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肢血压测量讲解
- 格式:pdf
- 大小:91.22 KB
- 文档页数:14
成人四肢血压测量的中国专家共识一、四肢血压测量的意义四肢血压测量对于周围动脉疾病的筛查及诊断价值已得到认可,且其在评估心血管风险、筛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以及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预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二、四肢血压同步测量位置选择及方法1四肢血压同步测量是指将4个袖带分别置于左、右上臂肱动脉处和左、右踝部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处,同步获得四肢血压数值。
利用上述测量值,可分别计算臂间血压差异、踝间血压差异、踝臂指数等项指标,有助于更为全面地了解血压信息,避免单一血压指标可能导致的误差。
2测量方法:测量上臂血压时应选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m,气囊宽度需覆盖上臂长的37%~50%,长度达到上臂周长的75%~100%。
既往下肢血压是测定腘动脉血压,目前多测定踝部血压。
推荐使用50cm×14cm左右的长方形袖带进行测量,袖带气囊宽度达小腿周长的40%,长度至少达到小腿周长的80%带下缘距内踝上2~3 cm,松紧适宜。
三、特殊疾病患者四肢血压的差异1主动脉夹层(1)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四肢血压差异:由于主动脉夹层可波及头臂动脉或髂总动脉,约30%的患者颈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
A型夹层的患者,当双侧锁骨下动脉受累程度不一致时,可造成IAD增大。
B 型夹层的患者,因夹层导致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可表现为ABI降低。
当双侧髂总动脉或股动脉受累程度不一致时可产生IAND增大。
(2)主动脉夹层患者四肢血压差异的临床价值:《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指出,主动脉夹层血肿压迫锁骨下动脉可造成脉搏短绌、双侧收缩压和/或脉搏不对称的表现。
急性胸痛患者应进行四肢血压测量,对于急性严重胸、背痛患者,四肢血压差异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2大动脉炎大动脉炎主要表现为IAD和ABI增大。
但是,大动脉炎也可导致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狭窄,理论上此时患者ABI 减小,但如伴有锁骨下动脉狭窄,ABI也可能正常。
下肢血压测量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要测量下肢血压呀,得先把东西准备好。
这就好比要出门旅行,得先收拾好行李一样。
首先得有一个合适的血压计,那种专门可以测下肢血压的血压计最好啦,如果没有,普通的血压计加上一个合适的袖带也行哦。
袖带要足够宽,能包裹住大腿的那种,一般比测量上肢血压的袖带宽很多呢。
然后找个舒服又安静的地方,让被测者可以放松地接受测量,就像找个舒服的角落打盹儿一样惬意。
还得准备个小凳子或者小椅子,这可是有大用处的呢。
二、被测者的姿势。
接下来就轮到被测者上场啦。
让被测者平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把腿伸直,这时候可不能弯着腿哦,就像士兵站岗一样笔直笔直的。
不过呢,要是在床上测量,最好在腿下面垫个小薄垫子,这样会更舒服一些。
要是在椅子上测量,那就要把脚平放在地上,稳稳当当的,可不能晃来晃去。
这姿势摆好了,测量才能更准确呢。
三、袖带的放置。
现在就到袖带出场啦。
把准备好的宽袖带缠在被测者的大腿下部,大概离腘窝两到三厘米的地方。
这个位置很关键呢,就像钥匙要插进正确的锁孔一样。
缠袖带的时候可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了被测者会不舒服,就像被绳子勒住了一样,太松了测量就不准啦,松松垮垮的怎么能行呢。
要缠得恰到好处,就像给大腿穿了一件刚刚好的衣服。
四、测量过程。
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始测量啦。
把血压计的听诊器放在腘动脉搏动的地方,这个地方要找准确哦,就像寻宝一样,找到了就能听到很清晰的声音啦。
然后开始慢慢给袖带充气,眼睛要盯着血压计的汞柱或者数字显示屏。
充气的时候要匀速,就像小火车平稳地开一样。
当听不到腘动脉搏动的声音后,再继续充气,让汞柱或者数字再升高个20 - 30mmHg左右。
这时候就可以慢慢放气啦,放气的速度也要均匀,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一边放气,一边听着腘动脉搏动的声音,当听到第一声搏动音的时候,这个数值就是收缩压啦,就像听到了比赛开始的哨声一样。
继续放气,当搏动音消失或者声音突然变得很微弱的时候,这个数值就是舒张压啦。
如何进行下肢血压测量科室:消化肿瘤科作者:张金花高娅芬发布日期:2012-01-06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护士,我左上肢留了PICC管,右侧乳腺癌手术做了,医生交代不能测血压的,怎么办?”是呀!有文献报道PICC留置侧肢体避免测量血压,而乳腺癌手术后患侧测量血压或抽血会引起淋巴水肿。
然后,我们护士告诉她们说:“没关系,可以测下肢血压。
”测量下肢血压的具体操作如下:体位: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有3种说法:1、病人取平卧位或俯卧2、病人取仰卧、俯卧或侧卧3、病人取俯卧或屈膝仰卧位。
概况起来有4种卧位: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屈膝仰卧位。
其中对俯卧位都一致认可,而对其他卧位有不同的争议。
准备:患者休息5分钟以上。
俯卧位时不能用力,下肢肌肉放松,裤口宽松。
方法: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下缘距腘4cm 处,松紧以伸进1指为易;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
右手挤压气囊,轻轻加压,使水银柱逐渐上升,当达23-25kPa(200mmHg)时放气,放气速度以每秒0.5kPa,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次打气,以一次为准。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下肢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脉缩窄。
血压长时间增高同样会导致靶器官损害。
4.警惕桡动脉搏动消失时血压的不可靠性主动脉弓综合征,又称无脉症,是由于头臂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以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雷诺氏病、糖尿病为多见。
遇到以上情况可测下肢没有狭窄或闭塞的腘动脉、胫动脉等加以分析。
5.注意心律失常时血压的变化当心率很不规则时,每次心跳的心搏量和血压可以差别很大,应测量几次并取其平均值。
比如有心房纤颤时,2~24小时动脉观察,可提供相似于正常心律者的数据;有严重心动过缓时,放气应比通常慢,以免低估SBP和高估DBP。
鉴于不准确测量的后果,包括过度治疗及治疗不足带来的危险,建议加强对负责临床观察和分析血压的临床医务人员的训练,并将测量部位记载道门诊和病房的病历中。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的测量方法通常分为非侵入性方法和侵入性方法两种。
非侵入性方法主要包括:
1. 床旁测量:病人平卧或坐位,用血压计和听诊器测量大腿动脉或胫前动脉的血压。
2. 拇指压法:用拇指在大腿动脉或胫前动脉上轻压,然后迅速松开,通过观察动脉搏动的消失时间来估算血压。
侵入性方法主要包括:
1. 注射压力测量法:通过导管或针头将压力传感器插入大腿动脉或胫前动脉,直接测量血压。
在测量下肢血压时,需要考虑到肢体动脉硬化、狭窄以及周围动脉病变等因素,选取合适的测量方法,并且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测量下肢血压的正确方法
嘿,大家知道吗,测量下肢血压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操作呢!那到底怎么正确测量下肢血压呢?听我细细道来呀。
首先,要让被测量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下肢伸直并轻度外展。
然后把袖带平整地缠在大腿下部,其下缘距离腘窝 3 到 5 厘米,松紧适度哦。
接着,把听诊器放在腘动脉处,快速充气,使汞柱上升到 200mmHg 左右,然后缓慢放气,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汞柱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哎呀呀,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呢!比如袖带的宽窄要合适,太窄测得的值会偏高,太宽又会偏低。
还有放气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不然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哟。
另外,测量前被测量者要安静休息一段时间,不然测出来的可不准啦!
说到这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呀!只要严格按照步骤来操作,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啦。
就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就不会摔跤呀。
而且专业的医护人员操作,那更是让人放心得很呢!
那这测量下肢血压有啥用呢?应用场景可多了去啦!比如对于一些怀疑有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测量下肢血压就能提供很重要的诊断依据呢。
还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也需要关注下肢血压呀。
它的优势就在于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这就好比多了一双眼睛去观察病情,不是很棒吗?
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呢,有个患者一直觉得下肢不舒服,医生就给他测量了下肢血压,结果发现和上肢血压有很大差异,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原来是下肢血管有问题呢。
如果没有测量下肢血压,可能就发现不了这个问题,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呀!
所以呀,测量下肢血压真的很重要呢,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它哟!。
如何进行下肢血压测量科室:消化肿瘤科作者:张金花高娅芬发布日期:2012-01-06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护士,我左上肢留了PICC管,右侧乳腺癌手术做了,医生交代不能测血压的,怎么办?”是呀!有文献报道PICC留置侧肢体避免测量血压,而乳腺癌手术后患侧测量血压或抽血会引起淋巴水肿。
然后,我们护士告诉她们说:“没关系,可以测下肢血压。
”测量下肢血压的具体操作如下:体位: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有3种说法:1、病人取平卧位或俯卧2、病人取仰卧、俯卧或侧卧3、病人取俯卧或屈膝仰卧位。
概况起来有4种卧位: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屈膝仰卧位。
其中对俯卧位都一致认可,而对其他卧位有不同的争议。
准备:患者休息5分钟以上。
俯卧位时不能用力,下肢肌肉放松,裤口宽松。
方法: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下缘距腘4cm 处,松紧以伸进1指为易;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
右手挤压气囊,轻轻加压,使水银柱逐渐上升,当达23-25kPa(200mmHg)时放气,放气速度以每秒0.5kPa,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次打气,以一次为准。
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下肢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脉缩窄。
1、下肢腘动脉测量法:腘动脉处测量血压的方法与上肢肱动脉测量法相同。
(1)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暴露一侧下肢。
(2)血压计的袖带应比用于上肢的袖带宽2cm,将袖带下缘沿腘窝上3-5cm处平整缠妥。
若肥胖者,袖带不够缠时,可在袖带外包一宽布带,缠于肢体上,将听诊器胸件放于腘动脉波动处。
(3)如用测上肢的袖带来测量腘动脉血压时,收缩压比肱动脉血压高2.6~5.3kpa,记录时,应注明下肢血压,以免误解。
腘窝测量法:测量下肢血压时要使用不同规格的袖带,相对来说宽袖带比窄袖带更可取,围径32-42cm,适用于长度至少为32cm,宽度为17cm的袖带气囊。
正常人下肢血压范围正常人下肢血压范围如下:下肢血压是指在腿部测量的血压值,通常包括下肢收缩压和下肢舒张压两个指标。
下肢收缩压的正常范围为110~159mmHg,下肢舒张压的正常范围为90~119mmHg。
在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下肢血压会比上肢血压高出20~40mmHg。
这种现象是由人体内的血压调节机制决定的,以确保心脏输出的血液能够满足身体各个部位的需求。
当前往医院进行下肢血压测量时,如果发现下肢血压数值在上述正常范围内,通常提示身体状况良好。
然而,如果测量结果发现下肢收缩压低于110mmHg,或者是高于159mmHg,下肢舒张压低于90mmHg,或者是高于119mmHg,这通常提示可能存在一些病变,如主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
下肢血压异常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1.血管病变:如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导致血管腔狭窄,影响了正常的血压水平。
2.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血压的调节作用失衡,可能导致血压异常。
3.心脏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病变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从而导致下肢血压异常。
4.内分泌失调: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导致下肢血压升高。
5.药物或中毒: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或中毒现象也可能导致下肢血压异常。
当下肢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时,通常无需采取特殊的处理。
但要注意定期测量下肢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来保持健康的下肢血压: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饮酒,合理饮食,增加锻炼,以降低发病风险。
2.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适当减轻体重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3.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了解身体状况。
4.预防便秘:长时间用力排便可能导致下肢血压升高,保持排便顺畅有助于下肢血压的控制。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较大时,也可能引起血压波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血压稳定。
当下肢血压不在正常范围内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如何进行下肢血压测量
科室:消化肿瘤科作者:张金花高娅芬发布日期:2012-01-06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护士,我左上肢留了PICC管,右侧乳腺癌手术做了,医生交代不能测血压的,怎么办?”是呀!有文献报道PICC留置侧肢体避免测量血压,而乳腺癌手术后患侧测量血
压或抽血会引起淋巴水肿。
然后,我们护士告诉她们说:“没关系,可以测下肢血压。
”测量下肢血压的具体操作如下:
体位:不同的教科书有不同的方法:具体有3种说法:1、病人取平卧
位或俯卧2、病人取仰卧、俯卧或侧卧3、病人取俯卧或屈膝仰卧位。
概况
起来有4种卧位:平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屈膝仰卧位。
其中对俯卧位
都一致认可,而对其他卧位有不同的争议。
准备:患者休息5分钟以上。
俯卧位时不能用力,下肢肌肉放松,裤口
宽松。
方法:袖带平整缚于大腿下部,气囊纵轴中线压于腘动脉上,下缘距腘4cm 处,松紧以伸进1指为易;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中点腘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左手固定,勿塞于袖带下。
右手挤压气囊,轻轻
加压,使水银柱逐渐上升,当达23-25kPa(200mmHg)时放气,放气速度以每秒0.5kPa,使水银柱缓慢下降,中途不能再次打气,以一次为准。
正
常情况下,同侧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下肢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脉缩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