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颅底外科手术入路的探讨黄晓明
- 格式:pptx
- 大小:8.32 MB
- 文档页数:40
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周跃飞;冯枫;高大宽;费舟【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在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70例颅底疾病患者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行颅底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腺瘤40例,鞍结节脑膜瘤11例,嗅沟脑膜瘤、脊索瘤、脑脊液鼻漏修补及视神经管减压各3例,颅咽管瘤、齿状突畸形各2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皮样囊肿及鼻咽癌各1例.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切除肿瘤62例,完全切除54例(87.1%),次全切除8例(12.9%);其中3例脑脊液鼻漏修补完全治愈,3例视神经管减压后视力好转,2例齿状突切除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能充分暴露鞍区等颅底结构,有效避免因空间狭窄所引起的操作不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3(019)003【总页数】5页(P204-207,212)【关键词】神经内镜;颅底外科;双鼻孔;鞍区肿瘤【作者】周跃飞;冯枫;高大宽;费舟【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康复理疗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颅底外科是一门跨越神经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等学科的临床交叉学科。
由于颅底位置深在,且毗邻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传统开颅手术暴露颅底需要抬高或牵拉脑组织,颌面入路也容易造成颌面毁损。
神经内镜外科目前已经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神经内镜经鼻颅底天然腔道,在不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能够充分暴露病变,最大限度的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费用低的优势[1]。
收集我科自 2010年 1月~2012年1月应用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手术治疗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复习相关文献并报道如下。
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体会舒志强;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朱庆宝;周夏;黎明【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8例术前检查完善、手术指征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择期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评估其疗效及切除率.结果: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切除充分,垂体激素水平下降满意,内分泌系统症状以及压迫症状均明显改善,并发症较少且多为一过性,恢复满意.结论: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术式成熟,手术创伤小,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值得在具备相应显微手术条件的医院推广开展.%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microscopic surgery for pituitary adenoma by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Methods: Twenty-eight patient of pituitary adenoma with obvious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without surgical contraindications were included,and underwent microscopic removal of pituitary adenoma by single nostri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full removal of the tumor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tumor was fully removed by microscopic single nostril-transsphenoidal surgery.Pituitary hormone was decreased to satisfactory level,endocrine status was corrected and the pressure symptom was improved after plications were few and occurred temporarily.All patients were better recovered.Conclusion: Microscopic single nostril transspehnoidal surgery can be less invasive,fewer complications and better clinical efficacies for pituitary adenoma,and is worthy of wider recommenda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with corresponding microsurgery equipments.【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3页(P337-339)【关键词】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垂体瘤【作者】舒志强;任祖东;李明;戴荣权;吕文革;朱庆宝;周夏;黎明【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东南大学附属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4垂体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也有报道高达7/10万,大约占颅内肿瘤的10%,占颅内肿瘤第三位,是一种原发于垂体的良性肿瘤,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
经鼻内镜切除良性鼻-颅底肿瘤(附11例报告)于爱民;关兵;罗兰;居富年;王中亮;李吉平【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良性鼻一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11月对11例良性鼻-颅底肿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鼻窦肿瘤,逐渐接近颅底,仔细辨认颈内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然后分块切除肿瘤,最后修复颅底缺损.结果11例鼻-颅底肿瘤鼻内镜下全部切除,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175 ml;手术时间105~210 min,平均146 min.术后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细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病理类型:巨大筛额窦囊肿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3例,上颌窭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蝶窦骨化纤维瘤1例,翼腭窝神经鞘瘤1例,侧颅底炎性肌母细胞瘤1例.11例随访6~58个月,平均41个月,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复查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利于辨别颅底重要的解剖结构和肿瘤的彻底切除,是治疗鼻-颅底良性肿瘤的理想方法.%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nsnasal endoscopic resection (TER) for nasal skull-base neoplasms. Methods Totally 11 cases with benign lesions in the skull base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4 to November 2009. We first removed the nasal neoplasms with TER, approached to the skull base, carefully identified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other important anatomical structures, and then removed the block skull base neoplasms, finally repaired the skull base defects. Results The tumors focus of the 11 cases were completely resected. The averag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175 ml (100-450) , and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146 minutes (105 -210). Postoperative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leakage and acute bacterial meningitis did not occur in this series.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2 cases of huge ethmoidal-frontal sinus cyst,3 nasopharyngeal fibroangioma, 3 maxillar sinus inerted papilloma, 1 sphenoid sinus osteofibroma, 1 schwannomas in the pterygopalatina fossa, and 1 inflammatory myoblastomyoma in the lateral skull base.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a mean of 41 months (6 -58 ), during which, no one died, no recurrence was detected by CT or nasoscopy. Conclusion TER is an ideal treatment for nasal skull-based neoplasms, for it is easier to recognize important anatomical structures and completely remove the neoplasm by using nasoscopy.【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1(011)008【总页数】3页(P725-726,745)【关键词】颅底肿瘤;鼻内镜【作者】于爱民;关兵;罗兰;居富年;王中亮;李吉平【作者单位】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扬州,22500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扬州,22500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扬州,22500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扬州,22500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扬州,225001;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20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由于鼻-前中颅底和鼻-侧颅底区域位置深,有重要的神经血管穿越,毗邻重要的解剖结构如筛板、蝶鞍、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因此,原发或者外侵此处的肿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
罗斌;黄楹;李冰;孙梅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10(21)11
【摘要】目的探讨经额外侧锁孔人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7例鞍上直径在2.5-4.8 cm的颅咽管瘤患者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发迹内做6.5 cm左右皮切口,铣出面积约(3×2.5)cm2的椭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利用不同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术中15例病人肿瘤全部切除,2例次全切除.术后7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9例病人视力改善.结论与传统翼点入路及眶上锁孔入路相比,额外侧锁孔入路切口小、创伤小,能提供足够的鞍上区手术空间,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充分,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上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途径.【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罗斌;黄楹;李冰;孙梅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70;天津市环湖医院颅底外科,天津,300060;天津市环湖医院颅底外科,天津,300060;天津市环湖医院颅底外科,天津,30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探讨 [J], 徐学友
2.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临床分析 [J], 刘雨春;崔红培
3.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 [J], 罗飞
4.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 [J], 王序;卫建民
5.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 [J], 郭放;杨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鼻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垂体腺瘤(附3例报告)
白凯;周解围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028)008
【摘要】目的:报告经单侧鼻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例。
2例指(趾)端肥大症,1例垂体瘤卒中,肿瘤最大2.4cm×1.9cm×1.8cm,最小1.0cm×0.8cm×0.4cm,2例嫌色细胞性腺瘤,1例嗜酸细胞性腺瘤。
方法:均经CT或MR确诊,手术采取在一侧鼻前庭切口下方,增加鼻小柱斜切口,将鼻中隔推向一侧,保留鼻中隔四方软骨,经蝶窦打开鞍底切除肿瘤。
结果:3例术后随访6月至2年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C
【总页数】3页(P458-460)
【作者】白凯;周解围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省咸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405
【相关文献】
1.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临床疗效观察(附47例报告) [J], 程钢戈;周岩;张晖;马宏伟;董连强;黄永安;张宝国;顾建文
2.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附54例报告) [J], 束汉生;朱成;王淮;王昊;
姚运喜
3.经单鼻孔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附15例报告) [J], 张龙;汪新华;宋莲淑;罗正国;阮金成
4.单鼻孔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垂体腺瘤(附2例报告) [J], 汪永新;常建波
5.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及巨大无功能垂体腺瘤疗效分析(附66例报告) [J], 黎海滨; 张鹏; 王水娇; 岑庆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镜经鼻经翼突手术入路研究进展颜丙会;江满杰【摘要】内镜经鼻经翼突(pterygoid process,PP)入路是颅底手术入路中的基本入路,可以单独或联合其他手术入路处理蝶窦外侧隐窝(lateral recess of sphenoid sinus)、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眶尖(obital apex)、Meckel's腔(Meckel's cavity)、中颅窝(middle cranial fossa)、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ITF)、岩尖(petrous apex)以及岩斜区的病变.由于上述结构复杂,经翼突入路到达上述结构的研究成为近年来颅底外科热点.以往的研究局限于该入路与翼腭窝、颞下窝等靶区的关系.本文主要对经翼突至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海绵窦、Meckel's腔、岩尖等区域的手术入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5)003【总页数】5页(P323-326,332)【关键词】鼻内镜;翼突入路;翼腭窝;颞下窝;海绵窦;岩尖;Meckel's腔【作者】颜丙会;江满杰【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1166;南京医科大学金陵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R765.9翼突是蝶骨的一部分,内侧与蝶骨体、外上与蝶骨大翼根部、外下与颞下窝、前方与腭骨垂直部和翼腭窝、后方与岩尖关系密切。
因此翼突成为颅底手术通道的枢纽区域,对于处理翼腭窝、颞下窝、咽鼓管区域、蝶窦外侧隐窝、眶尖、海绵窦、Meckel’s 腔、中颅窝、岩尖以及岩斜区的病变有着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对内镜经鼻经翼突至各个区域的手术入路作一个综述。
1 内镜经鼻经翼突至翼腭窝、颞下窝区域手术入路内镜经鼻经翼突至翼腭窝、颞下窝区域手术入路首先被Klossek 等[1]报道,经鼻腔切除一个翼腭窝的神经鞘瘤。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双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黄亿平;何东升【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经双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优势。
方法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双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疗效。
结果肿瘤全切除38例(74.5%),近全切除11例(21.5%),部分切除2例(3.9%)。
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5.8%),暂时性尿崩症17例,经积极处理后均治愈。
术后3个月随访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后遗症,手术时间为30 min~180 min,平均约81.4 min。
随访3个月~12个月,平均6个月,原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神经内镜经双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术者手术技巧的熟练和经验的提高、内镜配套器械的完善,以及Surgical止血纱布等新型材料的应用,其临床应用必定会越来越广泛。
【总页数】3页(P446-448)【作者】黄亿平;何东升【作者单位】揭阳市人民医院,广东揭阳 522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08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直视下切除垂体瘤 [J], 刘希光;李爱民;李宁;夏咏本;王富元;孙维晔;马逵2.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双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分析 [J], 钱晓波;刘惠祥;蒋锋3.神经导航下内镜辅助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J], 荆俊杰;王守森;王如密;郑兆聪;陈宏颉;赵琳4.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体会 [J], 黄进能;黄勤;黄新;张鉴文;刘秋华;胡栓贵;李亚平;洪翰明5.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体会 [J], 黄进能;黄勤;黄新;张鉴文;刘秋华;胡栓贵;李亚平;洪翰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应用解剖黄晓明;刘翔;蔡翔;曾亮;孙伟;郑亿庆【期刊名称】《解剖学研究》【年(卷),期】2007(29)6【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甲状腺的应用解剖。
方法对6例新鲜成人男性尸体标本,按照胸骨切迹小切口入路和胸前入路的手术步骤进行内镜下观察和记录。
结果经颈部的自然间隙进行内镜下手术解剖,能清楚的显露与手术程序相关的结构和毗邻关系;更容易识别血管、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提供了内镜下各部位的解剖和毗邻的图解;进行侧后面的解离及显露或侧缘与颈动脉鞘之间解离时,应用30°或70°镜更利于视野,采用经典的解剖标志来识别辨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内镜的放大作用给颈部的解剖结构提供了出色的可视性,更容易鉴别喉返神经和血管及甲状旁腺,利于防止喉返神经的损伤和保存甲状旁腺的血供;肩胛舌骨肌上腹是腋前入路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
结论利用颈部的自然间隙进行内镜下手术解剖,能清楚的显露与手术程序相关的结构和毗邻关系。
【总页数】4页(P445-448)【关键词】甲状腺;内镜;手术;应用解剖【作者】黄晓明;刘翔;蔡翔;曾亮;孙伟;郑亿庆【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相关文献】1.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的应用解剖研究 [J], 朱江;钟惟德;张阳德2.乙状窦后径路耳内镜下内淋巴囊手术的应用解剖 [J], 朱杭军;王光辉;王秋萍;杜云翔;陈丽3.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平面的解剖学 [J], 朱江;钟惟德;毕学成4.甲状腺手术内镜新入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J], 刘鸿;谢拥军;徐义全;李超;刘兴国5.胸骨前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解剖及手术技巧 [J], 陆涛;卢榜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镜下小切口下颌下腺切除术和传统手术的对照
黄晓明;罗小宁;卢星;郑亿庆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年(卷),期】2009()5
【摘要】我们从2004年3月~2007年12月开展了内镜下小切口下颌下腺切除术,并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评估这一技术是否有效、可行并安全的。
【总页数】2页(P246-246)
【关键词】外科手术(Surgical;Procedure,Operative);内窥镜(Endoscope);颌下腺(Submandibular;Gland)
【作者】黄晓明;罗小宁;卢星;郑亿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7;R657.4
【相关文献】
1.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J], 邱新文
2.内镜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的对照研究 [J], 黄晓明;许庚;郑亿庆;曾亮;孙伟;彭解人;刘伟;许耀东;张志钢
3.内镜下经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对比研究 [J], 王军
4.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对比研究 [J], 陈建发;陈
壮;杨巧智;肖龙明;陈威
5.传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水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病变的疗效对比分析: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J], 黄任翔;李风;季大年;肖子理;周鋆;孙涛;项平;保志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探讨卞爱苗;金孝东;卜向飞;李正明;孙晓阳【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06(8)10【摘要】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0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中经过对蝶窦前壁、鞍底的打开,进行腺瘤的切除.结果 30例中尿崩症8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2例视力改善不明显,术后3~7天复查垂体激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所有病例术中定位准确,术后神经、血管功能保留良好.结论单鼻腔经蝶显微镜手术深部照明清楚,无盲区,肿瘤切除彻底;具有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总页数】2页(P27-28)【作者】卞爱苗;金孝东;卜向飞;李正明;孙晓阳【作者单位】223300,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23300,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23300,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23300,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23300,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功能性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J], 崔汉江;张爱明;王洪流;邢细江2.神经内镜及显微镜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J], HUANG Jin-xing;GUO Wen-long;HU Wei;DAI Li-qiang;GU Jin-liang3.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效果探讨 [J], 张俊虎4.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观察 [J], 赵方锐5.电磁导航引导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J], 兰杰;魏风;杨松;刘海峰;钟仕茂;樊华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