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60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填空题1、 在某电路中,当选取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任两点的电压_________。
2、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称为_______________。
3、 二条以上支路的汇合点称为___________。
4、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方向可以任意指定,指定的方向称为________方向。
5、 若12ab I =-A ,则电流的实际方向为________,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________。
6、 一个元件为关联参考方向,其功率为-100W ,则该元件在电路中________功率。
7、 描述回路与支路电压关系的定律是________定律。
8、 线性电阻伏安特性是(u ~i )平面上过________的一条直线。
9、 KC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________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KVL 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________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10、 在 电 流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线 性 电 阻 元 件 的 电 导 值 越 大 ,消 耗 的 功 率越________。
在 电 压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电 导 值 越 大 ,消 耗 的 功 率越________。
11、 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电压无关,端电压由________来决定。
12、 KVL 是关于电路中________受到的约束;KCL 则是关于电路中________受到的约束。
13、 一个二端元件,其上电压u 、电流i 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 =20V ,i =5A ,则该二端元件吸收________W 的电功率。
二、选择题1、图示二端网络,其端口的电压u 与电流i 关系为 ( )。
A. u =2i - 10B. u =2i +10C. u =-2i +10D. u =-2i - 102、图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
A. U I =+25B. U I =-25C. U I =--25D. U I =-+254、图示电路中,2 A 电 流 源 吸 收 的 功 率 为 ()。
.精品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重点:1. 三相电路中的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的概念及关系 2. 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3. 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11.1 三相电源11.1.1 三相制目前世界上的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三相制。
所谓三相制是讲三个频率相同,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o的电压源作为供电电源的体系。
11.1.2 三相电源一、波形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供电时,由于其工艺结构使得产生的三相电源具有频率相同,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o 的特点。
三相电压的相序为三相电压依次出现波峰(零值或波谷)的顺序,工程上规定:ABC 为顺序(正序)而ACB 这样的相序成为逆序(反序)。
U AU二、各相电压V t U u m A sin ω=o 0∠=U AU V t U u m B )120sin(o -ω= A B U U U 2o 120α=-∠= V t U u m C )120sin(o +ω=ACU U Uα=∠=o 120 其中,α为工程上常常用到的单位相量算子:23211201o j+-=∠=α。
相量图见上图。
11.1.3 三相电源一、连接方式1.星型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精品A _ +C U AU + B U _ B _+CA C+图13- 三相四线制三相电源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星型连接: 二、几个概念1.中点(零点):三相电压源的末端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连接点,一般用该点作为计算的参考点 2.中线(零线):由中点引出的导线3.火线:由每一相的三相电压源的始端引出的导线4.相电压:每一相电压源的始端到末端的电压,即火线与中线之间的电压 5.线电压:任意两相电压源的始端之间的电压,即两根火线之间的电压 三、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 1.相线关系 各相电压为: o 0∠=p U A U ,o 120-∠=p B U U ,o 120∠=pC U U 所以:o o o o 3033031200∠=∠=-∠-∠=-=A p p p B A AB U U U U U U U o o o o 303903120120∠=-∠=∠--∠=-=BpppCBBCU U U U U U Uoooo30315030120∠=∠=∠-∠=-=Cp p p A C CA U U U U U U U 可见,每一个线电压与相应相电压的关系是:线电压的大小为相电压大小的3倍,即p l U U 3=,且超前相应相电压o30。
第十二章三相电路习题一、选择题。
1.图1所示,开关S打开时,测得功率表读数P1=1000W,P2=500W;则开关S闭合时,电路的总有功功率P为( B )。
A. 1000WB. 1500WC. 500WD. 以上结果均不对图12.图2所示,若S1闭合,S2打开时,测得I A=10A;若S1打开,S2闭合,则I B =( A )。
A. 15AB. 10AC. 17AD. 5A图23.图3所示,若S1闭合,S2打开时,测得I B=10A;若S1打开,S2闭合,则I C =( A )。
A. 15AB. 10AC. 17AD. 5A图34.图4示三相三线制电路两个功率表W 1 的读数为2KW,W 2的读数为5KW ,则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 D )A.2KWB.5KWC.3KWD.7KW图45.三相对称Y形负载的线电压ο30320UAB ∠=•V,线电流ο60-2I A ∠=•A ,则每相负载的阻抗为( B )A.ο6010-∠ΩB.ο6010∠ΩC.ο90310∠ΩD.ο30310-∠Ω6.图6所示,三相对称负载的有功功率为5KW ,负载的阻抗角ο60=ϕ,则两个功率表W 1 和W 2的读数分别为( B )A. 2KW ,3KWB. 5KW,0KWC. 3KW,2KWD. 0KW,5KW图67.三相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1读数为17.32A ;则开关S 打开后,电流表A2读数为( A )。
A. 17.32AB. 7.32AC. 10AD. 15AA1A2ZZZAB8.三相电路如图8所示,已知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读数为10A ;则开关S 打开后,电流表A 读数为( C )。
A. 5AB. 17.32AC. 10AD. 12A图109.图9所示,开关S 闭合时A 1=17.32A ,则开关S 打开后后A 2为( C )。
A .17.32A B .3A C .10A D .7A图9二、计算题。
第十二章 ( 三相电路)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对称三相Y联接负载,各相阻抗为Ω+j3)3(,若将其变换为等效Δ联接负载,则各相阻抗为C 。
A.Ω+j1)1(; B.3Ω45/2; C.Ω+j9)9(; D.Ω+j3)3(32.如图11—1所示电路中,S闭合时为对称三相电路,设00/UUA=&V(AU&为A相电源的电压),则S断开时,负载端C 。
A.00/UUNA='&V,0120/-='UUNB&V;B.00/UUNA='&,0180/UUNB='&V;C.030/23UUNA='&V,0150/23-='UUNB&V;D.030/23-='UUNA&V,030/23-='UUNB&V3.如图11—2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电流AI&为 D 。
A.NAZZU+&; B.NAZZU3+&; C.3NAZZU+&; D.ZUA&4.对称三相电路总有功功率为ϕ=cos3llIUP,式中的ϕ角是B 。
A.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B.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C.线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D.相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5.如图11—3所示对称星形三相电路的线电流为2A,当S闭合后A I&变为A 。
A.6A;B.4A;C.34A;D.32 A解:设0/0UUA=&,则0120/-=UUB&,0120/UUC=&,0150/3303-=-=U/UUAABA&&&,0303/UUCCA&&=,开关闭合后CBAIII&&--=Z/U /U ZU U CA CABA 003031503&&&&+-=+=0000015015033012031503//ZU Z / /U /U A AA +-=+-=&&A 6233=⨯==ZU A二、填空题1.三相三线制电路中可用 二 瓦计法测量三相负载功率。
12.1 三相电路三相电路由三相电源、三相负载和三相输电线路三部分组成。
三相电路的优点:● 发电方面:比单项电源可提高功率50%; ● 输电方面:比单项输电节省钢材25%;● 配电方面:三相变压器比单项变压器经济且便于接入负载; ● 运电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以上优点使三相电路在动力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是目前电力系统采用的主要供电方式。
三相电路的特殊性: (1)特殊的电源;(2)特殊的负载 (3)特殊的连接(4)特殊的求解方式研究三相电路要注意其特殊性。
1. 对称三相电源的产生三相电源是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相位彼此相差1200的正弦电源。
通常由三相同步发电机产生,三相绕组在空间互差120°,当转子以均匀角速度ω转动时,在三相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从而形成对称三相电源。
a. 瞬时值表达式)120cos(2)()120cos(2)(cos 2)(o C o B A +=-==t U t u t U t u t U t u ωωω A 、B 、C 三端称为始端,X 、Y 、Z 三端称为末端。
b. 波形图如右图所示。
c. 相量表示oC o B o A 1201200∠=-∠=∠=•••U U U U U Ud. 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CBACBA=++=++•••UUUuuue. 对称三相电源的相序定义:三相电源各相经过同一值(如最大值)的先后顺序。
正序(顺序):A—B—C—A负序(逆序):A—C—B—A(如三相电机给其施加正序电压时正转,反转则要施加反序电压)以后如果不加说明,一般都认为是正相序。
2. 三相电源的联接(1)星形联接(Y联接)X, Y, Z 接在一起的点称为Y联接对称三相电源的中性点,用N表示。
(2)三角形联接(∆联接)注意:三角形联接的对称三相电源没有中点。
3. 三相负载及其联接三相电路的负载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称为一相负载,三相负载也有二种联接方式。
电路习题第⼗⼆章第⼗⼆章三相电路习题⼀、选择题。
1.图1所⽰,开关S打开时,测得功率表读数P1=1000W,P2=500W;则开关S闭合时,电路的总有功功率P为( B )。
A. 1000WB. 1500WC. 500WD. 以上结果均不对图12.图2所⽰,若S1闭合,S2打开时,测得I A=10A;若S1打开,S2闭合,则I B =( A )。
A. 15AB. 10AC. 17AD. 5A图23.图3所⽰,若S1闭合,S2打开时,测得I B=10A;若S1打开,S2闭合,则I C =( A )。
A. 15AB. 10AC. 17AD. 5A图34.图4⽰三相三线制电路两个功率表W 1 的读数为2KW,W 2的读数为5KW ,则负载吸收的功率为 ( D )A.2KWB.5KWC.3KWD.7KW图45.三相对称Y形负载的线电压30320U AB ∠=?V,线电流 60-2I A ∠=?A ,则每相负载的阻抗为( B )A. 6010-∠ΩB. 6010∠ΩC. 90310∠ΩD. 30310-∠Ω6.图6所⽰,三相对称负载的有功功率为5KW ,负载的阻抗⾓ 60=?,则两个功率表W 1 和W 2的读数分别为( B )A. 2KW ,3KWB. 5KW,0KWC. 3KW,2KWD. 0KW,5KW图67.三相电路如图7所⽰,已知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1读数为17.32A ;则开关S 打开后,电流表A2读数为( A )。
A. 17.32AB. 7.32AC. 10AD. 15AAB8.三相电路如图8所⽰,已知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读数为10A ;则开关S 打开后,电流表A 读数为( C )。
A. 5AB. 17.32AC. 10AD. 12A图109.图9所⽰,开关S 闭合时A 1=17.32A ,则开关S 打开后后A 2为( C )。
A .17.32A B .3A C .10A D .7A图9⼆、计算题。
《电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本章重点1. 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 熟练掌握和应用电阻元件、独立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3. 掌握和熟练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和计算电路。
本章难点1. 正确认识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联系和差别以及根据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正确判断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
2. 正确理解独立电源与受控电源的联系和差别。
3. 掌握和熟练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和计算电路。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本章重点1. 深刻理解等效变换的概念和熟练运用等效变换的方法化简电路。
2. 熟练判别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并能运用电阻网络等效变换的方法化简电路。
3. 应用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方法来化简电路。
4. 理解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的关系,熟练掌握求解输入电阻的方法。
本章难点1. 正确认识等效变换的条件和等效变换的目的。
2. 判别电路中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是进行电阻网络等效变换的难点。
3. 受控电压源、电阻的串联组合和受控电流源、电阻(电导)的并联组合之间的等效变换是电源等效变换中的难点。
4. 求解含受控源的一端口电阻网络输入电阻。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本章重点1. 采用一般分析法求解电路,必须确定一个具有个n个结点和b条支路的电路的KVL和KCL独立方程的数目。
2. 根据网孔电流法的步骤简便正确地列写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
3. 根据结点电压法的步骤简便、正确地列写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本章难点1. .列写含无伴独立电流源和无伴受控电流源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
2. 列写含无伴独立电压源和无伴受控电压源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第四章电路定理本章重点1. 掌握叠加定理并能熟练运用叠加定理求解线性电路。
2. 掌握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并能熟练运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简化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3. 掌握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及最大功率的计算。
本章难点1. 应用叠加定理分析求解线性电路。
黑龙江工业学院《电路基础》试题答案一、填空题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电路电源负载中间环节2、传输分配转换传递变换存储处理3、单一确切多元复杂电阻电感电容4、理想电路电路模型集总5、稳恒直流交流正弦交流6、电压两点电位7、电位8、电动势电源电源正极高电源负极低电源端电压9、电功焦耳度电功率瓦特千瓦10、关联非关联11、欧姆基尔霍夫 KCL 支路电流 KVL 元件上电压12、电压电流值电流电压13、电流电源导线负载开关14、正相反15、相反16、0.0117、0.45 48418、参考点 Ua—Ub Ub— Ua。
19、0 正负20、负正21、1728 4.8×10^-422、C d c23、通路开路(断路)短路24、大 10Ω 5Ω25、 = 非线性线性26、 22027、1 428、60V29、无无30、VCVS VCCS CCVS CCCS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 32、 20 13、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强弱4、1:15、并联串联6、1。
5Ω7、-3W8.增加9.2A10.6V 2Ω11.2Ω12、-20W13.—30W14.90Ω15.断路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4 52、4 5 3 23、6A -2A 4A4、3Ω5、减少6、回路电流(或网孔电流)7、回路电流法8、结点电压法9、结点电压法10、叠加定理11、自阻互阻12、n-1 b—n+113、参考结点14、0 无限大15、n—1第四章电路定理1、线性2、短路开路保留不动3、不等于非线性4、有(完整word版)《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5、串联独立电源6、并联短路电流7、2A8.1A9.3A10.电源内阻负载电阻 U S2/4R011.无源电源控制量12.支路13.6.4Ω 28。
9W14.015、10V 0.2Ω16.-0.6A17、 5 V 1 Ω18、RL=Rs19、不一定20、无第六章储能元件1、耗电感电容2、自感3、互感4、关联非关联5、磁场电场6、开路隔直7、记忆(或无源)8、C1+C2+…+Cn9、L1+L2+…+Ln10、5A11、小于12、通阻通阻13、充电放电14、P1>P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