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焊接工艺指导书全一、工序简介焊接是将金属工件通过熔融和熔汇相互连接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良好的焊接工艺可以保证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指导书主要介绍焊接的基本工艺和操作要点。
二、焊接种类常见的焊接种类有电弧焊接、气焊、氩弧焊、激光焊接等。
根据工件的特点和所需的焊接质量,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三、焊接设备焊接设备的选择要根据焊接种类和工件的要求。
常见的设备有焊接机、气瓶、电源等。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保养,提高工作效率。
四、准备工作1.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油污和氧化物,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2.对焊接接头进行坡口处理,确保接头的接触面积和加强焊接的强度。
五、焊接工艺1.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确保焊接电弧的稳定性。
2.控制焊接速度和角度,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在焊接过程中,要均匀加热接头,并保持适当的焊接温度。
3.焊接前要进行试焊,检查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焊缝的密封性,以确保工件的质量。
4.焊接完毕后,及时处理焊缝处的残余物,并进行焊缝的修整,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美观度。
六、安全注意事项1.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电弧和熔融金属的伤害。
2.工作环境要通风,避免金属烟雾和有害气体的吸入。
3.焊接设备要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进行高温焊接时,要做好防火措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焊接接头出现裂纹:可能是焊接温度过高或焊接速度过快,解决方法是降低焊接温度或减缓焊接速度。
2.焊接接头不牢固:可能是焊接电流过小或焊接时间过短,解决方法是增加焊接电流或延长焊接时间。
3.焊接缺陷过多:可能是焊接设备不合格或操作不当,解决方法是更换合格的设备或加强操作培训。
八、总结良好的焊接工艺和合理的操作方法是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领,提高焊接工艺水平,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焊接工艺课程设计》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K1410103(二)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Project for welding Technology(三)开课对象:焊接技术与工程(四)课程性质和地位:《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是针对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门专业必修实践课程。
使学生对焊接工艺的制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解焊接工艺制定的整个过程,能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验室的现有设备,制定出给定材料的焊接工艺,并完成焊接和相关性能的检测。
(五)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学生在学完了焊接方法与设备专业课程之后,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而开设的课程。
学生利用所学原理,将包括焊接工艺的制定、焊接、性能检测几大块内容加以应用。
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焊接工艺的实践运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六)教学内容、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时数:I周(14学时)学分数:1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七)教学方式以实践操作为主,外加一定内容的课堂讲授。
(八)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实验室实践操作。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1.考核要求:考试课2.考核方式:实践操作与课程报告撰写结合3.考试成绩:平时成绩30%,以出勤考核情况、报告修改及实验操作表现为平时成绩, 课程报告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节焊接工艺的制定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查找文献,利用文献了解各种焊接方法的发展现状,并制定出给定材料的焊接工艺。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1、文献知识查找。
2、焊接工艺的制定。
重点难点:重点为焊接工艺的制定。
难点为焊接工艺的制定。
考核要求:1、文献知识查找。
(识记)2、焊接工艺的制定。
(掌握)第二节焊接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用自己制定的焊接工艺对试板进行焊接,并针对焊接情况,对焊接工艺随时进行调整。
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指导书第一章绪论1.1 引言1.2 目的1.3 适用范围1.4 定义和缩写词第二章焊接设备和材料2.1 焊接机械设备2.2 焊接电源2.3 焊接材料2.4 焊接辅助材料2.5 焊接工具第三章焊接装夹和定位3.1 焊接装夹3.2 焊接定位第四章焊接工艺参数4.1 焊接电流4.2 焊接电压4.3 焊接速度4.4 焊接气体流量4.5 焊缝尺寸4.6 焊接时间4.7 焊接步骤4.8 焊接工艺记录第五章焊接质量控制5.1 焊缝外观质量5.2 焊缝尺寸质量5.3 焊缝密实性5.4 焊缝强度5.5 焊缝热影响区控制第六章常见焊接缺陷及处理6.1 毛刺6.2 焊接夹渣6.3 焊缝气孔6.4 焊接裂纹6.5 焊接变形6.6 焊接硬化第七章焊接安全7.1 焊接工作场所安全7.2 焊接个人防护措施7.3 焊接设备安全使用第八章结语焊接工艺规程第一章绪论1.1 引言1.2 目的1.3 适用范围1.4 定义和缩写词第二章焊接材料要求2.1 焊条(焊丝)要求2.2 母材要求2.3 辅助材料要求第三章焊接设备要求3.1 焊接机械设备要求3.2 焊接电源要求3.3 焊接辅助设备要求第四章焊接工艺参数4.1 焊接电流要求4.2 焊接电压要求4.3 焊接速度要求4.4 焊接气体流量要求4.5 焊缝尺寸要求4.6 焊接时间要求4.7 焊接步骤要求4.8 焊接工艺记录要求第五章焊接质量控制要求5.1 焊缝外观质量要求5.2 焊缝尺寸质量要求5.3 焊缝密实性要求5.4 焊缝强度要求5.5 焊缝热影响区控制要求第六章检验与试验要求6.1 检验项目6.2 检验方法6.3 检验标准及合格条件6.4 试验项目6.5 试验方法6.6 试验标准及合格条件第七章焊接工艺评定与控制7.1 工艺评定7.2 工艺控制第八章焊接安全与环境保护8.1 焊接安全8.2 焊接环境保护第九章结语以上仅为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焊接工艺规程的大致内容框架,具体的内容和字数将根据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一、钣金加工工序1、冲裁与下料1、冲裁件的形状尽可能成对称、简单和减少废料;2、冲裁件的外形和内孔应防止尖角,在各直线或曲线的连接处应有诗意的圆角相连。
一般情况下圆角半径大于或等于板厚t,即R≥t;3、冲孔有限选用圆形孔,冲孔的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自有凸模冲孔的直径d或边宽a按下表确定:4、冲才见上应防止窄长的悬臂和凹槽〔见图1〕。
一般一般凸出或凹入局部的宽度B应大于或等于板厚t的一倍半,即B≥1.5t。
对高碳钢、合金钢等较硬材料B值应乘以系数K=1.3~1.5;对黄铜、铝等材料B值应再乘以系数K=0.75~0.8。
图1 图25、孔边距和孔间距均应大于或等于板厚t的两倍,即A≥2t;B≥1.5t 〔见图2〕。
2、折弯1. 一般原则:〔1〕折弯件在弯曲变形区截面会产生变化,折弯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小,截面形状变化越大;〔2〕折弯件的弯曲线最好垂直于轧纹方向,最好将毛坯的光亮面作为弯曲件的外外表,以减少外层拉裂;〔3〕折弯成形时会产生回弹现象,折弯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2. 折弯件的折弯半径应选择适当,不宜过大或过小,最小折弯半径只有在构造上必要时才选用。
其数值见下表:另外,特殊情况下必须选用0.5以下的折弯半径时,可采用折弯前压线的工艺方法。
3. 折弯件的直边高度应选择适当,折弯件的最小直边高度按下表确定。
4. 工艺孔和工艺缺口应明确标注,工艺孔和工艺缺口的尺寸根据图4所示选取。
图45.折弯件上的孔边缘离弯曲变形区应有一定距离,以免孔的形状因弯曲而产生变形。
孔边缘离弯曲圆弧中心的距离L应大于或等于板厚t 的二倍,即:L ≥2t〔见图5〕图5 图66. 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离变形区的距离L应大于弯曲半径r,即:L≥r〔见图6〕。
7. 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见图7〕。
图73、拉伸与成型<1>拉伸变形1.拉伸件的底与壁之间最小圆角半径应大于板厚,即r1 >t,为了使拉伸进展得更顺利,一般取r1=(3~5)t,最大圆角半径应小于或等于板厚的8倍,即r1≤8t。
焊接工艺指导书一、引言焊接工艺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焊接工作的进行而编写的,旨在确保焊接工艺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工作,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二、焊接方法1. 焊接方法的选择根据钢材的类型、厚度和焊接部位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
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
2. 焊接材料的选择根据焊接工作的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
常用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
焊接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三、焊接设备1. 焊接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包括焊机、电缆、电极夹等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2. 焊接设备的操作熟悉焊接设备的操作方法,确保焊接设备的安全使用。
包括焊接电流的调节、电极的安装与更换等操作。
四、焊接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对焊接部位进行清理,去除油污、锈蚀等杂质。
确保焊接部位的干净和平整。
2. 焊接工艺参数的设定根据焊接工艺要求,设定适当的焊接工艺参数。
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的设定。
3. 焊接操作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操作。
包括焊接的顺序、焊接的角度、焊接的速度等。
4. 焊后处理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清理和处理。
包括去除焊渣、打磨焊缝等。
五、质量控制1. 焊接质量的检验对焊接工艺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焊接质量的符合要求。
包括焊缝的外观质量、焊缝的尺寸和形状等方面的检验。
2. 焊接质量的记录与报告对焊接质量进行记录与报告,以便后续的追溯和评估。
包括焊接工艺参数的记录、焊接质量的报告等。
六、安全注意事项1. 焊接操作的安全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防护,包括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焊接服等。
确保焊接操作的安全。
2. 焊接设备的安全对焊接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避免因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
七、总结焊接工艺指导书是焊接工作中的重要文件,对焊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加工系二OO九年十一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焊接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独立进行焊接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根据具体产品结构的生产技术条件,在掌握生产条件的前提下,正确的进行焊接工艺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收集技术资料、查找参考文献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根据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制定产品的主要零部件的下料、加工工艺方案,确定零件的下料、加工方法及规范,编制施工工艺文件;2、根据产品技术条件,制定出装配与焊接工艺,并编制指导生产的施工工艺方案;3、进行装配与焊接工艺装备设计(包括选择典型工夹具),并绘制出工装工作图;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阐述工艺设计内容、步骤、工艺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及所做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5、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和所选材质,在确定焊接工艺方案的条件下,提出焊接性试验、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焊接检验的方案以及焊接工艺试验方案。
二、焊接生产简介(一)焊接生产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焊接时金属连接的一种工艺方法。
采用焊接的工艺方法把毛坯或零件、部件连结起来,成为所要求的焊接构件,这样的生产过程叫做焊接生产。
主要在焊接生产中可能包含着其它工艺方法,如机械加工、铸造、锻压等,但焊接工艺占据着主要地位,它的生产量(吨数)往往是各种工艺方法中最大的。
据统计目前各国的焊接结构的用钢量,均已占其钢材消费的40~60%。
焊接生产和所有生产一样,由劳动者(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利用工具、机器设备在一定生产场所,将原材料或零件毛坯,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共中包括装配焊接过程,制成焊接结构—焊接生产的产品。
其中许多是最终的产品,如大型球罐、广播电视塔、煤气柜、热风炉、洗涤塔、钢水包等。
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指导书是一本详细介绍焊接工艺的手册,为焊接工人和焊接工程师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指导。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的内容大纲:1. 引言- 焊接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焊接工艺的历史发展和演变2. 焊接基础知识-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焊接辅助设备和工具的介绍-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特性3. 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的调整和控制方法-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4. 焊接缺陷和质量控制- 常见的焊接缺陷类型和原因分析- 焊接缺陷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焊接质量检测和评价方法5. 常见焊接工艺- 电弧焊工艺: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焊接脉冲技术等- 焊接工艺:激光焊、电子束焊、摩擦焊等- 特殊焊接工艺:电阻焊、氩弧焊、制氧焊等6. 焊接安全和环保- 焊接作业场所的安全规范和防护措施- 焊接过程中的废气和废渣处理方法- 焊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7. 焊接案例和实践- 实际焊接案例的介绍和分析- 焊接现场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焊接工艺改进和创新的实践经验分享8. 焊接工程管理- 焊接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和管理- 焊接工艺的质量监控和改进措施9. 焊接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材料和新工艺对焊接的影响- 自动化和智能化焊接技术的发展- 焊接工艺在工业4.0时代的应用前景以上是一份简单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的概要,内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扩充和修改。
焊接工艺指导书的编写应该结合具体行业和应用场景,确保内容实用和可操作性强。
焊接工艺指导书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航空航天、建筑结构等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工艺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焊接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一份焊接工艺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为焊接工艺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书,包括焊接前的准备工作、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焊接后的工艺控制。
二、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设计与准备在焊接前,首先需要进行设计与准备工作。
根据焊接对象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和设备。
同时,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并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确保焊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
2. 清洁与预热在焊接前,焊接表面应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和杂质,保证焊接表面的干净。
同时,对于某些材料,需要进行预热处理,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合金化效果和焊接质量。
3. 检查与测试焊接前还需要对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进行检查和测试。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保证焊接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针对焊接材料,进行抗拉强度测试,确保焊接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是关键。
根据焊接对象的材料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氩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根据焊接对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2. 焊接接头的准备在焊接接头的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接头的设计和制作。
合理设计接头的结构,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在制作接头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加工工艺,保证接头的质量符合焊接要求。
3. 焊接过程的操作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焊接电流和电压的控制:根据焊接要求,调节焊接电流和电压,保证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质量。
(2)焊接速度和角度的掌握:合理控制焊接速度和角度,保持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3)焊接环境的控制:确保焊接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和聚集。
四、焊接后的工艺控制1. 检查与测试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查与测试。
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指导书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焊接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提供一份详尽的焊接工艺指导,涵盖了从焊接准备到焊接操作的各个环节。
本指导书的目标是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2.标准与法规2.1 焊接标准:列出适用于该焊接项目的标准。
2.2 法规和安全要求:包括适用的本地、国家和国际法规,以及焊接操作中的安全要求。
3.焊接准备3.1 焊接工艺选择:根据工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
3.2 材料准备:包括填充材料和母材的选择、准备和清洁要求。
3.3 设备准备:列出所需的焊接设备、附件和工具,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维护。
3.4 预热和后热处理:根据要求执行预热和后热处理步骤。
4.焊接操作4.1 焊接工艺参数:确定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和速度等参数。
4.2 焊接技术要求:列出焊接操作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如电弧长度、焊接角度和焊接速度等。
4.3 焊接顺序:描述焊接工序的正确顺序和方法。
4.4 焊接质量控制:包括焊缝质量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5.焊后处理5.1 自然冷却:指导焊接完成后应如何进行自然冷却。
5.2 温度控制:描述焊接完成后应如何控制温度变化。
5.3 残余应力消除:介绍残余应力消除的方法和技术。
5.4 焊缝清理和修整:说明焊缝清洁和修整的方法和要求。
附件:1.焊接工艺图纸:包括焊缝形状、尺寸和位置的图纸。
2.焊接工艺规程:详细描述焊接工艺过程的规程文件。
3.焊接操作记录表:用于记录每个焊接作业的过程和结果。
4.焊接检验报告:包括焊接质量检验结果的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1.焊接标准:根据焊接行业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所制定的标准文件。
2.法规和安全要求: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与焊接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3.母材:被焊接的工件的原始材料。
4.填充材料:用于填充焊缝的材料,通常与母材具有相似的性能。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实际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使学生了解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过程;
2.掌握焊接工艺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文件的制定;
3.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焊接生产问题的能力,锻炼查阅文献资料及工具书籍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教师指定的某一个结构件的焊接工艺设计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焊接结构件的设计简图与技术要求;
2. 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
3. 主要接头的焊接方法选择与说明,坡口型式及尺寸的设计与说明;
4.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工艺过程卡;
5. 产品的装焊工艺过程卡;
6. 壳体的焊接工艺卡。
三、设计要求
1.手绘产品的结构设计简图,标注出产品的主要结构尺寸;主要零件的名称、材质与规格;设计技术要求(包括制造技术要求与检验要求)等。
2.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主要包括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分析与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
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能主要分析材质的焊接裂纹倾向及产生其它焊接缺陷的倾向,说明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如合理选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层间温度等;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主要针对特殊、复杂容器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的装焊顺序与方法。
2. 接头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坡口型式的设计应包括纵焊缝、环焊缝、封头拼缝、
人孔接管与筒体的焊缝等,绘制接头的局部放大图。
选择与设计的依据主要从容器结构尺寸、接头位置、材质及厚度、施焊条件与可操作性、焊接变形与应力、装焊顺序等方面考虑。
3.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过程卡要求制定部件从原材料备料至组
装焊接之前的全部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各加工工序的名称、加工内容、所用的工装设备与检验要求等,必要时绘制出加工工艺简图;
4. 壳体的装焊工艺设计包括装焊工艺顺序、工序名称与内容、各工序所涉及
的零件图号(名称)、工装设备与检验要求等;
5. 接头焊接工艺卡应包括以下信息:接头名称、母材材质牌号、接头坡口型
式及尺寸标注简图、焊接方法、施焊焊道编号、焊接材料(牌号、规格、烘烤温度等)焊接工艺参数(电流特性及大小、电压、焊速等)、预热与焊后热处理参数以及焊接检验内容与要求等。
编制焊接工艺卡应首先绘制产品结构简图并标注出各接头的位置,还需编制焊接材料消耗定额,对各接头所用的焊接材料进行计算与汇总。
四、成绩评定与考核方法
1. 成绩评定与考核依据包括全部设计资料的完成质量、口试情况与日常出勤情况;
2. 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分档,不及格需重修。
五、设计参考资料
1. 相关教材
《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
《电弧焊基础》
2. 相关标准
《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在图样上的表示代号》GB 5185-2005;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4709-2007;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5-200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86-88
3. 相关参考资料
焊接手册、手弧焊、埋弧焊、氩弧焊焊接说明书;
压力容器相关知识讲座、培训教材;
压力容器制造过程用相关工艺表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