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石坝
- 格式:ppt
- 大小:6.67 MB
- 文档页数:109
第四章土石坝工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目的主要是讲解土石坝工程施工的特点,机械化作业的适用性。
要求学生掌握土石坝施工常用技术,了解常用机械以及适用性;运用、分析土石料的特性,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重点与难点:1.料场的规划2.土石坝压实参数的确定和机械的选择3.面板混凝土坝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教具与参考:1.水利施工图片2.[1]司兆乐水利水电枢纽施工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2]魏璇.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主要教学方法:1.讨论法 2.讲授法 3.演示法水利水电工程中,土方工程应用非常广泛。
有些水工建筑物,如土坝、土堤、土渠等,几乎全部都是土方工程。
它的基本施工过程是开挖、运输和压实。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机械、爆破或水力冲填等方法施工。
准备作业包括:三通一平、临时实施的建设基本作业包括:料场土石料开采,坝面铺平、压实、质检等土的施工分级的方法很多,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根据施工的困难程度,将土壤分为Ⅳ级,见表4-1。
表4-1 土壤的工程分级表二、土壤的工程特性1、表观密度土壤表观密度,就是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
土壤保持其天然组织、结构和含水量时的表观密度称为自然表观密度。
单位体积湿土的重量称为湿表观密度。
单位体积干土的重量称为干表观密度。
它是体现粘性土密实程度的指标,常用它来控制压实的质量。
2、含水量表示土壤空隙中含水的程度,常用土壤中水的重量与干土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粘性土压实质量。
3、可松性是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因变松散而使体积增大的特性,这种性质称为土的可松性。
土的可松性用可松性系数表示,即:式中:V2——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m³;V1——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³。
土的可松性系数,用于计算土方量、进行土方填挖平衡计算和确定运输工具数量。
各种土的可松性系数见表4-2。
4、自然倾斜角指自然堆积土壤的表面与水平面间所形成的角度,称为土自然倾斜角。
第四章土石坝第一节概述●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土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堆石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土石混合坝当两类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由于筑坝材料主要来自坝区,因而也称当地材料坝。
土石坝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大量水泥、木材和钢材,几乎任何土石料均可筑坝。
(2)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
(3)大功率、多功能、高效率施工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土石坝的施工质量,加快了进度,降低了造价,促进了高土石坝建设的发展。
(4)岩土力学理论、试验手段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大坝分析计算的水平,加快了设计进度,进一步保障了大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5)高边坡、地下工程结构、高速水流消能防冲等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综合发展,对加速土石坝的建设和推广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土石坝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分析土石坝的四大问题(1)稳定方面。
土石坝不会产生水平整体滑动。
土石坝失稳的形式,主要是坝坡的滑动或坝坡连同部分坝基一起滑动。
(2)渗流方面。
土石坝挡水后,在坝体内形成由上游向下游的渗流。
渗流不仅使水库损失水量,还易引起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
坝体内渗流的水面线叫做浸润线。
浸润线以下的土料承受着渗透动水压力,并使土的内磨擦角和粘结力减小,对坝坡稳定不利。
(3)冲刷方面。
土石坝为散粒体结构,抗冲能力很低;●工程措施:①在土石坝上下游坝坡设置护坡,坝顶及下游坝面布置排水措施,以免风浪、雨水及气温变化带来有害影响;②坝顶在最高库水位以上要留一定的超高,以防止洪水漫过坝顶造成事故;③布置泄水建筑物时,注意进出口离坝坡要有一定距离,以免泄水时对坝坡产生淘刷。
(4)沉陷方面。
由于土石料存在较大的孔隙,且易产生相对的移动,在自重及水压力作用下,会有较大的沉陷。
为防止坝顶低于设计高程和产生裂缝,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碾压标准并预留沉陷量,使竣工时坝顶高程高于设计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