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网络设计工作页
- 格式:docx
- 大小:17.08 KB
- 文档页数:4
物流运输网络优化设计及效率评估介绍物流运输网络的优化设计及效率评估是为了提高物流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进行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针对该主题进行详细介绍。
优化设计物流运输网络的优化设计是通过考虑各种因素,如货物数量、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运输时间等来确定最优的物流网络方案。
该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化设计的目标是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经济的运输。
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1. 网络规划和设计:确定物流网络的节点、路径和流量分布,使物流运输过程更加顺畅。
2. 运输模式选择:根据不同的货物特性和目的地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如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
3. 仓储位置优化:将仓库和分销中心设置在最佳位置,以便于满足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并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
4. 运输路径优化:通过优化运输路径,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并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5. 运输计划调度:合理安排运输车辆和货物的装载和卸载顺序,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运输延误。
效率评估对物流运输网络的效率进行评估是为了检验物流系统的工作效果和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空间。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1. 运输成本:评估物流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如燃料费用、人工费用、维护费用等。
2. 运输时间:评估物流运输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包括装货、运输和卸货的时间。
3. 运输可靠性:评估物流运输过程中货物送达的准时率和货物损坏或丢失的情况。
4. 资源利用率:评估物流运输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如车辆利用率、仓库空间利用率等。
通过对物流运输网络的优化设计和效率评估,可以使物流系统更加高效、经济和可靠。
同时,也可以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总结物流运输网络的优化设计和效率评估是提高物流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计物流网络、优化运输路径和计划调度,并通过评估指标来检验和改进物流系统,可以实现更高效、经济和可靠的物流运输服务。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1.概念:广义的物流配送中心包括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运输仓库、流通商品集散中心以及生产者自身拥有的物流的物流设施等。
狭义:专指流通商品集散中心与生产者自身拥有的物流的物流设施等。
2.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都为显得物流网络中的节点。
执行物流职能,还有指挥调度,信息处理,作业优化等神经中枢的职能。
物流配送中心是综合行、地域性、大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成为产销企业间的中介。
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它既有集货中心(集整为零)的职能,又有分货中心(化整为零)的职能。
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一种主要形式。
3、基本任务:现代化的超级市场以连锁制为轴心,门市网络为市场依据,与物流配送中心共同开发第二利润源泉(销售利润)和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利润)。
把信息直接渗透到制造加工业吗,发展名优产品,开发第一利润源泉(生产利润)。
物流系统化的目的在于速度(Speed)、可靠(Safety)和低费用(Low)为原则实现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优质的物流服务,物流配送中心是高效益的连锁经营的供货枢纽和保证,是企业家在微观流通领域“零库存”梦想得以实现,它促进生产、满足消费和降低成本,实现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换个最高效率,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货开单、集中拣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在库管理、统计查询、拣选分类,盘点和偏制报表等项工作进行现代化、专业化管理。
加速商品流通,降低商品消耗,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仓库面积,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协调顾客关系,满足顾客需要,提供优质服务。
4、功能:1)商品周转功能2)商品拣选功能3)商品保管功能4)商品在库管理功能:为满足客户的要求,在发货时间迅速、有效地发货而对在库货物实施的管理称为在库管理。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副本(总2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南通大学交通学院学生课程设计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学院交通学院专业班交通运输年级级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老师开课时间 2014 至 2015 学年第 2 学期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生在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知识之后,在本课程设计中进行模拟规划训练,初步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
1.通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2.通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培养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采用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中较成熟的“四阶段法”(运输需求预测、运输需求分布、运输方式选择,交通网络分配),以某地区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为载体,进行简单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设计,以达到熟练应用相关理论进行规划的目的。
四.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与具体过程本次课程设计对某地区以2013年为基年,2020年为规划年,对2020年道路网规划进行规划。
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将该地区划分为7个交通小区如图所示,基年的道路网分布如图所示。
前期调查的结果已汇总为各种表格列入各步骤当中。
(一)社会经济预测已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历史数据如表1;采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2020年该地区的GDP和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阐明理由。
图某地区的交通小区划分示意图图基年某地区的道路网分布图(比例尺1:500,000)表1 .1 该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历史数据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GDP(亿元)以每班的学号开始的同学为基准,以表1中的数据为基础,依次将GDP和人口两行的数据分别+1,即每人的课程设计基础数据各不相同,例如我的学号后两位为6,那么该同学GDP和人口的数据,为基础数据+6个单位;表该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修改历史数据1.思想方法:(1)利用环比增长率法对2020年GDP进行预测:根据每年的GDP数值求出逐年增长率,并据此求出平均增长率,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对2020年的GDP 进行预测。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目的为了提高本公司仓储物流网络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以下工作。
1.仓储物流网络结构设计、仓储物流网络模型建设、仓储物流网络建设方案评估选择等一系列过程。
2.作出物流设施的选址,决定设置的位置、数量、容量,并确定产品和客户在各设施之间的分派。
三、相关术语解释仓储网络由供应商、仓库/物流中心、经销商、零售网点等组成,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库存在各个环节内流动。
四、人员职责1.仓储总监为仓储物流网络规划工作的最高负责人,负责对仓储物流网络规划过程进行监督及指导。
2.仓储经理、运输配送经理负责指导仓储物流网络建模工作,并根据建模分析结果确定最终仓储物流网络建设方案。
3.仓储规划主管和仓储规划师负责仓储物流网络规划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并按企业要求建设、评价仓储物流网络模型。
五、仓储物流网络结构设计(一)仓储物流网络建设的目的企业仓储物流网路建设的目的是确定产品从原材料起点到市场需求终点的整个流通渠道的结构。
包括仓储物流设施的类型、数量与位置、设施所服务的客户群体与产品类别以及产品在设施之间的运输方式。
(二)仓储物流网络结构图 企业仓储物流网络结构图如下所示。
企业仓储物流网络结构图六、仓储物流信息收集 (一)仓储物流信息来源 1.经营业务运作文件。
2.会计报告。
3.仓储物流研究。
4.仓储物流公开出版物。
(二)仓储物流数据类型企业仓储物流网络规划所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十类。
1.生产线上的所有产品清单。
2.客户、存货点、原材料供应源的地理分布。
3.每一区域内的客户对每种产品的需求量。
4.运输成本和费率。
5.各个节点间的直线距离、拆线距离、球面坐标。
供应商供应商运输区域仓库配送中心运输供应商运输配送中心客户客户客户配送配送配送客户客户配送配送6.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
7.仓储成本和费率。
8.采购/制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