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PPT36页)
- 格式:pptx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37
英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讨一、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英国素以“精英教育”闻名于世,但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持续扩大其高等教育规模,使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化。
但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
教育水平下降和管理混乱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注重,要求对高等教育实行质量保证的呼声与日俱增。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开始研究并着手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最初建立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为了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英国成立了三十多所多科技术学院。
为了确保它们的教育质量和学位文凭的发放,1964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组织——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CNAA)。
CNAA的质量保证范围仅限于多科技术学院和其它学院,主要通过对其教学、师资、招生、课程设置、考试、学生学习等方面实行质量监控和评估,向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保证教育质量。
70年代末,因为英国经济的恶化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紧缺,大学的教育质量以前一度急遽下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
1983年,大学校长和副校长委员会(CVCP)和大学拨款委员会(UGC)联合成立了“学术标准小组”,对大学教学和管理质量实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此拉开了英国大学质量标准讨论的序幕。
1984年,“学术标准小组”发布了Reynolds报告和拟定了新的学术标准,并在各个大学介绍和宣传大学的质量保证体系。
不久,以NormanLindop为首的公共高等教育(非大学体系的高等学校)学位与课程审核委员会,在经过周密的调查后,也发布了《公共高等教育学术标准的调查与证实》的报告。
报告建议,在公共高等教育系统也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审核和监督机制,以便确保其质量水平。
在这两个报告的基础上,英国政府于1985年5月发表了高等教育绿皮书,希望大学在保持学术自由的同时,对社会、学生和教师负责,改善和保证其教育质量。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启示文章概述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内容及其特点,从而启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从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发展以院校自评为基础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立以独立中介机构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障、建立财政拨款与质量评估紧密结合的机制、重视和采纳学生对教育质量的意见、拓宽遴选评估专家的领域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标签: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启示英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大学自治和重视质量的传统。
在制定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估方式等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对我国很有借鉴意义。
一、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由于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工业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罗宾斯报告》建议,英国成立了一批大学以外的技术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高等教育体系由精英型迅速迈向大众化。
1964年,成立了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Council for National Academic Awards, CNAA),负责大学以外的多科技术学院及其他学院的质量监控和学位颁发。
由此,英国形成了大学和大学以外的公共部分二元制的高等教育体系。
70年代末,由于经济持续衰退,教育经费紧缺,以及高校高速扩招,导致大学教育质量出现滑坡。
80年代,英国发布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咨询报告,如1985年发表的高等教育绿皮书《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87年发表的白皮书《高等教育:迎接新的挑战》等。
这些政策要求,改革高等教育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成立全国性咨询机构和政策研究机构,制定全国和大学学术发展规划,分别评估高校教学和科研业绩,改善和保障大学教育质量,加强对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质量审核,等等。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特点及启示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内部质量保障为主,以外部质量保障为辅;具备独立性、透明性、自主性、多样性等优势与特点;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充分发挥高校管理自主权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组织体系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等启示意义。
标签: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特点;启示近年来,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给予高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
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经验不足。
英国高校对质量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成立于1832年的达勒姆大学。
当时,达勒姆大学聘请牛津大学的人员来主持本校学生的考试以及成绩的评定。
随后,这种做法在英国各高校中逐步得到了普及,成为大学之间惯用的一种评估方式。
这种方式被认为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方式的雏形。
经过17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到21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涵盖课程设计、学生评估、课程审批、课程监控及审查等多种方式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确保课程的质量和学位的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本文尝试对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及优势进行分析,总结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一、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况(一)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内容框架英国历史文化悠久,拥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经历长期的改革與创新,形成了以内部质量保障为主,以外部质量保障为辅的内外兼备、内外结合、协调一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1.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在英国的众多高校中,几乎每一所高校都有比较完善的一套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英国高校内部强烈的质量意识、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以及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了英国高校的教育质量。
英国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三种方式。
下面以英国剑桥大学为典型案例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说明:一是学校自我周期性审查。
中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析卓越的高等教育质量是支持一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指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所产生的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英两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认证制度认证是确保高等教育标准化、透明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高等教育认证由教育部门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分别实施。
认证内容包括教育机构的规范管理、教学质量保障、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发展与服务等方面。
认证结果被视为高校建设、课程设置和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参考。
2.质量评估制度质量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手段之一。
教育部门组织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公开和监管。
评估内容包括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质量和学科建设等方面。
评估结果被视为高等教育机构改进教育教学、提升质量水平的重要参考。
3.课程设置与教学标准制定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的制定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中国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由教育部门和专业学会共同制定。
教育部门定期对全国高等教育课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同时,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1.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评估标准达到高标准。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定期评估、指导和支持、学生反馈和改进行动计划等方面。
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定期进行内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改进课程、教学和评估标准,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学生的能力。
3.学科评估体系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使用学科评估体系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学科评估体系由高等教育资格认证机构和专业学会共同制定。
评估内容包括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标准、学生学习体验以及学科贡献等方面。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介绍高等教育文凭证书(Diploma in Higher Education)和高等文凭证书(Higher Diploma),英国在一些学院和高等教育学校开设两年制或三年制的专业课程。
两年制课程完成后,学生考试合格,可获取高等教育文凭证书(Diploma in Higher Education),学生毕业后,如果申请本科生课程,其两年制所学课程有可能被录取大学认可。
三年制课程主要为工业界培养职业学生,学生毕业后,可获得高等文凭证书(Higher Diploma)。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据UK Education alliance Co.,Ltd.介绍:由于其独特的高等教育办学机制,英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英国,议会、政府、专业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不同角色的扮演和分工协作使优质教育资源的保障体系得以顺利运行。
议会和政府大学主要的、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大部分是由政府拨款资助的,学生只需要每年象征性地交纳少量学费。
英国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主要方式是替学生交纳学费,向学生提供助学金,向大学提供教学经费,以及提供科研基础经费和竞争性项目经费。
但政府并不直接分配经费给大学,而是通过中间机构的运作,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的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在北爱尔兰是就业与学习部),根据政府意图,大学学科设置和招收学生情况,科研水平的评价结果对大学提供经费资助。
专业机构(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大学外部评价中最重要的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评估,因为其评估结果被作为高等教育拨款机构对大学拨款的重要依据。
它对所有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并向公众公开发布评估结果。
该机构成立于1997年,董事会履行管理职能并负责制定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战略规划。
(2)区域性的质量保障机构除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外,区域性的质量保障机构还包括:英格兰教学大纲与学历管理委员会;威尔士学历管理、教学大纲与评估委员会;北爱尔兰教学大纲、考试与评估委员会和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
进入21世纪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毕家驹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管理教育评估质量保证作者毕家驹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上海 200092)英国有180多所大学和学院。
最古老的已逾800年,而最年轻的才1岁。
学校的背景互异,各具特色,但无不处于当今迅速变化的环境之中。
多数学校的专业设置覆盖相当广的学科领域,而也有一些学校,如艺术类或音乐类的则仅限于单一学科。
各校的学生多的达20万名,少的才120名。
除此之外,还有270所继续教育学院,也属高等教育范畴。
各高等学校均设有学校内部的质量保证机制,并接受来自学校外部的质量审查,以确保专业和学位的质量和标准。
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特别是外部质量保证,进行了重大的革新,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学位授予权和内部质量保证学位授予权国家枢密院按照法律判定一所高等学校可否拥有学位授予权。
通常,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下详)先向政府就有关学校在学位授予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意见,随后政府再向枢密院提出建议,最后由该院作出最终决定。
大学和少量的专科学校有权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授予各种类型的学位,而另一些学校所授学位仅限于课程专业(taught program)或仅限于研究专业(research program)。
对于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包括继续教育学院,可通过适当的措施和安排,由其学生向有授予权的高等学校或机构申请学位授予。
内部质量保证(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英国的大学和学院都实行自治。
学校各自对本校所设专业和所授学位的质量和标准负责。
为此,各校均设有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特别是在专业的规划、审批、监控和审查等各个重要环节上把住质量和标准关。
多数学校既实行经常的监控,又对各专业进行周期性的审查。
监控(monitoring)主要着眼于专业是否有效地达到即定的目标,学生的学习产出(learning outcomes)是否有效地达到设定的要求。
监控通常由专业所在系主持进行,其中包括专业小组对本身工作的年度考评(appraisal)。
英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介绍
英国因为在高等教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拿着他们的证书根本上能在全球使用。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他们看中的是英国这些学生们在动手还有思维上的才能,这也是英国这样一种比拟全面的教学体制所得到的的培养成果,他们所使用的体制和方法都是比拟先进,也有许多的实用性。
在教学上,英国也有一个已经开展得比拟成熟的保障体系。
在这里不管是什么学校,它们的各种课程都要进展严密的考核,用来保证这些课程的高标准。
而且这个考核还是英国的政府指定了一些机构去做考核的,这样才能保证这些大学有着一致的质量。
英语以及其他的一些学历也有自己独特的保障系统。
也就是学生们不管选择英国的哪一种课程,都能得到质量很高的教学和研究。
在英国这里也有关于英语的认证方案,这是对于这边一些英语教学机构的方案。
这些教学机构都需要承受相应的考核,只有教学上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协会的标准,才能得到这个方案的认证。
而这边的高中课程还有职业课程等等这些同等级的课程也会有保证体系,不过这一个体系就是由政府来控制的了,是政府部门直接进展考核。
假如有些学校还没有得到受权就开设学位的课程或者是给学生学历,是违法的。
要得到这个授予权,学校必须用相应的体系来说明自己对于教学的质量确实是有保证的。
关于这一点,在QAA的规章中会把这些标准都列得清清楚楚有详尽的说明。
QAA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大学有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进展评定,并且促使这些学校对于自己的学术标准还有质量不管的去进展进步。
另外 QAA不只是会参与这些活动,它也会和很多的组织参与到世界上各种高等教育的工程,用来对国际上的这些大学的质量保证有许多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