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材料用量的计算参考
- 格式:pptx
- 大小:3.88 MB
- 文档页数:48
常用周转材料的计算模板的计算方木的计算对拉螺栓的计算钢管的计算扣件的计算模板的计算一、根据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2、优缺点:优点:速度快,简便节约计算时间。
缺点:模板用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一)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1、正方形截面柱其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 U1=4/a2、圆形截面柱其直径为d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计算:U2=4/d3、矩形截面柱其截面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 U3=2(a+b)/ab(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 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四)墙模板用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计算:U6=2/d式中d——墙体的厚度。
二、按照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展开的办法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
1、适用范围:常用于成本核算,及班组工程款结算。
2、优点:数据准确缺点:计算过程繁琐,占用时间较长,受计算者个人水平影响较大。
方木的计算一、快速估算法1、每平方米模板方木(50×100)用量V:V=(m3)二、根据施工方案精确计算1、墙体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2、柱模方木用量的计算3、板模方木用量的计算4、楼板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5、主梁、次梁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6、其它方木用量(如安全通道搭设、脚手架等)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对拉螺栓长度的计算米以下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米以上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 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1(竖向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对拉螺栓数量的计算1、墙体对拉螺栓a、止水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b、周转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 ×注:其中为周转型对拉螺栓的损耗2、柱对拉螺栓柱对拉螺栓个数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柱截面尺寸及施工方案进行计算钢管数量的计算模板加固(支撑)体系钢管计算1、柱模钢管2、墙模钢管3、梁模钢管4、其它部分结构脚手架体系钢管用量计算1、立杆用量计算2、水平杆用量计算3、剪刀撑用量计算柱模钢管用量的计算柱净高:基础顶面或楼面至上层梁底的高度柱箍间距:指同向相邻两排加固柱箍钢管组合中心距柱模加固杆长度=柱子截面尺寸(b或h)+2×模板厚度+2 ×方木高度+2×自由端长度(一般取200~500)柱模加固杆根数(b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模加固杆根数(h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长度及数量柱模加固杆数量=柱模加固杆长度(b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模加固杆长度(h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报工程量注意事项:1、分规格报量2、按钢管长度模数确定钢管长度规格普通高度墙体钢管用量计算墙体净高度:基础顶面或结构楼面到上层梁或板底的高度。
常用周转材料的计算模板的计算方木的计算对拉螺栓的计算钢管的计算扣件的计算模板的计算一、根据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2、优缺点:优点:速度快,简便节约计算时间。
缺点:模板用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一)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1、正方形截面柱其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 U1=4/a2、圆形截面柱其直径为d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计算:U2=4/d3、矩形截面柱其截面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 U3=2(a+b)/ab(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 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 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四)墙模板用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计算:U6=2/d式中d——墙体的厚度。
二、按照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展开的办法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
1、适用范围:常用于成本核算,及班组工程款结算。
2、优点:数据准确缺点:计算过程繁琐,占用时间较长,受计算者个人水平影响较大。
方木的计算一、快速估算法1、每平方米模板方木(50×100)用量V:V=0.0333(m3)二、根据施工方案精确计算1、墙体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2、柱模方木用量的计算3、板模方木用量的计算4、楼板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5、主梁、次梁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6、其它方木用量(如安全通道搭设、脚手架等)4.5m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 4.5m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对拉螺栓长度的计算4.5米以下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4.5米以上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 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1(竖向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对拉螺栓数量的计算1、墙体对拉螺栓a、止水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b、周转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 ×1.05注:其中1.05为周转型对拉螺栓的损耗2、柱对拉螺栓柱对拉螺栓个数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柱截面尺寸及施工方案进行计算钢管数量的计算模板加固(支撑)体系钢管计算1、柱模钢管2、墙模钢管3、梁模钢管4、其它部分结构脚手架体系钢管用量计算1、立杆用量计算2、水平杆用量计算3、剪刀撑用量计算柱模钢管用量的计算柱净高:基础顶面或楼面至上层梁底的高度柱箍间距:指同向相邻两排加固柱箍钢管组合中心距柱模加固杆长度=柱子截面尺寸(b或h)+2×模板厚度+2 ×方木高度+2×自由端长度(一般取200~500)柱模加固杆根数(b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模加固杆根数(h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长度及数量柱模加固杆数量=柱模加固杆长度(b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模加固杆长度(h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报工程量注意事项:1、分规格报量2、按钢管长度模数确定钢管长度规格普通高度墙体钢管用量计算墙体净高度:基础顶面或结构楼面到上层梁或板底的高度。
常用周转材料的计算按建筑面积预估用量:一般做利润预测和概算指标的时候可以按照建筑面积估算以下周转材料,每建筑平方米含木模板4.0m2、方木6m、顶丝4个、脚手架模板的计算方木的计算对拉螺栓的计算钢管的计算扣件的计算模板的计算一、根据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2、优缺点:优点:速度快,简便节约计算时间。
缺点:模板用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一)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1、正方形截面柱其边长为a×a 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 U1 按下式计算:U1=4/a2、圆形截面柱其直径为 d 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 U2 按下式计算:U2=4/d3、矩形截面柱其截面为a×b 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 U3 按下式计算:U3=2(a+b)/ab(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 U4 按下式计算: U4=(2h+b)/bh式中 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 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 U5 按下式计算:U5=1/h 式中h——楼板的厚度。
(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 U4 按下式计算: U4=(2h+b)/bh式中 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 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 U5 按下式计算:U5=1/h 式中 h——楼板的厚度。
(四)墙模板用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 U6 按下式计算:U6=2/d 式中 d——墙体的厚度。
二、按照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展开的办法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
1、适用范围:常用于成本核算,及班组工程款结算。
2、优点:数据准确缺点:计算过程繁琐,占用时间较长,受计算者个人水平影响较大。
常用周转材料的计算模板的计算方木的计算对拉螺栓的计算钢管的计算扣件的计算模板的计算一、根据混凝土量快速估算模板用量1、适用情况:一般用于工程开工前期,在已知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估算模板用量,以初步估算工程周转材料成本投入数量,为筹措资金提供依据。
2、优缺点:优点:速度快,简便节约计算时间。
缺点:模板用量计算结果不够精确。
(一)各种截面柱模板用量1、正方形截面柱其边长为a×a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1按下式计算: U1=4/a2、圆形截面柱其直径为d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2按下式计算:U2=4/d3、矩形截面柱其截面为a×b时,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3按下式计算: U3=2(a+b)/ab(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二)主梁和次梁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主梁和次梁,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模板用量U4按下式计算: U4=(2h+b)/bh式中b——主梁或次梁的宽度(m)式中h——主梁或次梁的高度(m)(三)楼板模板用量钢筋混凝土楼板,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5按下式计算:U5=1/h式中h——楼板的厚度。
(四)墙模板用量计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墙,每立方米混凝土模板用量U6按下式计算:U6=2/d式中d——墙体的厚度。
二、按照混凝土构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展开的办法精确计算模板工程量。
1、适用范围:常用于成本核算,及班组工程款结算。
2、优点:数据准确缺点:计算过程繁琐,占用时间较长,受计算者个人水平影响较大。
方木的计算一、快速估算法1、每平方米模板方木(50×100)用量V:V=(m3)二、根据施工方案精确计算1、墙体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2、柱模方木用量的计算3、板模方木用量的计算4、楼板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5、主梁、次梁模板方木用量的计算6、其它方木用量(如安全通道搭设、脚手架等)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以上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对拉螺栓长度的计算米以下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米以上高度墙体对拉螺栓长度计算: 墙厚+2×18(模板厚)+2×95(方木厚)+2×51(水平钢管外径尺寸)+2×51(竖向钢管外径尺寸)+2×(50~75)(钢管两边预留长度)对拉螺栓数量的计算1、墙体对拉螺栓a、止水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b、周转型对拉螺栓个数={(墙体长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1)×[(墙体高度-150)÷对拉螺栓竖直间距+1]} ×注:其中为周转型对拉螺栓的损耗2、柱对拉螺栓柱对拉螺栓个数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柱截面尺寸及施工方案进行计算钢管数量的计算模板加固(支撑)体系钢管计算1、柱模钢管2、墙模钢管3、梁模钢管4、其它部分结构脚手架体系钢管用量计算1、立杆用量计算2、水平杆用量计算3、剪刀撑用量计算柱模钢管用量的计算柱净高:基础顶面或楼面至上层梁底的高度柱箍间距:指同向相邻两排加固柱箍钢管组合中心距柱模加固杆长度=柱子截面尺寸(b或h)+2×模板厚度+2 ×方木高度+2×自由端长度(一般取200~500)柱模加固杆根数(b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模加固杆根数(h方向)=[(柱子净高-300)÷柱箍间距+1]×4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长度及数量柱模加固杆数量=柱模加固杆长度(b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模加固杆长度(h方向)×柱模加固杆根数+柱子与结构脚手架连接钢管报工程量注意事项:1、分规格报量2、按钢管长度模数确定钢管长度规格普通高度墙体钢管用量计算墙体净高度:基础顶面或结构楼面到上层梁或板底的高度。
建筑周转材料计算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周转材料的合理计算和有效管理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进度安排以及质量保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周转材料,顾名思义,是指在施工中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跳板等。
要准确计算建筑周转材料的用量,首先需要对施工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这包括了解建筑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等方面的信息。
以模板为例,如果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柱子、梁和楼板的模板用量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
对于柱子,需要根据柱子的截面尺寸和高度来计算模板的展开面积;梁的模板计算则要考虑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及梁底和梁侧的模板面积;楼板模板的用量通常根据楼板的面积和支模方式来确定。
脚手架的计算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脚手架的类型众多,常见的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
在计算脚手架用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周长、施工层数以及脚手架的搭设间距等因素。
例如,对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的间距一般为 15 米至 2 米,横杆的步距通常为18 米。
通过建筑物的高度和周长,可以计算出立杆的数量;根据施工层数和横杆的步距,可以确定横杆的数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剪刀撑、连墙件等构配件的数量。
在计算周转材料用量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损耗率。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搬运、安装、拆除等操作,周转材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损耗。
损耗率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性质、施工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等。
一般来说,模板的损耗率在 5%至 10%之间,脚手架钢管的损耗率在 1%至 3%左右。
除了计算用量,周转材料的租赁和采购成本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如果施工周期较短,租赁周转材料可能更为经济;而对于长期的大型项目,采购可能会更划算。
在进行成本比较时,不仅要考虑租赁或采购的直接费用,还要考虑运输、保管、维修等间接成本。
另外,合理安排周转材料的使用计划也能有效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成本。
比如,通过优化施工顺序,使不同部位的模板和脚手架能够依次周转使用,减少闲置时间;对于一些可以重复利用的构配件,如扣件、螺栓等,要加强回收和保管,避免丢失和损坏。
周转材料使用量计算公式
周转使用量计算公式:
一次使用量=净用量×(1+操作损耗率);
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周转次数;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
附加说明: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多次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的平均需用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一般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
1、第一次制造时的材料消耗(一次使用量);
2、每周转使用一次材料的损耗(第二次使用时需要补充);
3、周转使用次数;
4、周转材料的最终回收及回收折价。
建筑周转材料的计算讲解建筑周转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石子、钢筋、钢材、木材等等,其数量的计算和预估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下面将介绍建筑周转材料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建筑周转材料的计算需要依据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等相关数据。
根据设计图纸中所示的建筑尺寸和材料规格,可以计算出建筑所需的材料数量。
其次,建筑周转材料计算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材料的使用效率,以及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情况进行合理的预估。
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计算。
不同的材料计算方法有所不同,下面以水泥、砂子、石子和钢筋为例介绍具体的计算方法。
1.水泥的计算:水泥的计算通常是按照砼的配合比例和工程需要进行计算的。
水泥的计算公式为:施工现场所需的水泥数量=砼的体积×发泡比例×砼的配合比例中水泥的用量比例。
2.砂子的计算:砂子的计算是根据砼中砂子的用量比例和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进行计算的。
砂子的计算公式为:施工现场所需的砂子数量=砼的体积×发泡比例×砼的配合比例中砂子的用量比例。
3.石子的计算:石子的计算通常是根据石子的体积和砼的配合比例进行计算的。
石子的计算公式为:施工现场所需的石子数量=砼的体积×发泡比例×砼的配合比例中石子的用量比例。
4.钢筋的计算:钢筋的计算通常是根据设计图纸中所示的钢筋数量进行计算的。
钢筋的计算公式为:施工现场所需的钢筋数量=设计图纸中的钢筋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周转材料的计算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按照公式进行运算,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因为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需要考虑一些损耗、浪费和回收利用等因素。
此外,现代工程中也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和预估,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起来,建筑周转材料的计算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等相关数据进行。
建造周转材料计算建造周转材料计算1. 引言本旨在提供一个建造周转材料计算的详细指南,以建造师、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准确计算建造项目所需的周转材料数量。
2. 建造周转材料概述建造周转材料是指在建造工程过程中用于支持施工和完成建造的暂时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砂、石料、钢筋、木材等。
3. 建造周转材料计算原则在计算建造周转材料的数量时,我们需遵循以下原则:3.1 周转材料种类划分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和需求,将周转材料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基础施工材料、主体结构施工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
3.2 工程量评估结合建造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对每种周转材料在各个施工阶段的需求进行评估和计算。
3.3 备料系数确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每种周转材料的备料系数,以考虑损耗、浪费和日后可能的变动。
4. 基础施工材料计算4.1 水泥4.1.1 计算基础: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用量。
4.1.2 备料系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备料系数,普通为1.05。
4.1.3 计算公式:水泥用量 = 混凝土体积 * 水泥用量系数4.2 砂4.2.1 计算基础: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每立方米砂浆所需的砂用量。
4.2.2 备料系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备料系数,普通为1.1。
4.2.3 计算公式:砂用量 = 砂浆体积 * 砂用量系数5. 主体结构施工材料计算5.1 钢筋5.1.1 计算基础: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每一个结构构件所需的钢筋用量。
5.1.2 备料系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备料系数,普通为1.02。
5.1.3 计算公式:钢筋用量 = 构件数量 * 构件钢筋用量 * 钢筋用量系数5.2 混凝土5.2.1 计算基础: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和石料用量。
5.2.2 备料系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备料系数,普通为1.05。
5.2.3 计算公式:水泥用量 = 混凝土体积 * 水泥用量系数砂用量 = 混凝土体积 * 砂用量系数石料用量 = 混凝土体积 * 石料用量系数6. 装饰装修材料计算6.1 瓷砖6.1.1 计算基础: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每平米墙面或者地面所需的瓷砖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