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学习方法指导.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1
185页: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填空:
206页:第十四章: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填空题:
216页:第十五章:临终护理
填空题:
228页:第十六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填空题:
185页: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名词解释:
206页:第十四章: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名词解释:
216页:第十五章:临终护理
名词解释:
228页:第十六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名词解释:
185页: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简答题: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206页:第十四章: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简答题: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答:
216页:第十五章:临终护理
简答题:
答:
答:
答:
答:
答:
228页:第十六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简答题:
答:
答:
答:
答:
185页: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论述题:
答:
答:
206页:第十四章: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论述题:
答:
答:
216页:第十五章:临终护理
论述题:
答:
答:
228页:第十六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论述题:
答:。
基础护理学学习方法指导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必须要学习并且掌握好基础护理学知识,那么基础护理学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呢?又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基础护理学学习方法指导,一起来看看吧。
基础护理学记忆学习方法一1.护士基本姿态1)站姿头正颈直肩外展,挺胸收腹臀部提,两臂下垂双腿并,两脚前后稍偏移。
2)坐姿捋平裙摆轻落座,上身端直微前倾,手置双膝肩平正,双腿并拢小腿收。
3)走姿身体挺立两腿迈,节奏交替直线行,两侧双臂自然摆,步幅适中韵轻快。
2.铺床1)备用床备物有序移桌椅,轻稳节力要牢记,翻垫铺褥再铺单,角紧面平中线齐,套入棉胎要平整,叠放方式按规定。
两边内折与床齐,被头平床内折尾,枕角充实须平放,开口背门要统一,最后桌椅归原位,病床美观又整齐。
2)暂空床与麻醉床暂空床铺稍不同,酌情加铺橡中单,棉被三折至床尾,使用方便外观美,若是要铺麻醉床,床单铺时要留意,莫忘加铺橡中单,棉被S 型叠对侧,枕头放置有不同,开口背门须横立,对侧床尾置坐椅,方便安全又整齐。
3.六项无菌技术1)使用无菌包着装洗手取包来,核对标签解系带,左右两角朝外开内层无菌手莫挨。
2)使用无菌持物钳掌心朝下持住钳,取放必须闭合严,翻转触碰是污染,就地取物即放还。
3)铺无菌盘铺前清洁治疗盘,取巾打开找边缘,手捏外角折扇形,放入物品折三边。
4)使用无菌容器无菌容器需盖严,开盖内面要朝天,手持外面托底部,触内、横跨均污染。
5)使用无菌溶液核签检盖观溶液,开启瓶塞消毒严,手握瓶签冲瓶口,按需倒液标时间。
6)戴无菌手套核签开袋擦滑粉,慎持手套防污染,对准五指轻巧戴,腕边翻压袖口外。
7)穿、脱隔离衣穿隔离衣:手持衣领露袖窿,先穿左袖后穿右,系领扣袖对后襟,压折衣边扎腰带。
脱隔离衣:松带打结解袖扣,塞袖露臂刷双手,解开衣领再脱袖,提领对齐挂上钩。
基础护理学记忆学习方法二1、口腔护理备物解释摆体位,铺巾置盘润双唇,若有义齿需取下,洗净放入冷水杯,先观粘膜再漱口,合齿纵擦牙齿外,张口擦内和咬合,颊部弧形擦洗轻,一次仅夹一棉球,先左后右顺序明,横擦硬腭与舌面,漱口观察拭水渍,酌情涂药再护唇,清理用物作记录。
《基础护理学1》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基础护理学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其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助精神,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护理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
(三)课程教学改革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章节内容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直观化、立体化,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压疮的预防及护理,吸痰法、洗胃法、导尿术等课题,可以选用图片、模型、科技、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做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合理缩减理论课程首先,在明确大纲的基础上,将现有教材进行合理整编,突出重点难点,简单内容可以改为自学。
不同内容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讲授,例如灌肠、注射、消毒灭菌等课题采用列表比较法,有助于加强理解和记忆各自的异同点,做到举一反三。
另外,还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教师授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开展自由讨论,根据所学知识积极思考。
最后,课后作业尽量出病例等思考题,这样既能巩固基础基本知识,又能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基础护理学全册教案【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南丁格尔吗?大家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护士”,有什么理解?对护理工作的由来知道哪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一、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护理学的形成1.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2.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3.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4.护理学的诞生与南丁格尔的贡献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从护理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特点:护理学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但没有自身的理论体系,护理工作缺乏独立性,只是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只顾病,不顾人”。
2.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1937年,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理论”。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里状态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1955年,美国莉迪亚·海尔首次提出“护理程序”的概念。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
特点:强调护理是一门专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
护士不再被动的执行医嘱,而是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1978年,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特点:护理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科学。
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家庭、社区,护理任务从对患者的护理扩展到为全人类的健康提供服务。
二、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贡献(1)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伤员。
半年后,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
(2)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第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一周第节课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学习方法护理学的目标、任务2.熟悉: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我国护理学的发展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重点:1.《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2.《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难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导入:讨论选择护理行业的感受、对护理行业的了解第一章绪论一、《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一个核心;一种观念;三基能力;灵活运用;履行职责二、《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一)学习内容(二)学习目的三、《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实践学习法:重视操作(1)实验室学习:(2)临床学习:2、反思学习法:提高实践学习效果四、护理学的目标、任务、范畴及内容(一)任务:(二)护理的目标:(三)护理学的范畴:(四)护理学的内容第二节学习《基础护理学》的意义一、《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1.减轻痛苦;2.恢复健康;3.维持健康;4.促进健康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范畴及教学目的(一)教学范畴(二)教学目的三、《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讨论、思考、作业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80分钟,安排讨论5分钟,布置作业分钟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其他教学资源:多媒体音像其他填写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备课笔记简单自我介绍及课堂导入:讨论选择护理行业的感受、对护理行业的了解第一章绪论一、《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护理学科的基础、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必修课,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一个核心;一种观念;三基能力;灵活运用;履行职责护理人员职责: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二、《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一)学习内容从事护理工作所需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5分15分多媒体、结合图片讲述重点讲述患者的生活护理、患者治疗需要的满足、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以及基础的护理操作技术和健康教育等。
《基础护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金莉第一章绪论护理是关爱生命,照顾人的健康的专业,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的照护。
《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社区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基础是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病人及健康人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
学好护理学基础是对学生日后进行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本章将介绍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以及内容与范畴,还将重点介绍护理工作方式以及对于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一节护理学发展史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
护理走向独立职业。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名门富有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
她从小就立志从事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在随家人到世界各国旅游时,她专注于参观、考察各地孤儿院、医院和慈善组织等。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战地救护伤员。
半年后,使病死率由50%下降到2.2%。
被战士们称为“提灯女神”和“克里米亚天使”。
1860年,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环境一、选择题(一)A1型题1.下列属于心理环境范畴的是()A.人的循环系统功能情况B.精神紧张的程度C.大气污染的程度D.人的教育程度E.医院标识的情况2.成年人肺泡的总面积约为()A.35~50m2B.45~60m2C.55~70m2D.65~80m2E.75~70 m23.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A.0.5mB.1mC.1.5mD.2mE.3m4.病室最适宜的温度是和相对的湿度是()A.14~16℃,30%~40%B.16~18℃,40%~50%C.16~18℃,50%~60%D.18~22℃,50%~60%E.22~24S℃,60%~70%(二)A2型题5.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的范畴的是()A.人际关系B.工作态度C.病友关系D.医院规则E.病室装饰6.护士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预防疾病B.促进健康C.抢救生命D.恢复健康E.减轻痛苦7.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A.保持空气新鲜B.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C.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D.减少热量散失E.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愉快8.下列关于光线对人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红外线能被皮肤吸收,使皮肤及深部组织受到温热作用B.适量的日光照射,使人食欲增加,舒适愉快C.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D.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各种射线都有很强的生物学作用E.光线对人的心理无作用9.属于医疗服务环境是()A.医疗护理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B.医院环境是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C.医院的建筑设计、基础设施D.深层次的、抽象的、有形的E.医院的规章制度10.下列不属于医院的规章制度的是()A.耐心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B.让患者对其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自主权C.满足患者需求,患者的行为举止可以不受限制D.尊重患者的隐私权E.鼓励患者自我照顾(三)A3/A4型题(11~13题共用题干)王女士,68岁,因心肌梗死入院,护士为患者调控医院物理环境。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章节:共十八个章节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第七章休息与活动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九章冷热疗法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十一章排泄第十二章给药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十四章标本采集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第十七章临终护理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第一章绪论(回目录)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1.是护理学科的基础2.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3.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4.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课程的基本任务1.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2.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1.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2.反思学习法第二章环境(回目录)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概述1.定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护士的职责: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素。
根底护理学学习方法指导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与中学阶段有着显著的不同,同学们不可无视的问题是:转变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为职业生涯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中职护理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根本知识及护理学的根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根底、预防保健的根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根本训练,具有对效劳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安康效劳的根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根底医学、预防保健的根本理论知识;(2)掌握护理学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那么、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效劳对象实施整体护理;(4)具有社区安康效劳、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根本能力;(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6)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开展动态。
2.主要课程设置(1)主干学科:根底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根底、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精神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礼仪、护理科研。
1.转变学习观念强化应用意识转变学习观念是中职学习的关键。
中职学习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习。
中职护理专业学习的根本目标就是能通过国家护士职业证考试,走上护理工作的岗位,从事临床及社区护理效劳。
观念转变的重点是要实现从掌握根底知识到应用知识应用的转变,从知识的学习向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提高的转变。
中学阶段的学习以掌握根本概念、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为主要目的。
第三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一节中职学习特点与方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与中学阶段有着显著的不同,同学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转变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中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一)培养目标中职护理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3)掌握护理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6)了解护理学的学科发展动态。
2.主要课程设置(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2)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预防医学、精神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礼仪、护理科研。
二、中职阶段的学习特点1.转变学习观念强化应用意识转变学习观念是中职学习的关键。
中职学习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习。
中职护理专业学习的基本目标就是能通过国家护士职业证考试,走上护理工作的岗位,从事临床及社区护理服务。
观念转变的重点是要实现从掌握基础知识到应用知识应用的转变,从知识的学习向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素质提高的转变。
中学阶段的学习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
学习时注重单门课本身的体系完备,重视理论学习,轻能力的培养,重技巧,轻思维方式的培养。
中职阶段要加强系统概念和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应用,达到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把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2. 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中职的学习方式要以互动式教学为锲入点。
就是把老师的教学过程当作思维活动的过程,和老师思维互动,才能共同发现、思考、探索和创新。
在学习活动中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换和传递,使思维活动具有主动性与参与性,在老师的教导下积极主动的将“学知识”和“用知识”融合在学习过程之中。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只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
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会产生思维的动力和参与意识,克服课堂学习的盲目性。
中职的专业知识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基本技能为核心,只要紧密结合实际,就能对概念进行灵活的运用和实践。
对新知识应产生好奇与疑问,对他们有求知与探讨的欲望,在教师的启发,一环扣一环的探索,并形成学习知识的一个个兴奋点,使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处于一个热烈丰富的思维活动之中。
在这些思维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潜能得到开发,促使思维活动向广度、深度发展。
3. 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多途径学习中职阶段教师会在教学中将多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运用其多种设备和软件进行教学。
与中学时期以纸本教案、黑板、粉笔为标志的传统教学手段截然不同,媒体教学克服了教师运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的局限,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省时、信息量大,可以使理论教学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实验教学。
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源,如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改变学习方式,把现实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接受知识,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由依赖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通过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知识量。
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拓展知识面,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网络学习也使学习兴趣提高,改变了死记硬背、应试操作、单项训练的技能训练方式,加强了综合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的兴趣,并把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主动应用到实际中去,使课堂学习成为欢乐的认识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对比较枯燥的课本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
4. 主动实践做实践技能的高手中等职业学校的宗旨是要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和实际技能的培养。
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独立完成操作,经过亲身试验体会技能操作过程与技巧。
当遇到困难时,请教师加以指导,掌握操作的技巧,提高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增强了上岗的竞争力。
实践能力不仅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知识,往往是在课堂上获取的,但要真正掌握技术,必须通过应用即充分的实践活动。
体验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亲自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应该做一个有心人,从平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实践中发现、收集相关的素材作为课堂实践活动的背景资料,根据素材设计情景,并以角色扮演等活动为载体,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借助以往学习、体验、情感等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充分的体验,使课堂实践活动具有亲切感与新鲜感,学习活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轻松愉快心境,会使我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三、制定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规划目标好比海上的航标灯,能指引前进的方向。
没有目标的学习,就难以衡量自己的行为,难以约束和把握自己;没有目标,学习难以付诸行动,更难以取得成功。
在明确了在校学习的任务后就要制定可行的目标。
目标可分为长期的战略目标和中短期的目标,要有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目标制定不可太大、太空、不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
太难的或太容易的,都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有着严格科学的过程,既“目标——行动计划——实施——反思、调整目标——再实施——再总结”。
1. 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目标确立了,就需要从头做起,付诸切切实实的努力。
但是,努力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如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等等造成的挫折感。
这些都没关系,只要循序渐进,就能创造奇迹。
这好比学英文单词,需要一个个积累,如果以每天三个的速度坚持,一年下来,就是能掌握一千多个单词。
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需要持之以恒。
要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不能很好地坚持。
我们要切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
学习的辛苦与成功的喜悦是成正比的。
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如同深山里埋藏许多的金、银、铜、铁、锡等矿产。
有时候人只是因为惰性,或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内在宝藏,没有把潜能开发出来。
研究表明,普通人的大脑只利用了3%,就是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的大脑也只利用了10%,对于我们身体里的无限潜能,就看自己如何来开发。
所以当学习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时,我们不妨让将目标修订在一个最小的方面,去努力实现,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
学习好比上台阶,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才能跨过意志力这道险阻,逐渐走向成功的坦途。
2. 科学安排学习时间与活动要学会计划使用时间。
要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自己的情况和条件,制定出一个适合学习用的时间表,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时间去做。
学习时间的长短与学习效果虽然有很大关系,但并不等于时间拉得越长,效果就越好。
要掌握好个人的最佳学习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当你感到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轻松愉快的时候,就是最佳时间点,这时的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你感到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的时候,就应当暂停学习去做其它的事情,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使时间不致于低耗。
善于计划时间,合理使用时间,便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要掌握最佳用脑时间,当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这时大脑接收、整理、贮存和输出信息的效率都比其它时间高,利用这段时间学习,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每个人的最佳用脑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脑力特点和习惯安排自己的学习。
另外要善于利用零星时间,即使一个较忙的人,每天的零星时间加起来也有两到三个小时,一年就是七百多个小时。
如果把这些时间合理地使用起来,就可以创造奇迹。
因此,我们不要忽视零星时间的利用,在生活中做事迅速,挤出时间,巧妙地安排学习与课外活动。
要善于把握今天,同学们一定要紧紧把握住今天不放松,凡事从现在做起,不能把当天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推到明天去完成,而且还应当养成习惯,把明天的一部分事放在今天来做。
第二节《护理学基础》学习方法《护理学基础》是临床护理的基础课程,是护士从基础课程进入临床课程学习的桥梁,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和熟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本书主要学习护理学概念与护理模式,护理理论及相关学说,护患沟通,护理程序,医院环境及出入院护理,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病人的清洁护理,饮食与营养,冷、热疗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静脉输液与输血,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等内容。
本课程不仅是护士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在学习时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熟读教学大纲在学习一门新课程时,首先要了解课程的教学大纲,从而得知课程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教纲中要求“熟悉”“掌握”的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也是学习的重点。
然后,通读教材以全面、系统地了解课程内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记忆,以到达真正地把握和熟悉教材目的。
通过教学大纲的阅读了解重点和难点,才能以点带面,带动对普通知识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融会贯通《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知识。
课前阅读即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同学们进入中职后应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课前再学习教学大纲,明确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标记出新的概念、名词,使课堂学习更具有目的性。
阅读时除文字外,还要注意图片的理解。
基础护理操作会使用图片进行说明,只有用心看图片才能真正领会操作方法。
课后再次对照大纲进行复习,加深听课印象,增强记忆,以加强和巩固所学知识,使所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二、重视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
因此,重视课堂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要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就应掌握以下三个环节:1. 带着问题学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