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内科学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格式:pdf
- 大小:13.87 MB
- 文档页数:95
西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目的要求]
1.掌握肺癌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2.熟悉肺癌的病理分型及组织学特点、转移途径,鉴别诊断。
3.了解发病机制、化疗方案。
[教学内容]
1.概述:着重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2.病因:吸烟、工业性致癌因素、大气污染等,重点介绍吸烟的危害。
3.病理改变:根据发生部位分型,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及形态分型,转移方式。
4.临床表现:强调早期症状,咳嗽、咯血、肺外症状的特点及其对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5.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1)痰、胸腔积液及癌细胞检查。
(2)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
(3)支气管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
6.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强调早期诊断思路。
(2)鉴别诊断: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结核性胸膜炎、转移性肺癌等。
7.治疗:以手术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重点为组织学类型对各种治疗方法的敏感性。
8.预防。
[教学方式]
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早期以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多见,病情进展速度与细胞生物学特征有关。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吸烟2.职业因素长期接触这类物质石棉、砷、煤烟、焦油等。
3.空气污染4.电离辐射5.饮食与营养:如摄取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少6.肺部慢性炎症、病毒的感染等二、分类(一)解剖学分类1.中央型肺癌—多见指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上至主支气管的癌肿,约占肺癌的3/4,多为鳞状上皮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
2.周围型肺癌指发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气管的癌肿,约占肺癌的1/4,以腺癌较多见。
(二)组织学分类1.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最常见的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烟的关系最密切。
特点:鳞癌细胞生长缓慢,转移较晚,手术切除机会相对较多,但对化疗、放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
2.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恶性度最高患病年龄较轻,小细胞癌对化疗、放疗较其他类型敏感。
3.大细胞未分化癌(大细胞癌)恶性度较高,但转移较小细胞癌晚,手术切除机会相对较大。
4.腺癌—女性多见—多为周围型恶性度介于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对化疗、放疗敏感性较差。
三、临床表现(一)症状1.呼吸系统症状(1)咳嗽: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或少量黏痰肿瘤阻塞支气管—管腔狭窄—呈高音调金属音(2)咯血:部分病人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多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若癌肿侵蚀大血管则有大咯血。
(3)胸痛:病变累及胸膜或胸壁时,病人出现持续、固定、剧烈的胸痛。
(4)呼吸困难、喘鸣2.全身症状(1)发热、食欲减退、消瘦、明显乏力,体重下降。
(2)癌肿压迫并侵犯邻近组织的征象:①声音嘶哑—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引起。
②膈肌麻痹—膈神经受压。
③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腔静脉压迫所致。
④Horner综合征—肺尖癌压迫颈交感神经。
表现: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球结膜充血及额部少汗等。
山东大学教案专业年级临床医学2009级教材版本《内科学》第七版教学日期2012-9授课题目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授课方式理论讲授教学戸的与要求掌握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了解肺癌预防和治疗的趋向。
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学时分配1・概述:简述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国肺癌发病率概况。
2•病因:尚未明确。
3•病理与分类:①按解剖学部位分类;②按组织病理学分类4.肺癌的临床分期:5.临床表现: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癌肿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由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肺癌的肺外农现。
6.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重点介绍X线表现7 .诊断和鉴别诊断:8.治疗:强调综合性治疗的重要性。
手术切除的指征。
放射治疗的指征、禁忌症、疗程、剂量和并发症的处理。
抗癌化疗的原则:其他局部治疗方法:简介各种方法。
生物缓解调解剂:如小剂量干扰素、转移因子等,说明其作用。
中医治疗。
20分钟20分钟20分钟30分钟30分钟30分钟30分钟60分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肺癌的病理、分类、影像学衣现。
课程呼吸内科学教师职称丄治页师学时.4学时教具准备(挂图、幻灯、投影片、录像、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本课题方面新进展化疗方而进展:靶向治疗。
外语词汇primary byonchogenic carcinoma lung cancer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ir trapping复习思考题、课堂测试题、课外作业1 •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2.屮央型肺癌和周[韦]型肺癌的X线特点。
3•肺癌如何与肺门淋巴结结核鉴别诊断?集体备课及教研室试讲意见教研室意见:重点讲讲肺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肺癌的病理分型及特点。
参考资料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2]《实用内科学》第十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激珠主编备注山东大学教案纸第1页原发性支气管癌大纲目的要求一、掌握肺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述(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述支气管肺癌是指肺内起源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支气管树的任何部位。
据统计,支气管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围绕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进行一些必要的介绍和概述。
一、疾病概述1.1 定义支气管肺癌是指肺组织内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结构的上皮细胞或腺体、黏液或其他组织,病变范围可涉及到任何一个肺叶以及周围组织。
1.2 分类根据病理形态特征和临床表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① 腺癌:占原发性肺癌的40%至50%。
② 鳞癌:以烟草中的鳞状上皮细胞作为起源,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20%至30%。
③ 小细胞肺癌:也称为燃烧细胞或肺癌的橄榄球形细胞,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15%至20%。
④ 大细胞癌:起源于肺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5%至1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2.1 病因可以肯定的是,吸烟是导致支气管肺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吸烟可以导致多种致癌物质的积累,从而增加患支气管肺癌的风险。
此外,气体和颗粒物的长期暴露,如空气污染、工业环境污染和二手烟等,也被认为是支气管肺癌的诱因。
2.2 发病机制长期吸烟或暴露在环境致癌物质中会导致肺部内部的细胞皮层发生变化,与健康肺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同,便演变成为癌细胞。
这些癌细胞可以不断地分化和增殖,形成肿瘤。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3.1 临床表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早期往往无特殊症状,但一旦病情进展,常常出现以下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气喘、喉咙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咳血等。
此外,患者普遍出现了消瘦、疲劳、贫血、纳差等症状,造成身体的大量不适。
3.2 诊断方法对于疑似支气管肺癌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检测,包括病理学检查、血液和呼吸功能检测、胸部X光和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
还可以通过活检、淋巴结穿刺和骨扫描等进一步确定病情。
四、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4.1 治疗方法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方法非常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都需根据病情、肿瘤部位和病人身体条件等因素进行度身定制。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概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肺系统的恶性肿瘤。
肺癌患病率日前已列为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其病死牢也位居各种癌症之首。
根据癌肿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常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前者肿瘤发生在段及段以上支气管,后者发生于段以下支气管。
病理组织学将肺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
此外尚有腺鳞癌、癌肉瘤、巨细胞癌等。
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措施,但其远期疗效均不理想。
【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灶部位、大小、病理类型、病程及有无转移密切相关。
其表现可分为:1.原发中央型或支气管内肿块引起的症状咳嗽(特别是刺激性干咳)、痰血或咯血、哮喘、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阻塞性肺炎(发热、咳痰)。
2.原发周围型引起的症状胸膜或胸壁受累引起的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肿瘤形成空洞而发生的癌性脓疡。
3.淋巴结转移引起的症状气管受压引起呼吸困难、食管受压引起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累引起音嘶、膈神经受累引起的膈麻痹和呼吸困难、颈交感神经受累引起Horner氏征、颈8和胸l神经受累引起的疼痛和肺上沟综合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心包积液、心律不齐及小力衰竭、淋巴梗阻导致胸腔积液、肺内淋巴管播散引起呼吸困难、缺氧。
4.胸膜转移产生胸水。
5.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骨转移:疼痛及运动障碍,脑转移: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限局性症状和体征,肝转移:上腹痛、黄疸。
6.肺外非特异性表现(副癌综合征)。
【诊断要点】1.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
2.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警惕本病可能:(1) 刺激性咳嗽2~3周治疗无效,或原有慢性呼吸系疾病咳嗽性质及频度发生改变者;(2) 持续或反复短期内痰中带血,无其它原因可解释者;(3) 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肺炎者;(4) 持续存在的局限性哮鸣音;(5) 胸片显示肺不张或孤立球形病灶、胸腔积液。
(6) “肺结核”病人经正规抗痨治疗无效,或X线胸片发现病灶逐渐增大者3.对可疑病变需考虑以下检查:(1) 痰查癌细胞;(2) 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刷检和活检;(3) 经支气管肺活检或经皮肺穿刺活检;(4) 胸水病理检查;(5) 胸腔镜肺活检;(6) 肿大的浅表淋巴结活检。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名词解释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位于支气管和肺软组织的恶性肿瘤,也称为肺癌。
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已成为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可能会伴有血痰,当咳嗽很久但无法缓解时,应该及早就诊。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咳痰会有血丝、气促、呼吸困难、乏力、咯血、胸痛等。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也有一些已知原因,比如吸烟,也有一些事件可能会增加患病的风险,比如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及家族遗传等。
研究表明,吸烟是引起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主要原因,90% 以上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病者都曾吸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主要是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CT扫描、螺旋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有时还需要进行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或免疫治疗等,也称为多模式治疗,目的是为了将患者病情有效控制,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预防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减少或避免吸烟,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合理的体重,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保护健康。
此外,每年进行完整的筛查检查,及早发现肿瘤,进行及早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一种非常常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因此,大家应该加强对肿瘤的认识,注意自身的健康,避免暴露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危险因素,及早发现病变,进行及早治疗,并遵医嘱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