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碰撞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6.46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碰撞案例

案例概述

2003年5月2日2332时,A轮82航次在天津新港装载后离港,驶往印尼雅加达。航行途中,于5月5日约1111时,位置:30°21'.6N/123°00'.6E,雾中与B 轮发生碰撞。

5月5日0805时,能见度1.5nmile,A轮航向180°,航速11.5kn。A轮三副接班后,发现能见度不好,通知水手叫船长。0806时船长上驾驶台指挥,通知机舱备车,并按雾航规定施放雾号,开启航行灯,两部雷达,两部VHF,改手操舵。但未派人瞭头。A轮三副回忆讲,从0806时至1050时,在右前方远距离处有几艘渔船外,航行一切正常。

A轮船长在1050时,从ARPA上发现右舷距离9nmile处,有一般大船(B轮),DCPA 为1.3nmile,经过自动标绘,B轮航向000°,航速约15.1kn。1100时能见度下降到0.5~1nmile,船长命令三副加强,瞭望。约1104时,A轮船长从雷达观察:与B轮相距3.8nmile,DCPA仍为1.3nmile。于是用英语在VHF16频道呼叫来船(B轮)协调避让,但无回答。此刻A轮船长为避开右前方的渔船和增加与来船(B轮)之间的横距,即命令由180°改驶177°,后又改驶168°。接着再次用VHF呼叫B轮,但仍无回答。约1108时,A轮船长在雷达上观测右舷的来船B 轮相距1nmile时(注A轮从1104时与B轮相距3.8nmile到1108时距离1nmile,时间和距离不吻合),发现B轮突然向右转向,向A轮右舷逼近,此刻A轮船长继续在雷达上观测,还未立即采取措施。约1109时,A轮三副告诉船长:右舷有船影了,船长跑到右舷,看到了来船B轮,命令舵工左满舵,拉汽笛警告。10秒钟后,在雷达上观测B轮DCPA为零,立即叫停车。约1111时,B轮右船首与A轮右后部成80°左右的角度撞向A轮NO.4舱右后部位。碰撞时,A轮的船首向是145°。

2事故分析

两轮在保持正规,瞭望方面均有过失2.1.

A轮和B轮是在雾中相互看不见水域中航行相遇致有构成碰撞危险,应执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简称《规则》)第19条两船均负有同等的避让责任和义务。雾中航行应派出瞭头人员,应配备专职雷达观察员(通常由值班驾驶员担任)保持不间断的系统观。A轮:①没有派瞭头人员,②没有利用雷达对来船及周围其它船舶保持不间断的观测和系统分析,致使未能及时识别两船之间正在构成紧迫局面,这是导致碰撞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案中,A轮从1050时至1104时,即两船接近到3.8nmile,紧迫局面业已开始形成,才确认与B轮存在碰撞危险。这足以说明在长达14min内,A轮对B轮没有进行连续系统的观测和分析,③对右前方的渔船的动态没有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也是导致因顾及右前方的渔船不敢及早采取措施避让B轮的一大原因。如果A轮能掌握渔船的动态,在当时环境许可情况下,采取向右措施同时让清B轮和渔船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B轮:未注意收听和使用VHF甚高频无线电话,A轮曾两次试图与B轮联系协调

避让,而B轮一是没有反应,二是也没有主动通过16频道与周围存在碰撞危险的船舶联系协调避让。

2.2未对碰撞危险做出充分的估计和判断,未及时采取避让措施

(1)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航行,对正横以前的来船,通常要求在10~12nmile

之间发现来船,8~10nmile之间判清动态,确定是否存在碰撞危险。若能在6nmile 之前采取避让行动,可视为及早的行动,在4~6nmile之间采取避让行动,可以认为是及时的行动。当两船接近或小于4nmile之后,通常认为紧迫局面始逐步形成。然而,A轮在与B轮接近到3.8nmile时,紧迫局面已经形成,A轮才采取用VHF16频道联系措施。在联系不通的情况下,又采取了小角度、多次向左转改变航向的错误做法。使来船观察不到A轮动态,违背了《规则》第8条2款、第19条4款规定。本案中的A轮应该采取的正确的措施是:①对右正横前来船应及早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并及早采取右让措施,②若当时的环境不允许右让,应大幅度减速,必要时把船停住,③若必须采取向左转向的避让措施,则应充分意识到,该行动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背离规则的行为,是来船可能意料不到的。因此,转向的幅度要大,态势要明显,行动.

要果断,时间要更早,要早在对方尚未采取行动之前,通常情况下,至少应在距离来船6nmile之前采取行动,而决不是构成紧迫局面之后才采取。

(2)本案中的B轮表面看来执行了《规则》第19条4款规定采取了右转向措施,但其是在距离A轮1nmile时采取的,违背了《规则》该款规定。正确做法应是:在及早或及时的距离上进行能见度不良通常应是在4nmile之前采取。两船接近到1nmile距离时采取行动,应视为是在紧迫危险情况下的行动。在此时,理应执行《规则》第19条5款规定:与正横以前他船不能避免紧迫局面时,应将航速减到能维持其航向的最小速度。必要时,应该把船完全停住,而且无论如何,应极其谨慎地驾驶,直到碰撞危险过去为止。本案中的B轮没有这样做,一是对碰撞危险没有做出充分的估计和判断,未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二是在紧迫危险情况下违背了海员的通常做法和运用良好船艺的原则。

2.3缺乏在能见皮不良的特殊情况下应有的戒备

(1)A轮船长1108时从雷达上观测到右前方来船B轮距离1nmile时,突然向右转向,并向本轮右舷逼近。面对碰撞已不可避免之时,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大幅度的减速、停车或倒转推进器,直至将船停住。在本案中,A轮未能这样去做,直到视觉看到来船,并在雷达测定DCPA为零时,才采取左满舵、紧急停车的措施,显然为时已晚。更需一提的是,在碰撞前夕所采取的上述措施不但无助于避让,相反还使得A轮与B轮构成直角碰撞局面,增大了碰撞的损失程度。(2)本案中的B轮对A轮因其右舷前方有渔船没有右让,而采取左让的行动,缺乏应有的戒备。导致在紧迫危险的情况下未能采取协调行动,也是导致碰撞的重要原因之一。

2.4两轮在能见度不良、周围有渔船的情况下均未采用安全航速

A轮发现B轮至1109时碰撞在即一直没有采取安全航速,直至雷达上观测B轮DCPA为零时才采取紧急停车,为时已晚。两船在4min时间里,从相距3.8nmile 接近至1nmile,如此之快,足以说明B轮也没有采取安全措施。

经验教训3.

(1)加强对《规则》的学习和理解。如果对《规则》不熟悉或理解有误,或实践中不严格执行,就极容易发生不协调的避让行动,从而导致碰撞。A轮在视线不良水域航行,采取了备车、施放雾号、开启航行灯和两部雷达,但是没有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