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目的§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10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适用:造价管理专业学分:5 学时:90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投影法绘制工程图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和专业图。
建筑识图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建筑识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的能力。
3.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的要求:1.掌握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2.能用作图方法解决空间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
3.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徒手作图技巧,绘画出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图纸,并能正确地阅读一般建筑图纸。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1.建筑识图课程的目的和任务2.建筑识图课程的学习方法3.中国古代建筑制图的成就【基本要求】了解建筑识图课程的目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主要内容】一、图纸幅面、线型、字体、尺寸标注二、几何作图三、平面图形画法四、徒手作图【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建筑制图标准》中有关图纸幅面、图线、字体及尺寸标注的规定。
2.了解常用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和徒手作图。
【重点与难点】1.建筑制图标准中有关制图基本规格的规定。
第三章投影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一、投影及其特性二、投影图的形成及其特性三、基本形体的投影四、组合形体的投影【基本要求】1.掌握投影的基本要素,了解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区别。
2.了解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3.掌握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4.掌握投影图的形成及其特性5.掌握基本视图的名称、排列、配置关系和画法。
6.掌握平面体和曲面体的形状特点。
《建筑制图》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建筑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建筑学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图纸的绘制和阅读方法,了解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技巧。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建筑图纸的基本知识、绘图工具的使用、建筑图纸的绘制技巧和阅读方法,为后续的建筑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图纸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纸的尺寸、比例、符号等;2. 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铅笔、圆规、三角板等;3. 掌握建筑图纸的绘制技巧,包括线条的粗细、位置、角度等;4. 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方法,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图纸上的信息;5. 能够根据图纸信息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建筑图纸的基本知识(1小时)图纸的尺寸、比例、符号等概念讲解;常用绘图工具的介绍和使用方法。
2. 绘图工具的使用(2小时)铅笔、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练习绘制简单的线条和图形。
3. 建筑图纸的绘制技巧(2小时)线条的粗细、位置、角度等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学习绘制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4. 建筑图纸的阅读方法(1小时)阅读和理解图纸上信息的技巧和方法;练习阅读和分析简单的建筑图纸。
5. 实践操作(1小时/人)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绘制简单的建筑图纸;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回顾(1小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和进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2. 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建筑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 定期进行作品展示和点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占总体成绩的30%;2. 期末考试:包括建筑图纸的绘制和阅读,占总体成绩的70%。
《建筑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建筑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建筑类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建筑结构、材料、设备、环境等多方面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图纸绘制;2.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能够根据建筑图纸进行空间结构的想象和构建;3. 了解建筑制图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基础知识:掌握正投影法、轴测投影、剖面图、断面图等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了解建筑制图标准、规范和规定。
2. 绘图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绘图工具和软件,掌握建筑图纸的绘制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图纸绘制。
3.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能够根据建筑图纸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和构建。
4. 创新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建筑制图过程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方法,提高图形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建筑图纸的绘制过程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制图的理论和方法;3.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建筑模型制作、图纸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课程总成绩的20%;2. 考试成绩: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图纸绘制,占课程总成绩的50%;3. 创新应用成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与建筑制图相关的竞赛和活动,展示学生的创新应用成果,占课程总成绩的30%。
六、课程资源1. 提供相关的教学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学和参考;2. 建立课程学习交流群,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3.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建筑制图》是研究建筑图样的识图方法和绘制的一门学科,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施工等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该课程是工程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本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图示、图解、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二、课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画法。
了解工程图的形成方法及表达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并要求能识读和绘制本专业的一般建筑工程图,并了解其它专业施工图。
所绘图样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具有较好的图面质量。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绘图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开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用投影理论表达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工具绘图的方法;掌握制图标准的一般规定。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画法几何画法几何属于几何学范畴的,比较抽象,系统性很强。
它是制图部分的理论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空间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平面,一个几何形体如何在平面上表达,通过对它的学习,能使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加强。
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起三维的空间。
具体包括点、线、面及形体的投影关系等内容,主要介绍两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形体之间相交相贯概念、形体分析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让初学者对画法几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掌握画法几何的概念、内容、目标和原则,熟悉提提之间的投影关系。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raphing of Engineering课程编码:082820041总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及年级:建筑学专业一年级先修课程: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建筑制图是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
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介绍和研究画法几何、建筑制图两大部分内容。
1、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的基本能力;2、学习投影的基本原理(图示法、图解法);3、培养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1、制图的基本知识(4学时)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制图仪器工具及其使用。
(3)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图纸图幅、标题栏及会签栏、图线、字体、比例);了解制图仪器工具及其使用;掌握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2、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4学时)教学内容:(1)投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基本要求:理解投影的概念和分类,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了解点的投影,掌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掌握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了解直线的投影,熟练掌握特殊直线的投影规律;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规律;理解直线迹点的概念,掌握直线迹点的求做方法;掌握并会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了解平面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规律;学会平面内取点、取线的方法;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相交、平行的判定规则及作图方法,平面与平面相交、平行的判定规则及作图方法。
3、立体的投影、构成(4学时)教学内容:(1)平面立体的投影。
(2)曲面立体的投影。
基本要求:掌握平面立体投影的绘制及平面立体上取点的方法;掌握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直线与平面立体相交的作图方法;熟练掌握同坡屋顶的投影的绘制方法。
了解曲面立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曲面立体投影的绘图及曲面立体上取点的方法;掌握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直线与曲面立体相交的作图方法。
《建筑制图(二)》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二) 课程编号:070392英文名称: Architectural drawings (2) 授课对象: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AutoCAD、景观设计等课程学时:36学分:2课程简介:通过对SketchUp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建筑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后续的操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SketchUp的建模和修改操作,通过模型创建模讲解和学生操作练习,使学生在学习后能够独立构建SketchUp模型,输出为各种格式的图形图像文件。
建议选用教材:马亮,韩高峰等,SketchUp建筑制图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1、陈志明.建筑•室内•景观设计SketchUp 8从入门到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章滋雨. SketchUp建筑建模详解教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陈岭. SketchUp 8经典教程:规划设计应用精讲.化学工业出版社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两部分。
平时作业点20%、课堂表现占10%,考查作业或试题占70%。
执笔人:谢成德编写时间:2013.8.1《建筑制图(二)》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建筑制图(二)作为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对SketchUp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建筑的相关理论知识,草图大师的基本工具使用和操作,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建筑模型的建模操作讲解和学生的操作练习,让学生能够独立构建SketchUp模型,能够借助AutoCAD及Photoshop等其它软件完成课程要求的项目目标,并为学习本专业的其它课程做好铺垫。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建筑制图(二)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作为地理科学(资源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课,主要是是在学习其它软件课程及基础课程地基础上通过对Sketchup学习让学生巩固建筑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草图大师绘制三维模型及结合Photoshop、AutoCAD等其它软件进行图形、图件制作的流程和方法,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做好铺垫。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学习计划一、课程背景建筑工程制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础,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通过学习建筑工程制图课程,可以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的绘制规范、表达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的图纸绘制能力和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和标准。
2. 掌握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CAD等电脑绘图软件进行建筑工程图纸的绘制和编辑。
3. 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1. 建筑工程制图基本概念2. 建筑工程图纸的种类和内容3. 建筑工程制图规范和标准4. 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和技巧5. CAD等电脑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6. 建筑工程图纸的编辑和调整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讲解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2. 教师示范和学生操作相结合,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技能。
3. 实践教学和课外作业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图纸的绘制实践和相关课外作业,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建筑工程制图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建筑工程制图基本概念的介绍2. 第3-4周:建筑工程图纸的种类和内容3. 第5-6周:建筑工程制图规范和标准4. 第7-8周: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和技巧5. 第9-10周:CAD等电脑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6. 第11-12周:建筑工程图纸的编辑和调整六、课程评估方法1. 平时成绩占比30%,包括课堂表现和课堂作业等。
2. 期中考试占比30%,主要考察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考试占比40%,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建筑图纸学习计划一、计划背景建筑图纸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建筑设计方案通过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件,涵盖了建筑的结构、布局、尺度、比例、材料等方面的信息。
学习建筑图纸不仅是建筑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也是建筑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因此,对于希望从事建筑行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建筑图纸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建筑图纸的基本概念,能够理解建筑图纸的结构和内容;2. 学习建筑图纸的绘制规范和技巧,能够熟练绘制各类建筑图纸;3. 了解建筑图纸的应用,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各种建筑图纸;4. 学习建筑图纸的相关知识,包括建筑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三、学习内容1. 建筑图纸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建筑图纸的定义和作用- 建筑图纸的分类- 建筑图纸的基本要素和内容2. 建筑图纸的绘制规范和技巧- 建筑图纸的绘制标准- 建筑图纸的绘图工具和材料- 建筑图纸的绘制技巧和注意事项3. 建筑图纸的应用- 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和理解- 建筑设计图纸的应用和分析- 建筑图纸的修改和更新4. 建筑图纸的相关知识- 建筑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 建筑图纸与施工工艺的关系四、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建筑图纸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各种建筑图纸的分类和内容;2. 注重实践,通过绘制各种建筑图纸来提高绘图技巧;3. 多阅读和分析实际的建筑图纸,加深对建筑图纸的理解和应用;4. 深入了解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拓宽建筑图纸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五、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1个月)- 学习建筑图纸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建筑图纸的分类和内容;- 绘制简单的建筑图纸,熟悉建筑图纸的绘制规范和技巧。
2. 第二阶段(2个月)- 继续学习建筑图纸的绘制规范和技巧,提高绘图技能;- 多阅读和分析实际的建筑图纸,加深对建筑图纸的理解和应用。
3. 第三阶段(2个月)- 学习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拓宽建筑图纸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实践,完成更复杂的建筑图纸绘制。
《建筑制图》课程简介《建筑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
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
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
本课程是建筑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专业制图(包括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道路工程等专业内容)和计算机绘图。
学习本门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学好本门课程,要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建筑工程系苏洁本课程是建筑工程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理论实践性很强且与先行规范、规程紧密联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实践中具有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的能力,并为学习有关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基础本课程以材料的基本性质为重点,着重了解材料各项基本性质的定义及其实用意义,掌握材料基本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了解石膏在硬化过程中的特征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以硅酸盐水泥为重点,着重了解水泥的主要性质与技术要求,水泥矿物成分对水泥性质的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及其实际意义,硬化水泥浆结构对水泥石性质的影响,水泥石强度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了解混凝土的组成、性质以及影响性质的因素,熟悉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了解其检验方法,学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熟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以及控制混凝土质量方面的知识。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82503课程名称:建筑制图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Cartograph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房管专业一年级学生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彻底了解建筑绘制技法,并能加强学生对不同的建筑构造图的理解,学会使用正确的绘制方式对建筑与环境进行图纸表达。
本课程主要注重训练学生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以及阴影的图纸表达能力。
同时,所有的训练方法都是以透视几何为方法基础的。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是通过阐述理论基础、绘制构造图的依次顺序以及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等方法来贯穿始终。
Architectural Graphics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design drawing enhance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reason out difficult graphic constructions and to select or create appropriate means for depicting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s. This course present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for mechanically constructing architectural plans, elevations, sections, pralines, perspectives, and shadows. All methods are described in basic principles of perspective geometry. Throughout the volume many pictorial drawings illumina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tep-by-step procedures for constructing design drawings and the abstract concepts underlying orthographic, oblique, and perspective projections.三、课程教学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建筑制图规范、中国古建筑制图基本知识、掌握制图的原理及规范制图的基本步骤、方法,并能独立绘制完成一系列建筑图纸,包括当代经典建筑作品的建筑图纸绘制。
一、学习目标:
1) 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2) 培养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创造性构型设计能力。
4) 培养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及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能力。
5) 培养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
6)培养工程意识和标准化的意识。
二、学习要求:
1)掌握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2)掌握建筑形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3)掌握各种视图、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
4)掌握制图标准的在土建施工图上的应用方法;
5)掌握建施施工图的图示方法;
6)掌握建施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7)掌握建施施工图的阅读方法;
三、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1、培养从空间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几何形体的构思能力;
2、养成自觉遵守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查阅标准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绘图实践,多看多想多画,提高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看图和绘图问题能力;
4、自觉完成作业,逐步提高绘图速度、精度和技能。
认真参加计算机绘图的上机操作,不断提高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