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选线
- 格式:pdf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96
道路勘测设计教案与发展规划,会计算远景设计交通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道路远景设计交通量的计算难点:道路勘测设计依据的在设计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法、手段、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及教学程序等)1.5道路勘测设计依据1.5.1设计车辆1.5.2设计车速1.5.3交通量1.5.4通行能力。
1.6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方法和内容课外作业3题(设计交通量计算)参考书目孙家驷·公路勘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张廷楷,张金水·公路勘测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第 2 周星期 2 3-4 节教材章节及名称第二章汽车行驶性能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汽车行驶特性的意义、目的、道路线性设计的保证措施,掌握汽车行驶稳定性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研究--横向和纵向稳定性研究难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研究--横向和纵向稳定性如何保证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法、手段、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及教学程序等)2.1 研究汽车行驶特性的意义2.2 汽车的驱动力及其行驶阻力2.3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2.3.1 汽车横向行驶的稳定性一、汽车横向不产生滑移的条件课外作业参考书目孙家驷·公路勘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张廷楷,张金水·公路勘测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第 2 周星期 5 3-4 节教材章节及名称第二章汽车行驶性能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汽车行驶特性的意义、目的、道路线性设计的保证措施,掌握汽车行驶稳定性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研究--横向和纵向稳定性研究难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研究--横向和纵向稳定性如何保证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法、手段、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及教学程序等)2.3汽车行驶的稳定性2.3.1 汽车横向行驶的稳定性二、汽车横向不产生倾覆的条件2.3.2 汽车纵向行驶的稳定性一、汽车纵向不产生滑移的条件二、汽车纵向不产生倾覆的条件课外作业1题P44 2-3参考书目孙家驷·公路勘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张廷楷,张金水·公路勘测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第 3 周星期 2 3-4 节教材章节及名称第三章平面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小节学习,掌握平面设计的最小直线长度,圆曲线的最小半径及最大半径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的方式。
道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2、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道路的种类。
4、我国公路发展目标及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内容。
5、公路按功能和行政管理属性的分类6、公路和城市道路等级划分的依据,分级情况。
各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选用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7、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
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何影响。
8、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作用及区别。
9、交通量、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关系。
10、公路网系统的特性。
11、城市道路路网结构的基本类型。
各类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城市道路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最能综合反映城市交通拥挤的技术指标。
12、城市道路红线规划的内容。
13、划分公路用地和城市道路红线的意义。
怎样划定公路的用地范围。
14、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5、公路勘测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16、本章主要名词术语:道路、道路功能、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辆、设计速度、运行速度、设计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基本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公路网、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道路红线、道路建筑限界、道路用地、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公路安全性评价第二章平面设计1、汽车行驶轨迹的几何特征。
道路平面线形组成要素2、平面的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线性特征。
3、平面直线的技术标准及直线的适用情况。
为什么过长的直线不是好的线形?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4、影响平面圆曲线半径取值的因素。
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原理、种类。
圆曲线半径值的选取。
5、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的稳定性及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横向力对汽车行驶的影响。
横向力系数µ取值的影响因素。
6、缓和曲线的作用。
汽车由直线驶入圆曲线的轨迹方程。
采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线形的理论依据。
7、省略缓和曲线的条件。
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应考虑的因素。
设计缓和曲线长度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8、本章注要名词术语:路线、路线的平面、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汽车行驶稳定性、横向力系数、横向超高、横向滑移、横向倾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缓和曲线、回旋线、回旋线参数A、桩号(里程)、交点、交点里程(桩号)、曲线主点、曲线主点桩号。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
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6.缓和曲线的作用,确定其长度因素。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前言为贯彻落实《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XXX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为XXX、XXX、XXX、XXX、XXX。
本导则由XXX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XXX 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第三章绿道功能与组成第四章绿道分级与分类第五章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第六章绿道选线第七章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本导则旨在指导各地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
同时,本导则总结了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为绿道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第二章术语本章对绿道规划设计中常用的术语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以便各地在规划和设计绿道时使用统一的术语。
第三章绿道功能与组成本章介绍了绿道的功能和组成,包括绿道的生态、文化、社交、交通等多种功能,以及绿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绿道分级与分类本章对绿道进行了分级和分类,以便各地在规划和设计绿道时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进行分类和分级。
第五章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本章对绿道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进行了说明,包括绿道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内容、程序等方面。
第六章绿道选线本章对绿道选线进行了说明,包括选线原则、选线方法、选线评价等方面。
第七章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本章对绿道要素进行了规划设计要求的说明,包括绿道路线、景观、设施、管理等方面。
同时,本章还对绿道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1.总则绿道是指一种以绿化景观为主要特色,沿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城市景观带、河道、湖泊、海岸线等城市公共空间和自然景观廊道为基础,构建城市和自然景观空间的线性公共空间系统。
第六章 电力线路6-1 高压和低压的放射式接线和树干式接线有哪些优缺点分别说明高低压配电系统各宜首先考虑哪种接线方式答:(1)① 高压放射式接线的优点有:界限清晰,操作维护方便,保护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由于放射式线路之间互不影响,故供电可靠性较高。
缺点是:这种放射式线路发生故障时,该线路所供电的负荷都要停电。
② 高压树干式接线的优点有:使变配电所的出线减少。
高压开关柜相应也减少,可节约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缺点有:供电可靠性差,干线故障或检修将引起干线上的全部用户停电。
配电系统的高压接线往往是几种接线方式的组合,究竟采用什么接线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才能确定/一般来说,高压配电系统宜优先考虑采用放射式,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辅助生产区和生活住宅区,可考虑采用树干式。
③ 低压放射式接线的优点有:供电可靠性高。
缺点是:所用开关设备及配电线路也较多。
④ 低压树干式接线的优点有:接线引出的配电干线较少,采用的开关设备自然较少。
缺点是:干线故障使所连接的用电设备均受到影响,供电可靠性差。
(2)实际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也往往是上述几种接线的在综合。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在正常环境的车间或建筑内,当大部分用电设备容量不大而且无特殊要求是,宜采用树干式。
6-2 试比较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优缺点。
答:电力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其结构和敷设各不相同。
架空线路具有投资少,施工维护方便,易于发现和排除故障,受地形影响小等优点;电缆线路具有运行可靠,不易受外界影响,美观等优点。
6-3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原则是什么一般动力线路宜先按什么条件选择照明线路宜先按什么条件选择为什么答:(1)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必须满足安全,可靠和经济的条件。
①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②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④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⑤满足短路稳定的条件.(2)一般动力线路宜先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再校验电压损失和机械强度。
第六章主要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6.1主要设计原则1)工程选线应确保轨道交通基本功能,轨道交通实施尽量与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结合;尽量与区域开发结合;尽量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尽量减少前期动拆迁、管线搬迁;尽量避免线路穿越有桩建(构)筑物,减小施工风险及运营风险。
2)线、站位设计应充分考虑对历史文物、优秀建筑的保护,线路布设与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
3) 4号线与城建、公交衔接的原则应体现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便捷性、合理性和政策性,使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能有机的形成一体,发挥网络的运输能力。
4)车辆必须符合本线的运营条件,运输能力满足远期高峰小时的运量要求。
并综合考虑整个城市线网车辆选型的规划和统一协调,实现线网资源的最大共享和利用。
5)车辆及机电设备:应按满足功能要求、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约能源、便于维修的原则配置系统方案和选择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70%。
6)宵岛市地铁4号线工程分两期实施,近期建设范围为人民会堂站〜沙子口站,计划于2018年建成,远期由沙子口站向东延伸至大河东站。
设计年限初期2021年,近期2028年,远期2043年。
7)车站规模应按预测的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车站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及该地区远期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8)土建规模按远期一次建成,车辆配置按初期设计年限的运用车辆配置,车辆段用地按远期规模控制,各系统运营设备按远期运营控制规模,按近期实际需要配置。
9)结构设计(1)结构工程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设计应按要求进行抗震验算,并采取相应的结构处理措施°<2)地铁结构应根据地下水位的高度进行结构抗浮检算,不满足抗浮要求时须采取抗浮措施。
(3)鉴于青岛岩石刚度较大,对振动的响应较低,振动的衰减较慢,在轨道设计及结构设计,以及结构施工过程要充分考虑有效的减振降噪措施。
(4)青岛地层多数以花岗岩、变质岩结构为主,具有基岩埋深浅、强度较高、完整性好等特点,土建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应针对青岛地质特点对各种可能工法,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工期、施工管理、风险控制、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后确定。
第六章一、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7.正确应用整体式断面和分离式断面。
(1)整体式断面在自然条件较为良好的地区,整体式路基是路幅设计的首选方案。
优势:在于工程集中,有利于施工组织管理,节省占地,便于沿线设施布置和高速公路的运营养护。
缺点:在山区地形困难的路段,整体式路基路幅较宽,平、纵面设计灵活性差,在路线布置的空间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会使得路线总体设计单调、呆板,出现高填深挖、挤占河道、增加占地、拆迁等现象,工程量大幅增大,工程造价上升,不利于环境保护。
(2)分离式断面(1)同一平面布线条件下的分离式路基同一平面条件下的分离式路基是指左右路幅采用同一条中线,分离式路基的设计仅仅体现在纵断面设计方面。
①河(沟)地段布线②斜坡地段布线③地形起伏较大地段布线(2)分离式断面(2)不同平面布线条件下的分离式路基①同一走廊带布线时的分离式路基②同走廊带布线时的分离式路基确定指定坡度的路线图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为2m,要求从A地到B地选择坡度不超过5%的路线。
为此,先根据5%坡度求出相邻两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2/0.05=40m,即1:2000地形图上4.0cm,将两脚规张成4.0cm,以A为圆心,以4.0cm为半径作弧与相邻等高线各交于一点,再以其中一点为圆心作弧与相邻等高线各交于一点,依次定出各点,直到B地附近,即得坡度等于5%的路线。
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的作业过程。
一、方法1.穿线交点法:是根据纸上定好的路线与控制导线的关系,把纸上路线的每条边独立放到地面上,相邻直线延伸交出交点,然后按传统方法放出曲线桩。
2.拨角法:根据纸上路线与控制导线的关系,用坐标计算拟放点线的距离和方向,计算每条变的转向角和控制桩里程,然后直接拨角、量距放线。
3.直接定交点法: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十分严(即可有变化),路线位置能根据地面目标明显决定的地区,可依纸上路线和地貌地物的关系,现场直接将交点定出。
第六章选择题1、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原因是()A.假定名义价格是不变的B.假定名义工资是不变的C.假定收入是不变的D.假定实际工资是不变的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和投资都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3、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C.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左移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右移4、其他条件不变时,()因素引起AD曲线左移。
A.价格水平下降 B.政府支出减少C.税收减少 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5、在()的情况下,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
A.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做出反应B.劳动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做出反应,而劳动需求不作反应C.劳动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做出反应,而劳动供给不作反应D.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作反应6、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则税收减少会导致()A.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上升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7、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A 右移B 左移C 不变D 不确定8、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税收降低会增加()。
A.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 B.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C.实际产出,但对价格水平无影响D.价格水平,但对实际产出无影响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总需求(A)政府支出(B)净出口(C)税收(D)投资10、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11、总需求曲线()(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12、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货币量()(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13、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直的条件是()(A)每个企业都生产其能力产量(B)每个企业的产量都达到其物质限制(C)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D)与总需求曲线相交14、AD-AS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他改变的一个基本假设是()(A)投资由利率决定(B)货币需求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C)价格不变(D)充分就业15、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是()(A)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均无影响16、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A、水平线B、铅垂线C、斜率为正的曲线D、以上都有可能17、假定已经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政府支出减少会降低()A、均衡的产出和价格水平B、均衡的产出和实际工资水平C、均衡的产出和实际利率水平D、以上均有可能18、下面有关总需求曲线说法正确的是()A、在充分就业时为垂直的直线B、如果经济中存在较高的失业,则为水平的直线C、由于利率效应、财富效应和进出口效应的作用而具有负斜率D、由于生产成本随着实际总产出的增加而递减,所以具有负斜率19、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肯定会发生通货膨胀?()A、总供给和总需求都增加B、总供给和总需求都减少C、总供给减少,而总需求增加D、总供给增加,而总需求减少20、利率效应表明()A、货币供给减少会使利率上升并使得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B、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提高利率,使得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C、价格水平上升将增加货币需求,从而降低利率,使得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D、价格水平上升将减少货币需求,从而降低利率,使得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21、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22、技术进步会引起()A、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B、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C、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都向左移动D、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都向右移动23、假定某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5,存在200亿元的衰退缺口,并从处于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如果要使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必须()A、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200亿元B、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200亿元C、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200亿元D、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800亿元24、下面哪一项不会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A、劳动生产率提高B、进口原油价格下降C、降低企业税D、价格水平上升25、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的国民收入增加了,会使我国的()A、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6、假定某经济的MPS为0.2,存在5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并处于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如果要使得该经济内价格降低到原来的水平,必须()A、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500亿元B、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500亿元C、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500亿元D、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100亿元27、如果个人所得税降低,同时投入品的生产效率提高,则()A、均衡产出会增加B、均衡价格必然下降C、均衡产出会减少D、均衡价格必然上升28、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部分表示()A、假定经济资源价格不变B、表明技术不提高价格水平仍可以增加产出C、假定经济中存在闲置的经济资源D、包含以上全部因素29、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最可能是由什么情况引起的?()A、企业税增加B、生产力降低C、名义工资率提高D、进口的经济资源价格下降30、其他条件不变,生产可能性线向外移动将会使()A、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价格水平提高31、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