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五高三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复习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01 KB
- 文档页数:4
第66讲合成高分子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复习目标] 1.了解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
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4.能根据常见官能团的性质和已知信息设计有机合成路线。
考点一合成高分子1.高分子的结构特点(1)单体:能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低分子化合物。
(2)链节:高分子中化学组成________、可重复的________单元。
(3)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________。
2.高分子的分类及性质特点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3.合成高分子的两个基本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概念由不饱和单体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的反应单体分子间通过____________生成高分子的反应,生成缩聚物的同时,还伴有小分子的副产物(如水、氨、卤化氢等)的生成单体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基团(如特点饱和有机物 —OH 、—COOH 、—NH 2、—X 等) 产物特征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生成高聚物和小分子,高聚物与单体有不同的组成4.按要求完成方程式(1)加聚反应①n CH 2==CH—CH 3――→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
②n CH 2==CH—CH==CH 2――→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 CH 2==CH 2+――→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聚反应 ①n HOCH 2—CH 2OH +n HOOC—COOH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HOCH 2—CH 2—COOH 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 结构与性质:键的极性、溶剂极性、分子间力、酸碱理论等。
- 烃类:烷烃、烯烃、炔烃。
- 功能性组:醇、酚、酸、酯、醛、酮等。
- 聚合物:合成、性质和应用。
2. 配位化学:- 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配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
- 配位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3. 电化学:- 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 电解过程和电解方程式。
- 电池和电解概念。
4. 化学实验:- 安全操作规范。
-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学步骤:第一课:有机化学复习1. 复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分组讨论,解决有机化学的习题。
第二课:配位化学复习1. 复习配位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配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的练习。
第三课:电化学复习1. 复习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2. 电解过程和电解方程式的练习。
第四课:化学实验技巧培训1. 学生通过观看化学实验视频和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实践训练。
2.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
教学方式:1. 讲授:学习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的讲授。
2. 讨论: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和习题。
3. 实践:实验和实验数据处理的实践训练。
教学工具:1. 教科书和教学课件。
2. 视频教学资源。
3. 化学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评估:1. 通过日常小测和作业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和习题解答来评估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提供化学实验和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32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考纲要求学法点拨Z 知识梳理hi shi shu li1.有机物的分类 (1)按元素组成分类有机化合物⎩⎪⎨⎪⎧__烃__:烷烃、__烯烃__、__炔烃__、苯及其同系 物等__烃的衍生物__:卤代烃、醇、__酚__、__醛__、__羧酸__、酯等(2)按碳的骨架分类。
⎩⎪⎨⎪⎧__链状化合物__:如(脂肪烃)CH 3CH 2CH 3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芳香化合物(如)(3)按官能团分类。
①官能团:反映一类有机物化合物共同特性的__原子或原子团__。
②有机物主要类别与其官能团:______ __________C H Br________________-COOH______(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成键数目―→每个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__4__个共价键|成键种类―→__单__键、__双__键或__三__键|连接方式―→碳键或__碳环__(2)同系物。
结构__相似__,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__CH2__原子团的物质称为同系物。
特别提醒:分子通式相同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如某些醛和酮、羧酸和酯等。
(3)同分异构体。
①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分子式__但具有不同__结构__的现象。
②同分异构现象的常见类型:a .碳链异构,碳链骨架不同,如:CH 3—CH 2—CH 2—CH 3与__CH 3CHCH 3CH 3__ b .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如: CH 2===CH —CH 2—CH 3与CH 3—CH===CH —CH 3 c .官能团异构,官能团种类不同: H 2C===CH—CH 3与____HC ≡C —CH CH 与CH 3CH 2CHO 、CH 3COCH 3、H 2C===CHCH 2OH 、CH COOH 与HCOOCH____(醇类)与CH CH —NO 与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判类别—根据有机物分子式判断其可能的类别异构。
第34讲烃的含氧衍生物考点一醇、酚[知识梳理]一、醇、酚的概念1.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分子的通式为C nH2n +2O(n≥1)。
2.酚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最简单的酚为苯酚()。
3.醇的分类二、醇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物理性质递变规律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沸点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升高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高于烷烃水溶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饱和一元醇的溶解度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1.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被空气氧化而呈粉红色。
2.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__℃时,能与水混溶。
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
四、醇、酚的化学性质1.以断键方式理解醇的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反应 断裂的化学键化学方程式与活泼金属反应 ① 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催化氧化反应 ①③ 2CH 3CH 2OH +O 2――→Cu 或Ag △2CH 3CHO +2H 2O 与氢卤酸反应 ② CH 3CH 2OH +HBr ――→△ CH 3CH 2Br +H 2O 分子间脱水反应 ①或② 2CH 3CH 2OH ――→浓硫酸140 ℃ CH 3CH 2OCH 2CH 3+H 2O 分子内脱水反应②⑤CH 3CH 2OH ――→浓硫酸170 ℃ CH 2===CH 2↑+H 2O 酯化反应 ①CH 3COOH +HOCH 2CH 3浓硫酸△ CH 3COOCH 2CH 3+H 2O2.由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理解酚的化学性质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酚羟基的化学性质比醇羟基活泼;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酚中苯环上的氢的化学性质比苯中的氢活泼。
热点强化24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常见有机物或官能团性质总结官能团(或其他基团)常见的特征反应及其性质烷烃基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卤素单质反应碳碳双键、碳碳三键(1)加成反应: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2)氧化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环(1)取代反应:①在FeBr3催化下与液溴反应;②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浓硝酸反应(2)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注意: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不反应碳卤键(卤代烃)(1)水解反应: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生成醇(2)消去反应:(部分)卤代烃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不饱和烃醇羟基(1)与活泼金属(Na)反应放出H2(2)催化氧化:在铜或银催化下被氧化成醛基或酮羰基(3)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酚羟基(1)弱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2)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3)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醛基(1)氧化反应:①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光亮的银镜;②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2)还原反应:与H2加成生成醇羧基(1)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3)与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酯基水解反应:①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和醇;②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酰胺基在强酸、强碱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2.有机反应中的几个定量关系(1)1 mol加成需要1 mol H2或1 mol Br2。
(2)1 mol苯完全加成需要3 mol H2。
(3)1 mol —COOH与NaHCO3反应生成1 mol CO2气体。
(4)1 mol —COOH与Na反应生成mol H2;1 mol —OH与Na反应生成mol H2。
(5)与NaOH反应,1 mol —COOH消耗1 mol NaOH;1 mol (R、R′为烃基)消耗1 mol NaOH。
1.4-溴甲基-1-环己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W、X、Y、Z中均有一个手性碳原子B.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和消去反应C.由化合物Z一步制备化合物Y的转化条件是NaOH的水溶液,加热D.化合物Y先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再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酯化可制得化合物X 答案C解析A项,化合物X、Y、Z连接支链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化合物W中没有手性碳原子;B项,1,3-丁二烯与丙烯酸乙酯加成生成X,X发生还原反应生成Y,Y发生取代反应生成Z;D项,Y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第7讲有机合成合成高分子复习目标1.能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相互推断,能分析高分子的合成路线,能写出典型的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2.能举例说明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能列举重要的合成高分子,说明它们在材料中的应用。
3.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化合物、检验官能团,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任务。
考点一合成高分子1.有机高分子及其结构特点(1)定义相对分子质量比一般有机化合物大得多,通常在01104以上。
大部分高分子是由小分子通过02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常被称为高分子聚合物或高聚物。
(2)组成①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的低分子化合物。
②链节:高分子中03可重复的结构,也称04重复结构单元。
③聚合度(n):高分子链中含有的05链节数目。
2.高分子的分类及性质特点05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又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3.合成高分子的两个基本反应(1)加聚反应①定义:由不饱和的单体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的反应。
②产物特征:高聚物与单体具有相同的组成,生成物一般为线型结构。
③反应类型a.聚乙烯类(塑料)b.聚1,3丁二烯类(橡胶)c.混合加聚类: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加聚催化剂n CH2===CH—CH===CH2+n CH2===CH—CN――――→03。
d .聚乙炔类:04。
(2)缩聚反应①定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05官能团的单体分子间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的反应。
②产物特征:生成高聚物和小分子,高聚物与单体有不同的组成。
③产物类型a .聚酯类:—OH 与—COOH 间的缩聚n HOCH 2—CH 2OH +n HOOC —COOH催化剂△06,n HOCH2—CH 2—COOH催化剂△07。
b .聚氨基酸类:—NH 2与—COOH 间的缩聚n H 2N —CH 2COOH催化剂△08,n H 2NCH 2COOH +n H 2NCHCH 3COOH催化剂△09。
c.酚醛树脂类10。
有机化学 一命名(二)官能团:区分:含氧官能团与官能团、官能团的电子式、结构式、电子式,书写-NH 2 -CHO 的电子式 。
-NO 2 -NH 2 、肽键都是官能团。
(三)有机反应类型:注意反应类型中一定要写上“反应”二字,“**反应”(四)反应条件规范书写①卤代烃水解 ②卤代烃消去 ③醇消去 ④酯化反应 ⑤酯的水解 ⑥醇生成卤代烃 ⑦苯环的硝化反应条件 ,所需试剂 。
⑧醇氧化到醛 。
(五)方程式书写在NaOH 醇溶液,加热条件下OHCCH 2COOH 和银氨溶液的反应+NaOH→ 。
苯甲醛与乙醛加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酚和甲醛的加成; 产物缩聚的方程式 ;合成涤纶的方程式 。
(六)共线、共面问题:CH 2=CH-CH=CH-CH 3、CH 3-C≡C -CH 2-CH 3 右上图原子共面分析(七)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步骤:分子式→不饱和度→官能团组合①甲烷到庚烷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为1、1、1、2、3、5、9;②甲基到戊基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是?③苯的侧链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为?④C 3H 8的二氯代物有 种,一氯一溴代物有 种C 4H 10、萘、二连苯、无机苯、金刚烷呢?⑤复习12.15 12.17日提纲思考:乙二酸(HOOC-COOH)与丁醇(C 4H 10O)反应,形成的二酯最多有几种?(八)有机合成路线设计:1结合题中信息 2.步骤少,副反应少,产率高;如:从甲苯到苯甲酸可以选择试剂 3注意官能团的引入顺序和保护顺序 4.注意酸化:如①碱性条件下酯的水解②醛基与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等(九)制备实验1、课本实验:(1)归纳课本有机制备实验;总结八大防干扰实验。
(2)溴苯、硝基苯的制备及其提纯过程、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分离提纯、实验综合大题(5)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2、区分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仪。
第23讲 硫酸、酸雨及防治[复习目标] 1.掌握硫酸的性质及应用,掌握SO 2-4的检验。
2.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方法。
考点一 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1.硫酸的物理性质H 2SO 4是无色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稀释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H 2SO 4稀释的方法是将浓H 2SO 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稀硫酸的性质硫酸是二元强酸,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请列举实例加以概括总结。
提示 (1)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能与活泼金属(如Zn 、Fe 等)反应产生H 2。
(3)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①与Ba(OH)2反应: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 ;②与MgO 反应:MgO +2H +===Mg 2++H 2O 。
(4)能与弱酸的盐反应,如与Na 2SO 3反应:SO 2-3+2H +===H 2O +SO 2↑。
3.浓硫酸的特性(1)填写下表: 实验实验现象 浓硫酸的特性 少量胆矾加入浓硫酸中蓝色晶体变白 吸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沾有浓硫酸的滤纸变黑 脱水性 将铜片加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加热铜片逐渐溶解,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强氧化性、酸性(2)分别写出浓H 2SO 4与Cu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3)常温下,Fe 、Al 遇浓H 2SO 4钝化,可用铝槽车装运浓H 2SO 4。
4.硫酸的工业制备流程完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认识有机物1、下列有机物是按照碳的骨架进行分类的是( ) A .烷烃 B .烯烃 C .芳香烃 D .卤代烃2、化合物的-COOH 中的-OH 被卤原子取代所得的化合物称为酰卤,下列化合物中可以看做酰卤的是(AC )A .HCOFB .CCl 4C .COCl 2D .CH 2ClCOOH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羟基跟链烃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醇类B .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属于醇类C .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 .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都属于酚类4、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下图。
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BrBrO OCNOA. 属于芳香化合物 B . 属于卤代烃C. 具有酯类化合物的性质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5、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①和②B .④和⑥C .⑤和⑦D .④和⑧ 6、大多数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A .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B .通过非极性键C .通过两个共价键D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下列五种物质:①CO 2 ②CHCl 3 ③甲烷 ④CCl 4⑤P 4其结构具有正四面体构型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①④⑤ 7、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B 、2-甲基-2-戊烯的键线式:C .乙醇的结构简式:CH 3CH 2OHD 、1,3-丁二烯的分子式:C 4H 8 8、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它的分子组成与烷烃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硅烷的分子式为SiH 4 B .甲硅烷燃烧生成SiO 2和H 2O C .甲硅烷的密度比甲烷小 D .甲硅烷的热稳定性比甲烷弱 9、如图是立方烷的键线式结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和苯的最简式相同 B .它属于芳香烃C .它只有两种化学键D .它与苯乙烯(C 6H 5—CH===CH 2)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10、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 为a ,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 ,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 碳原子数为c ,则a ,b ,c 依次为( B )A .4,5,3B .4,6,3C .2,4,5D .4,4,6 11、同分异构体具有( )①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②相同的分子式③相同的最简式④相同的物理性质⑤相同的化学性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也相同的化合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 .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C .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 .各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都相同且分子式也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13、已知二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则八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为( ) A .7 B .8 C .9 D .1014、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6种 B .7种 C .8种 D .9种15、有A 、B 两种烃,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 、B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和B 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A 和B 不可能是同系物C .A 和B的实验式一定相同D .各取1 mol A 和B 完全燃烧生成CO 2的质量一定相同 16、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C .H 3C —CH 2—CH 2—COOH 和H 3C —CH 2—CH 2—CH 2—COOH 1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命名中不正确的是:( )A .2─二甲基戊烷B .2─乙基戊烷C .3,4─二甲基辛烷D .3─甲基己烷 18、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 A .质谱法 B .红外光谱法 C .紫外光谱法 D.核磁共振氢谱法19、将下列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分为两层,溴水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 A .氯水 B .乙烯 C .乙醇 D .碘化钾溶液20、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往往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份有机混合物让你进行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A .分离、提纯→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B .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C .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D .确定分子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21、核磁共振氢谱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核所处的化学环境(即其附近的基团)不同,表现出的核磁性就不同,代表核磁性特征的峰在核磁共振图中坐标的位置(化学位移,符号为δ)也就不同,现有一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 则该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 ) A .CH 3CH 2CH 3 B .CH 3CH 2CH 2OH C .CH 3—CH 2CH 2CH 3 D .CH 3CH 2CHO 22、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 .它的分子式是C 16H 10N 2O 2C .该物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 .它是不饱和的有机物23、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5H 11Cl ,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含有两个—CH 3,两个—CH 2—,一个CH 和一个,写出它可能的结构简式.24、下列物质:①O 2 ②三氯甲烷 ③CH 3CH 2CH 2OH ④O 3 ⑤CHCl 3 ⑥CH 3OCH 2CH 3 ⑦126C⑧CH 3CH(OH)CH 3 ⑨136C ⑩CH 3OH 。
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
25、有机物A 可由葡萄糖发酵得到,也可从酸牛奶中提取。
纯净的A 为无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
为研究A 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5)综上所述,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1、有下列物质: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戊烷 ④ 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它们的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B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⑤>①>② C. ⑤>④>③>②>① D. ②>①>⑤>④>③ 2、[多选]下列烷烃不可能由烯烃加成得来的是( C D ) A .乙烷B .异丁烷C .新戊烷D .甲烷3、某烃可以用通式C n H 2n 来表示,下列有关此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有C=C 双键 B .分子中没有C=C 双键 C .分子可能有C=C 双键 D .分子中可能只含单键4、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 B ) A .先加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 .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颜色 D .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5、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甲苯(已经其密度比水小)、己烯、四氯化碳、碘化钾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A ) A .溴水 B .溴化钾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酸性KMnO 4溶液6、下列化工工艺可得到汽油的是 ( A B )A .裂化B .常压分馏C .裂解D .催化重整7、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 2Br —CHBrCl ,可行的反应途径是( ) A .先加Cl 2,再加Br 2 B .先加Cl 2,再加HBr C .HCl ,再加HBr D .先加HCl ,再加Br 2 8、盆烯是近年合成的一种有机物,它的分子结构可简化表示为(其中C 、H 原子已略去),下列关于盆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盆烯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B .盆烯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 .盆烯是乙烯的一种同系物D .盆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9、某化合物6.4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 2和7.2 g 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B 、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C 、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D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0、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①甲烷气体通入空气中点燃获得热量 ②甲烷气体通入氯水中制取一氯甲烷 ③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使紫色褪去 ④甲烷通入浓硝酸中分解得到碳单质和氢气11、下列各组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时,无论二者的物质的量比如何改变,完全燃烧生成的CO 2恒为一定值的是( )A .乙烯、丙烯B .甲烷、丙烷C .乙烷、1-丁烯D .甲烷、丁烷1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 ,此分子的模型如图(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X是一种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C.X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5个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多13、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L-1硫酸的混合液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碎瓷片D.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14、下列物质,不可能是乙烯的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15、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油萃取溴B.硝基苯中混有浓硝酸和浓硫酸,将其倒入到NaOH溶液中,静置,分液C.乙烷中混有乙烯,通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先后通入NaOH和KMnO4溶液中洗气16、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正确的是()17、与链烃相比,苯的化学性质的主要特征是( )A.难氧化、难取代、难加成 B.易氧化、易取代、易加成C.难氧化、可加成、易取代 D.易氧化、易加成、难取代18、鉴别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方法或试剂是( )A.液溴和铁粉 B.浓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在空气中点燃19、欲将苯、硝基苯、己烯鉴别开来,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 )A.石蕊试液 B.稀H2SO4溶液 C.水 D.溴水20、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其中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溴水) B.四氯化碳中的乙醇(水)C.甲烷中的乙烯(KMnO4酸性溶液) D.溴苯中的溴(水)21、早在40年前,科学大师Heilbronner经过理论研究预测,应当有可能合成“莫比乌斯”形状的芳香族(大环)轮烯分子,这一预测手2003年被德国化学家合成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