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6.24 MB
- 文档页数:31
1、平潭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在全国的岛屿中排名第5,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地理坐标北纬25°15' ~ 25°45'、东经119°32' ~120°10'。
恶劣的自然条件曾经给海岛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以往有过一夜沙埋18 村的历史悲剧,为了改变海岛风沙大困扰居民的问题,从20 世纪70 ~80 年代开始,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民众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在海岛各种地段营造起防风固沙林,通过防护屏障的作用,有力减轻了风沙对当地居民的不利影响,海岛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但由于自然衰老和常年风沙袭击,过去营造的防护林基本上处于退化状态,生态防护作用日趋减弱,风沙对海岛的影响逐渐恢复,为构建生态良好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必须加快海岛防护林的建设步伐。
(翁品荣.平潭岛沿海防护林发展现状和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 17))2、建国以来,平潭县在加快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镇人口继续增加,对资源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平潭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社会问题。
历史上,由于平潭气候恶劣,风沙灾害形成,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6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木麻黄防风固沙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风沙。
但随着滨海土地的开发和建设,防护林带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一些土地开发蚕食了原有林带,使林带变衰;有的地方已出现风口;石英砂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人为的毁林取沙,滥采乱取,资源浪费的现象;部分新造的海岩基干林生长还很脆弱,难以承受风沙的袭击,沙荒面积不能向海岸前沿延伸扩大,并且部分已形成沙丘沙垅;部分海岸基干林,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树龄老化,生长衰弱而不断枯死,导致林木疏残,林分质量差,防护功能下降。
平潭北港的发展现状平潭北港位于福建省平潭县的北部,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港口城市。
目前,平潭北港的发展现状如下。
首先,交通的改善为平潭北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修建了一批道路和桥梁,缩短了平潭北港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距离,并提高了交通的便利性。
此外,平潭北港还拥有临港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使其成为福建省物资输出的重要节点之一。
通过这些交通便利的条件,平潭北港逐渐成为了福建省的物流中心和对外贸易的枢纽。
其次,港口经济的发展为平潭北港增添了新的活力。
平潭北港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深水港之一,港口设施先进完善。
政府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发展现代物流业等方式,拓展了港口的功能和业务范围。
目前,平潭北港已经形成了以航运、货运、口岸贸易为主导的港口经济体系。
这不仅提高了平潭北港的产业竞争力,也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再次,旅游业的兴起为平潭北港注入了新的动力。
平潭北港地处海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到来。
政府在旅游业方面下大力气开发和推广,提升了平潭北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平潭北港还积极与台湾进行旅游合作,推动两岸交流。
目前,平潭北港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旅游业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最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平潭北港发展的重要目标。
由于位于海滨地区,平潭北港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加强了环境监管和治理。
同时,平潭北港还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总的来说,平潭北港的发展现状可以说是蓬勃向前的。
通过改善交通、发展港口经济、兴起旅游业和保护环境等措施,平潭北港已经成为福建省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节点和经济增长极。
未来,平潭北港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平潭县概况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是福建省直管的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省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同时也是著名的渔业基地。
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组成,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
一、行政区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当前平潭县的行政管理机构,平潭县人民政府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下辖机构。
在行政区划上,平潭仍属于福州市行政区域范围,但管理方面,平潭县已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不归福州市管辖。
截至2012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辖平潭县,平潭区辖7镇8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
居委会、行政村共计200个。
二、位置境域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列岛。
全区陆地总面积392.92平方公里,主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其中渔业经济海域约4000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408.7公里,约占福建省海岛岸线的15%。
区位分析图三、人口情况据福建省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平潭2013年常住人口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万,农村人口24万,城镇化水平仅40%;全省总人口377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0.77%。
平潭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福建省城镇化平均水平。
四、交通条件对内交通:目前,平潭“一环两纵两横”等城市主干道基本形成。
环岛路龙王头、坛南湾、安海澳等路段建成,流水至平原段加快推进;金井湾大道进行主道和辅道施工,牛寨山隧道实现贯通;坛西大道基本贯通,坛东大道开工建设,渔平互通立交、福平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东环北路、龙景路等市区道路已竣工验收,万北路、龙凤路、麒麟路等建设全面铺开,便捷快速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
在平潭未来20年规划中,主岛内部及组团间联系交通通过“两纵两横”快速路网和片区主干路网进行组织。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建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采取的重大举措。
为全面有效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立足于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探索新模式,为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拓展新途径,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二)战略定位。
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改革创新试验田;充分发挥对台优势,率先推进与台湾地区投资贸易自由化进程,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前沿优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打造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三)发展目标。
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功能培育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新体制。
创新两岸合作机制,推动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增强闽台经济关联度。
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拓展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力争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金融创新功能突出、服务体系健全、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
二、区位布局(一)实施范围。
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8.04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平潭片区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43.78平方公里(含象屿保税区0.6平方公里、象屿保税物流园区0.7平方公里、厦门海沧保税港区9.51平方公里),福州片区31.26平方公里(含福州保税区0.6平方公里、福州出口加工区1.14平方公里、福州保税港区9.26平方公里)。
图1C海峡二桥平潭大桥平潭区域案例分析平潭气候,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夏凉冬暖、霜雪罕见。
多年平均气温19.6℃,最冷日平均气温10.2℃;最热日平均气温27.9℃。
雨热同季,季风明显。
风力年平均风速6.9米/秒,湾海地区全年大风(7级以上)日数为125天,是福建省强风区之一。
防风固沙形成多层绿色屏障:植被(木麻黄、巨菌草等)、沙堤、篱笆栅栏。
7-9月高温干旱,常受热带风暴影响,年平均6.3次。
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大风、暴雨、干旱等。
夏季大旱出现机率高达54%,为福建全省之冠。
平潭由126个岛屿组成,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
沿岸海域广阔,其中0-1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240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沿岸水域面积1129平方公里,10-2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256.4平方公里,40-80米等深线的近海水域面积4630平方公里。
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
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年降水量1196.2毫米,年均温19.5℃。
主要矿藏资源有花岗岩、石英砂。
思考问题问题6 根据材料一、二、五,从平潭的淡水现状,分析“引樟入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问题7 图3是平潭的路灯设备,依照的原理,说出平潭安装风光互补路灯的有利条件。
问题8 根据材料一、四,分析平潭防治风沙的生态建设意义。
问题9 平潭大力建设“海绵城市”,图4是平潭金井湾大道路边的排水设施,请观察观察并思考两个不同高度的水泥池子和种植植物以及鹅卵石的作用。
图3图4问题10 根据材料二、六、七,三段视频,试分析“回家的忐忑”两个区域的差异(至少2点),并且指出阻碍平潭发展的最大瓶颈及对策。
问题11 图5为平潭的广告词,根据材料分析平潭的发展方向。
(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答题思路:问题1:①平潭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岛县,对台区位优势明显;②民间交流交往十分密切,与台湾的“五缘”(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有得天独厚渊源;③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对接综合试验区建设,具有对台经济对接的无可替代区位优势。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海域的平潭县。
平潭县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省新竹港仅68海里,是大陆距离台湾省最近的县;北面、西面和南面分别与福州长乐市、福清市和莆田秀屿区隔海相望。
平潭县面积392.92平方千米,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中国第五大岛。
海坛岛面积324.1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8公里。
人口35万。
辖7个镇、8个乡。
区管委会和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为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福建省委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后,平潭县委、县政府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于,2006年初向上级建议提出了设立实验区的初步设想,并着手开展相关前期工作。
我们认为,基于平潭特殊近台区位优势、开放开发条件安全、对台历史渊源悠久等诸多独特优势,以平潭全岛作为特殊区域,设立两岸合作开发的实验区,实现互惠双赢,有助于进一步密切两岸合作交流,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平潭特殊对台优势和加快平潭的开放开发步伐。
几年来,加快平潭开放开发的构想引起了全国和省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分别以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等方式在全国和省市层面积极建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期间,福建省、福州市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市各相关部门帮助我们做好论证,不断完善构想方案。
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在前期推进过程中,我们的构想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厉无畏先后于2007年、2008年来岚调研,而且自2008年以来,台盟、民盟、民革和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台办等有关部委领导也分别以实地调研、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给予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并指出要“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
一、规划范围原平潭县15个乡镇(潭城、苏澳、澳前、屿头、大练、白青、平原、芦洋、中楼、流水、东庠、岚城、北厝、敖东、南海等)所辖行政区域,规划陆域面积392.92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2010—2030年。
三、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平潭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近台区位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实施特殊灵活的对台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拓展两岸交流合作新领域,逐步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四、发展定位——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海峡西岸生态宜居的新兴海岛城市。
五、主要任务——构建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
围绕“五个共同”,积极开展两岸区域合作综合实验,推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先行实施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早收条款,推动两岸投资自由贸易化,推进两岸多种形式的民间交流合作。
——构建两岸直接往来新的便捷通道。
积极推进开辟平潭至台北、台中等地两岸海上快捷客货滚装航线,加快建设平潭至福州的海峡第二通道,建成高效便捷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支撑体系。
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发展节地、节能、节水、低排、高附加值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
——构建两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范区。
以低碳科技创新为核心,重视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绿色低碳节能节水技术,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努力建设依托台湾、面向大陆的两岸合作低碳经济示范区。
——构建国际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尽快完善岛上市政基础设施及度假酒店、旅游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将平潭打造成具有特色及竞争力的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
六、人口与用地规模规划到2030年人口总量规模控制在100万人以内,主岛发展总用地12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6平方公里(其中含旅游建设用地13平方公里)。
经济Economics2018年正值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周年,整5周年。
天覆地的变化,而自贸试验区的成立,这其中开放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缩影。
中国的自贸试验区,从1个到12个,上海到海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之举是焕发经济活力、激发新动能的创新之举也是推动高水平开放、深度对接“一带一路的有效探索。
自贸试验区:从1个到12个,从量变到质变中国自贸试验区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作为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为下一步创建开放与经济的新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岩从点到面遍全国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
在坚定的“不要政策要改革”的探索中上海自贸试验区用真正的开放倒逼改革,成就了中国对外经济转型升级的全新亮点和焦点。
“挂牌5年时间,通过不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上海自贸试验区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而是更多地立足于制度创新且可复制,。
“5年来,上海自贸,不仅在投资、贸易、金融、政府职能转变,而且这些成果还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广,真正对新一轮的对外开放起到了推动。
”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稳步推进中国特色分阶段建立自由贸这是中国最年轻的自“全”的个自贸区覆盖了中国从南到北,在自、发同时又能助力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改革的深《中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在我国改革,各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的建设布局逐步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转变政府职能等领域制度创新成果显著,项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全国复制推复合型综,经而自提高放水养鱼”。
我国首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伴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挂牌同步出炉。
四个字便成为了当年190条点到面资贸易到政府改革眼,境时间一缩再缩已经缩短了近三分之二能获准进入中国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立后都在行政监管方位改革程序从而创造更加宽松的创业发展环境越多的外国公司选择在中国落户生根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全减除了原本要提交的十几份材料间由原来的作日申报时间由公司以及医疗机构等各行各业的外商资本均被中国巨大的市场所吸引场的发展和繁荣业域企业数的万多家上升到近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超过外商投资企业元。
平潭海峡国际新城规划方案概述平潭海峡国际新城是福建省重点打造的高质量发展项目。
该城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北面,距离台湾海峡约13公里,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
东侧面临台湾海峡,南侧与福州市接壤,西北侧与莆田市相邻。
这里的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南沿海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
规划目标平潭海峡国际新城的规划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通过建设综合性、国际化、生态型的现代化新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两岸三地”合作发展,打造福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具体规划目标如下:- 创建一流的智慧城市,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建设便捷的交通体系,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 打造环保绿色的生态城市,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 打造国际化航运物流中心,提升区域交通物流能力。
规划布局平潭海峡国际新城的总体规划分为三大板块:中心城区、南港渔港区、北仑会展区。
其中,中心城区是整个新城的核心区域,将建设成为商业、文化、金融、商务、旅游等多功能的综合性中心城市。
南港渔港区是在保留传统渔业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致力于发展现代渔业产业,构建台湾海峡渔业物流和港口服务体系。
北仑会展区是集大型会议、展览、酒店、商务办公等于一体的区域,将打造成为平潭国际会展中心。
关键建设项目1.港口建设:新建南港渔港、北仑港和芝山港等多个港口,建设国际化航运物流中心。
2.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商务中心、博物馆、报纸出版服务中心、电视台等多个公共设施。
3.产业布局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优化新兴产业的布局,建设食品、医疗、生物、新能源等若干专业园区。
4.环保和生态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建设环保绿色新城。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促进能源及资源的节约和排放的降低。
5.交通建设:打造轨道交通、公路、高速公路层层贯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与周边城市的便捷联通,提升区域交通物流能力。
大亚湾平潭新城规划方案背景大亚湾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南部,是中国第一个引进核电站的经济特区。
平潭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岛屿,是两岸交流合作试验区的一部分。
大亚湾和平潭之间只隔了一水之隔,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地带。
近年来,随着深圳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大亚湾的几个港口逐渐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但随着平潭试验区逐渐成为闽台的门户,两地合作的需求与日俱增。
因此,提出了在大亚湾与平潭之间建设一座新城的构想,以便于两地更好地发展合作。
规划方案根据有关部门的调研和规划,大亚湾平潭新城将占地约7000亩,重点发展以金融、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新城将按照人口规模、地理位置、城市功能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核心区核心区设在大亚湾南湾沿海地带,包括现有的大亚湾国际会展中心、商业、住宅等多个配套设施。
规划采用高密度、多层次建筑,强调城市生活、交通、商业、文化等多元化融合,建设现代化、人性化、景观化、智能化的现代化城市中心。
产业园区对于新城的经济发展,平潭自贸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划中设立总部经济区、科技创新区、生物医药区、文旅产业区等,各区域产业相互联系,共同带动了整个新城的经济发展。
居住区在大亚湾设立适宜居住的高端住宅区,提供阶梯式居住和租赁住房等多种形式。
在平潭设立中高档海景公寓、别墅区、商务酒店等,既能满足高端人群的生活需求,也能满足旅游住宿的需求。
城市交通设计一些创新性和科技化的交通方式,包括自主行驶电动车、轻轨、有轨电车、公共自行车等。
设立公共交通枢纽,与深圳、福州、厦门等城市相连通。
生态环境新城的生态环境也是其不可忽视的部分。
规划中将足够的绿地、公园、湖泊等自然景观融入其中,让新城成为一个生态化、智能化、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
建设目标大亚湾平潭新城规划的建设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粤闽交界地带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重要的交通、贸易、产业、科技创新、文化、金融和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