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道路选线
- 格式:ppt
- 大小:6.99 MB
- 文档页数:54
第1章绪论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我国将用30年时间,形成8.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
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将把我国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全部用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覆盖10亿人口。
3.公路按功能划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全部控制出入的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禁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
7.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8.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划分为Ⅰ、Ⅱ、Ⅲ级。
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9.城市道路设计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根据规定:快速路、主干路为20年:次干路为15年;支干路为10~15年。
9.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植被等10.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铰接车。
11.设计速度(又指计算行车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12.运行速度: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速度。
13.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14.设计小时交通量的合理取值范围应在第20~40位以内,宜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的依据。
15.各级公路车辆折算系数:小客车 1.0 中型车 1.5 大型车2.0 拖挂车3.016.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分界控制线。
17.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由净高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2009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实施手册作者:编委会出版社:中国交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8月开本:16开册数:四册光盘数:1张CD-ROM定价:998元优惠价:468元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交通标志的由来、作用和特征第二章交通标志的分类第三章交通标志的形状第四章交通标志的颜色第五章交通标志的尺寸第六章图形、符号和文字第七章交通标志的位置第二篇交通标志的分类第一章警告标志第二章禁令标志第三章指示标志第四章一般公路指路标志第五章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第六章施工标志第七章旅游标志第八章辅助标志第三篇交通标志的设计与制作规范第一章交通标志设计第二章交通标志制作第四篇道路工程与交通标志规范第一章概论第二章道路平面第三章道路纵断面第四章道路横断面第五章道路交叉设计第六章道路选线与定线第七章道路路基设计与施工第八章道路路面设计与施工第九章道路排水第十章桥涵与隧道第十一章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第十二章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第十三章道路建筑材料第十四章现代道路新科技简介第五篇交通标志的安装、施工及验收标准第一章施工前工作第二章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第三章施工的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第六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标志第一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第四章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第五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第六章道路线形综合设计第七章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第八章城市道路路面基本知识第九章城市桥梁第十章隧道第七篇交通标志的维护第一章基本知识第二章公路养护管理及技术第三章养护质量评定第四章检测技术的应用第五章养护的发展方向第六章交通标志刻绘软件第七章标志养护管理软件第八篇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维护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第三章车辆与交通安全第四章交通安全心理第五章安全系统分析第六章交通安全评价第七章道路交通事故机理第八章事故鉴定分析技术第九章 GIS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第十章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第十一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第九篇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释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业管理办法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定汽车旅客运输规则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汽车货物运输规则2009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实施手册2009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实施手册2009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实施手册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交通标志的由来、作用和特征第二章交通标志的分类第三章交通标志的形状第四章交通标志的颜色第五章交通标志的尺寸第六章图形、符号和文字第七章交通标志的位置第二篇交通标志的分类第一章警告标志第二章禁令标志第三章指示标志第四章一般公路指路标志第五章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第六章施工标志第七章旅游标志第八章辅助标志第三篇交通标志的设计与制作规范第一章交通标志设计第二章交通标志制作第四篇道路工程与交通标志规范第一章概论第二章道路平面第三章道路纵断面第四章道路横断面第五章道路交叉设计第六章道路选线与定线第七章道路路基设计与施工第八章道路路面设计与施工第九章道路排水第十章桥涵与隧道第十一章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第十二章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第十三章道路建筑材料第十四章现代道路新科技简介第五篇交通标志的安装、施工及验收标准第一章施工前工作第二章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第三章施工的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第六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交通标志第一章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第三章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第四章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第五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第六章道路线形综合设计第七章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第八章城市道路路面基本知识第九章城市桥梁第十章隧道第七篇交通标志的维护第一章基本知识第二章公路养护管理及技术第三章养护质量评定第四章检测技术的应用第五章养护的发展方向第六章交通标志刻绘软件第七章标志养护管理软件第八篇道路交通安全工程的维护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第三章车辆与交通安全第四章交通安全心理第五章安全系统分析第六章交通安全评价第七章道路交通事故机理第八章事故鉴定分析技术第九章 GIS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第十章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第十一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第九篇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释义(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管理办法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业管理办法省际道路旅客运输管理办法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定汽车旅客运输规则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汽车货物运输规则作者:编委会出版社:中国交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8月开本:16开册数:四册光盘数:1张CD-ROM定价:998元优惠价:468元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的方式。
道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2、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道路的种类。
4、我国公路发展目标及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内容。
5、公路按功能和行政管理属性的分类6、公路和城市道路等级划分的依据,分级情况。
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选用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7、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何影响。
8、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作用及区别。
9、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关系。
10、公路网系统的特性。
11、城市道路路网结构的基本类型。
各类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城市道路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最能综合反映城市交通拥挤的技术指标。
12、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的内容。
13、划分公路用地和城市道路红线的意义。
怎样划定公路的用地范围。
14、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5、公路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16、本章主要名词术语:道路、道路功能、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辆、设计速度、运行速度、设计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基本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公路网、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道路红线、道路建筑限界、道路用地、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公路安全性评价第二章平面设计1、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
道路平面线形组成要素2、平面的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
3、平面直线的技术标准及直线的适用情况。
为什么过长的直线不是好的线形?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4、影响平面圆曲线半径取值的因素。
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原理、种类。
圆曲线半径值的选取。
5、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稳定性及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横向力对汽车行驶的影响。
横向力系数µ取值的影响因素。
6、缓和曲线的作用。
汽车由直线驶入圆曲线的轨迹方程。
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线形的理论依据。
7、省略缓和曲线的条件。
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应考虑的因素。
设计缓和曲线长度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8、本章注要名词术语:路线、路线的平面、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汽车行驶稳定性、横向力系数、横向超高、横向滑移、横向倾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缓和曲线、回旋线、回旋线参数A、桩号(里程)、交点、交点里程(桩号)、曲线主点、曲线主点桩号。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二级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道路选线、纵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关键技术。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勘测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道路勘测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测量仪器、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培养其专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 引导学生关注道路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本课程针对二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道路勘测设计基本理论: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框架。
2. 道路选线设计:讲解道路选线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包括线性设计、地形地貌分析、环保要求等。
3. 纵横断面设计:阐述纵横断面设计的基本原理,教授如何根据地形、地质和交通需求进行合理的断面设计。
4. 交叉口设计:介绍交叉口设计的原则、类型和设计方法,包括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等。
5.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讲解道路排水、照明、交通标志等附属设施的设计要求和标准。
6. 道路勘测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道路勘测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如下:1. 第一章:道路勘测设计概述2. 第二章:道路选线设计3. 第三章:纵横断面设计4. 第四章:交叉口设计5. 第五章:道路附属设施设计6. 第六章:道路勘测设计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逐步推进,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