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积分
- 格式:pdf
- 大小:380.79 KB
- 文档页数:7
二重积分计算
二重积分是二元函数在空间上的积分,是某种特定形式的和的极限。
本质是求曲顶柱体体积。
二重积分计算公式:f=ko*op。
二重积分是二元函数在空间上的积分,同定积分类似,是某种特定形式的和的极限。
本质是求曲顶柱体体积。
重积分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计算曲面的面积,平面薄片重心等。
函数(function)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
函数的近代定义是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B和对应法则f。
同定积分类似。
重积分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计算曲面的面积,平面薄片重心等。
平面区域的二重积分可以推广为在高维空间中的(有向)曲面上进行积分,称为曲面积分。
成n个子域,并以表示第个子域的面积。
在上任取一点作和。
如果当各个子域的直径中的最大值趋于零时,此和式的极限存在,且该极限值与区域D的分法及的取法无关,则称此极限为函数在区域上的二重积分,记为,即。
这时,称在上可积,其中称被积函数,称为被积表达式,称为面积元素,称为积分区域,称为二重积分号。
同时二重积分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计算曲面的面积,平面薄片重心,平面薄片转动惯量,平面薄片对质点的引力等等。
此外二重积分在实际生活,比如无线电中也被广泛应用。
二重积分四则运算公式二重积分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数学计算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是对二元函数在一些区域上的求和,可以用来计算曲线下面的面积、质心、重心、弯矩等问题。
在进行二重积分的计算时,有四个基本的运算公式,分别是加法公式、乘法公式、换元公式和分部积分公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公式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加法公式加法公式是用来计算两个区域上的二重积分的和的公式,具体形式如下:∬(R1∪R2)f(x,y)dA=∬R1f(x,y)dA+∬R2f(x,y)dA其中,R1和R2是两个不相交的区域,f(x,y)是定义在R1∪R2上的函数,dA表示面积元素。
加法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计算不规则区域上的积分,将区域分成若干个小区域,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小区域上的积分再求和即可。
二、乘法公式乘法公式是用来计算两个函数的乘积的积分的公式,具体形式如下:∬Rf(x,y)g(x,y)dA=∬Rf(x,y)dA·∬Rg(x,y)dA其中,f(x,y)和g(x,y)是定义在区域R上的函数,dA表示面积元素。
乘法公式可以简化积分的计算,将二重积分分成两个单变量的积分,分别计算再相乘即可。
三、换元公式换元公式是用来进行变量替换的公式,可以将一个二元函数在坐标变换后的区域上的积分转化为原区域上的积分,具体形式如下:∬Rf(x,y) dA = ∬R'(f(g(u,v),h(u,v)) ,J(u,v), du dv其中,R是原区域,R'是通过坐标变换得到的新区域,f(x,y)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J(u,v),是变换后的雅可比行列式。
换元公式可以简化积分的计算,通过适当的坐标变换可以将原积分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例如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积分转化为极坐标系中的积分等。
四、分部积分公式分部积分公式是用来计算二重积分中的积分运算的公式,具体形式如下:∬R(∂f/∂x + ∂g/∂y) dA = ∮C(f dx + g dy)其中,R是区域,C是区域R的边界曲线,f(x,y)和g(x,y)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和∂g/∂y分别表示函数f和g关于x和y的偏导数。
二重积分知识点一、引言二重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对二元函数在有限区域上的积分运算。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求解技巧是深入理解、掌握多元函数的必备工具,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数学方法。
本文将从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全面详细地介绍二重积分的知识点。
二、概念1. 二重积分的定义设f (x,y )在闭区域D 上有定义,D 由有向闭曲线C 围成,且f (x,y )在D 上有界。
若存在数I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都存在正数δ,使得对于D 内任意满足Δσ<δ的任意分割σ,对应的任意代点ξij ,总有|∑∑f mj=1n i=1(ξij )Δσij −I|<ε则称I 为函数f (x,y )在闭区域D 上的二重积分,记作I =∬f D(x,y )dσ其中,Δσij 表示第(i,j )个小区域的面积,Δσ表示整个区域D 的面积。
2. 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是对二元函数在闭区域上的面积进行逐点求和,即将闭区域D 分割成无穷多个小面积区域,并对每个小面积区域上的函数值进行乘积再求和,最终得到二重积分。
三、性质1. 线性性质设闭区域D上有二重积分∬fD(x,y)dσ,若c为常数,则有∬(cf(x,y)) D dσ=c∬fD(x,y)dσ∬(f(x,y)±g(x,y)) D dσ=∬fD(x,y)dσ±∬gD(x,y)dσ2. 区域可加性设闭区域D可分为非重叠的两部分D1和D2,则有∬fD (x,y)dσ=∬fD1(x,y)dσ+∬fD2(x,y)dσ3. Fubini定理(累次积分)设函数f(x,y)在闭区域D上连续,则有∬f D (x,y)dσ=∫(∫fβ(x)α(x)(x,y)dy)badx=∫(∫fδ(y)γ(y)(x,y)dx)dcdy其中,(x,y)∈D,α(x)≤y≤β(x),γ(y)≤x≤δ(y)。
4. 值定理设函数f(x,y)在闭区域D上一致连续,则存在(ξ,η)∈D,使得∬fD (x,y)dσ=f(ξ,η)∬dDσ=f(ξ,η)σ(D)其中,σ(D)表示闭区域D的面积。
二重积分一.二重积分定义:设D 为xy 平面上的有界闭区域,(,)f x y 为定义在D 上的函数。
用任意的曲线把D 分成n 个小区域12,,.n σσσ 以i σ∆表示小区域的面积,这些小区域构成D 的一个分割T , 以i d 表示小区域i σ的直径,称1max i i nT d ≤≤=为分割T 的细度。
在每个i σ上任取一点(,)i i ξη,作和式1(,)ni i i i f ξησ=∆∑,称它为函数(,)f x y 在D 上属于分割T 的一个积分和。
如果1lim(,)niiiT i f ξησ→=∆∑存在,则称(,)f x y 在D 上可积,此极限值就称为(,)f x y 在D 上的积分,记为(,)Df x y d σ⎰⎰,即1(,)lim (,)ni i i DT i f x y d f σξησ→==∆∑⎰⎰。
定理:有界闭区域上的连续函数必可积。
性质:1. 若(,)f x y 在区域D 上可积,k 为常数,则(,)kf x y 在D 上也可积,且(,)(,).DDkf x y d k f x y d σσ=⎰⎰⎰⎰2. 若(,),(,)f x y g x y 在D 上都可积,则(,)(,)f x y g x y ±在D 上也可积,且[(,)(,)](,)(,).DDDf x yg x y d f x y d g x y d σσσ±=±⎰⎰⎰⎰⎰⎰3. 若(,)f x y 在1D 和2D 上都可积,且1D 与2D 无公共内点,则(,)f x y 在12D D ⋃上也可积,且1212(,)(,)(,).D D D D f x y d f x y d g x y d σσσ⋃=+⎰⎰⎰⎰⎰⎰4. 若(,),(,)f x y g x y 在D 上都可积,且(,)(,)f x y g x y ≤,(,),x y D ∈ 则(,)(,)DDf x y dg x y d σσ≤⎰⎰⎰⎰5. 若(,)f x y 在区域D 上可积,则函数(,)f x y 在区域D 上也可积,且(,)(,).DDf x y d f x y d σσ≤⎰⎰⎰⎰6. 若(,)f x y 在区域D 上可积,且(,),(,),m f x y M x y D ≤≤∈ 则 (,),D D DmS f x y d MS σ≤≤⎰⎰这里D S 是积分区域D 的面积。
二重积分算法二重积分算法1. 介绍二重积分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计算平面上某个区域内的函数值之和。
它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三种常用算法:直角坐标系下的累次积分法、极坐标系下的累次积分法和面积元法。
2. 直角坐标系下的累次积分法直角坐标系下的累次积分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二重积分算法。
它将被积函数视为一个关于两个变量 x 和 y 的函数 f(x,y),并通过两次单变量积分来计算其在指定区域内的值。
具体来说,设被积函数为 f(x,y),要求在区域 D 内进行二重积分,则可以先固定 y 值,对 x 进行单变量积分得到一个关于 y 的函数 g(y),再对 g(y) 在 D 内进行单变量积分即可得到 f(x,y) 在 D 内的值。
公式表示为:∬Df(x,y)dxdy = ∫a∫b f(x,y) dxdy = ∫a∫b g(y) dy其中 a 和 b 分别是 x 轴方向上 D 区域边界线段对应点的横坐标。
3. 极坐标系下的累次积分法极坐标系下的累次积分法适用于计算具有旋转对称性的函数在极坐标系下的积分值。
它将直角坐标系下的二重积分转化为极坐标系下的二重积分,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
具体来说,设被积函数为 f(x,y),要求在区域 D 内进行二重积分,则可以通过变量替换将直角坐标系下的 x 和 y 转化为极径 r 和极角θ,再通过两次单变量积分来计算其在指定区域内的值。
公式表示为:∬Df(x,y)dxdy = ∫θ1∫θ2 f(rcosθ,rsinθ)rdrdθ其中θ1 和θ2 分别是 D 区域边界线段对应点在极坐标系下的极角。
4. 面积元法面积元法是一种基于微小面元面积和被积函数在该面元上近似值之乘积来计算二重积分值的方法。
它适用于被积函数具有较强规律性且区域 D 的形状比较简单的情况。
具体来说,将区域D 划分为若干个微小面元,每个面元的面积为ΔS,其中心点为 (xi,yi),则可以将被积函数在该面元上的近似值视为f(xi,yi),从而得到二重积分的近似值:∬Df(x,y)dxdy ≈ ∑f(xi,yi)ΔS随着微小面元数量的增加,上式的近似值将越来越接近真实值。
二重积分怎么算
二重积分是指做积分的积分。
它是在空间(物理)或时间(时变量)上,某两个量被积分两次,从而得到某一数值结果。
在数学上,二重积分具体为:利用数学中欧拉积分的原理,先将一个空间、曲面或时间积分变换成另一个空间、曲面或时间积分变量,再积这两个
空间变量或者时变量得到一个数学中一个物理数值作为结果。
一般来说,当应用二重积分的过程时,首先将难以积分的变量进行玈
(非正式的分解),使其可以被积分,其次将积分结果和每一步对应的变量
相乘,从而将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为一个实数。
由于积分时变量和空间变量会相互作用,二重积分能够进一步提高数值
精度。
比如,在物理中,做一次积分只能表示一元素的变化,而在空间和时
间做二重积分可以表示多个元素的变化。
总结起来,二重积分是指对某两个量进行欧拉积分,从而得到某一物理
数值作为结果。
此外,二重积分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提高数
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其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因此它在物理以及其他一
些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重积分公式1. 介绍二重积分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对两个变量的函数在一个有界区域上的积分操作。
通过二重积分,我们可以求解曲线、曲面的面积、质心等问题,也可以用于描述物理中的电荷分布、质量分布等。
在计算二重积分时,我们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公式和方法。
其中,二重积分公式是计算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二重积分的常见公式,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二重积分。
2. 二重积分的定义设有一个二元函数f(x,y)和一个有界闭区域D,我们希望求解函数f(x,y)在区域D上的积分。
根据二重积分的定义,可以将区域D分割成许多小的块,每个小块的面积用dA表示。
然后将函数在每个小块上的取值乘以该小块的面积,再将所有小块的积分值相加,即可得到二重积分的结果。
3. 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通过定义,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二重积分的计算思路,但实际计算中需要使用具体的公式和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二重积分公式:3.1 矩形区域的二重积分若区域D为矩形,且函数f(x,y)在该矩形上连续,则可以直接计算出二重积分的结果。
其二重积分公式如下:$$ \\int \\int_{D} f(x,y) dA = \\int_{a}^{b} \\int_{c}^{d} f(x,y) dy dx $$其中,a和b分别为矩形在x轴上的边界,c和d分别为矩形在y轴上的边界。
3.2 二重积分的线性性质设有两个函数f(x,y)和g(x,y),以及常数k,在区域D上连续可积。
则有以下公式成立:$$ \\int \\int_{D} (kf(x,y) \\pm g(x,y)) dA = k \\int \\int_{D} f(x,y) dA \\pm\\int \\int_{D} g(x,y) dA $$这个公式对于简化二重积分的计算非常有用。
3.3 直角坐标系下的二重积分以直角坐标系为基准,若函数f(x,y)在区域D上连续可积,则二重积分公式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int \\int_{D} f(x,y) dA = \\int_{x=a}^{x=b} \\int_{y=c}^{y=d} f(x,y) dy dx $$其中,x=a和x=b分别为在区域D上的两个边界,y=c和y=d分别为在区域D上的另外两个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