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肺癌20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6.04 KB
- 文档页数:2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临床中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与重视,回顾性分析我院29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4例,胸水脱落细胞检查8例,痰脱落细胞检查4例,淋巴结结核3例,中心型16例,周围型13例。
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临床上并不少见,以老年男性居多,要警惕合并肺癌,仔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结合全面的检查,力争对肺癌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诊断由于肺癌的增多,同时又因随着肺结核化疗的进展,一些治愈或非治愈的结核患者向高龄累积,使得肺结核、肺癌两者并存的发病率增高。
肺结核合并肺癌这些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丰富,诊断率不断提高,我院2006-2012年共诊断29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岁。
其中65岁以上18例,有吸烟史17例,吸烟300支/年,有癌症家族史者7例。
1.2 诊断情况肺结核的诊断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六版的诊断标准,根据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伴低热,盗汗,纳差,乏力,消瘦病史,肺上叶罗音或局限性哮鸣音体征及胸部x线,结核菌素(ppd)试验,痰找抗酸杆菌可以明确诊断。
肺癌的诊断均有肺ct,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检查和痰、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等确诊。
共同x线表现为:肺纹理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结核浸润灶或陈旧性结核灶。
出现或伴有块影、团块影或伴局部区域浓密浸润影,肺段或肺叶不张影,在强化抗结核治疗下,局部病灶较前浓密、增长、边界较前清晰,甚至呈团片影或出现肺不张,空洞扩大而内壁不光滑。
1.3 临床表现及体征咳嗽咳痰29例,胸痛16例,消瘦,黄疸13例,咯血或痰中带血10例,发烧8例,合并胸水7例,声音嘶哑4例,肺部罗音22例。
2 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4例,胸水脱落细胞检查8例,痰脱落细胞检查4例,淋巴结核3例,中心型16例,周围型13例,鳞癌15例,腺癌1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
20例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周围性肺癌的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周围性肺癌的ct诊断。
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2005.5——2012.5期间20例肺结核合并周围性肺癌患者的病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患者中,12例患者具有典型的周围性肺癌的影响特征,如分叶征、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恶性征象,较易诊断。
8例不具有典型的影像特征而被延误诊断。
结论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典型的周围性肺癌比较容易诊断,但是陈旧性肺结核合并不典型的周围性肺癌易被漏诊、误诊,故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资料,尽量减少漏诊及误诊。
【关键词】陈旧性肺结核;周围性肺癌;不典型征象在临床工作中,普通的x线胸片对陈旧性肺结核的判断、临床的疗效以及愈后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周围性肺癌时,虽然较为常见,但是x线胸片的影像重叠性,给准确的诊断带来弊端。
所以,ct的广泛应用,尤其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对单纯的陈旧性肺结核与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周围性肺癌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x线胸片与ct有时任然很难诊断是单纯的陈旧性肺结核病变、结核球,还是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周围性肺癌,故易被漏诊、误诊[1]。
所以,本文回顾分析确诊的陈旧性肺结核合并不典型周围性肺癌的病例,总结其影像表现特征,并总结、报告如下,以提高我们对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周围性肺癌病变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我院2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典型的12例,不典型的8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
20例患者均有结核病史,其中因胸憋、气短、咳嗽前来就诊的有16例,4例在职工体检时发现。
20例患者体温均在36.5-37℃之间,有17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剩余3例经两年的动态观察,发现病灶有所增大,边缘出现分叶、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恶性征象,此时已经发生胸膜等处转移而确诊。
1.2 方法 20例患者均有原始的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