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复律 (1)
- 格式:ppt
- 大小:208.50 KB
- 文档页数:32
青田县人民医院
心脏电除颤、电复律术前谈话
患者因需行□电击除颤□电击复律,现将操作过程中及之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及有关事项与病人及家属说明:
1.心脏停搏、不能恢复心跳等导致患者死亡;
2.呼吸停止、甚至不能恢复,可出现脑死亡;
3.呼吸停止需行气管插管;
4.心脏损伤、皮肤灼伤;
5.可出现误吸,严重者窒息危及生命;
6.其他不可预测事件。
我院医师保证以良好的医德、医术为患者行□电击除颤□电击复律术,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力争降低风险。
因患病经贵院医师详细讨论后,为抢救生命,认为需行□电击除颤□电击复律,有关术中、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和可能出现的意外,经治医生已详尽作了说明,我们已充分理解,经慎重考虑,愿意承担由于疾病本身或现有医疗技术所限而致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并全权负责签字,同意医师施行该项操作手术。
患方签字:与患者关系:
经治医师签字:年月日时分。
心脏电复律的注意事项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它通过电流刺激来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然而,心脏电复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心律失常患者,且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执行心脏电复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包括了对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心脏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其他相关信息的了解。
必要时,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心电图(ECG)、血液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心脏电复律是安全的。
其次,心脏电复律通常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因此,在执行电复律前,患者需要了解麻醉的全过程。
麻醉前必须空腹,以避免可能的窒息风险。
一般情况下,全身麻醉会较长时间,所以家属或陪护人员最好在手术室外等候,并注意医生和护士的交流,了解手术进展和家属需要做的事项。
在执行心脏电复律时,应该确保患者的身体稳定和安全。
患者应该平卧在手术台上,周围应该有一名专业的护士或医生进行监控。
电复律时,患者会被运送到特定的手术室,并被连接到心电监护设备,以实时监测心脏情况。
此外,医生需要与患者和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并确保每个人都遵守操作规程,以减少操作风险。
心脏电复律需要使用电击仪(Defibrillator)来产生电流刺激。
在使用之前,医生和护士需要检查和准备好电击仪,确保其工作正常。
电击的参数(如能量和电极位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应被正确设置,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心脏和其他器官的不良影响。
另外,心脏电复律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护士来执行。
他们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
在执行电复律之前,应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操作步骤,掌握正确的电击技术。
此外,在执行过程中,还应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最后,在心脏电复律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观察。
他们可能需要留在医院一段时间,以确保心脏恢复良好的节律。
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其他必要的干预措施。
此外,患者和家属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感觉和症状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电复律操作流程步骤
电复律是指对患者进行电击复苏的一种心脏复苏方法。
其操作流程步骤如下:
1. 确认心脏骤停:在进行电复律前,必须先确定患者是否出现了心脏骤停。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有呼吸、有血压,则不需要进行电复律。
2. 准备两个电极贴片:准备两个大小合适的电极贴片,一般分别粘贴在心脏左右两个位置。
3. 进行电极贴片处理:将电极贴片的涂层撕掉,贴片中间的凸起部分与电极相连。
4. 给患者口服药物:在正常情况下,患者给予药物后机会较大。
电复律前需给患者口服药物,以减轻他们的疼痛感。
5. 配对电击器:在电极贴片上将电击器中的线连接到相应位置。
6. 调节电击器:根据患者情况确定电击器的电流强度,如240 焦耳或更高,或根据其他推荐指南进行调整。
7. 发送电流:按下电击器上的发送按钮,向患者发送电流。
持续10-15分钟或直到患者心跳骤停恢复。
8. 监控患者反应: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检查,观察反应情况,如有需要可以再次进行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治疗哪种病症的医疗程序?A. 心律失常B. 心绞痛C. 心肌梗死D. 心力衰竭答案:A2. 在进行心脏电复律之前,需要首先进行哪项操作?A. 心电图检查B. 血压测量C. 心脏听诊D. 静脉注射镇静剂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心脏电复律的适应症?A. 心房颤动B. 心室颤动C. 窦性心动过速D. 心室颤动答案:C4. 心脏电复律的能量设置通常是多少?A. 50-100焦耳B. 100-200焦耳C. 200-300焦耳D. 300焦耳以上答案:B5. 心脏电复律后,患者需要进行哪项检查以评估复律效果?A. 胸部X光B. 心电图C. 超声心动图D. 血压监测答案:B二、判断题6.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手段。
(对/错)答案:错7. 心脏电复律可以在没有麻醉或镇静的情况下进行。
(对/错)答案:错8. 心脏电复律后,患者不需要进行任何后续监测。
(对/错)答案:错9. 心脏电复律对于终止室性心动过速非常有效。
(对/错)答案:对10. 心脏电复律只适用于紧急情况,不适用于门诊治疗。
(对/错)答案:错三、简答题11. 描述心脏电复律的一般步骤。
答案:心脏电复律的一般步骤包括:患者评估、签署同意书、麻醉或镇静、放置电极、充电设备、同步、放电、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心电图检查。
12. 心脏电复律有哪些潜在的并发症?答案:心脏电复律的潜在并发症包括:皮肤灼伤、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心肌损伤、血栓脱落导致栓塞、心理创伤等。
四、案例分析题13. 一位65岁的患者因心房颤动被推荐进行心脏电复律。
在复律前,医生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案:在复律前,医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患者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左心房的大小、是否有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是否有抗凝治疗的禁忌症、患者的偏好和同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复律成功的因素。
五、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测试,考生应该对心脏电复律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适应症、并发症以及术前评估有了全面的了解。
心脏电复律操作步骤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紧急救治方法,适用于心脏停跳或心室颤动等紧急情况。
以下是心脏电复律操作步骤:
1. 确认患者情况:在进行心脏电复律前,需要先确认患者情况,包括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是否有脉搏等。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没有呼吸、没有脉搏,那么需要立即进行心脏电复律。
2. 准备设备:进行心脏电复律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电击棒、电极贴片等。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电击棒电量充足。
3. 脱掉患者衣服:在进行心脏电复律前,需要脱掉患者上半身的衣服,以便贴上电极贴片。
4. 贴上电极贴片:将电极贴片贴在患者胸部,一般需要贴两个电极贴片,一个在右侧胸部,一个在左侧胸部。
贴上电极贴片后,将电极线连接到心电监护仪上。
5. 设置电击能量:根据患者情况,设置合适的电击能量。
一般来说,对于成人患者,电击能量为120-200焦耳;对于儿童患者,电击能量为2-4焦耳。
6. 进行电击:在确认设备和电击能量设置正确后,进行电击。
在进行电击前,需要确保患者周围没有任何金属物品,以免电流通过金
属物品对患者造成伤害。
电击时,需要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不接触患者,以免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7. 观察患者情况:在进行电击后,需要观察患者情况,包括是否有呼吸、是否有脉搏等。
如果患者恢复了呼吸和脉搏,那么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后续救治措施。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紧急救治方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在进行心脏电复律前,需要确认患者情况、准备好设备、贴上电极贴片、设置电击能量等。
在进行电击时,需要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除颤术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是用电能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
根据发放脉冲是否与心电图的R波同步,分为同步电复律和非同步电复律。
启用同步触发装置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为同步电复律。
不启用同步触发装置,可在任何时间放电,主要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为非同步电复律,亦称除颤(defibrilation)。
除颤是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抑制异位兴奋性,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发放冲动,恢复窦性心律。
根据电极板放置的位置,除颤还可分为体外和体内两种方式,后者常用于急症开胸抢救者。
本节主要阐述人工体外除颤。
由于直流电的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可控制在一定范围,比较安全,自1961年Lown报告应用直流电成功转复室性心动过速以来,一直广泛应用直流电进行电除颤。
【适应证】除颤的适应证主要是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者。
【操作方法】1.物品准备除颤仪,导电糊一支或4~6层生理盐水纱布,简易呼吸器,吸氧、急救药品等抢救物品。
2.患者准备除颤仪未到前对患者进行高质量CPR,除颤仪到后确保患者去枕平卧于坚硬平面上,检查并除去身上的金属及导电物质,松开衣扣,暴露胸部;了解患者有无安装起搏器;如果汗液多,用纱布擦净胸壁汗液。
3.操作步骤(1)评估:①确定心电情况:监测、分析患者心律,确认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需要电除颤。
②呼救,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2)开机:连接电源,开机,将旋钮调至"ON"位置,机器设置默认"非同步"状态。
(3)选择能量(select energy):根据不同除颤仪选择合适的能量,单相波除颤仪为360J,双相波除颤仪为120~200J,或根据厂家推荐;如不清楚厂家推荐,选择可调的最高功率。
儿童每公斤体重2J,第二次可增加至每公斤体重4J。
心脏电复律(详细版)心脏电复律是指在严重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时,通过外加高能量脉冲电流使心脏细胞同时除极,从而暂停心脏电活动,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这种治疗也被称为电击除颤。
电复律适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加重心绞痛,且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患者。
对于威胁生命的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应立即进行电击除颤,也称为紧急电复律。
对于慢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应在术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择期电复律,也称为选择性电复律。
心室颤动是最严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丧失了心脏有效收缩,导致心脏停搏。
此时,最关键的抢救措施之一就是除颤,首选方法是电击除颤,刻不容缓。
因此,室颤是电击除颤的绝对指征。
对于心脏停搏患者,有人提出实施“盲目电击除颤”,因为室颤的电击除颤成功率与发病时间密切相关,若在1分钟内电击,则基本上有望除颤成功。
即使非室颤的心脏停搏,电击一次也无多大不良影响,随后仍可采用药物或起搏治疗。
因此,在非心电监测条件下发现的心脏停搏可考虑先行电击除颤一次,但同时也应尽快进行心电图检查。
在心电监测条件下,能及时发现室颤,及时电击除颤,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因此,对于有可能发生室颤的某些疾病或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都必须在心电监护下治疗。
专业人员应训练有素,能熟练地操作除颤器,能对心脏停搏和室颤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
缺氧、酸中毒等因素可影响除颤效果,因此,迅速开放气道、人工加压给氧是确保除颤成功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之一。
文章已经进行了格式修正,下面进行小幅度的改写:对于室颤,纤细者的除颤效果较差,此时可以使用肾上腺素来增加室颤波的粗度并提高电击除颤的成功率。
肾上腺素的用量为每次1-5mg,可以重复使用,首选静脉注射,也可以通过气管内滴入或心内注射。
对于是否需要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尚有争议,有人认为使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或溴苄胺可以提高除颤效果,但也有人认为抗心律失常药此时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心脏电复律的分类及使用病种
一、分类
1、电复律技术
最常用的电复律技术主要有:安太森-钦森电复律、冰水电复律、高能陶瓷电复律、自体肌肉电复律和激光电复律等。
(1)安太森-钦森电复律是一种最早应用的电复律技术。
基本原理是释放一系列电复律脉冲,以超过人体正常的收缩刺激来强制重新建立心脏的正常脉搏。
安太森-钦森电复律一般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颤等症。
(2)冰水电复律是一种利用冷却的方法来抑制心脏节律的技术,它是以低温对心脏组织施加暂时的抑制作用,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的一种治疗方法。
冰水电复律最常用于室早、室性早搏和室性期外早搏的治疗。
(3)高能陶瓷电复律是在安太森-钦森电复律的基础上开发的,它是利用电能量更大的陶瓷电极,以更强的冲击来刺激心肌重新建立正常的心脏节律。
高能陶瓷电复律主要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室早等心律不齐。
(4)自体肌肉电复律是利用自身肌肉电活动的变化,通过外加电极对心脏电活动进行抑制,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的一种治疗方法。
自体肌肉电复律一般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室早等心律不齐。
(5)激光电复律是利用激光来抑制心脏末梢神经,从而抑制心跳速度。
电复律操作流程步骤电复律操作流程步骤电复律是一种心脏除颤治疗方法,适用于室颤或室速等严重的心律失常病患。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复律的操作流程步骤。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病患情况在进行电复律操作前,需要对病患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病史、测量血压、观察呼吸和意识状态等。
1.2 准备设备准备好电击器和除颤贴片,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氧气和呼吸机等辅助设备。
1.3 安全措施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如禁止吸烟和使用易燃物品等。
同时,还需要戴上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二、实施操作2.1 体位调整将病患放置在平坦的床上,并使其处于仰卧位。
同时,将头部稍微后仰以便于贴片粘贴。
2.2 贴片粘贴根据设备说明书的指引,在胸部前部和侧部贴上除颤贴片,确保贴片与皮肤紧密接触。
2.3 设备连接将电击器与除颤贴片连接,并确保设备处于待机状态。
同时,还需要将氧气和呼吸机等辅助设备连接好。
2.4 能量选择根据病患情况和设备说明书的指引,选择适当的电击能量。
通常情况下,初次电击能量为120-200焦耳。
2.5 操作步骤在进行操作前,需要向病患进行简单的解释,并取得其同意。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按下电击键或按钮,观察设备显示屏上的提示信息。
(2)如果提示需要电击,则立即按下电击键或按钮。
(3)在完成一次电击后,观察病患情况并进行心肺复苏等处理。
(4)如果需要再次电击,则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恢复正常心律或达到最大电击次数。
2.6 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操作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确保设备连接正确、能量选择合适并且贴片粘贴牢固。
(2)在操作前应向病患进行简单的解释,并取得其同意。
(3)操作时需要保持专注和冷静,注意观察病患情况。
(4)在电击前应确保病患和操作人员处于安全距离,禁止触碰病患或设备。
三、操作后处理3.1 观察病情在进行电复律后,需要继续观察病患的情况,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处理。
3.2 记录和报告在完成电复律操作后,需要记录相关信息并向医生或护士进行报告。
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是以患者自身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同步瞬间发放高能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某些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
心脏电除颤则应用瞬间高能电脉冲对心脏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消除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1961年Lown首次报道用直流电转复室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开创了用电学方法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纪元。
电复律/除颤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操作简便,具有药物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救治室颤和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或重要措施,依电极接触的部位不同,电复律可分为直接开胸电复律和间接经胸壁体外心脏电复律,前者仅于开胸心脏手术时偶然使用。
体外心脏电复律/除颤器随之成为各级医院必备的医疗设施,现已开发出自动体外除颤、经静脉或经食管电极导管直流电复律/除颤以及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ICD)技术。
此外,目前国外广泛采用的新式低能量双相脉冲电击,因其低能量、高转复率的优点,亦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多数学者认为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折返激动、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其中绝大多数是折返机制。
电复律/除颤对折返机制的心律失常疗效最佳,原则上任何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且药物疗效不佳时均应考虑电复律/除颤治疗。
同步电复律是指对于除室扑、室颤以外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自身的心电信号(R波)触发电脉冲发放,使其落在R波的下降支而非心肌易损期避免引发室颤。
而非同步电复律是指室扑、室颤时,整个心肌已无时相上的实质性区别,任何时相均能通以高能电脉冲,并且以无明确的R波可被利用来触发放电。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电复律/除颤公认的适应证共五类: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以及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室颤/室扑)。
传统观点室颤/室扑为其绝对适应证,其余为相对适应证。
指南按需复律的紧急程度对适应证进行分类,包括:①择期复律:主要是房颤,适宜于有症状且药物无效的房颤患者,而对无症状且可耐受长期服用华法林者是否获益及获益程度尚无结论;②急诊复律:室上速伴心绞痛或血流动力学异常,房颤伴预激前传、药物无效的室速;③即刻复律:任何引起意识丧失或重度低血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