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名称沈阳建筑大学XXXX学院20XX 年X 月编写说明1、鼓励指导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所属专业特点,自行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指导书》的具体格式见附表。
2、允许指导教师选用校外公开出版的优秀《课程设计指导书》,但必须是所选用的《课程设计指导书》恰好能够符合我校教学大纲要求。
3、如果选用的《课程设计指导书》中有部分引用,建议摘录后编入新的《课程设计指导书》。
能力的作用;课程设计对后续课的影响等)二、课程设计题目(只写大题目或母题目,可不写“每人一题”的具体子题目)三、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所应完成的主要环节或项目)四、课程设计涉及知识范围(主要的先修课程及有关的实践环节)五、课程设计方法、步骤和要点(结合设计题目撰写)六、课程设计(参考)进度七、课程设计主要技术关键的分析、解决思路和方案比较等八、课程设计注意事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资料使用、基本技能运用等)九、推荐参考资料(3种以上)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名称(20 年季学期)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XXXX课程设计任务书XXXX课程设计任务书(附页)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设计题目设计时间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XXXXX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统一手写,不许打印(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般应包括设计方案、设计过程、设计结果、设计体会、参考文献等,不同专业可根据本专业课程设计题目的特点,自行规定设计说明书的具体内容。
)。
课程设计指导书(自编)I. IntroductionCurriculum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Its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rough practical operations so as to foster their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solve problems. This guide aims to give specific objectives, contents, steps, methods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 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accomplish their course design tasks smoothly.II.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DesignThrough this course design, students should achieve the following:1. Get a grasp on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related with curriculum designing2. Have the ability of using the learned information to find practical solutions3. Develop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eam spirit4. Enhance report writing and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III. Course Design ContentThe subject matter for this course’s design is [subject of Curriculum Design] where we will cover but not limited to:1.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pecific content one].2. Analysis and optimalization of [specific content two].3 The applicability, expansion or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content three].IV.Course Design StepsFirstly Topic Selection & Grouping: Students choose course topics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as well as their areas of specialization.Secondly Literature Review: Check relevant literature sources to understand research background, present condition as well as future trends.Thirdly Implementation Mapping: In accordance with topic selection create detailed designs consisting; goals, methodology, procedures and anticipated outcomes.Fourthly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s: Experiment or simulate it t according to this designed plan.Fifthly Data Analysis: Collect experimental data organized analyzed & interpretedFinally Output Summing Up: Write a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that summarizes process followed during its undertaking together with results achievedPreparation for Defense: Including defense presentation writing plus PPT production constitutes preparation for defense.V.Course Design ApproachesTo obtain there have to be:1. Theoretical Learning: Necessary theoretical knowledge is obtained through in-class learning, self-study and group discussion.2. Practical Work: Practical hands-on experience is gained by carrying out practical work in labs or outstation environments.3. Case study Analysis of well-known cases helps to learn from others’ design thoughts and methods4.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Novel approaches and ideas are encouraged.5. Teamwork Group work fosters team spirit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VI.Course Design Assessment CriteriaCourse design marks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riteria:1. Relevance, Inven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XX%)2. Standardization, Accuracy and Proficiency (XX%) in practice operation3. Science ,Logics, Deepness(XX%) of data analysispleteness in Structure, Richness in Contents as well as Coherence(XX%)of course design report5.Clarity, Arrangement and Responsiveness(XX%) to questions during defense performancesVII.ConclusionThus this guide has been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clear curriculum framework as well as operational directions. It is my hope that students will read it carefully while adhering to all its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ycan successfully finish their course designs thus improving themselves academically. In case one encounters any challenge or inquirie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sult your supervisor at once.I wish you all successful course designs!。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概述微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在理论的指导下,主要依靠实践活动,设计出一个小型应用系统。
目的是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等,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单片机软硬件设计、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步骤1.课程设计要求:1)根据应用系统的要求,初步掌握总体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构思,从中选择一种最佳设计方案;2)根据应用系统结构规模的要求,掌握单片机外部扩充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过程;(硬件设计)3)根据任务要求和硬件设计要求,首先画出程序的总体流程图、模块流程图,然后进行各软件模块的程序设计;(软件设计)4)掌握如何应用单片机仿真器来开发应用系统及仿真调试的过程。
2. 课程设计内容、步骤1)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设计就是要从宏观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技术路线或设计途径、采用的关键技术、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硬件的选型和加工技术、软件平台和开发语言、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验收标准和条文等。
拟定总体设计方案一般要通过认真调研,通过查阅手册、有关文献资料、论证等,最后定稿,以避免方案上的疏忽,造成软、硬件设计产生较大的返工,延误开发进程。
在确定系统的总体方案时,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功能应进行综合性考虑,因为系统的一个控制功能一般是既可以用硬件来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究竟采用什么方式,则要根据系统的实时性及硬件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综合平衡后加以确定。
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课程设计题目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图纸由指导教师提供,工程量采用预算作业成果。
题目: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地点如下图所示,施工场地平垣,在市区内,三通一平已完成,施工图纸另给(以预算科课程设计用的施工图纸相同)三、课程设计任务 1、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 (1)编写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
(2)编写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
(3)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横道图一张) (4)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3#图一张)(5)编写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
主要内容:建筑特点,结构特点简介,以及装修特点,施工条件,地形,地貌,特点简介,以及工程所在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2)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
主要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械的选用;施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运用。
官山三路茂名路拟建工程(3)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进度计划表。
主要内容: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进度控制的计划系统,进度控制实施计划,编制横道图。
(4)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
主要内容:水泥、砂、石砖、钢材以及各构配件需要计划表。
(5)施工平面图。
主要内容:水平及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主要材料及构配件的堆放,仓库,搅拌站的布置,临时设施的布置,施工现场道路,给排水,供电网络布置。
(6)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内容:文明施工各项措施、安全、质量措施,节约材料措施,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职责等。
四、课程设计要求1、书写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符合实施施工要求,用4A纸书写。
2、进度计划表要用3#图纸绘制;横道图一张。
3、施工平面图用3#图纸绘制,应用标准图例绘制。
4、按设计内容顺序装订成册。
课程设计指导书要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理解并能够准确描述学科基本知识,如××××(具体知识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相关术语,如××××(具体术语),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学生能够把握课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对××××(具体知识领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方法或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具体技能,如分析、批判性思维等)。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具体学科领域)对社会、国家的重要性。
2. 学生对××××(具体学科领域)产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3. 学生能够关爱他人,尊重团队成员,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具体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分析:针对××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喜欢合作学习;在××××(具体学科领域)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是模具教学的一个综合训练环节,通过设计将使本专业学生初步掌握模具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借助于各种资料独立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塑件的设计及模具装配图一张以及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1.根据塑件功能及加工工艺性,进行塑件设计(1)使用塑料品种(2)成型收缩率(3)塑件尺寸公差(4)塑件外观质量(5)塑件壁厚(6)脱模斜度2.根据所选塑料品种,进行成型工艺设计(1)注射成型前塑料原料的处理(2)对注射机的要求(3)注射成型工艺条件(4)注射成型后塑件的处理(5)注射缺陷,产生的原因及纠正3.模具结构设计(1)确定模具的总体设计方案(2)分型面的选择(3)型腔数的选择(4)成型零件设计(5)浇注系统设计(6)侧抽芯机构设计(7)脱模机构设计(8)冷却水道设计(9)导向定位机构设计(10)排气系统设计4.设计计算(1)浇注系统设计计算(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3)型腔及模板的刚度及强度计算(4)脱模阻力计算(5)模具冷却水道设计计算5.注射机的选择(1)最大注射量校核(2)注射压力校核(3)锁模力校核(4)流动比校核(5)开模行程及顶出行程校核6.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1)喷嘴尺寸(2)定位圈尺寸(3)最大及最小模厚(4)模板螺孔尺寸(5)拉杆内间距7.模具材料的选择8.绘制正式施工工作图9.编制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及装配工艺方案10.编写设计说明书四、要求(1)装配图(a)全面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b)根据装配图可拆出所有零件(c)图面符合国标要求(d)公差配合选择及技术要求合理(2)说明书A4纸,小四字,5页以上。
格式应规范,主要内容应包括:总体结构方案的确定;模具结构的设计;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设计总结;参考书目。
五、参考书目1《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2《实用塑料注射模设计与制造》陈万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3《塑料模设计手册》《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4《注射模典型结构100例》蒋继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5《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提案》刘际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6《塑料模具设计》刘昌祺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7《塑料·橡胶成型模具设计手册》奚永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8《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许发樾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9《注射模具CAD/CAE/CAM技术》王国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10《模具标准》设计说明书样式《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沈阳化工学院设计题目:设 计 者: 学号:设计日期: 月 日 至 月 日 2008 年指导教师: 王 立 强 成绩:这段文字在提交适应去掉设计任务书塑料制品设计图塑料制品说明制件的用途,生产要求,数量要求等设计参数材设计任务模具装配图一张(A1)以及设计说明书一份。
课程设计指导书——某中学实验楼设计实例§1 设计规模和设计资料1.1设计规模(1)本工程为某中学教学楼,其平面图见附图。
共五层,层高3.7米,窗台高1米,窗高2.1米。
(2)地面为水泥豆石地面;顶棚为在预应力混凝土板上喷白浆;内墙水泥砂浆抹灰,喷白浆;外墙清水,外墙底层窗下墙为水刷石;檐口及勒脚部分为水刷石。
1.2设计资料(1)楼面活荷载:2.0KN/m2,荷载组合值ψc=0.7。
(2)楼地面做法:30mm水泥豆石地面,密度ρ=24 KN/m3。
(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85KN/m2。
(4)砖混结构,承重墙和柱均为砖砌体(密度ρ=19 KN/m3) ,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构件,条石基础,6度抗震设防。
水泥砂浆密度, ρ=19 KN/m3。
(5)材料:叶岩砖MU10、MU15;砂浆M5~M10;楼板、屋面板、梁、过梁、楼梯等均可选用预制构件。
§2 建筑方案2.1确定建筑方案前主体结构体系的考虑做建筑方案前应对主体结构体系有初步考虑,以便在确定建筑方案时有所遵循。
本工程采用混合结构体系,即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预制楼盖。
这是因为:1.本工程荷载不大,无振动、在房间进深6m左右、层高3.70m,符合混合结构的适用范围;2.从抗震设防要求来看,本工程为五层楼,总高为19m左右;层高小于4m;m,横墙最大间距控制在10m左右;这些均能符合地震最大房间面积57.62设计烈度为6的要求。
2.2 建筑方案的确定1.建筑方案为“—”字形(如图一),对称布置,共有五层,有一个主要入口,以南北超向为主。
2方案分析:1.使用功能分析:从朝向看,以第Ⅰ方案较好,有半数房间朝南。
m,故以第Ⅰ方案较经济。
2.经济分析:此方案建筑面积较少,934.9223.结构分析:1.从总体布置看,此方案为好,平面简单,防震缝少。
2.从墙体布置来看,此方案横墙基本能拉通,房屋整体刚性较大。
底层平面卫生间卫生间§3 结构方案3.1 主体结构方案此方案结构为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预制楼盖及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的混合结构体系。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实验的地位、作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设计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本实验开设对象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先导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至少一种,最好已学习了《软件工程》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M1S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能力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软件开发方面核心实践课程。
本课程在内容方面着重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开发的MIS系统的用户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开发技能的训练。
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
四、题目的有关说明M1S系统的开发,最重要的环节是需求分析,即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工程,弄清一个MIS系统要“做什么”绝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核心问题,这也是软件工程理论专门将需求分析阶段上升为需求工程的根本原因。
本实践课考虑到学生通过现场调研、用户走访的方式来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对于一部分题目不够现实,有些题目的专业知识背景也非短时间能解决,因此在鼓励学生尽量通过实际用户调研获取用户需求的同时,对部分题目给出一个概要的用户需求,特别建议对于没有实际调研的题目,学生要尽量站在最终用户的角度去设想用户需求,从一个尽可能翔实的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然后再进行系统设计等。
有关用户需求部分,也建议学生进行充分的相互讨论,包括与指导教师的讨论等。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汽车离合器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成绩:《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离合器的设计二、课程设计的要求请根据所给的基本参数,设计一套离合器装置。
具体完成任务:(1)离合器膜片弹簧(A3图)1张(2)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1、离合器主要参数的确定(1)根据已知参数,确定离合器形式。
(2)确定离合器主要参数:①后备系数;②单位压力;③摩擦片内外径D、d和厚度b;④摩擦因素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
(3)摩擦片尺寸校核与材料选择。
2、扭转减震器的设计(1)扭转减震器选型(2)扭转减震器主要参数确定(3)减震弹簧尺寸确定3、膜片弹簧的设计(1)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确定(2)膜片弹簧强度计算四、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包括:目录、任务书、设计内容、参考资料、对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等。
(2)设计内容要主要体现:①进行参数选择与计算时的理论依据、计算步骤及对计算结果合理性的阐述;②分析几种不同类型离合器方案,论证自己所选方案的合理性;③对课程设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3)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说明书统一用A4纸打印或撰写,要求排版整洁合理,字迹工整。
2、设计图纸离合器膜片弹簧A3图纸一张。
尺寸标注、公差标注、技术要求、明细栏等完整。
图纸折叠装订在说明书最后一页。
七、成绩评定1、设计完成后于6月3日前由学习委员或班长收齐,6月4日下午4点交给指导老师。
2、成绩评定:指导教师按学生独立完成工作情况、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质量等综合考虑后给出成绩。
3、成绩分五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八、参考文献1.汽车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陈家瑞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3.王望予汽车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4.余志生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5.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学号前1~11名同学的设计参数奥迪A3标准型主要性能参数学号前12~22名同学的设计参数东风阳光(M/T)的主要参数学号前23~33名同学的设计参数长城酷熊 09款1.5豪华型的主要参数学号前34~最后同学的设计参数捷达 GTI 16V参数表公共邮箱:gxgxyqc@密码:gxgxyqcx一张有错误并不完善的参考图标题栏格式学生名单。
课程设计指导书某某20XX年X月前言《专业课程设计》是以生化工厂的生产工艺设计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具备工厂工艺设计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综合化,完成作为工程师的综合性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并运用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起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并具有创新意识及与他人合作的工作作风。
本指导书主要叙述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等内容,其中课程设计的内容为本书重点,阐明了啤酒工厂设计要求等指导性内容。
编写本指导书的目的,旨在指导学生掌握发酵、提取、分离工厂设计工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辨证的工程设计观点,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分析解决发酵工程、分离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二、课程设计的任务 (4)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5)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6)五、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 (7)六、参考资料 (8)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自觉树立精心设计的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在学习了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发酵工程、分离工程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发酵产品生产工艺学,初步掌握发酵工程、分离工程工厂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具备发酵工厂、分离工厂工艺设计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发酵工程、分离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熟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学会使用有关的技术手册和设计资料,提高计算和绘图技能,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得到对生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性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完成以后的毕业设计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