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县优势
- 格式:docx
- 大小:14.66 KB
- 文档页数:1
、平潭旅游的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1)区位优势:平潭岛西临福泉厦旅游金三角,东濒台彭经济繁荣区,扼太平洋西部,居南北"海上走廊"的中部要冲,为东北亚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的接洽点,处于福建沿海大开放地带的前沿,是福州闽江金三角经济圈南冀的突出部。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必使平潭岛得到广阔的经济辐射和客源辐射,为平潭旅游业的全面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2)资源优势:根据中科院地理所专家评定:平潭的旅游资源个性鲜明、奇特度大、生态环境优越、旅游环境容量大、专题旅游内容多、特色旅游功能强、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旅游景观丰富。
海滨沙滩和海蚀地貌为平潭旅游资源的两大特色,素有“海滨沙滩冠全国”、“海蚀地貌甲天下”之称。
具体分析如下:A.景源类型丰富多彩。
平潭景源可分为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两大类,类容涉及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和胜迹与风物等六中类、三十二类小类。
B.主体突出、个性鲜明。
平潭旅游资源主要以精新迷人的海滨沙滩和奇特多趣的海蚀地貌闻名于世。
a.精新迷人的海滨沙滩全县海岸线中有30多公里为优质沙滩,其中海坛湾、坛南湾、三岐澳三大海滨沙滩,沙白滩缓,风清浪柔,腹地起伏,森木葱茏,环境清幽,不仅超过三亚、北海、青岛、大连等城市的海滨沙滩质量,位列我国同类景源前列,甚至可与夏威夷和巴厘岛等国外一些著名的海滨沙滩相媲美。
b.奇特多趣的海蚀地貌平潭岛海蚀地貌得天独厚,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洞、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奇特多趣。
最为突出的是海涛震天、神秘诡变的“东海仙境”;比乐山大佛大四倍、浑身赤裸、形体逼真、如一天神横卧海中的“海坛天神”;外型高大、如帆船漂浮海面的“泮洋石帆”。
此三大景观被中科院地理所专家誉为“海坛三绝”,为“不可替代的垄断性景观”。
C.已形成层次分明的旅游体系平潭现已规划出6个风景游览区、2个海滨度假区、1个风景恢复区、1个自然保护区,3个森林公园和16个独立景点,共128个景点,其中一级景点(国家级风景区)8个、二级景点23个、三级景点57个,四级景点40个,构成层次分明的风景旅游体系。
1、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在全国的岛屿中排名第5,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地理坐标北纬25°15' ~ 25°45'、东经119°32' ~120°10'。
恶劣的自然条件曾经给海岛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往有过一夜沙埋18 村的历史悲剧,为了改变海岛风沙大困扰居民的问题,从20 世纪70 ~80 年代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在海岛各种地段营造起防风固沙林,通过防护屏障的作用,有力减轻了风沙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海岛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但由于自然衰老和常年风沙袭击,过去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处于退化状态,生态防护作用日趋减弱,风沙对海岛的影响逐渐恢复,为构建生态良好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必须加快海岛防护林的建设步伐。
(翁品荣.平潭岛沿海防护林发展现状和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 17))2、建国以来,平潭县在加快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人口继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平潭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社会问题。
历史上,由于平潭气候恶劣,风沙灾害形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6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木麻黄防风固沙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风沙。
但随着滨海土地的开发和建设,防护林带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一些土地开发蚕食了原有林带,使林带变衰;有的地方已出现风口;石英砂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人为的毁林取沙,滥采乱取,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新造的海岩基干林生长还很脆弱,难以承受风沙的袭击,沙荒面积不能向海岸前沿延伸扩大,并且部分已形成沙丘沙垅;部分海岸基干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树龄老化,生长衰弱而不断枯死,导致林木疏残,林分质量差,防护功能下降。
平潭旅游文案平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南约60公里处,是一个美丽的海岛风景区,被誉为“东方夏威夷”。
这里有碧海蓝天,细腻柔软的沙滩,清新的空气,还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岛屿风情。
平潭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平潭的魅力。
首先,平潭的海岛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浅滩上的海水呈现出蔚蓝的色彩,宛如一块镜面,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景色,美不胜收。
在这里,您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沐浴,感受海风的拂面,尽情畅游。
不仅如此,平潭还有着独特的岛屿风情,岛上的古老村落、古朴建筑、传统文化等都展现着岛上特有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其次,平潭拥有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
这里的海域水质清澈,海底生物丰富多样,是深受潜水爱好者喜爱的潜水胜地。
您可以在这里尽情畅游,近距离观赏五彩斑斓的珊瑚、鱼群等海底景观,感受大海的神秘与魅力。
此外,平潭还是一个渔业资源丰富的地方,您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领略到海岛特有的渔村风情,体验渔民的生活方式,感受不一样的海岛文化。
最后,平潭还有着独特的岛屿风情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岛上的古老村落、传统建筑、宗教文化等都展现着平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古老的庙宇、碉楼、古代村落等历史遗迹,了解平潭的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
此外,平潭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如渔家傩舞、平潭民歌等,让人领略到岛上特有的风土人情,感受到浓厚的岛屿文化氛围。
总的来说,平潭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海岛风景区,拥有着美丽的海岛风光、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岛屿风情。
无论是海上活动,还是岛屿文化体验,平潭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来到平潭,您可以尽情感受大自然的恩赐,领略海岛的风情,感受岛上人们的热情和淳朴。
相信在这里,您一定会度过一个愉快难忘的旅程。
欢迎您来到平潭,与我们共享这片美丽的海洋天堂!。
渔业和农业平潭以渔业、农业为主,据2008年统计,非农人口仅占全岛人口的11.7%,渔业,农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5.5%。
渔业平潭是海岛,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该岛渔业有重要的地位。
情绪年间,全岛渔课、海亩赋(水产税)共银三千余两,较之五石二斗的米课,差别甚大。
现在,仍旧是渔业、养殖水产的生产,远重于农耕。
全岛15个乡镇中,除城关镇以外,其余14个乡镇均从事渔业生产。
据2008年末统计,全岛渔业村119个,渔业户36601户,渔业人口135892人。
其中专业劳动力40471人,兼业劳动力13821人。
全岛有人工渔港60个,其中一级渔港1个,二级渔港6个,三级渔港18个。
一级的澳前东澳渔港筑有1350米的防坡堤。
目前,渔船以机动船为主,至2008年,全县共有渔船2030艘,总计50987吨。
其中机动渔船1950艘,总计50905吨,非机动80艘,总计82吨。
机动渔船中用于海洋捕捞的有1558艘、总计44137吨、总功率106956千瓦。
其余的机动渔船和非机动渔船,用于水产养殖。
2008年海水养殖面积为4192公顷,主要包括贝类养殖、藻类养殖、鱼虾养殖。
主要品种包括贝类的牡蛎、贻贝、花蛤、溢蛏、文蛤、鲍鱼、竹蛏,藻类的海带、紫菜、羊栖菜、鱼虾类的真鲷鱼、包公鱼、大黄鱼、美国红鱼、对虾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潭贻贝肉厚肥美,切开风干后制成“蝴蝶干”,为平潭特产。
农业平潭耕地以旱地为主,约占耕地总面积80%。
粮食作物以甘薯为主,水田甚少。
又由于砂质土壤面积较大,因此盛产油料作物花生。
岛内有多种花卉,以水仙花最为著名,产量颇丰。
至2008年,共种植234亩,产159万粒商品球。
岛内盛产瓜果和水果,西瓜种植普遍,有柑橘、番石榴、无花果等亚热带水果20余种。
20世纪80~90年代,又陆续引进白枣、龙眼、捺等新品种。
2008年全岛果树栽种面积为2022亩,采摘面积达1288亩,总产量为1761吨,其中柑橘类为1733吨,占总产量98%。
平潭旅游导游词介绍概况平潭县,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简称“岚”,俗称海坛。
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主岛海坛岛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潭旅游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平潭旅游导游词1仙人井位于平潭岛流水镇东海村王爷山东南角,是平潭岛“东海仙境”中最具诱人的景点之一。
初闻名字,甚是期待。
既称仙人,定非人力之功,必为造化之杰作了!停车山腰水泥大埕,下车。
鱼腥味扑面而来,因靖海休渔,渔人在路旁整理修补渔网。
入山门,即见仙人谷。
濒海小山,仿若被达摩克利斯之剑齐齐劈成两半,露出一个面朝东海约三十米的门户。
透过门户,可窥见浩淼东海了。
海之蓝似乎在仙谷外随时听宣,入殿侍奉仙人沐浴以解一夏清凉。
谷中之鹅卵石,不论大小,粒粒浑圆,就算用珠圆玉润来形容亦不为过。
打磨出如此精致的鹅卵石,要花费浪花的多少心思啊!拾级而上,虽头顶烈日,却因海风习习,倒是凉爽不至于汗流浃背。
不一会儿,便登顶。
山,毕竟临海,海拔估计也不过百米。
凭栏四望,海岸蜿蜒曲折,岬角林立;海阔无边,蓝裙时皱时翻,意欲撩人!制高俯瞰,仙人井突现眼帘。
这是一口大井,莫非东海龙王的家井?它略呈方形,井口直径超过50米,深据说48米,四面均为悬崖绝壁,堪称鬼斧神工。
井底东面之南北各有一个大洞口通往海面。
,涨潮时,两股潮水如两条白龙从东海直奔大洞口而来,煞是壮观。
二白龙为争夺此井,皆赶借东风一口气冲进来,互不相让,南拳北腿,刀来剑往;搏杀嘶声,“响彻云霄,观者无不惊心动魄”,最终拼个九九八十一回,虽银甲乱飞,却难分胜负。
潮来而井内顺势暴涨,水漫过洞口,二龙终于心平气和,和平共处了。
据平潭县志记载,“每逢初一、十五大潮时,井中巨浪飞舞,涛声轰鸣,犹如龙宫奏乐。
风雨来临时,井口聚集成千上万蜻蜓。
”这现象被可爱的平潭人亲切地传说成“海怪出没”“龙宫献宝”了。
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未能见此奇景。
待潮水退去,好事者可约船从山下大洞口穿行入井,井底尽是青色光洁的鹅卵石,虽无桃源之美景,亦必有“坐井观天”之奇趣。
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亦称海山,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是著名渔业基地。
福建东部,有一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舞动”在台湾海峡,那就是平潭县主要岛屿。
因此,平潭岛也叫麒麟岛。
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福州市东南部海,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西临海坛海峡与福清市隔海相望,南近南日岛与莆田市秀屿区隔海相望,北望白犬列岛与长乐市隔海相望,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全国第五大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
地理坐标为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
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
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年降水量1196.2毫米,年均温19.5℃。
主要矿藏资源有花岗岩、石英砂。
县道经娘宫渡口和全省公路相连。
牛山渔场为全省三大渔场之一。
有大小码头35座,主要渔港有澳前、流水。
名胜有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
南垄村的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田美村的江继芸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1 中午12:30福州市五一广场西侧停车场(广达路旁,越洋图书城对面)集合哦,12:45出发赴福清沃口码头,乘船至平潭塘屿岛北楼村,抵达金沙湾度假村后,进行“跟着老船长去捕鱼”活动,所有收获归游客,沙滩游戏活动,游客可自行踏浪,沙滩足球、排球、放风筝、拾贝壳、拍摄、捉蟹摸螺。
晚餐为特色海鲜餐(可免费加工游客捕捞成果),晚餐后,住岛上。
D2 早观日出,早餐后,游览海坛天神(自费25元,含车费),海坛天神是平潭岛奇石“双绝”之一(另一为石牌洋),为一巨型灰白色花岗岩。
远眺象天然的裸体石人,体长330米,胸宽150米,光头凸肚,双臂平直,耳喉俱全,头枕金沙,脚伸碧海,仰天平躺,神态天成,栩栩如生,为世界罕见的自然绝景。
平潭岛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摘要:平潭岛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境内,距福州128公里,东南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
平潭主岛海坛岛,岛屿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海里,是全国第五大岛。
近年来备受旅游者的喜爱,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
而平潭拥有与台湾相毗邻的独特区位优势,使得其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合作的桥头堡。
因此,搞好平潭岛的建设,对于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平潭、旅游业、经济、建设一、平潭岛现有旅游资源优势海岛凤光旖旎,引起人们的重视。
早在清朝就有拔贡施天章收集前人记载的平潭十景,并补辑“梯云石蹬”,“老翁孤石”,“三十六脚湖”等。
这种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平潭旅游资源资料,对平潭县的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正是本岛旅游业发展的萌芽阶段。
但在封建社会里,旅游业没有正常的发展环境和机遇,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更不敢奢望作为高层次精神享受的旅游活动,从而制约平潭旅游业的继续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有识之士在平潭三大支柱行业之后,又发展了第四行业——旅游业。
每年县旅游局不定期进行“景区讲解员”培训。
在对外交流方面,平潭人民拿出自己的名片——泮洋石帆,向海内外游客敞开宽广的胸怀。
前几年,平潭县举办了“海坛国际沙雕节”,虽没有持续办下去,但通过“国际沙雕节”和国内外游客的口口相传也结平潭带来不少商机。
目前,平潭岛的旅行社、旅游公司也有数十所平潭,旅游路线根据时间安排,多为一天或两天游,必去的景点为苏澳镇的泮洋石帆。
岛上多交的海浊地貎,海中仙珠——三十六脚湖。
全国优质海滩海浣浴场。
福建石林——南寨山等一系列景点的开发,给平潭岛旅游资源带来了新的活力。
目前,平潭岛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区,拥有丰富自然旅游资源和颇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平潭岛旅游资源的保护平潭旅游资源丰富多采,有不少景区、景点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色。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势在必行。
设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有利条件
平潭由126个岛屿组成,区域总面积约643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372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人。
主岛海坛岛面积271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相当于香港本岛的四倍、厦门本岛的两倍,总面积超过新加坡的一半。
交通体系完备
平潭东面与台湾新竹仅距68海里,北面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距60公里。
平潭海峡大桥、福清至平潭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
规划中的京台高速公路到达平潭岛,台湾海峡隧道北线方案从平潭到达台湾新竹,建成后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海、陆、空、港综合交通网络。
开发条件独特
平潭四面环海,在封闭与开放并存的岛上开展与台湾各种经贸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交流,不会对周边沿海地区已形成的发展格局造成冲击,还能够发挥“启动器”的作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更快发展。
对台交往密切
平潭历史上就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被辟为福建省五个对台贸易的港口之一。
1978年平潭岛在全国最早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台胞接待站。
30年来,平潭接待的台轮、台胞总数居各台轮停泊点的前列。
平潭在台乡亲达数十万人,两岸既有同名苏澳镇,又有同名北厝村(街),两岸民间的各类交往十分密切。
平潭的知名度在台湾岛内家喻户晓,许多台胞通过平潭这个特殊的两岸交往交流“窗口”了解大陆、认识大陆、走进大陆。
特色资源丰富
港口岸线优越
海岸线长达408公里,人均海岸线长度居全省第一,天然港湾、澳口有283个,其中可建1-30万吨级以上的有10多处,具备建设大型物流港口的条件。
旅游资源独特
平潭旅游资源景观独特、类别丰富,有国家一级至四级景点128个,海滨沙滩总长达70公里。
1994年海坛八大景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列入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
开发空间充分
平潭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开发腹地,主岛海坛岛可建设用地面积约166平方公里,加上12座具备开发条件的小岛,总计可开发面积达255平方公里,占全区陆域面积的68%。
特色产业突出
平潭岛内现有主导产业为海水养殖、远洋捕捞、船舶修造业和以旅游、商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岛外产业以海洋运输业、隧道工程业为主。
其中,海洋运输业有民营各类运输船880万载重吨,总量居全国县市第一。
隧道工程企业承揽的隧道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工程总量占全国的70%以上,年产值逾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