制;四,减水剂在掺加时要做相溶实验,避免出现减水剂的副作用;五,在运距稍长时一般采用砼搅拌车运输,避免用农用运输车运输;六,砼垂直下料落差超过2米时采用串筒下料,使砼和接触面发生的冲击作用得到缓冲,以免砼发生离析,出现泌水现象。
混凝土泌水解决的办法有:适当增大砂率,外掺适量粉煤灰,减小外加剂用量,更换外加剂或者在外加剂中适当的复合一些引气剂(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和易性问题还可以增加混凝土抗渗-抗冻等耐久性问题,当然,掺量一定要合适,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
若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5%,不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问题)。
海花岛围堰项目二标段混凝土扭王块施工混凝土泌水现象是多
发面的,根据有关规定,逐一控制,尽量避免泌水现象的发生。
对现场振捣技术人员也要多告诫振捣工艺,严控振捣引起的泌水的现象。
混凝土假凝和泌水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前言泌水是新拌混凝土在静止状态下,从浆体中泌出部分拌合水并在表面集聚,一直持续到胶凝材料浆体充分凝结为止,是保水性能差引起的,影响混凝土质量;假凝是水泥一种不正常的初期固化或过早变硬征象,陪伴放热,产生伸缩缝使混凝土耐久性、密实性下降。
而产生假凝和泌水现象原因总体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由水泥水化时对水的需求量影响,外因取决于环境气候及混凝土振捣过程。
1,产生原因分析假凝主要由于混凝土内部缺水引起,在某段过程中,混凝土内所含水量小于正常凝结所需要的总水量时,就有可能发生假凝现象。
影响含水量的多少与水泥水化反应对水需求量,环境因素使混凝土水分蒸发以及振捣后结构排水等因素有关,假凝出现往往伴随着裂缝。
水是混凝土拌合物经浇注、振捣后,在凝结、硬化的进程中,伴随着粒状材料的下沉所显现的局部拌合水上浮至混凝土表层的迹象,混凝土浇注与捣实后初凝前,在骨料的重力作用下,流动性较好的水泥浆上浮,局部水分向外蒸发上浮至混凝土上表层,产生泌水,同时显现浮浆层。
与假凝相反,混凝土内所含水量大于正常凝结所需要的总水量时,就可能发生泌水现象。
1.1内因1.1.1水泥比表面积的影响水泥水化速度与其颗粒细度有关,颗粒越细水化速度越快,在混凝土终凝前需水量就大,在其他稳定条件下发生假凝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产生泌水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根据实验与经验,在气温低于25℃、水泥中铝酸三钙(C3A)含量低于5%、水灰比小于.45,而且比表面积小于350m2/kg时,混凝土不会产生假凝,却会产生泌水;当比表面积大于350m2/kg且小于380m2/kg时,在其他相同条件下,假凝和泌水时有发生;当比表面积大于380m2/kg时,混凝土会发生假凝,但不会发生泌水。
1.1.2水灰比的影响水灰比直接决定了水泥浆的稠度。
在水泥用量相同时,增大水灰比会使水泥浆的流动性加大。
如果水灰比不当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而产生流浆、离析,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砂线和泌水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目前关于混凝土质量通病包括很多,近期我部针对混凝土砂线和泌水质量通病进行探讨分析。
首先我们了解下混凝土泌水跟混凝土砂线的定义,其次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谈谈防治的措施。
混凝土砂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泌水造成的,混凝土泌水后,表面砂浆过多,泌水后,水带走水泥浆。
只剩下砂,形成泌水通道,产生砂线。
混凝土泌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等原因的过程中出现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
一、分析产生问题原因1、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1)、罐车司机向混凝土里加水因为现在山东淄博的天气比较炎热、风大、或者待灌时间长,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严重。
导致混凝土从罐车里倒不出来。
罐车司机是按照方量和运距算钱,为了能赚到钱,司机为了省事,司机经常私自往混凝土里加水是常有的事。
(2)、振捣工人往混凝土里加水混凝土振捣工人偷懒,不想振捣时间长。
混凝土坍落度大,振捣时间就必须要短些,否则混凝土离析。
工人只是一味偷懒,没有质量意识。
2、产生问题的次要原因(1)、混凝土离析因施工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米。
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粘聚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造成内部组成不均匀的现象通常表现为粗集料与砂浆相互分离例如密度大的颗粒沉积到拌合物底部或者或者粗集料从拌合物中整体分离出来;(2)、天气温度过高,某些人偷加减水剂;(3)、混凝土振捣工人懒惰,不能及时按规范进行操作,造成混凝土过振;骨料下沉集中,靠近模板部分砂浆较厚,造成泌水离析;(4)、混凝土坍落度大;(5)、模板设计不合理,刚度不足,在混凝土振捣时候出现微弱变形,水分过大,造成泌水或者砂线;3、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①外加剂进场后保管不善,造成外加剂失效;②劣质外加剂;③错用外加剂;④因为拌和楼操作手的原因;⑤拌和楼系统错误;⑥脱模剂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
⑦模板拼缝不紧密,造成砂浆流失,砂浆的流动,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线、泌水;⑧机制砂细度模数太大。
试论泵送混凝土泌水和浮浆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要认真负责的进行,这样才更能保证其工程的整体质量。
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若出现沁水、浮浆等问题,会给施工部位带来的一定的质量危害,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泌水和浮浆是常见问题,为了保障工程质量人身安全,该种情况需要进行一定的预防与解决的。
因此,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泵送混凝土沁水和浮浆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与见解,仅供参考。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沁水浮浆;问题解决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
混凝土是建筑的骨架,它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但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泌水和浮浆现象,主要表现为粉料浆起泡上浮,骨料下沉,严重时产生离析。
各个标号等级的混凝土在实际浇筑时都会出现这一现象,尤其是低标号混凝土。
C25、C30是建筑工程使用最多的混凝土,若没按规范施工极易产生泌水和浮浆,为了有效遏制这些现象,相应深入的进行了一些的研究。
一、沁水与浮浆的产生与危害混凝土泌水是指塌落度较大和易性较差的混凝土拌合物从运输—浇筑—初凝这段时间,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沉,拌合水受到排挤而上升最后从表面析出的现象。
泌水的情况与配合比、原材料以及施工方法等有关,适当的泌水是有利于抹面及防止表面收缩开裂,但过量泌水使得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侵蚀能力变差,整个混凝土内部结构不均匀,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振实作业时,水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高速运动,与骨料形成较大的相对运动,高速上浮的水携带悬浮浆体中密度较小的固体颗粒至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
若浇筑部位有积水,在振捣时混凝土中的外加剂、粉煤灰以及水泥和水摩擦起泡,生成大量的气泡浮浆,硬化后强度极低。
混凝土泌水的解决办法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解决混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混凝土配合比方面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在不满足其他性能的前提下,使混凝土适量引气。
在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2、原材料方面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和高品质的引气剂。
3、减水剂方面选用混凝土泌水较小、流动度大的高效减水剂。
如果配合比固定,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选用减水率合适的减水剂掺量,避免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
4、施工方面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
另外,对于现浇混凝土的性能控制,选取适当的控制点,使得控制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泌水。
假如要控制最大含气量,控制点可选在入仓口,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对泌水的影响降到最低。
当仓面内已经出现了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其最有效的方法是真空吸水、人工在仓面掏水或用海绵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吸水,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便于混凝土收面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
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自流,造成胶凝材料流失,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以便于混凝土收面。
5、通过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泌水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一般是有机高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的分子量、或者分子链长度直接影响其性能。
如果减水剂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链较长,会使混凝土的泌水减少,但是同时减水剂的减水率较低;如果分子量较小、分子链较短,则使减水率增加,同时使混凝土的泌水率增大。
有些减水剂在主分子链上存在支链,无论主链支链,较长时会使混凝土泌水减水,但减水率也相应降低,如果主链短而支链长,则会使泌水减少的同时,对减水率影响不大。
一般情况下,减水剂不是由单一分子量的分子组成,而是各种分子量的分子混合组成。
在既要减少泌水又要保证减水率的情况下,需要优化减水剂的分子量级配,使得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达到最佳搭配关系。
混凝土防止浮浆泌水的措施所谓混凝土泌水是指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出现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
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方法以及外加剂。
适量的泌水可以适当改善混凝土的塌损以及后期混凝土的表面开裂现象,并可间接降低混凝土的实际用水量从而降低水灰比提高强度。
但是过量的泌水则对混凝土的施工、耐久性和外观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混凝土浮浆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塌落度过大或过度振捣,导致骨料受到浮力作用而漂浮在水泥浆中,进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一种砂浆层。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泵送混凝土和高流动性混凝土中,特别是在浇筑和振捣后,表面会经常出现一层泡沫状浆体,主要由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骨料等组分与水、气泡混合而成。
为了防止混凝土浮浆泌水,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混凝土的浮浆泌水:一、严控原材料品质措施(1)水泥、砂、石、水,混凝土形成的四大主材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
(2)混凝土搅拌站采取自动化控制计量设备,确保配合比和计量准确无误。
泵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m3,水灰比宜为0.4~0.6;当水灰比小于0.4时,混凝土的泵送阻力急剧增大,大于0.6时,混凝土则易泌水、分层、离析,也影响泵送。
(3)泵送混凝土砂率要比普通混凝土增大,但是砂率过大,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能增大收缩和裂缝,泵送混凝土砂率宜为35%~45%。
(4)特别要注意单位用水量的控制,不得凭经验随意更改。
(5)每盘混凝土搅拌后应检测坍落度,C25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18cm,达标后才可泵送。
(6)严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胶凝材料、粗细骨料的配合比,选择品质较好的粉煤灰,并在搅拌过程中适当添加减水剂与引气剂。
这有助于改善混凝土的包裹性,减少泌水现象的发生。
二、优化配合比设计措施(1)严格控制粉煤灰等轻物质的掺量由浮浆的形成原理可知,粉煤灰等轻物质材料对混凝土表面浮浆的形成有积极的贡献作用。
混凝土泌水原因及解决措施混凝土泌水是指混凝土中的水分经内部或外部的孔隙或裂缝透出或排除到表面的现象。
泌水现象的出现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包括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等。
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是混凝土泌水的重要原因。
混凝土由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组成。
当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化产物固化成胶状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水分蒸发。
此外,水化产物的体积膨胀也会使混凝土中的水分排除到表面。
施工条件也是混凝土泌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坍落度、浇灌方式、振捣方法等都会影响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和孔隙分布,进而影响泌水现象的产生。
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过高,会使水分与粉状材料产生分离,增加混凝土的泌水倾向。
而振捣不良或振捣不足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过高,增加泌水的可能性。
环境因素也对混凝土泌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环境温度的升高会加速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增加泌水的发生。
此外,湿度的变化和雨水的渗透也会对混凝土泌水起到促进作用。
针对混凝土泌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调整水灰比和骨料粒径分布等参数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
同时,可以使用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2.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冷却剂降低混凝土温度,减少水分蒸发速度。
同时,也要避免在高温天气时施工,以免加剧泌水现象。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施工后需要进行湿养护,即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可以使用覆膜或湿布等方式来维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
4.修补混凝土中的裂缝和孔隙。
通过修补混凝土中的裂缝和孔隙,可以减少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的可能性,降低泌水现象。
5.使用防水涂料或添加剂。
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水涂料,或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防水剂,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减少泌水问题的发生。
总之,混凝土泌水问题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及危害一、什么是混凝土泌水通俗地讲,就是水泥混凝土中颗粒级配不合理,大直径的颗粒比例比较大,使得水分不能够均匀稳定地分散到颗粒间的空隙里,在混凝土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水泥和骨料沉降,在混凝土凝固前产生水分渗出到混凝土表面的现象称做泌水。
正常混凝土拌合物中适量的泌水可以降低实际的水灰比,从而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同时,在混凝土的表面,适量的泌水可以起到一定的修饰和抹面作用,还可以防止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迅速干燥及开裂等。
但是过量的泌水会对混凝土质量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混凝土泌水的危害1、对混凝土表面的危害有流砂水纹缺陷的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侵蚀的能力较差。
同时,水分的上浮在混凝土内留下泌水通道,即产生大量自底部向顶层发展的毛细管通道网,这些通道减弱了混凝土的抗渗透能力,致使盐溶液和水分以及有害物质容易进入混凝土中,极易使混凝土表面损坏。
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现浮浆,即上浮的水中带有大量的水泥颗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浆层,硬化后强度很低,同时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
这对路面等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是十分有害的。
2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危害在混凝土粗骨料、钢筋周围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的降低。
混凝土泌水造成塑性收缩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
泌水引起混凝土的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纹,从而会降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
特别是泌水混凝土产生整体沉降,浇注深度大时靠近顶部的拌合物运动距离更长,沉降受到阻碍,如遇到钢筋等障碍时,则产生塑性沉降裂纹,从表面向下直至钢筋的上方。
分层浇注的混凝土受下层混凝土表面泌水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缝。
3.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泌水也能破坏对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抗冻性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由泌水后出现的内部泌水通道相关,腐蚀性物质经过泌水通道则能到达混凝土内部,在其到钢筋表面则会形成钢筋锈蚀,和水化产物出现腐蚀反应而损害混凝土。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拌合料掺入比不当:如水灰比、水渣比等,若水泥掺量太多,将
导致混凝土泌水。
2、用水太多: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混凝土内部空隙加大,物料分离,易形成渗水管,从而导致混凝土泌水。
3、变性:混凝土拌合料变性,有机物分解,细小颗粒易扩散导致混
凝土泌水。
4、施工技术不当:搅拌不足、放置时间不当、王混凝土层厚度过大、搅拌混凝土温度不当、振捣时间超标等,均可引起混凝土拌合物泌水。
应对措施:
1、采用合理配比:根据施工工况和需要,确定合理配比,以减少混
凝土泌水。
2、适当减少用水量:对原来的混凝土水泥比,减少水泥的用量,达
到不减少抗压强度的要求,可以有效地减少拌合料的泌水。
3、采用膨胀剂:抗压强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膨胀剂,使
混凝土的细度减少,形成一个紧密的结构,从而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现象。
4、施工技术改进:在拌合料搅拌过程中,应根据要求准确控制施工
参数。
如准确控制搅拌时间、搅拌深度、温度等,有利于控制混凝土泌水
现象。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和凝固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水分渗漏的现象。
泌水潜在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材料性质、施工工艺、环境温度和湿度等等。
在面对泌水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减少泌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泌水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内部和表面形成一些气泡和孔隙,并且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水分从混凝土内部流出。
泌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渗漏,长期存在泌水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耐久性下降等问题。
第一个原因是材料的问题。
如果混凝土材料中的骨料吸水性较强,或者水泥中的矿物掺合料含水量较高,都会导致拌合料本身含水量过高,从而增加了泌水的可能性。
第二个原因是施工工艺问题。
混凝土浇筑时,如果振捣不均匀、脱模时间过早、养护不当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和孔隙,增加泌水的发生。
第三个原因是环境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加快,从而增加泌水的可能性。
面对泌水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第一,优化材料选择。
选择吸水性较低的骨料和掺合料,可以减少混凝土湿度,降低泌水的风险。
第二,合理控制施工工艺。
确保混凝土的振捣均匀,避免气泡和孔隙的产生。
同时,合理延长脱模时间和养护时间,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湿润状态,减少泌水的发生。
第三,合理控制施工环境。
在高温和湿度的环境下,增加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如喷水养护、遮阳等,减缓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减少泌水的可能。
第四,加强施工管理。
对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混凝土泌水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对于现场施工,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合理的施工操作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泌水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综合应对措施,从材料选取、施工工艺、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泌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此外,及时发现泌水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以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混凝土泌水成因及措施一、什么是混凝土泌水通俗地讲,就是水泥混凝土中颗粒级配不合理,大直径的颗粒比例比较大,使得水分不能够均匀稳定地分散到颗粒间的空隙里,在混凝土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水泥和骨料沉降,在混凝土凝固前产生水分渗出到混凝土表面的现象称做泌水.正常混凝土拌合物中适量的泌水可以降低实际的水灰比,从而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同时, 在混凝土的表面,适量的泌水可以起到一定的修饰和抹面作用,还可以防止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迅速干燥及开裂等.但是过量的泌水会对混凝土质量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混凝土泌水的危害1、对混凝土表面的危害有流砂水纹缺陷的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侵蚀的能力较差。
同时,水分的上浮在混凝土内留下泌水通道,即产生大量自底部向顶层发展的毛细管通道网,这些通道减弱了混凝土的抗渗透能力,致使盐溶液和水分以及有害物质容易进入混凝土中,极易使混凝土表面损坏.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现浮浆,即上浮的水中带有大量的水泥颗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浆层,硬化后强度很低,同时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
这对路面等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是十分有害的.2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危害在混凝土粗骨料、钢筋周围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的降低.混凝土泌水造成塑性收缩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
泌水引起混凝土的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纹,从而会降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泌水混凝土产生整体沉降,浇注深度大时靠近顶部的拌合物运动距离更长,沉降受到阻碍,如遇到钢筋等障碍时,则产生塑性沉降裂纹,从表面向下直至钢筋的上方.分层浇注的混凝土受下层混凝土表面泌水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缝。
3.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泌水也能破坏对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抗冻性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由泌水后出现的内部泌水通道相关,腐蚀性物质经过泌水通道则能到达混凝土内部,在其到钢筋表面则会形成钢筋锈蚀,和水化产物出现腐蚀反应而损害混凝土。
混凝土泌水成因及措施
一、什么是混凝土泌水
通俗地讲,就是水泥混凝土中颗粒级配不合理,大直径的颗粒比例比较大,使得水分不能够均匀稳定地分散到颗粒间的空隙里,在混凝土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水泥和骨料沉降,在混凝土凝固前产生水分渗出到混凝土表面的现象称做泌水。
正常混凝土拌合物中适量的泌水可以降低实际的水灰比,从而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同时,在混凝土的表面,适量的泌水可以起到一定的修饰和抹面作用,还可以防止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迅速干燥及开裂等。
但是过量的泌水会对混凝土质量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混凝土泌水的危害
1、对混凝土表面的危害
有流砂水纹缺陷的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侵蚀的能力较差。
同时,水分的上浮在混凝土内留下泌水通道,即产生大量自底部向顶层发展的毛细管通道网,这些通道减弱了混凝土的抗渗透能力,致使盐溶液和水分以及有害物质容易进入混凝土中,极易使混凝土表面损坏。
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现浮浆,即上浮的水中带有大量的水泥颗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浆层,硬化后强度很低,同时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
这对路面等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是十分有害的。
2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危害
在混凝土粗骨料、钢筋周围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的降低。
混凝土泌水造成塑性收缩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
泌水引起混凝土的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纹,从而会降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
特别是泌水混凝土产生整体沉降,浇注深度大时靠近顶部的拌合物运动距离更长,沉降受到阻碍,如遇到钢筋等障碍时,则产生塑性沉降裂纹,从表面向下直至钢筋的上方。
分层浇注的混凝土受下层混凝土表面泌水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缝。
3.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泌水也能破坏对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抗冻性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由泌水后出现的内部泌水通道相关,腐蚀性物质经过泌水通道则能到达混凝土内部,在其到钢筋表面则会形成钢筋锈蚀,和水化产物出现腐蚀反应而损害混凝土。
泌水通道可促进混凝土内部的水饱和,高度饱和的混凝土在低温作用下会出现冻融破坏。
三、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混凝土的泌水几乎与混凝土生产的所有环节有关,如胶凝材料、集料级配、配合比、含气量、外加剂、振捣过程等。
总结以下影响混泥土泌水的因素:
1.胶凝材料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
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
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矿渣比普硅易泌水;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易泌水;掺非亲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
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所配制出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越长,且凝结时间的延长幅度比水泥净浆成倍地增长,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之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易泌水;水泥的细度越粗、比表面积越小、颗粒分布中细颗粒含量越少,早期水泥水化量越少,较少
的水化产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细孔,致使内部水分容易自下而上运动,混凝土泌水越严重。
此外,也有些大磨(尤其是带有高效选粉机的系统)磨制的水泥,虽然比表面积较大,细度较细,但由于选粉效率很高,水泥中细颗粒(小于3~5μm)含量少,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泌水和起粉现象。
2.集料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的砂石集料含泥较多时,会严重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粘土中的粘粒会包裹水泥颗粒,延缓及阻碍水泥的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从而加剧了混凝土的泌水;
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越易造成混凝土泌水,尤其是0.315mm以下及2.5mm以上的颗粒含量对泌水影响较大:细颗粒越少、粗颗粒越多,混凝土越易泌水;
矿物掺和料的颗粒分布同样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泌水性能,若矿物掺合料的细颗粒含量少、粗颗粒含量多,则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
用细磨矿渣作掺合料,因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减少,矿渣的水化速度较慢,且矿渣玻璃体保水性能较差,往往会加大混凝土的泌水量;
骨料整体偏粗,或者级配不合理,引起细颗粒空隙增大,自由水上升引起混凝土泌水,是混凝土产生泌水的主要原因。
3. 配合比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凝结硬化的时间越长,自由水越多,水与水泥分离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容易泌水;
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过多,或者缓凝组分掺量过多,会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大量泌水和沉析,大量的自由水泌出混凝土表面,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混凝土保水性能下降,导致严重泌水。
4.含气量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含气量对新拌混凝土泌水有显著影响。
新拌混凝土中的气泡由水分包裹形成,如果气泡能稳定存在,则包裹该气泡的水分被固定在气泡周围。
如果气泡很细小、数量足够多,则有相当多量的水分被固定,可泌的水分大大减少,使泌水率显著降低。
同时,如果泌水通道中有气泡存在,气泡犹如一个塞子,可以阻断通道,使自由水分不能泌出。
即使不能完全阻断通道,也使通道有效面积显著降低,导致泌水量减少。
5. 减水剂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大多是由减水剂同其他产品如引气剂、缓凝剂、保塑剂等复合而成的多功能产品,是泵送混凝土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外加剂的掺入极大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但外加剂使用不当将可能导致混凝土的离析。
(1)如果混凝土减水剂的掺量过大,减水率过高,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少,有可能使减水剂在搅拌机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断的发生作用,致使混凝土到现场的坍落度大于出机时的坍落度。
此种情况极易造成混凝土的严重离析。
且常表现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对混凝土的危害极大。
(2)外加剂中缓凝组分、保塑组分掺量过大,特别磷酸盐或糖类过量,也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减水剂和水泥不溶,也可以在砼表面产生大量的水。
6. 施工技术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是振捣,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物处于液化状态,此时其中的自由水在压力作用下,很容易在拌和物中形成通道泌出。
施工过程的过振,不是将混凝土中密度较小的掺和料或混合材料振到了混凝土的表面,而是加剧了混凝土的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这也是造成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泵送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压力作用会使混凝土中气泡受到破坏,导致泌水增多;
砼下料的垂直落差过大,产生离析,也很容易在砼表面蓄积大量的水。
运距过长或用农用拖拉机运输砼,有时也会在砼表面蓄积大量的水。
四、混凝土泌水的解决措施
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解决混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
1、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和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在满足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掺入适量引气剂,提高混凝土含气量减少混凝土泌水.在保证施工性能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在混凝土试配时,应使混凝土在静态的条件下有20~30 mm的坍落度损失(1h),在实际生产中混凝土不易出现离析现象。
2、原材料方面
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优化集料的合成级配,避免颗粒组成不均;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和高品质的引气剂。
3、外加剂方面
选用泌水较小的减水剂。
如果配合比固定,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选用略低的减水率或适当减少减水剂掺量,避免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
在混凝土外加剂中复合一定量的增稠剂;也可外加剂中复合一定量的引气剂,可增强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混凝土的抗离析性;
减水剂在掺加时要做相溶实验,避免出现减水剂的副作用;在既要减少泌水又要保证减水率的情况下,需要优化减水剂的组份配比,使得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达到最佳搭配关系。
4、施工工艺方面
提高振捣工艺,严格控制混凝土振实时间,避免过振。
砼垂直下料落差超过2米时采用串筒下料,使砼和接触面发生的冲击作用得到缓冲,以免砼发生离析,出现泌水现象。
在运距稍长时一般采用砼搅拌车运输,避免用农用运输车运输;
另外,对于现浇混凝土的性能控制,选取适当的控制点,使得控制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泌水。
假如要控制最大含气量,控制点可选在入仓口,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对泌水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