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考点与对应练习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考点与对应练习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考点与对应练习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考点与对应练习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考点与对应练习

一、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

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

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2) 画法

A、描点法:

B、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平移变换

2)伸缩变换

3)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2)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 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二、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1,,,0(1

1*>∈>=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0

6

5

4321

-1

-4-2

2460

1

6

5

4

3

2

1

-1

-4-2

246

1

定义域 R 定义域 R 值域y >0

值域y >0

在R 上单调递增 在R 上单调递减 非奇非偶函数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1)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0,1)

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

(1)在[a ,b]上,)1a 0a (a )x (f x ≠>=且值域是)]b (f ),a (f [或)]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三、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2 x N N a a x

=?=log ;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N a log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b a = N ?log a N = b

底数

指数 对数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 ○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

且1≠c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x y 2log 2=,

5

log 5x

y = 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

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2、对数函数的性质:

a>1

0

32.521.5

1

0.5-0.5

-1-1.5-2-2.5

-1

1

23456780

1

1

32.521.5

1

0.5

-0.5

-1

-1.5

-2

-2.5

-1

1

2345678

1

1

定义域x >0 定义域x >0 值域为R 值域为R 在R 上递增 在R 上递减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1,0)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1,0)

四、幂函数

1、幂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α

x y =)(R a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 2、幂函数性质归纳.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 1>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10<<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3)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

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 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

考点一:指数函数

重难点:对分数指数幂的含义的理解,学会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并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的性质的理解与应用,能将讨论复杂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问题转化为讨论比较简单的函数的有关问题. 考纲要求: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④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经典例题:求函数y =3

3

22++-x x 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当堂练习:

1.要使代数式13

(1)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1x <

C .1x

D .一切实数

2.下列函数中,图象与函数y =4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的是( ) A .y =-4x

B .y =4

-x

C .y =-4-x

D .y =4x +4-x

3.把函数y=f(x)的图象向左、向下分别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2x

y =的图象,则( ) A .2

()2

2x f x -=+ B .2

()2

2x f x -=- C .2

()2

2x f x +=+ D .2

()2

2x f x +=-

4.设函数()(0,1)x

f x a a a -=>≠,f(2)=4,则( )

A .f(-2)>f(-1)

B .f(-1)>f(-2)

C .f(1)>f(2)

D .f(-2)>f(2) 5.计算.3815

2

1

1[()](4)

()2

8

----?-?= . 6.函数1

()1(0,1)x f x a

a a -=->≠的图象恒过定点 .

考点二:对数函数

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对数的概念以及对数式和指数式的相互转化,能应用对数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灵活地求值、化简;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能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对数大小,了解对数函数的特性以及函数的通性在解决有关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考纲要求: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④了解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1a

o a ≠.

当堂练习:

1.若lg 2,lg 3a b ==,则lg 0.18=( )

A .22a b +-

B .22a b +-

C .32a b --

D .31a b +-

2.函数2

lg(367)y x x =-++的值域是( )

A .[13,13]-

+ B .[0,1] C .[0,)+∞ D .{0}

3.设函数

200,0

(),()1,lg(1),0

x x f x f x x x x ≤=>+>???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

y x

c1

c2

A .(-1,1)

B .(-1,+∞)

C .(,9)-∞

D .(,1)

(9,)-∞-+∞

4.计算200832log [log (log 8)]= .

5.若2.5x =1000,0.25y

=1000,求

11x

y

-

= .

6.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3[log (3)]f x -的定义域为 .

考点三:幂函数

重难点:掌握常见幂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能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幂值的大小. 考纲要求: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②结合函数1

2

3

21,,,,y x y x y x y y x x

====

=的图像,了解他们的变化情况.

经典例题: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1.53

1

,1.73

1,1; (2)(-22

3

2

-

,(-

107

3

2

,1.1

3

4-

当堂练习:

1.函数y =(x 2

-2x )

2

1-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或x ≠2}

B .(-∞,0)

(2,+∞) C .(-∞,0)

[2,+∞ ) D .(0,2)

2.函数y =5

2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1)

B .(-∞,0)

C .[0,+∞ ]

D .(-∞,+∞) 3.如图,曲线c 1, c 2分别是函数y =x m

和y =x n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 那么一定有( )

A .n

B .m

C .m>n>0

D .n>m>0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当0α=时,函数y x α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B .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0,0),(1,1)两点 C .幂函数的y x α= 图象不可能在第四象限内 D .若幂函数y x α

=为奇函数,则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5.用“<”或”>”连结下列各式:0.6

0.32 0.5

0.32 0.5

0.34, 0.40.8- 0.40.6-. 6.幂函数的图象过点(2,14

), 则它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7.函数y =34

x -在区间上 是减函数.

8.讨论函数y =x 5

4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

考点四:函数的奇偶性

1.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设()y f x =,x A ∈,如果对于任意x A ∈,都有()()f x f x -=-,则称函数()y f x =

奇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 A ∈,都有()()f x f x -=,则称函数()y f x =为偶函数;

2.奇偶函数的性质:

()1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f x 是偶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f x 是奇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具有相反的 单调性.

3.()f x 为偶函数()()(||)f x f x f x ?=-=.

4.若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包含0,则(0)0f =.

主要方法: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

()1定义法:首先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若不对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若对称,则再判断

()()f x f x =-或()()f x f x =-是否定义域上的恒等式;

()2图象法;

()3性质法:①设()f x ,()g x 的定义域分别是12,D D ,那么在它们的公共定义域1

2D D D =上:奇±奇=奇,偶

±偶=偶,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奇;

②若某奇函数若存在反函数,则其反函数必是奇函数;

2.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时可以用定义的等价形式:()()0f x f x ±-=,

()

1()

f x f x =±-. 当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

①y =x 2(x ∈[-1,1]) ; ②y =|x |; ;1

)(x

x x f +

=③ ④y =x 3(x ∈R ) 奇函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对于定义域为R 的任意奇函数f (x )一定有( ) A .f (x )-f (-x )>0 B .f (x )-f (-x )≤0 C .f (x )·f (-x )<0 D .f (x )·f (-x )≤0

3.函数?

??<+≥-=)0(1)0(1)(x x x x x f

A .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

B .是偶函数不是奇函数

C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D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4.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偶函数的图象一定与y 轴相交 ②奇函数的图象一定通过原点 ③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④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一定是f (x )=0(x ∈R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5.下列命题中, ①函数x

y 1

=

是奇函数,且在其定义域内为减函数; ②函数y =3x (x -1)0是奇函数,且在其定义域内为增函数; ③函数y =x 2是偶函数,且在(-3,0)上为减函数;

④函数y =ax 2+c (ac ≠0)是偶函数,且在(0,2)上为增函数; 真命题是______.

6.若f (x )是偶函数,则=--+)2

11

(

)21(f f ______.

7.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x (1+x 3),那么当x ∈(-∞,0]时,f (x )=______. 8.已知f (x )=x 5+ax 3+bx -8,且f (-2)=10,则f (2)=_______. 9.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则f (-2)与f (a 2-2a +3)(a ∈R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三、解答题

10.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2

4

13)(x x x f +

= (2)x

x

x x f -+-=11)

1()( (3)x x x f -+-=

11)( (4)2211)(x x x f -+-=

11.已知定义在[-2,2]上的奇函数f (x )是增函数,求使f (2a -1)+f (1-a )>0成立的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考点五:函数的单调性 1.增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 ,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

有f(x 1)

2、减函数 相反

3、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① 任取x 1,x 2∈D ,且x 1

2 作差f(x 1)-f(x 2); ○

3 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

4 定号(即判断差f(x 1)-f(x 2)的正负);

○5 下结论(即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 上的单调性).

取 值 → 作 差 → 变 形 → 定 号 → 下结论(学生讨论得出) 注意:

①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②必须是对于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函数x

x f 3

)(=

在下列区间上不是..减函数的是( ) A .(0,+∞) B .(-∞,0) C .(-∞,0)∪(0,+∞) D .(1,+∞)

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y =-3x +1 B .x y 2

=

C .y =x 2-4x +5

D .y =|x -1|+2

3.设函数y =(2a -1)x 在R 上是减函数,则有 A .2

1≥

a B .2

1≤

a C .2

1>

a D .2

1<

a 4.若函数f (x )在区间[1,3)上是增函数,在区间[3,5]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 (x )在区间[1,5]上( ) A .必是增函数 B .不一定是增函数 C .必是减函数 D .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二)填空题

5.函数f (x )=2x 2-mx +3在[-2,+∞)上为增函数,在(-∞,-2)上为减函数,则m =______. 6.若函数x

a

x f =

)(在(1,+∞)上为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7.函数f (x )=1-|2-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 8.函数f (x )在(0,+∞)上为减函数,那么f (a 2-a +1)与)4

3(f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三)解答题

9.函数f (x ),x ∈(a ,b )∪(b ,c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三个同学对此函数的单调性作出如下的判断: 甲说f (x )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乙说f (x )在定义域上不是增函数,但有增区间, 丙说f (x )的增区间有两个,分别为(a ,b )和(b ,c ) 请你判断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0.已知函数.21

)(-=

x

x f (1)求f (x )的定义域;

(2)证明函数f (x )在(0,+∞)上为减函数.

11.已知函数|

|1)(x x f =

. (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写出f (x )的解析式;

(2)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

12、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 y=log 4(x 2-4x+3) (2)y=log 3

1 (2x -x 2

)

(3)y=2

67x x --

考点六: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一.观察法

通过对函数定义域、性质的观察,结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得函数的值域。 例1求函数y=3+√(2-3x) 的值域。

点拨: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先求出√(2-3x) 的值域。 解:由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知√(2-3x)≥0, 故3+√(2-3x)≥3。 ∴函数的知域为 .

点评: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即:(1)被开方数的非负性,(2)值的非负性。

本题通过直接观察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而获解,这种方法对于一类函数的值域的求法,简捷明了,不失为一种巧法。 二.反函数法 三.配方法

当所给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的复合函数时,可以利用配方法求函数值域 例2:求函数y=√(-x2+x+2)的值域。

点拨:将被开方数配方成完全平方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

解:由-x2+x+2≥0,可知函数的定义域为x ∈[-1,2]。此时-x2+x+2=-(x -1/2)2+9/4∈[0,9/4] ∴0≤√-x2+x+2≤3/2,函数的值域是[0,3/2]

点评:求函数的值域不但要重视对应关系的应用,而且要特别注意定义域对值域的制约作用。配方法是数学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四.判别式法

若可化为关于某变量的二次方程的分式函数或无理函数,可用判别式法求函数的值域。 例3求函数y=(2x2-2x+3)/(x2-x+1)的值域。

点拨:将原函数转化为自变量的二次方程,应用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从而确定出原函数的值域。 解:将上式化为(y -2)x2-(y -2)x+(y-3)=0 (*) 当y≠2时,由Δ=(y -2)2-4(y -2)x+(y -3)≥0,解得:2<x≤10/3 当y=2时,方程(*)无解。∴函数的值域为2<y≤10/3。

点评:把函数关系化为二次方程F(x,y)=0,由于方程有实数解,故其判别式为非负数,可求得函数的值域。常适应 于形如y=(ax2+bx+c)/(dx2+ex+f)及y=ax+b±√(cx2+dx+e)的函数。

练习:求函数y=1/(2x2-3x+1)的值域。(答案:值域为y≤-8或y>0)。

五.图象法 六.单调法 七.换元法

以新变量代替函数式中的某些量,使函数转化为以新变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形式,进而求出值域。 例4求函数y=x-3+√2x+1 的值域。

点拨:通过换元将原函数转化为某个变量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确定原函数的值域。 解:设t=√2x+1 (t≥0),则 x=1/2(t2-1)。

于是 y=1/2(t2-1)-3+t=1/2(t+1)2-4≥1/2-4=-7/2. 所以,原函数的值域为{y|y≥-7/2}。

点评:将无理函数或二次型的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通过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值,从而确定出原函数的值域。这种解题的方法体现换元、化归的思想方法。它的应用十分广泛。 八.不等式法 随堂练习: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求)25(322-≤≤-+--=x x x y 的值域; (2)求函数742++=x x y 的值域;

(3)求函数2

25x x y --=的值域。 (4)

135-+-=x x y ;

基本初等函数测试题

基本初等函数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A .03131log 4()log 105>> B .0 1331log 10()log 45>> C .03131log 4log 10()5>> D .0 1331log 10log 4()5>> 2 .函数y = ) . A .[1,)+∞ B .2(,)3+∞ C .2[,1]3 D .2(,1]3 3.若11|log |log 44 a a =,且|log |log b b a a =-,则,a b 满足的关系式是( ). A .1,1a b >>且 B .1,01a b ><<且 C .1,01b a ><<且 D .01,01a b <<<<且 4.已知函数x y e =的图象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 ). A .2(2)()x f x e x R =∈ B .(2)ln 2ln (0)f x x x =?> C .(2)2()x f x e x R =∈ D .(2)ln 2ln (0)f x x x =+> 5.已知,,x y z 都是大于1的正数,0m >,且log 24,log 40,log 12x y xyz m m m ===,则log z m 的值为 A .160 B .60 C .2003 D .320 6.设函数||()(01)x f x a a a -=>≠且,若(2)4f =,则( ). A .(2)(1)f f ->- B .(1)(2)f f ->- C .(1)(2)f f > D .(2)(2)f f -> 7.942--=a a x y 是偶函数,且在),0(+∞是减函数,则整数a 组成的集合为( ). A .{1,3,5} B .{1,3,5}- C .{1,1,3}- D .{1,1,3,5}- 8.若ln 2ln 3ln 5,,235 a b c ===,则( ). A .a b c << B .c b a << C .c a b << D .b a c << 9.函数2(0)21 x x y x =>+的值域是( ). A .(1,)+∞ B .1(,) (1,)2-∞+∞ C .1(,)2-∞ D .1(,1)2 10.若函数122 log (2log )y x =-的值域是(,0)-∞,那么它的定义域是( ). A .(0,2) B .(2,4) C .(0,4) D .(0,1)

基本初等函数I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N * .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0=n 。 当n 是奇数时,a a n n =,当n 是偶数时,???<≥-==) 0() 0(||a a a a a a n n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 1,,,0(*>∈>=n N n m a a a n m n m , )1,,,0(1 1* >∈>= = - n N n m a a a a n m n m n m ◆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r a ·s r r a a += ),,0(R s r a ∈>; (2)rs s r a a =)( ),,0(R s r a ∈>; (3) s r r a a ab =)(),,0(R s r a ∈>. (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 注意: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图象还可以看出:(1)在[a ,b]上, )1a 0 a (a )x (f x ≠>=且值域是)]b (f ),a (f [或)]a (f ),b (f [; (2)若0x ≠,则1)x (f ≠;)x (f 取遍所有正数当且仅当R x ∈; (3)对于指数函数)1a 0a (a )x (f x ≠>=且,总有a )1(f =;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 2 x N N a a x =?=log ; ○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 ○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Λ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 b

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2 x N N a a x =?=log ;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两个重要对数: ○ 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 ○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 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且1≠c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 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x y 2log 2=,5 log 5x y = 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 其为对数型函数. ○ 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对数函数·例题解析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log x y a =; (2))4(log x y a -=; (3))9(log 2 x y a -=.

基本初等函数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基本初等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下列各式: ①n a n =a ; ②若a ∈R ,则(a 2-a +1)0 =143 x y +; ④ 6 - 2 = 3 -2.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2.函数y =a |x | (a >1)的图象是( ) 3.下列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y =3-x B .y =-2x C .y =log 0.1x D .y =x 12 4.三个数log 215 ,20.1,2-1 的大小关系是( ) A .log 215<20.1<2-1 B .log 215<2-1<20.1 C .20.1<2-10} B .{y |y >1} C .{y |0y >z B .x >y >x C .y >x >z D .z >x >y 8.函数y =2x -x 2 的图象大致是( )

(完整)高一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推荐文档

n a n a n ? (1)根式的概念 高一必修一函数知识点(12.1) 〖1.1〗指数函数 ① 叫做根式,这里 n 叫做根指数, a 叫做被开方数. ②当 n 为奇数时, a 为任意实数;当 n 为偶数时, a ≥ 0 . ?a (a ≥ 0) ③根式的性质: ( n a )n = a ;当 n 为奇数时, = a ;当 n 为偶数时, =| a |= ?-a . (a < 0) (2) 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m 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a n = (a > 0, m , n ∈ N + , 且 n > 1) .0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 0. a - m = ( )1 m ( ) 1(a > 0, m , n ∈ N , n > 1) 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n n = n m + 且 .0 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 a a 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 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① a r ? a s = a r +s (a > 0, r , s ∈ R ) ② (a r )s = a rs (a > 0, r , s ∈ R ) ③ (ab )r = a r b r (a > 0, b > 0, r ∈ R ) (4) 指数函数 函数名称 指数函数 定义 函数 y = a (a > 0 且 a ≠ 1)叫做指数函数 a > 1 0 < a < 1 图象 y 1 y O y a x (0,1) x y a x y 1 O y (0,1) x 定义域 R 值域 (0,+∞) 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0,1),即当 x=0 时,y=1. 奇偶性 非奇非偶 单调性 在 R 上是增函数 在 R 上是减函数 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y >1(x >0), y=1(x=0), 0<y <1(x <0) y >1(x <0), y=1(x=0), 0<y <1(x >0) a 变化对 图象的影响 在第一象限内, a 越大图象越高,越靠近 y 轴; 在第二象限内, a 越大图象越低,越靠近 x 轴. 在第一象限内, a 越小图象越高,越靠近 y 轴; 在第二象限内, a 越小图象越低,越靠近 x 轴. 例:比较 n a n n a m

高中数学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①如果,,,1n x 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 数时,a 的n 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 表示,负的n 次方根用符号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 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 ③根式的性质:n a =;当n 为奇数时, a =;当n 为偶数时, (0) || (0) a a a a a ≥?==? -∈且1)n >.0的正分 数指数幂等于0. 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1()0,,,m m n n a 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①(0,,)r s r s a a a a r s R +?=>∈ ②()(0,,)r s rs a a a r s R =>∈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R =>>∈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对数的定义 ①若(0,1)x a 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其中a 叫 做底数,N 叫做真数. 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 a x N a N a a N =?=>≠>.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 =.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 ;自然对数:ln N ,即log e N (其中 2.71828e =…).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1,0,0a a M N >≠>>,那么 ①加法: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③数乘:log log ()n a a n M M n R =∈ ④log a N a N = ⑤log log (0,)b n a a n M M b n R b = ≠∈ 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 N b b a = >≠且

指数、对数函数基本知识点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 知识点一:指数及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的次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其中 当为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为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负数,表示为;当为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以表示为.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 式子叫做根式,叫做根指数,叫做被开方数. 次方根的性质: (1)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 (2) 3.分数指数幂的意义: ; 注意: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与0,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4.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2)(3) 知识点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概念 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 2.指数函数函数性质: 函数名称指数函数 定义函数且叫做指数函数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过定点图象过定点,即当时,. 奇偶性非奇非偶 单调性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变化对图象的影响在第一象限内,从逆时针方向看图象,逐渐增大;在第二象限内,从逆时针方向看图象,逐渐减小. 知识点三:对数与对数运算 1.对数的定义 (1)若,则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其中叫做底数,叫做真数. (2)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3)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 ,,.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常用对数:,即;自然对数:,即(其中…).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那么①加法:②减法:③数乘: ④⑤ ⑥换底公式: 知识点四: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1.对数函数定义 一般地,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 2.对数函数性质: 函数名称对数函数 定义函数且叫做对数函数图象

6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形及性质(考研数学基础)_完美版

基本初等函数及图形 (1) 常值函数(也称常数函数) y =c (其中c 为常数) (2) 幂函数 μ x y =,μ是常数; (3) 指数函数 x a y = (a 是常数且01a a >≠,),),(+∞-∞∈x ; (4) 对数函数 x y a log =(a 是常数且01a a >≠,),(0,)x ∈+∞; 1. 当u 为正整数时,函数的定义域为区间) ,(+∞-∞∈x ,他们的图形都经过原点,并当 u>1时在原点处与X 轴相切。且u 为奇数时,图形关于原点对称;u 为偶数时图形关于Y 轴对称; 2. 当u 为负整数时。函数的定义域为除去x=0的所有实数。 3. 当u 为正有理数m/n 时,n 为偶数时函数的定义域为(0, +∞),n 为奇数时函数的定义域为(-∞+∞)。函数的图形均经过原点和(1 ,1). 如果m>n 图形于x 轴相切,如果m1时函数为单调增,当a<1时函数为单调减. 2. 不论x 为何值,y 总是正的,图形在x 轴上方. 3. 当x=0时,y=1,所以他的图形通过(0,1)点. 1. 他的图形为于y 轴的右方.并通过点(1,0) 2. 当a>1时在区间(0,1),y 的值为负.图形位于x 的下方, 在区间(1, +∞),y 值为正,图形位于x 轴上方.在定义域是单调增函数. a<1在实用中很少用到/

正弦函数 x y sin =,),(+∞-∞∈x ,]1,1[-∈y , 余弦函数 x y cos =,),(+∞-∞∈x ,]1,1[-∈y , 正切函数 x y tan =, 2π π+ ≠k x ,k Z ∈,),(+∞-∞∈y , 余切函数 x y cot =,πk x ≠,k Z ∈,),(+∞-∞∈y ;

对数函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讲解

对数函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讲解 1.对数: (1) 定义:如果,那么称为,记作,其中称为对数的底,N称为真数. ①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常用对数,记作___________. ②以无理数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记作_________. (2) 基本性质: ①真数N为 (负数和零无对数);②;③; ④对数恒等式:. (3) 运算性质: ① log a(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log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log a M n= (n∈R). ④换底公式:log a N= (a>0,a≠1,m>0,m≠1,N>0) ⑤ . 2.对数函数: ①定义:函数称为对数函数,1) 函数的定义域为( ;2) 函数的值域为; 3) 当______时,函数为减函数,当______时为增函数; 4) 函数与函数互为反函数. ② 1) 图象经过点( ),图象在;2) 对数函数以为渐近线(当时,图象向上无限接近y轴;当时,图象向下无限接近y轴); 4) 函数y=log a x与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 ③函数值的变化特征: ①②③①②③ 例1 计算:(1) (2)2(lg)2+lg·lg5+; (3)lg-lg+lg. 解:(1)方法一利用对数定义求值设=x,则(2+)x=2-==(2+)-1,∴x=-1.方法二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求解 = =(2+)-1=-1.

(2)原式=lg(2lg+lg5)+=lg(lg2+lg5)+|lg-1| =lg+(1-lg)=1. (3)原式=(lg32-lg49)-lg8+lg245 = (5lg2-2lg7)-×+ (2lg7+lg5) =lg2-lg7-2lg2+lg7+lg5=lg2+lg5 =lg(2×5)= lg10=. 变式训练1:化简求值. (1)log2+log212-log242-1; (2)(lg2)2+lg2·lg50+lg25; (3)(log32+log92)·(log43+log83). 解:(1)原式=log2+log212-log2-log22=log2 (2)原式=lg2(lg2+lg50)+lg25=2lg2+lg25=lg100=2. (3)原式=(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log3与log5;(2)log1.10.7与(3)已知logb<loga<logc,比较2b,2a,2c的大小关系.解:(1)∵log3<log31=0,而log5>log51=0,∴log3<log5. (2)方法一∵0<<1,<,∴0>, ∴, 即由换底公式可得log1.10.7<方法二作出y=与y=的图象. 如图所示两图象与x=相交可知log1.10.7<为减函数,且, ∴b>a>c,而y=2x是增函数,∴2b>2a>2c. 变式训练2:已知0<a<1,b>1,ab>1,则log a的大小关系是() B. C. D. 解: C 例3已知函数f(x)=log a x(a>0,a≠1),如果对于任意x∈[3,+∞)都有|f(x)|≥1成立,试求a的取值范围. 解:当a>1时,对于任意x∈[3,+∞),都有f(x)>0. 所以,|f(x)|=f(x),而f(x)=log a x在[3,+∞)上为增函数, ∴对于任意x∈[3,+∞),有f(x)≥log a3. 因此,要使|f(x)|≥1对于任意x∈[3,+∞)都成立. 只要log a3≥1=log a a即可,∴1<a≤3. 当0<a<1时,对于x∈[3,+∞),有f(x)<0, ∴|f(x)|=-f(x). ∵f(x)=log a x在[3,+∞)上为减函数, ∴-f(x)在[3,+∞)上为增函数. ∴对于任意x∈[3,+∞)都有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运算法则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运算法则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选修2-21.2.2第2课时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导数运算法则 一、选择题 1 .函数y = (x+ 1)2(x—1)在x= 1处的导数等于() A.1B.2 C. 3 D. 4 答案]D 解析]y = (x+1)2]'—x1 )+(x+ 1)2(x—1)' =2(x + 1)?(x—1) + (x+ 1)2= 3x2 + 2x—1, y‘ =1= 4. 2.若对任意x€ R, f‘ =)4x3, f(1) = —1,则f(x)=() A. x4 B. x4— 2 C. 4x3—5 D. x4+ 2 答案]B 解析]丁f‘(=4x3.f(x) = x4+c,又f(1) = — 1 ? ? ? 1 + c= — 1 ,? ? ? c= —2,—f(x) = x4 — 2. 3 .设函数f(x) = xm + ax 的导数为f‘ =)2x+1,则数列{1f(n)}(n € N*) 的前n 项和是() A.nn+1 B.n+2n+1 C.nn—1 D.n+1n 答案]A 解析]T f(x) = xm+ ax 的导数为f‘(x)2x + 1,

/. m = 2, a= 1,二f(x) = x2+ x, 即f(n) = n2+n=n(n+ 1), 二数列{1f(n)}(n € N*)的前n项和为: Sn= 11 X2 12X3 13 x+…+ 1n(n+ 1) =1 —12+ 12—13+…+ 1n —1n + 1 =1 —1n+ 1= nn+ 1, 故选 A. 4.二次函数y = f(x)的图象过原点,且它的导函数y= f‘的)图象是过第 一、二、三象限的一条直线,贝卩函数y= f(x)的图象的顶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设f(x)= ax2 + bx, f' (=2ax + b,由于f‘(的图象是过第一、二、三象限的一条直线,故2a>0, b>0,则f(x) = ax+ b2a2—b24a, 顶点—b2a,—b24a 在第三象限,故选 C. 5 .函数y = (2 + x3)2的导数为() A. 6x5+ 12x2 B. 4+ 2x3 C. 2(2+ x3)2 D. 2(2+ x3)?3x 答案]A 解析]t y= (2+ x3)2= 4+ 4x3+ x6, /. y = 6x5 + 12x2.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一)根式的概念 1、如果,,,1n x 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 表示,负的n 次方根用符号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 2 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 3、根式的性质 :n a =;当n 为奇数时 , a =;当n 为偶数时, (0) || (0) a a a a a ≥?==?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2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1()0,,,m m n n a 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a 0=1 (a ≠0) a -p = 1/a p (a ≠0;p ∈N *) 4、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0,,)r s r s a a a a r s R +?=>∈ ()(0,,)r s rs a a a r s R =>∈ ()(0,0,)r r r ab a b a b r R =>>∈ 5、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二、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1a ,0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 1 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形式定义; ○ 2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不能是负数、零和1. 三、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点与习题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知识点与习题 一、知识回顾: 1、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与对数函数)1,0(log ≠>=a a x y a 的图象与性质 2、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与对数函数)1,0(log ≠>=a a x y a 互为反函数,其 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 二、例题与习题 1.)35lg(lg x x y -+=的定义域为___ __; 2. 已知函数=-=+-=)(,2 1 )(,11lg )(a f a f x x x f 则若 3.04 1 log 2 12≤-x ,则________∈x 4.函数)2(log )(π≤≤=x x x f a 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则__________∈a

5.若函数m y x +=+-1 2 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m (B )2-≥m (C )1-≤m (D )1-≥m 6.函数x x f a )1(2log )(-=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7.若13 2 log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函数)(x f y =是奇函数,则当0≥x 时,13)(-=x x f ,设)(x f 的反函数是)(x g y =,则=-)8(g 9.方程lgx -x +1=0的实数解有______个. 10.)2lg(2 x x y +-=的递增区间为___________ ,值域为 . 11.求)1,0() (log ≠>-=a a a a y x a 的定义域。 12.已知3log 1)(x x f +=,2log 2)(x x g =,试比较)(x f 与)(x g 的大小关系。 13.已知函数)10)(1(log )1(log )(≠>--+=a a x x x f a a 且, (1)讨论)(x f 的奇偶性与单调性; (2)若不等式2|)(|

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测试题》

《第一次测试:函数》 1 下列函数与x y =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 ) A 2x y = B x x y 2 = C )10(log ≠>=a a a y x a 且 D x a a y log = 2.函数c bx x y ++=2))1,((-∞∈x 是单调函数时,b 的取值范围 ( ) A .2-≥b B .2-≤b C .2->b D . 2-k B .21 -b D .0>b 6.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x f ,满足)()1(x f x f -=+,且在区间]0,1[-上为递增,则 ( )A .)2()2()3(f f f << B .)2()3()2(f f f << C .)2()2()3(f f f << D .)3()2()2(f f f << 7 三个数60.70.70.76log 6,,的大小关系为( ) A 60.70.70.7log 66<< B 60.7 0.70.76log 6<< C 0.760.7log 660.7<< D 6 0.70.7log 60.76<< 8.函数2log 2-=x y 的定义域是 A .),3(+∞ B .),3[+∞ C .),4(+∞ D .),4[+∞ 9.与方程221(0)x x y e e x =-+≥的曲线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曲线的方程为 A .ln(1y =+ B .ln(1y = C .ln(1y =-+ D .ln(1y =-- 10.已知(3)4,1()log ,1a a x a x f x x x --?=?≥?<, 是(-∞,+∞)上的增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3) C .3,35?? ???? D .(1,3) 11.设函数()log ()(0,1)a f x x b a a =+>≠的图象过点(2,1),其反函数的图像过点(2,8) ,则a b +等于 A. 6 B. 5 C. 4 D. 3 :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整理 〖2.1〗指数函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 ①如果,,,1n x 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 表示;当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 n 次方根用符号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 a 没有n 次方根. 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 ③根式的性质:n a =;当n a =;当n 为偶数时, (0) || (0) a a a a a ≥?==?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 指数幂的意义是: 1()0,,,m m n n a 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 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①(0,,)r s r s a a a a r s R +?=>∈ ②()(0,,)r s rs a a a r s R =>∈ ③()(0,0,)r r r a b a b a b r R =>>∈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4)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对数的定义 ①若(0,1)x a 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其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 ②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 a x N a N a a N =?=>≠>.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 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 =.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 ;自然对数:ln N ,即log e N (其中 2.71828e =…) . (4)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1,0,0a a M N >≠>>,那么 ①加法: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③数乘: log log ()n a a n M M n R =∈ ④log a N a N = ⑤log log (0,)b n a a n M M b n R b =≠∈ 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 N b b a = >≠且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点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点 知识点内容典型题 整数和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a 0=1(a≠0);a-n= 1 a n (a≠0, n∈N*) a m n=n a m(a>0 , m,n∈N*, 且n>1) (a>0 , m,n∈N*, 且n>1) 当n∈N*时,(n a)n=a 当为奇数时,n a n=a 当为偶数时,n a n=│a│= a (a≥0) -a (a<0) 运算律:a m a n=a m + n (a m)n=a m n (ab)n=a n b n 1.计算: 2-1×6423=. 2. 224282=; 333363= . 3343427=; 393 36 = . 3.? - - + +-45 sin 2 )1 2 ( )1 2 (0 1 4. 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1、解析式:y=a x(a>0,且a≠1) 2、图象: 3、函数y=a x(a>0,且a≠1)的性质: ①定义域:R ,即(-∞,+∞) 值域:R+ , 即(0,+∞) ②图象与y轴相交于点(0,1). ③单调性:在定义域R上 当a>1时,在R上是增函数 当0<a<1时,在R上是减函数 ④极值:在R上无极值(最大、最小值) 当a>1时,图象向左与x轴无限接近; 当0<a<1时,图象向右与x轴无限接 近. ⑤奇偶性:非奇非偶函数. 5.指数函数y=a x(a>0且a≠1)的图象过 点(3,π) , 求f (0)、f (1)、f (-3)的值. 6.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①2 2x y- =;② 2 4 1 5- = - x y. 7.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①1.22.5 1.22.51 , 0.4-0.10.4-0.2 , ②0.30.40.40.3, 233322. ③(2 3 )- 1 2,( 2 3 )- 1 3,( 1 2 )- 1 2 8.求函数 17 6 2 2 1+ - ? ? ? ? ? = x x y的最大值. 9.函数x a y)2 (- =在(-∞,+∞)上是减函数, 则a的取值范围( ) A.a<3 B.c C.a>3 D.2<a<3 10.函数x a y)1 (2- =在(-∞,+∞)上是减函 数,则a适合的条件是( ) A.|a|>1 B.|a|>2 C.a>2 D.1<|a|<2

高一数学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1《基本初等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5分.每题都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若0a >,且,m n 为整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m m n n a a a ÷= B 、n m n m a a a ?=? C 、()n m m n a a += D 、01n n a a -÷= 2、对于0,1a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若M N =则log log a a M N =;②若log log a a M N =则M N =;③若22log log a a M N =则 M N =;④若M N =则22log log a a M N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 3、设集合2{|3,},{|1,}x S y y x R T y y x x R ==∈==-∈,则S T 是 ( ) A 、? B 、T C 、S D 、有限集 4、函数22log (1)y x x =+≥的值域为 ( ) A 、()2,+∞ B 、(),2-∞ C 、[)2,+∞ D 、[)3,+∞ 5、设 1.50.90.4812314,8,2y y y -??=== ???,则 ( ) A 、312y y y >> B 、213y y y >> C 、132y y y >> D 、123y y y >> 6、在(2)log (5)a b a -=-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52a a ><或 B 、2335a a <<<<或 C 、25a << D 、34a << 7、计算lg52lg2)lg5()lg2(22?++等于 ( ) A 、0 B 、1 C 、2 D 、3 8、已知3log 2a =,那么33log 82log 6-用a 表示是 ( ) A 、52a - B 、2a - C 、23(1)a a -+ D 、 231a a -- 9、已知幂函数f(x)过点(2,2 2),则f(4)的值为 ( )

10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指数函数的概念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x y a =(0a >,且1a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2)、因为指数的概念已经扩充到有理数和无理数,所以在底数0a >且1a ≠的前提下,x R ∈。 (3)、指数函数x y a =(0a >且1a ≠)解析式的结构特征 1、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2、指数:自变量x 。 3、系数:1。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般地,指数函数x y a =(0a >,且1a ≠)的图象与性质如下表: 三、幂的大小比较方法 比较幂的大小常用方法有:(1)、比差(商)法;(2)、函数单调性法;(3)、中间值法: 要比较A 与B 的大小,先找一个中间值C ,再比较A 与C 、B 与C 的大小,由不等式的传递性得到A 与B 之间的大小。 四、底数对指数函数图象的影响 (1)、对函数值变化快慢的影响 1、当底数1a >时,指数函数x y a =是R 上的增函数,且当0x >时,底数a 的值越大,函数图象越“陡”,说明其函数值增长得越快。 2、当底数01a <<时,指数函数x y a =是R 上的减函数,且当0x <时,底数a 的值越小,函数图象越“陡”,说明其函数值减小得越快。 (2)、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指数函数x y a =与x y b =的图象的特点: 1、1a b >>时,当0x <时,总有01x x a b <<<;当0x =时,总有1x x a b ==;当 0x >时,总有1x x a b >>。 2、01a b <<<时,当0x <时,总有1x x a b >>;当0x =时,总有1x x a b ==;当 0x >时,总有01x x a b <<<。 五、对数的概念 (1)、对数:一般地,如果x a N =(0a >,且1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常用对数:我们通常把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为了简便,N 的常用对数10log N 简记为lg N 。 (3)、自然对数:我们通常把以无理数e ( 2.71828e =)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 为了简便,N 的自然对数log e N 简记为ln N 。 六、对数的基本性质 根据对数的定义,对数log a N (0a >,1a ≠)具有如下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是0,即log 10a =; 3、底数的对数等于1,即log 1a a =; 4、对数恒等式:如果把b a N =中的b 写成log a N ,则log a N a N =。 七、对数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2)、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n a a M n M =(n R ∈)。 八、换底公式

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测试题(答案)(1)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下列各式: ① n a n=a;②若a∈R,则(a 2-a+1)0=1;③ 4 43 33 x y x y +=+; ④ 6 -22= 3 -2.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B.1 C.2 D.3 2.函数y=a|x|(a>1)的图象是() 3.下列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的是() A.y=3-x B.y=-2x C.y=D.y=x 1 2 [ 4.三个数log2 1 5,,2 -1的大小关系是() A.log2 1 5<<2 -1B.log2 1 5<2 -10} B.{y|y>1} C.{y|0y>z B.x>y>x C.y>x>z D.z>x>y 8.函数y=2x-x2的图象大致是() ; 9.已知四个函数①y=f1(x);②y=f2(x);③y=f3(x);④y=f4(x)的图象如下图: 则下列不等式中可能成立的是() A.f1(x1+x2)=f1(x1)+f1(x2) B.f2(x1+x2)=f2(x1)+f2(x2) C.f3(x1+x2)=f3(x1)+f3(x2) D.f4(x1+x2)=f4(x1)+f4(x2) 10.设函数 1 2 1 () f x x =,f2(x)=x-1,f3(x)=x2,则f1(f2(f3(2010)))等于() A.2010 B.20102

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

- 考试资料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一、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一)根式的概念 1、如果,,,1n x 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 次方根用符号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 表示,负的n 次方根用符号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 2 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 3、根式的性质 :n a =;当n 为奇数时 , a =;当n 为偶数时, (0) || (0) a a a a a ≥?==?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 2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1()0,,,m m n n a 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a 0 =1 (a ≠0) a -p = 1/a p (a ≠0;p ∈N *) 4、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0,,)r s r s a a a a r s R +?=>∈ ()(0,,)r s rs a a a r s R =>∈ ()(0,0,)r r r ab a b a b r R =>>∈ 5、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二、指数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函数)1a ,0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注意:○ 1 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形式定义; ○ 2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不能是负数、零和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