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 培训书籍及材料(购置版本)
- 格式:xlsx
- 大小:15.80 KB
- 文档页数:2
智能变电站新建、改造方案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11-5目录1 智能变电站简介 (1)2 IEC 61850标准介绍 (1)3 智能变电站新建、改造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依据 (2)4 智能变电站新建、改造方案 (3)4.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4.2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5)4.3交直流一体化系统 (6)4.4其他二次系统 (9)4.5二次设备组屏(柜)及布置 (11)4.6一体化信息平台和高级功能 (12)1 智能变电站简介智能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以及各种自动化功能的现代化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功能逻辑上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组成。
2 IEC 61850标准介绍IEC 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基于网络的变电站的唯一国际标准,2005年~2006年中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相继制定了等同采用IEC 61850系列标准的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
IEC 61850标准共分10个部分。
IEC 61850标准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的通信标准,也是TC57近年来发布的最重要的一个国际标准,并形成了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的重要支撑。
IEC 61850标准的核心可归纳为信息建模、抽象接口服务、具体映射三部分。
其定义了二十多种公共数据类型CDC(Common Data Class),近一百种兼容逻辑节点(CPLN)和三百多种兼容数据类型(CPDC),用来表示变电站的具体信息;也定义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描述了服务器和客户间的通信:实时数据交换、事件报告、设备的自我描述、文件传输等。
ACSI使整个标准向通信开放,独立于某个具体通信网络;并且定义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Special Communication Service Mapping),将ACSI映射到特定的通信网络协议,如制造报文规范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TCP/IP、各种现场总线、串行线等。
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部分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2013年8月目录一、培训目的 (1二、培训系统介绍 (1三、500千伏线路保护 (53.1培训目的 (53.2培训大纲 (53.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83.4开关保护单体调试 (143.5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143.6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153.7线路保护通道联调 (163.8整组测试 (173.9异常情况处理 (19四、500千伏变压器保护 (204.1培训目的 (204.2培训大纲 (204.3变压器保护单体调试 (21 4.4非电量保护单体 (234.5整组测试 (234.6异常情况处理 (24五、220kV线路保护 (255.1培训目的 (255.2培训大纲 (255.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27 5.4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30 5.5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30 5.6整组测试 (325.7异常情况处理 (33六、220千伏母线保护 (346.1培训目的 (346.2培训大纲 (346.3母线保护单体调试 (36 6.4整组测试 (376.5异常情况处理 (38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介绍线路、主变、母线等二次设备的典型特点及配置情况;介绍各主流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开展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单体测试及整组测试;同时介绍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异常问题处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本次培训旨在学员通过实际装置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配置及具体的二次设备操作有感性认识,能够了解智能变电站调试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并初步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调试方法。
二、培训系统介绍实际操作培训在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按照实际工程配置500kV智能变电站典型间隔,一次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500kV 部分配置一回线路、一台主变构成一串完整的线变串;220kV部分双母接线,除主变分支和母联分支外,另配置两条线路;主变35kV侧暂未配置电容、电抗。
智能变电站相关书籍
1. 《智能变电站入门指南》——看这本书就像是有个专家在旁边一步
步教你认识智能变电站,“哇塞,原来智能变电站是这么神奇的呀!”比如就像你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时那种兴奋感。
2. 《智能变电站技术全知道》——读这本书,你会仿佛置身于智能变
电站的世界中,“哎呀,这里面的门道可真多啊!”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满是宝藏的神秘洞穴。
3. 《智能变电站的奥秘探索》——打开这本书,你会被深深吸引,想
要去探寻智能变电站的奥秘,“咦,这里面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呢!”就像在探索未知的宇宙。
4. 《轻松读懂智能变电站》——哇,看这本书真的好轻松就了解智能
变电站啦!“嘿,原来这么容易呀!”好像游戏中突破了一关又一关。
5. 《智能变电站那些事儿》——瞧瞧这本书,把智能变电站的那些事
儿讲得明明白白,“哇哦,这么有趣呢!”仿佛在听朋友讲述精彩的故事。
6. 《走进智能变电站的世界》——走进这本书,也就是走进了智能变
电站的奇妙世界,“天呐,智能变电站这么厉害呀!”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奇幻的魔法王国。
7. 《智能变电站从新手到行家》——跟着这本书,你就能从新手快速
变成行家,“哇塞,我也可以这么牛呀!”像游戏升级打怪一样爽快。
8. 《智能变电站实用手册》——这本手册超实用的哦,“嘿,有它在手,啥都不愁!”就像有了万能钥匙。
9. 《解密智能变电站》——读这本书来解密智能变电站呀,“哇,终于搞懂它啦!”好似解开了一道复杂的谜题。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关于智能变电站的书籍各有特色,都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智能变电站的领域,真的很值得一读!。
一、系统架构:一次设备断路器互感器说明:1)网络结构采用3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2网(GOOSE网、MMS网)结构,比常规自动化站增加过程层和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网络采用光纤以太网;2)站控层通过MMS方式通讯;过程层通过SV方式采样,目前主流为9-2;过程层通过GOOSE方式采集开关量并且跳闸;3)保护装置SV采样和GOOSE跳闸采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SV和GOOSE分开;测控装置通过组网方式,SV和GOOSE共网;4)低压保护:GOOSE和MMS共网运行,兼测保一体、智能终端、MU功能;5)其他设备:电度表采用点对点采样,故障录波器和记录分析仪采用组网方式获取数据。
上图就是一个数字化变电站的基本结构,从上而下,图示的互感器与断路器是常见的一次设备,大家参照下表就可以看出两者区别。
常规站大家都了解,就是采用电缆接线后,采集模拟量上送到各装置。
不过有些数字化改造站的一次设备依然使用传统互感器、开关;间隔层与站控层与数字化站没有区别。
不同之处就是在MU合并装置上增加了交流模拟插件,用来采集常规一次设备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
网络结构解析站控层:设备包括主站设备,如监控主机、监控备机、工程师站、远动机、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信息子站等。
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电度表、直流、UPS、电度采集器等。
过程层:设备包括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光/电CT、PT、智能机构等。
MMS网:保护、测控等设备与监控通讯的网络,走61850协议。
设备包括保护、测控、监控、故障录波等。
GOOSE网: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过光纤上GOOSE交换机,同时保护、测控也上了GOOSE网,进行信息交换。
GOOSE网相当于取代了原来常规站测控、保护的电缆接线工作。
连接设备包括MU、智能终端、测控、保护、网络分析仪、故障录波器等。
注意:10KV目前没有走单独的GOOSE网,走的是GOOSE/MMS合一的网络,即是在一个交换机中,既有GOOSE报文又有MMS报文,而不像高压部分GOOSE和MMS是单独分开的。
变电站现场运行通用规程智能设备部分培训资料(doc93页)3.1智能变电站smartsubstation;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3.2智能设备intelligentequipm;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测量数字化、;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特征的高压设备,是高压设备智;3.3隔离断路器disconnectingcir;触头处于分闸位置时,满足隔离开关要求的断路器;3.4电子式互感3.1 智能变电站smart substation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3.2智能设备intelligentequipment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具有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特征的高压设备,是高压设备智能化的简称。
3.3隔离断路器disconnecting circuit-breaker触头处于分闸位置时,满足隔离开关要求的断路器。
3.4电子式互感器electronic instrument transformer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于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以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
3.5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lectronic current transformer; ECT一种电子式互感器,在正常适用条件下,其二次转换器的输出实质上正比于一次电流,且相位差在联结方向正确时接近于已知相位角。
3.6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lectronic voltage transformer; EVT一种电子式互感器,在正常适用条件下,其二次电压实质上正比于一次电压,且相位差在联结方向正确时接近于已知相位角。
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部分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2013年8月目录一、培训目的 (1)二、培训系统介绍 (1)三、500千伏线路保护 (5)3.1培训目的 (5)3.2培训大纲 (5)3.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8)3.4开关保护单体调试 (14)3.5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14)3.6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15)3.7线路保护通道联调 (16)3.8整组测试 (17)3.9异常情况处理 (19)四、500千伏变压器保护 (20)4.1培训目的 (20)4.2培训大纲 (20)4.3变压器保护单体调试 (21)4.4非电量保护单体 (23)4.5整组测试 (23)4.6异常情况处理 (24)五、220kV线路保护 (25)5.1培训目的 (25)5.2培训大纲 (25)5.3线路保护单体调试 (27)5.4合并单元单体调试 (30)5.5智能终端单体调试 (30)5.6整组测试 (32)5.7异常情况处理 (33)六、220千伏母线保护 (34)6.1培训目的 (34)6.2培训大纲 (34)6.3母线保护单体调试 (36)6.4整组测试 (37)6.5异常情况处理 (38)智能变电站调试技术实操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特点,介绍线路、主变、母线等二次设备的典型特点及配置情况;介绍各主流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开展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单体测试及整组测试;同时介绍测试过程中遇到的异常问题处理思路和处理方法。
本次培训旨在学员通过实际装置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配置及具体的二次设备操作有感性认识,能够了解智能变电站调试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并初步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调试方法。
二、培训系统介绍实际操作培训在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变电站智能设备检测技术实验室”开展,按照实际工程配置500kV智能变电站典型间隔,一次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500kV部分配置一回线路、一台主变构成一串完整的线变串;220kV部分双母接线,除主变分支和母联分支外,另配置两条线路;主变35kV侧暂未配置电容、电抗。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实训指导书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实训指导书一、实训目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掌握智能变电站的操作方法和故障排除技能,培养学生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原理介绍- 智能变电站的定义和作用-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功能模块2. 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流程- 数据采集与处理- 遥控与遥调- 报警与监控- 故障处理与维护3. 智能变电站的操作方法- 智能变电站的开启和关闭- 实时监控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远程控制设备的操作- 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4. 智能变电站的故障排除技能- 分析故障原因- 寻找故障点- 进行设备维修与更换- 故障记录与报告编写三、实训流程1. 理论学习- 通过教材和讲解,学习智能变电站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2. 设备操作学习- 学习智能变电站的操作方法,包括开启、关闭和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等3. 实操练习- 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模拟智能变电站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4. 故障排除演练- 模拟各种故障情况,进行故障排除演练,培养学生的故障处理能力四、实训要求1. 学生对智能变电站的工作原理和设备操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2. 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能3.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4. 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五、实训评估方式1. 实操操作评估- 观察学生在实操环节的表现,评估其操作的准确性和流程的规范性2. 故障排除演练评估- 观察学生在故障排除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故障诊断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综合评估- 综合考虑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理论学习、设备操作和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评估六、实训设备和工具1. 智能变电站模拟器2. 工具箱3. 工作手册4. 故障排除手册七、实训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设备时,学生应佩戴防护眼镜和工作手套,确保人身安全2. 在维护设备时,确认停电和断电状态下进行操作,避免电击和火灾等危险3. 使用工具时,应注意正确使用方法,避免误伤自己和他人4. 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停止操作,避免进一步的损坏和安全事故。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复习资料全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教材考题填空题一、《智能变电站发展概述》1、数字化变电站两大支柱是IEC61850,电子式互感器。
2、下面哪个功能不属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五大功能(C):A.操作与控制B.运行监视C.保护信息管理D.运行管理E.辅助应用3、层次化保护包含就地保护、站域保护控制、广域保护。
4、一次设备智能化是由一次设备、传感器和(D)构成。
A.二次设备B.保护和测控设备C.状态监测设备D.智能组件5、智能变电站最基本的标准是(D)。
A.高压设备智能化导则B.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C.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导则D.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6、智能组件功能包含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监测。
7、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是标准化设计、工程化加工、装配式建设。
二、《智能变电站标准规》1、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2、智能变电站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
3、智能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UPS和通信电源等,应将其一体化设计和考虑。
4、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流程为组态配置→系统测试→系统动模→现场调试→投产试验。
5、继电保护新技术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要求,并提高保护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6、对网络设备,以交换机为了,其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延应小于10μs;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
7、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采用的对时方式可采用IRIG-B或IEEE1588(IEC61588)。
8、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运行与调试实训指导书马泽菊1. 什么是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是指利用先进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通信网络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设备及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监控、分析、管理和优化的电力设施。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智慧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
2.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智能变电站的运行,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变电站的各项设备和系统,熟悉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对于马泽菊而言,作为智能变电站运行与调试的实训指导书,需要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设备的运行原理、特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以便学员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
2.1 变电站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各种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马泽菊应该重点介绍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运行注意事项,以及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故障和解决方法。
2.2 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其核心,它通过对各个设备及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马泽菊需要深入解析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包括通信网络、远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着重介绍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调试方法。
2.3 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智能变电站通过对设备和系统的感知、分析和管理,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优化。
马泽菊需要从管理评台、数据分析和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学员理解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实现方式。
3. 智能变电站的调试实训智能变电站的调试实训是培养学员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理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马泽菊需要从实训内容、方法和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和指导。
3.1 实训内容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设备的调试、系统的联调以及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测试等。
马泽菊要对实训内容进行详细划分,确保学员能够系统地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3.2 实训方法针对不同的实训内容,马泽菊需要设计合理的实训方法,包括理论讲解、现场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掌握调试实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的一些常见教材和参考资料:
1.《变电站调度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韩军、陈刚著):这本书介绍了变电站调度自动化
系统的基础理论,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传输、监控与保护等方面,并深入讨论了其应用。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黄永旭、吴安平、李艳丽著):该教材全面介绍了电力系统
自动化的原理、技术和应用,其中包括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的内容,如SCADA系统、通信技术、远动控制和保护等。
3.《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调度技术》(傅国强著):这本教材涵盖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调度
技术的多个方面,包括自动化调度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软件及硬件、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内容。
对变电站调度自动化进行了详细介绍。
4.《电网调度自动化》(王红云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概念、任务、
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包括变电站自动化、远动控制技术、故障诊断与处理等内容。
5.相关学术论文和期刊:查阅与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期刊,可以获取最新
的研究成果、案例分析和技术发展动态。
此外,还可以参考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标准和规范,如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以及国际组织(如IEC、IEEE)发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
请注意,根据不同的教育和专业背景,对于特定的教材或资料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和背景,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