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3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波及全球的质量保证运动,英国形成了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本文通过研究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启示。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启示【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61-02一、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历史沿革1.20世纪60年代前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在世界上是享有较高声誉的。
它作为一种高度自治的组织,很少受到外界的干预。
19世纪以前,英国的大学一般依靠私人捐助和学费维持学校发展,保持自治状态。
19世纪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关注并介入大学的发展。
1919年,英国成立了大学拨款委员会(ugc),英国政府通过该组织向大学提供经费,但不具体介入大学事务。
大学教育质量的问题,由大学自行负责。
2.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是英国高等教育二元制的建立和实施时期,高等教育分为大学和大学以外的教育机构。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发展,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使得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紧缺,危及到学校的教育质量。
1964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组织——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cnaa),专门负责大学以外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学位授予工作并确保其质量,cnaa的成立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确立的标志。
在政府的推动下,英国形成了高等教育双重机构双重保证方式的质量评估体系。
这两套并行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进行不同层面的评估,评估的结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很难辨别不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高校配合双重评估机构工作任务繁重。
1997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成立,取代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qac)和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eqc),全面负责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工作,实现质量保证机构的统一。
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发展的田洪芳启示与思(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常州213164)摘要:本文在介绍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从宏观上着重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给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带来的启示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高等教育制度发展启示思考英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经过八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一些明显的特征,表现为:第一。
在行政方面,中央和地方具有非常好的“伙伴关系”.重视专业咨询机构的中介作用,通过教育立法和各种政策文献确保各种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
第二。
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制度以及相关资格证书(cer t i f i cat e)、文凭(di pl om a)和学位(deg r ee)的颁发,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和改革。
英政府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法规手段,不断进行高教改革。
尤其是适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使其更具有多样性特色。
满足不同背景的人受教育的需求,同时调动各产业部门参与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人才素质。
第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习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和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是个人获得教师资格的主要途径。
同时.加强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培养方式的合理化探讨,重视教师的在职培养,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第五。
大学“自治”传统在英国高等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英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延续。
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也调动了民间人士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减轻了国家教育负担.促进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加快了办学水平的提高。
虽然中英两国历史与现实的各种背景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但从宏观上考察。
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仍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一、重视教育立法、宏观调研和战略规划。
纵观当代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几十年的发展与变迁,可以看到:无论是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还是1997年的《迪尔英报告》,都以其项目之全、分类之细、涉及面之广、调查之深入、前瞻性之强成为贯穿英国上世纪60至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指导以后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框架。
英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架构之上的,有明
确的招生和毕业标准,设立英国统一学分及认证体系以及英国教育标准协会,以保证英国的高等教育均符合国家定规。
英国有许多百年名校,而这
些百年名校也一直被视为领先世界的知名学府。
英国高等教育主要有三个
特点:一是英国的学术水准非常高,英国的学术水平在欧洲乃至世界处于
领先地位,受到各国认可;二是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英国的高等教育建立在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上,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高等
教育文化资源;三是英国的高等教育承载着国家教育政策,英国教育政策
以及国家标准设立的高等教育体系为英国的师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学习机会。
英国的高等教育拥有独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简述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
英国教育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在中世纪,教育主
要设施是由教会和贵族掌控的教堂学校和私塾。
直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英国开始崛起一批新的学校,如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等,以培养
贵族子弟。
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需要更多高素
质的工人和管理人才,这促使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1833年,英国通过
了工厂法,要求一定数量的工人子女接受教育。
1844年,教育公约成立,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经费,并提高了管理水平。
到了20世纪,英国教育经历了更大规模的变革。
1944年,英国
通过了教育法案,实行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制度。
这一改革推动了大规
模的学校建设,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给工人阶级和农村地区的孩子们。
20世纪后期,英国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改革。
1988年,通过了
《教育改革法案》,引入了学校选择制度,允许家长选择他们子女就
读的学校。
1997年,实行了全面的国家课程,并设立了教育标准局来
监督和评估学校的表现。
到了21世纪,英国教育继续不断发展和改革。
2002年,推行了
普遍的高等教育制度,使更多年轻人能够接受大学教育。
此外,数字
技术也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创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的来说,英国教育发展经历了从教会和贵族垄断到普及化的历
史演变。
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学校制度的改革,英国的教育系统不断完善,为更多人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更高的教育质量。
英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趋势英国高等教育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高等教育之一,其声誉和质量是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认可的。
英国高等教育拥有独特的特点和趋势,这些特点和趋势是由于其历史、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
1. 高质量的教育英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最好的之一。
这是因为它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
在英国,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具有高度的专业化和学术的创新性,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此外,英国大学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方面都有很高的声誉。
2. 灵活的教育系统英国高等教育系统相对于其他高等教育系统更加灵活。
它采用了广泛的教学模式,如在线课程、研讨会等。
此外,英国还提供非常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例如学徒制度、技能培训等。
这种灵活性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3. 国际化的氛围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之一。
英国大学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园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社群。
这种多元化的背景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能增加学生的全球竞争力。
4. 高度的创新英国在高等教育方面持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例如,新的学科领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批准,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
英国的大学还在大力发展创业文化,并积极支持学生和教职工开发新的商业想法和技术。
5. 高收益的学士学位英国高等教育系统以学制短、学费低和获得高收益的学士学位出名。
英国的学士学位可以在三年内完成,而在其他国家通常需要四年或更长时间。
此外,英国的学费相对于其他国家也比较低,并且有许多奖学金和助学金可供选择。
总之,英国高等教育是一个高质量、灵活、多元、创新和高收益的教育系统。
虽然它在一些方面可能存在挑战和机遇,但它的声誉和质量是无可争议的。
将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继续依靠其在教学、研究和创新等方面的优势。
英国的教育发展概况英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国家,其教育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经历了和变革,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本文将综述英国教育发展的概况。
中世纪时期,教育在英国被专门的教堂机构控制着,主要面向修道院和教堂的成员。
由于教会的强大影响力,英国成为了学问和知识的中心。
然而,这种教育体系仅限于少数人群,大多数人民没有接受到教育。
16世纪,随着英国宗教的兴起,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
国家开始干预教育,成立了许多公立学校,为下层人民提供了获得教育的机会。
皇家学院、伊顿公学等学校成立于这个时期,至今仍是英国教育体系的典范。
然而,这些学校仍然只面向少数富裕的家庭。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加速了英国教育体系的变革。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的工人阶级对教育的需求增加。
因此,政府开始在城市中建立学校,并建立了新的教育法规,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在这个时期,普通小学和中学开始兴起,提供了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
20世纪初,英国教育开始朝着更加普及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普遍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教育。
此外,更加注重学科的专业化使得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颁布了教育法,确立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
二战后,英国的教育体制再次经历了重大。
1944年通过的《教育法案》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并鼓励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这个法案确立了11岁时的普遍中学教育,将学生根据能力分为不同的流,如文科、理科等。
这个制度在英国教育系统中持续存在至今。
20世纪末,教育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私立学校的地位继续巩固,而同时,政府也鼓励更多类型的学校出现,如教会学校、文化学校和特殊需求学校等。
此外,大学财政的独立也使得高等教育变得更加多样化。
如今,英国的教育体系逐渐成为全球的典范。
英国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如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
英国的教育模式强调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悠久。
立足现状,放眼未来,是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点;着眼经济,服务社会,是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
它的发展过程,折射出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变迁的时代之光。
本文着重从政府导向、教育体制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推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5个方面探讨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标签]英国高等职业教育政府导向体制改革经济建设普通国家职业资格立足现状,放眼未来,是英国职业教育的基点;着眼经济,服务社会,是英国职业教育的重点。
它的发展过程,折射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变迁的时代之光,不乏许多可资借鉴的特点。
一、政府重视政策引导英国政府一向重视职业教育。
早在19世纪末,为了使技术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及工商部门的要求,英国首先建立了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此后又成立了全国技术教育促进会。
在促进会的努力和推动下,英国议会于1889年颁布了《技术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把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固定下来,成为国家引导和干预职业技术教育的开端。
此后,英国政府相继发布研究报告、白皮书,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各种措施,引导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英国政府1945年发布的《帕希报告》,是对战后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第一个文献。
1956年,英国政府发布《技术教育》白皮书,制定5年发展规划,并得以成功地付诸实施,成为英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又一转折点。
1959年,英国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发表《克劳瑟报告》,对扩大青年职业教育机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196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培训法》,使英国首次有了国家培训计划,其主要目标是:(1)把培训与广泛的经济技术发展需要结合起来;(2)提高培训质量;(3)使各公司企业比较公平地承担培训费用。
10年后,英国成立了“人力服务委员会”。
它的主要职能是:(1)制定主导性工业培训政策;(2)规定培训目标;(3)制定不同职业的培训大纲;(4)对经过培训的徒工进行考试;(5)规定并考核教师资格;(6)在委员会所属培训中心开设培训课程;(7)向公司、企业索取培训人员助学金,以资助有关单位的培训费用等。
试论二战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二战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再到普及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其发展特点是:坚持规模和质量并重;大力发展高等科技教育,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收费政策渐次演变:免费、统一收费、差异性收费。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对我国高等教育有以下启示:协调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应体现教育公平。
[标签]英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教育会平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
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下降,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不强,低收入家庭子女承担学费负担过重等。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本文从教育规模与质量、高等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三方面阐述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二战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一)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精英教育的复苏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高等教育陷入低迷萎缩状态。
1944年二战进入尾声,英国通过了《1944年教育法》。
该法案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从而为英国高等教育战后的恢复与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二战后,英国政府面临恢复经济、国际竞争和广大青年要求升学的压力,要求高等教育要尽快恢复到战前水平,并有所发展,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
50年代,英国政府就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示,并建立了10所高级技术学院,另有5所大学学院升格为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持续增长(见表1)。
(二)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1963年英国发表的《高等教育:1961-1963年首相委任的以罗宾斯勋爵为主席的委员会报告》,简称《罗宾斯报告》(the Robbins Report)。
英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特点一、英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英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英国最早的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成立于1167年和1209年。
英国高校起初实施培养绅士的精英教育、后来不断进行改革,推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平民化与泛智化进程,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1.英国高等教育的优势。
英国高等教育的优势突出。
相对于英国6230万的人口,英国高校众多,目前约有大学130多所,学院123所,高等教育学校50所。
2006年英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5%,就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英国教育质量一流,2012-2013年英国排在世界前10的大学有3所,有10所排在世界前100名。
2.英国大学的管理模式。
英国只有一所私立大学——白金汉大学,其余都是公立的。
英国政府对高校的相对投入,逐年减少。
从2012年开始,英国政府基本上取消对大学生的直接补助,改为银行贷款。
英国高校自主办学,政府不直接管理高校。
英国大学的管理机构一般由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构成。
理事会是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由教授代表、地方教育当局和各界人士的代表组成。
校长由理事会任命(英国的大学校长是一个荣誉职位。
一般不参与大学的具体事务,如剑桥大学的校长是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知山大学的校长是位著名女歌星)。
英国大学的真正首席行政领导是副校长。
校务委员会是英国大学的执行机构。
学术委员会负责大学的学术事务,主席由副校长担任。
3.英国高校的招生与学历。
①招生:英国不设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学生凭中学阶段的考试成绩择优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②学历层次:英国高等教育主要包括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本科:英格兰高校通常为3年,苏格兰高校一般为4年。
读完本科课程考核合格即可获得学士学位。
研究生(专业类):有一年制的研究生文凭课程以及一年或两年制的硕士学位课程。
申请人须具备本科学位或相应的专业资格;研究生(学术类):一般需用两年时间;博士:博士是英国研究生教育中的最高等级学位,学制一般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