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406.06 KB
- 文档页数:4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及相关课外知识,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让学生自由开展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以在课堂上发表观点,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重点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实。
2﹒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二、课时安排本课教学内容为1课时。
教具:教师制作课件。
本课容量大,制作课件可节省事件,既充实了内容,又便于有益拓展,打造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研究教材﹑查找大量与五四和党史直接相关的资料,制作课件,图片﹑视频资源丰富,力求生动﹑形象,用事实说话,同时认真研究教法与学法,预设问题,以达到预期效果;提前让学生自由分组收集资料并发给学生本课的学案,使之有的放矢,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看书﹑查资料等)做好预习。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营造问题情境:展示配乐课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南湖画舫”,提问:听过这首歌吗?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你知道这首歌、这个浮雕、我们共青团员的节日时怎样来的吗?这两个图片分别展示了什么内容?2、引入:想了解具体情况,就让我们走进那段激昂如歌的岁月——五四爱国运动〈点击ppt〉(同时板书课题)。
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学案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学案教学内容:《伟大的开端》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的第一课。
课程标准: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事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
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为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复兴勤奋学习的态度。
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
设计理念: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我的1919》,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历史线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课题__第13课伟大的开端___主备教师姚亚琼参与教师审核人课时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②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③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自由组合、选题,随即开展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以在课堂上发表观点,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②选取优秀影视片片段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②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方法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讲述法、材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准备配套练习册、填充图册、历史地图册、教材、双色笔、小黑板导学过程导学设计补充完善【预习案】一、【预习检查】(5)分钟配套练习册P26二、【预习自测】(5 )分钟1.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C)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D.北伐战争的推动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董必武3.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0年又在这里举办了世博会,成为世界各国展示科技成果和民族文化的大舞台。
“这里”是指(C)A.武汉B.南京C.上海D重庆4.中共一大的召开(A)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D.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探究案】一、【导入】(2 )分钟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广场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什么?(五四运动)“南湖画舫”南湖的这一艘普通的画舫又和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联系在一起?(中共一大)这一课我们可以了解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有什么历史意义等重要历史知识。
历史初二上北师大版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案第13课伟大的开端备课人:合肥市第39中学王继云【课标要求】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主要内容包括了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上来看,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背景及标志。
通过学习本课应帮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须先经过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八年级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前的时代背景有了相当的感性认识,并能得出中国的命运历经洋务派、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仍未彻底改变的结论,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尤其是升入八年级以后,学生比“小升初”时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并能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包括: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过程、口号、结果及意义等,掌握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及历史意义。
并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提高归纳课文和通过搜集史料中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理解课文相关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讲述与影像资料结合的方式对本课背景作简要陈述;通过设计矛盾冲突和制造困难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且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设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大胆发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不妥协的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认定目标】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实。
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
二、知识概览图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爆发:1919年,北京学生举行集会、游行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发展:6月,上海工人参加斗争,发挥巨大作用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组织和干部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党的当前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时间:1922年初到1923年2月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三、新课导引【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课本63—65页“五四风雷”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口号分别是什么?2、6月5日后,斗争的中心、形式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伟大的开端五四风雷 运动的过程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条件中共“一大”召开内容中共“一大”的意义 工人运动 的高潮 高潮表现3、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4、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历史意义?认真阅读课本65—67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主要罢工事件有:①②③④【共同探究】什么是五四精神?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归纳整理】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为本课做一个小结,写出本课的内容提纲。
‘教学设计第13课伟大的开端大岭中学孟祥珍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单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伟大的开端》一课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可见,本课在教材中有重要地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基本史实。
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等,初步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给予的相关提示信息,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并讨论,解决课程当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以加深理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穿插比较表格,通过对比明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养五四精神,明白自己作为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通过对中共成立的学习,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培养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的基本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五四精神;认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并把它融入内心世界,认识中共成立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五四运动首先由青年学生发起,学生可以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五四精神。
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过程及中共党的诞生通过影视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细节及意义等还需要通过具体图片、史料等,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才能获得结论。
五、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影音材料重现历史,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适当结合教师的讲授指导法。
主要采用阅读法、小组竞赛法、讨论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导入:在二十世纪初,中华大地上同样掀起了一场由青年发起并轰动全国的运动,体现了中国青年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这就是五四运动,从而掀开了中国历史的伟大开端。
(播放视频《五四运动》片段)。
五四运动1.通过观看视频,归纳出五四运动原因、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和结果等。
2.通过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界全体宣告》),说出“五四精神”的内容,总结五四运动的意义?3.出示对比表格:引导学生对比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4.由学生的自由表述,引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记住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知道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国际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的能力,并准确把握五四运动的性质。
通过对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特点的比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比较分析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会用动态的观点认识历史事件。
通过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培养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能动性。
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重点难点】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对五四精神和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巴黎和会和中共创始人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与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风雨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锋的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
(多媒体显示课题: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1、快速阅读一、二框题,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表:(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简表)导火线经过爆发时间地点参加者斗争口号领导者发展中心主力前期后期成果意义2、探究问题,加深理解视频播放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演说片段(教师用书所附光盘中的my1919)师:“1919年1月28日,中国代表团顾维钧关于山东问题的精彩发言,使‘全场鼎沸,掌声如雷’。
课题:第三单元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3课,主要内容包括了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整个单元的内容设置上来看,主要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背景及标志。
通过学习本课应帮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八年级学生,从知识能力水平上来,须先经过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学科的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基本技能;经过八年级前两单元的学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前的时代背景有了相当的感性认识,并能得出中国的命运历经洋务派、改良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仍未彻底改变的结论,这些都是学好本课的重要条件;从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活跃开朗热情,容易被激发出爱国的激情,尤其是升入八年级以后,学生比“小升初”时更添了一份理智,这足以使本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平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并能简述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包括: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过程、口号、结果及意义等,掌握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及历史意义。
并通过上述教学使学生提高归纳课文和通过搜集史料中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理解课文相关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讲述与影像资料结合的方式对本课背景作简要陈述;通过设计矛盾冲突和制造困难的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与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且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设计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从课本中获取知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鼓励其大胆发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不妥协的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史实,初步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中共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教学重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歌曲《光荣啊,共青团》
新授:
(一)五四风雷
欣赏《光荣啊,共青团》,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于何时,其口号是什么?
2、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该运动前后期的主力军、地点和斗争形势分别是什么?
4、该运动取得了怎样的初步胜利?它的胜利带来了什么意义?
知识拓展:结合五四运动的口号谈谈你所理解的五四精神是什么?
思维拓展:作为一名21世纪的中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将怎样去发扬“五四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结合视频《开天辟地》和课文,完成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2、中共一大: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有哪些历史意义?
知识拓展:你能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具体事件说明“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吗?
(三)工人运动的高潮
联系课文自主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主要掀起了哪些工人运动?
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五、课堂小结:知识检测
六、布置作业:《评价检测》单项选择题
七、板书设计: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五四运动
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面貌焕然一新工人运动的高潮。
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人、口号、主力军的变化、运动中心的、变化、结果、意义。
中共一大的内容、意义。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
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
3、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第一框体完成下表五四运动导火线时间口号主力军运动中心斗争形势结果影响前期后期略2.阅读第二框题,完成下表。
中国一大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影响(二)合作探究:1、我们的问题-----------------------------------2、老师的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3)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联系?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三)拓展延伸: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四)巩固训练:1、下列是五四运动的口号的是()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取消“二十一条”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1919年B.1921年C.1922年D.1927年3、阅读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2)材料反映了参加者什么精神?(3)该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东山中学历史四维学案2013版八年历史上册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课型:新授主备人:邹平审核:初一历史组时间:2013年9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掌握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基本史实2、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立的意义【学习流程】一、自学交流:1、导火线: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提案遭到拒绝,会议上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的一切权益转给。
2、爆发: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集会,高呼“外争内惩”遭军警镇压。
3、发展:①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②6月5日,工人举行罢工。
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工人相继罢工,商人罢市。
反帝爱国运运重心由转移到斗争的主力逐渐由转向。
4、初步胜利:①北洋政府被迫罢免的职务。
②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
5、意义: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他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始。
6、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7、中共“一大”时间和地点:年7月23日召开于上海。
主要代表:、、、、、、等13人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 为书记8、意义: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二、展示探究你所理解的“五四精神”是什么?三、点拨归纳教学反思:四、巩固训练1、1919年的巴黎和会规定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转给()A、日本B、英国C、法国D、美国2、最能体现下列五四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C、取消“二十一条”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3、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4、“五四运动”历史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袁世凯推行樽空复古的思想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5、真是幸运,浙江嘉兴南湖被永远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是在A、1915年B、1919年C、1921年D、1922年6、五四运动爆发于()A、1915年B、1919年C、1921年D、1922年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A、上海B、广州 C 、武汉D、北京8、“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
北师大版八上第13课《伟大的开端》word教案〖课程预备〗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差不多史实,明白得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差不多史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依照中共一大的要紧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显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依照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明白得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课堂学习展现活动,把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养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差不多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关心学生初步明白得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完全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期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仰慕。
〖教材分析〗1.单元概述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习板块的概述部分为我们讲述了四个问题,分别是五四运动与中共产生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兴起的标志与过程、中共产生及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景。
2.课题主旨。
本课题的主旨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板书设计〗依照学生展现进程,由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写出或当堂打到投影上。
一、五四风雷1.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法提案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转给日本2.运动爆发前期:主力(学生),要紧形式(罢课、游行)后期:主力(工人),要紧形式(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3.结果: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1.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时机成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宣传――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2.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3.历史意义:开天辟地的大事;给中国带来了光明的前途;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三、工人运动的高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显现新面貌的重要表现之一。
第13课伟大的开端---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能够简述出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2、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会召开、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导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难点: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讨论交流、展示提升。
学习导航导入:青年节与建党节的来历自学学习,讨论记忆:(每一环节各5分钟,在讨论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及时问老师)一、五四运动(认真阅读课本63—65页“五四风雷”一目,回答下列问题。
)1.导火索:___________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认真阅读课本65—67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目,回答下列问题:)1.时间:地点:标志:2.内容:________3.历史意义:________展示:每小组教师任叫一名学生分别展示一个问题。
在展示中教师及时点播内容:五四运动的背景,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概念纠正,斗争主力是学生,后期是工人,但并不是只有学生和工人;斗争中心是背景和上海,并不是只有这两个地方有学生和工人运动。
问题探究(小组内合作,全体同学集中汇总结果,老师加以点评)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教师点拨:学生可以结合本课后的内容去解决。
)展示提升:达标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在()A.北京B.青岛C.天津D.上海2.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是在哪次运动中提出的()A.五四爱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义和团运动D.洋务运动3.五四运动的性质是()A.反帝爱国运动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反帝反封建运动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A.民主和科学精神B.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 维新变法思想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材料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3课伟大的开端【学习目标】①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②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任务一:阅读学习P63-65页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探究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导火线):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任务二:阅读学习P66-67页内容,探究完成下列内容:1、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2、中共一大的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为“”②党的奋斗目标是③党在当前的任务是④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 ,为书记3、中共一大召开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南陈北李”(详见P68页每课一得)1、我们应该学习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什么样的精神?2、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其他政党的什么不同)当堂检测:一、选择1、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3、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五月四日”曾发生了()A北京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B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C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D上海工人发起的全国罢工运动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建党节”是每年的()A、7月23日B、8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5、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③早期党组织的成立④共产国际的援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6、五四运动的爆发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联系?()A、1840年鸦片战争B、1919年巴黎和会C、九一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7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A、五四运动B、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C、中共一大的召开D、早期党组织的成立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材料题1、右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部分浮雕:请回答:(1)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性质?(2)6月5日以后,该事件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心、主力两方面)(3)谈一谈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教学设计Lesson 13 teaching design of great beginning learning plan
第13课伟大的开端学案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学习目标:
1、记住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时间、地点、领导人、口号、主力军的变化、运动中心的、
变化、结果、意义。
中共一大的内容、意义。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
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
3、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习难点: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第一框体完成下表
五四
运动导火线时间口号主力军运动
中心斗争
形势结果影响
前期
后期略
2.阅读第二框题,完成下表。
中国一大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影响
(二)合作探究:
1、我们的问题-----------------------------------
2、老师的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3)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联系?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三)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四)巩固训练:
1、下列是五四运动的口号的是()
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1919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7年
3、阅读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参加者什么精神?
(3)该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
(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