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九近代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探索——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英国某记者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
”该记者的看法()A.揭示全国民族抗战的重要意义B.反映抗日政权具有人民民主性质C.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D.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2.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
对该宣言发布理解正确的是()A.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态势明显转折B.推动了内战局势的明朗和北平的解放C.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D.促成了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3.隋朝以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鸦片战争前形成了“之”字型空间格局,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又发展演变成“∑”型空间格局(如图所示)。
这一变化()A.描绘了经济重心持续南移的过程B.奠定了上海远东经济中心的地位C.折射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D.拉大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申报》上发表的漫画,名为图中四个农家装束的老百姓在挖刨一棵写着“军阀”二字的老枯树。
B.人们渴望结束军阀混战局面C.知识分子发动群众改造社会D.五四运动推动思想观念解放8.1926年12月国民党广东省执行委员会各部门工作报告显示,当年广东省国民党党员中农民党员约占40%,工人占23%,学生占25%,商人不足10%。
这表明()A.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B.国民党获得了劳苦大众的有力支持C.广东省是开展国民革命的中心地带D.扶助农工政策在广东取得明显效果9.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以军事力量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其中产生了春秋五霸。
请问,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是()A.晋文公B.齐桓公C.楚文公D.越王勾践2.浩淼的海洋一直是人类的禁区,但是从十五世纪开始,世界上有多个航海家开始远航,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中首位进行环球航行的是()A.郑和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士3.唐代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于诗歌,唐代的诗人群星璀璨不胜枚举,其中有“诗圣”之称的是()A.李白B.李商隐C.白居易D.杜甫4.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很多,有些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
下列哪一场是成语“草木皆兵”的来源()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台州大捷5.明末清初,随着南方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在思想上也有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6.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其中允许列强兵船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的并“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的是()A.《南京条约》B.《黄浦条约》C.《望厦条约》D.《北京条约》7.集合了中西房文化理念,具有巨大建筑艺术价值,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期间。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中日战争8.下列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变化()A.中国统治阶级的变化B.社会性质的变化C.社会矛盾的变化D.革命任务的变化9.中国古代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始于()A.秦朝B.汉朝C.战国时期D.西周时期10.下列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的变动()A.出现买办势力B.出现工人阶级C.出现民族资产阶级D.出现商人阶级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及政治特征()A.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B.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C.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人民民主专制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相反,也有消极的作用。
热点专题(二) 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一、单项选择题1.[2018·江西]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
这一情形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2.[2018·娄底]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 )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B.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3.[2018·海南]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
圆明园,放火烧。
”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A.英美盟军B.反法联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4.[2018·青岛]“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
”“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①中俄《北京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③中俄《瑷珲条约》④中俄《辛丑条约》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2018·北部湾六市]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
从前亡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中的“亡国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瑗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2018·潜江]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
第13课五四运动练习题1.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B.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思想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右图是某校同学排练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
据此,推断该剧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天安门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
在它见证的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喊出的口号有()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天,吴总监来电——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攻击曹总长诸位,请诸位暂留公府。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A.公车上书B.百日维新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5.1919年5月4日,有3 000多名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示威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C.民主与科学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6.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
通过研读卡片,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A.以学生为主力B.得到政府支持C.上海首先发起D.民众广泛参与7.“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8.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9.右图是马星驰先生所绘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深刻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D.学生的英勇斗争10.阅读下列材料: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八上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1.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A、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C、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2、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
这充分说明了: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3.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4、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5.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还我青岛6.张艳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你知道“青年节”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共成立D.南昌起义7.五四运动的性质是()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B、反帝爱国运动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8.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是指()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革命时代9. 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的到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微山县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A.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打倒列强,除军阀D.“还我青岛”10. 99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参考答案:BBA6-10.BCCCA。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同步测试一、填空题.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2、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年,地点是,后转移到;3、五四爱国运动的前期的主力是,后期的主力是;4、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的反对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始;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地点最初是在,后转移到举行;7、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等13人, 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8、中共一大中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是, , ;9、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10、中共一大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为中央局书记;11、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12、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的利益,还代表着的利益;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了;13、在五四爱国运动中, 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作用;使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14、在中共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的人数有人;15、1919年6月以后,五四运动的主力转化为;16、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集中的反映其性质的运动口号是;1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8、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中央领导人是;19、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20、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21、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的是作用;2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是在上;二、列举题1、列举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2、列举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参与领导了哪些运动3、列举参加中共一大的几位主要代表;4、列举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5、列举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口号与要求;6、列举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字体现在哪些方面三、简述题1、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和成立的意义;2、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说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4、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四、思维拓展五四精神包括哪些内容五四精神对我们的现代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我们新世纪的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五、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3国贼指谁4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有谁5这次运动的地点与主力有什么变化6材料二这些口号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最终任务是什么7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8这次运动有何意义9镇压五四爱国运动的政府是哪个10在五四运动中你总结一下五四精神;并说一说五四运动对我们现代社会何借鉴意义,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2、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请回答:1这是什么运动的传单2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3表现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3、材料: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请回答:1这个奋斗目标是哪一年确定的2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次会议3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4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有什么变化5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6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7在这次会议上选举党的领导机构叫什么谁当选为这个机构的书记8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哪些人4、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5、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1919年一战后,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请回答:1请说出材料一是哪次运动的口号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对于材料一所反映的运动的结局,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它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六、识图题1、书50页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的头像1这些是什么人2他们是什么会议的代表2、书51页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问题涉及到所有有关中共一大的内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1919、北京、上海3、学生、工人;4、彻底、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6、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7、毛泽东、董必武、李达、共产国际8、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9、领导工人运动10、中央局、陈独秀11、无产阶级12、工人阶级、整个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3、工人阶级14、50多15、工人16、“外争主权、内惩国贼”17、1921年7月18、陈独秀19、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作用;20、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21、先锋22、五四运动23、中共二大;二、列举题1、陈独秀和李大钊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3、毛泽东、董必武、李达;4、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5、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取消“二十一条”;3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4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5誓死力争,还我青岛;6、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7、1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2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3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三、简述题1、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意义:1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2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在以前的民主革命中,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有自己的政党,但由于自身的软弱与妥协,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3、因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四、思维拓展1五四精神的内容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2爱国主义是青年运动的旗帜,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五、材料分析题1、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3曹汝霖;4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5前期的地点是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的地点是上海,主力是工人;6反帝反封建;7取得了初步的胜利;8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9北洋军阀政府10见思维拓展;2、1五四运动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3、11921年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最初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5领导工人运动;6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7中央局、陈独秀;8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4、1工人阶级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3说明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其伟大的力量;5、1五四运动2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3第一种观点:取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了被捕的学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第二种观点:失败了;没有收回山东主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五四运动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3.《都嘟》中写道:“1918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44%,1920年降到24%,近乎腰斩了。
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4.“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
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
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
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
”此诗是纪念100年前中华大地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
与此相符合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D.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5.以下是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据此对五四运动可以得出的认识是A.运动从上海开始,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B.形成学生、工人、商人联合斗争的局面C.斗争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D.五四运动最终失败,中国政府签署和约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A.前期运动主力是学生B.前期中心在北京C.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后期主力是工人,无产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这种民族感情的集中体现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8.一位历史学家评论五四运动:“全国各地城市中的学生与一般市民,结合为抗议的群众,呈现出所谓‘市民意识’,将过去书生抗言论政(如清末‘公车上书’一案)改变为群众的性质……”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A.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C.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 D.体现了先进中国人的探索9.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 维新变法运动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2.1919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
”这主要是因为( )A.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B.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C.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D. 巴黎和会促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
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 “废除二十一条”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人类记忆的空间。
对下面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 号召各界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B. 准确揭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C. 表明五四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D. 揭示五四运动是反帝的爱国运动5.下列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一定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6.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主要变化是A.运动中心变化B.斗争主力变化C.斗争任务变化D.斗争方式变化7.“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血泪国耻复习题
一、背景介绍
中国近代历史上饱经各种屈辱与苦难,在这段历史中,有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和国耻。
这些国耻之痛让一代代中国人牢记历史、铭记教训。
本文将从复习题的形式出发,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血泪国耻事件。
二、义和团运动
1. 义和团的成立背景和宗旨是什么?
2.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 义和团运动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是什么?
三、庚子赔款
1. 庚子赔款的由来是什么?
2. 庚子赔款的具体内容和数额有哪些?
3. 庚子赔款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四、辛亥革命
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
2. 辛亥革命的主要步骤和过程有哪些?
3. 辛亥革命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五、五四运动
1.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导火索是什么?
2. 五四运动的主要表现和影响有哪些?
3. 五四运动对中国后来的变革和发展有何影响?
六、华北事变
1. 华北事变的起因和背景是什么?
2. 华北事变中的主要战役和事件有哪些?
3. 华北事变对中国政治和国际形势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七、南京大屠杀
1. 南京大屠杀的始末和受害情况是怎样的?
2. 南京大屠杀对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有何影响?。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同步测试一、填空题.1、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是。
2、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年,地点是,后转移到。
3、五四爱国运动的前期的主力是,后期的主力是。
4、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的反对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的开始。
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地点最初是在,后转移到举行。
7、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等13人,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8、中共一大中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是,,。
9、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10、中共一大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11、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
12、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的利益,还代表着的利益;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了。
13、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作用。
使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14、在中共一大召开时中国共产党的人数有人。
15、1919年6月以后,五四运动的主力转化为。
16、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最能集中的反映其性质的运动口号是。
1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18、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中央领导人是。
19、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20、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21、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的是作用。
2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2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是在上。
二、列举题1、列举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
2、列举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参与领导了哪些运动?3、列举参加中共一大的几位主要代表。
4、列举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5、列举五四爱国运动中提出的口号与要求。
6、列举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
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字体现在哪些方面?三、简述题1、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和成立的意义。
2、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说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4、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四、思维拓展五四精神包括哪些内容?五四精神对我们的现代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我们新世纪的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五、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及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
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
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五四运动的直接起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3)国贼指谁?(4)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有谁?(5)这次运动的地点与主力有什么变化?(6)材料二这些口号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最终任务是什么?(7)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8)这次运动有何意义?(9)镇压五四爱国运动的政府是哪个?(10)在五四运动中你总结一下五四精神。
并说一说五四运动对我们现代社会何借鉴意义,我们青年学生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2、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请回答:(1)这是什么运动的传单?(2)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3)表现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3、材料: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请回答:(1)这个奋斗目标是哪一年确定的?(2)通过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次会议?(3)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4)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有什么变化?(5)这次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6)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7)在这次会议上选举党的领导机构叫什么?谁当选为这个机构的书记?(8)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哪些人?4、材料一:“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2)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5、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1919年一战后,战胜国英、美、法等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规定“德国在山东所有特权包括所有在青岛至济南铁路之权利一并转让给日本。
请回答:(1)请说出材料一是哪次运动的口号?(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对于材料一所反映的运动的结局,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它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六、识图题1、书50页《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的头像(1)这些是什么人?(2)他们是什么会议的代表?2、书51页《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问题涉及到所有有关中共一大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1919、北京、上海3、学生、工人。
4、彻底、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6、1921年7月、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
7、毛泽东、董必武、李达、共产国际8、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9、领导工人运动10、中央局、陈独秀11、无产阶级12、工人阶级、整个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3、工人阶级14、50多15、工人16、“外争主权、内惩国贼”17、1921年7月18、陈独秀19、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作用。
20、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21、先锋22、五四运动23、中共二大。
二、列举题1、陈独秀和李大钊2、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3、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1)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取消“二十一条”;(3)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4)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5)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6、(1)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3)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7、(1)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2)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3)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三、简述题1、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意义:(1)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2)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在以前的民主革命中,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有自己的政党,但由于自身的软弱与妥协,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3、因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思维拓展(1)五四精神的内容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2)爱国主义是青年运动的旗帜,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五、材料分析题1、(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3)曹汝霖。
(4)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前期的地点是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的地点是上海,主力是工人。
(6)反帝反封建。
(7)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8)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9)北洋军阀政府(10)见思维拓展。
2、(1)五四运动(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3、(1)1921年(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最初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
(5)领导工人运动。
(6)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7)中央局、陈独秀。
(8)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1)工人阶级(2)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
(3)说明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其伟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